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研究

時間 2021-09-07 17:21:54

1樓:

《小學生數學審題能力培養的研究》課題研究方案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新課程倡導「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學生的審題能力與習慣對於他們自身持續發展尤為重要,因為審題不僅是解題的基礎和先導,更是一個貫穿於整個學習過程中的環節。新課程標準提出:學生要具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倡導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全面和諧教育。

那麼新課程下小學生除知識技能掌握外,對於審題能力與習慣等的培養理應同步發展。

從數學學科特點看。任何數學問題都需要通過學生的認真審題才能予以解決,解題的準確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審題的正確與否。可以說,審題是解題的基礎和先導,是一個貫穿於整個學習過程中的環節。

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大都可以很好地掌握各個知識要點,但是在知識的實際應用中往往做得不盡如人意,這其中最突出的問題就在於學生審題這方面。有的學生審題不認真嚴謹而會錯題意,有的本來會做的兩三個知識點一旦整合就理不清題意,導致了我們的教學事倍功半,這也是長期困擾教師的一大實際問題。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加強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

審題能力的培養雖然得到了國內廣泛的關注與探索,但得到的都只是一些比較零散的為數不多的經驗,缺乏較為理想的操作方法和系統的理論層面的提升,且教學實踐中未能得到廣泛的運用,為此,我們提出「新課程下小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培養研究」,期望有所突破。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與內容

(一)研究目標

1、探索出學生有效審題的方法和途徑。

2、優化學習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3、提高教師專業成長。

(二)研究內容

1、學生審題不清的原因調查。

2、探索出適合高年級學生有效審題的策略。

3、學生有效審題習慣養成的行動研究。

三、課題研究方法

(一)研究形式

1、撰寫研究方案,進行相關的理論學習。

2、開展課題研究,建立課後反思。

3、在教學實踐與研究過程中,建立「計算、概念、解決問題、操作」四類課堂教學中培養審題能力的策略。

(二)實驗法

1、調查分析法:通過調查訪問、發放關於審題的問卷、作業實驗測試等多條渠道、多種手段對學生進行抽樣調查,分別分析其審題錯誤的原因,再集中會診探索相應對策與措施。

2、行動研究法:本課題是基於小學數學教學實際開展的實踐操作性研究,研究中科研和教研緊密結合,貼近課堂,貼近學生,緊扣教學,針對數學教學中審題面臨的突出問題,結合梳理的措施創新運用,對培養審題能力所採用的專項訓練方法和手段進行設計,並在實踐中驗證和積極反思,發現問題不斷改進與完善。

3、經驗總結法。對課題實施中的具體情況,參照研究目標找出問題和改進方法,從理論的高度進行歸納與分析,形成有價值的審題策略,用於指導課題改革的實踐。

四、研究過程

(一)準備階段(2023年9月)

在這個階段,主要做以下工作:

1、進行調查,發現學生對審題方面存在的問題;

2、組織學習借鑑國內外已有的理論方法;

3、針對問題確定課題,制定研究方案,完成立項申報。

在這個階段,要對研究物件作初步調查,設計調查問卷瞭解學生對數學老師教學方法的看法以及對課堂教學的要求;瞭解他們思考過程及審題過程遇到的心理障礙等。

(二)具體實施階段(2023年10月——2023年6月)

在這個階段,主要進行以下課題研究工作:

1、學習教育學、心裡學相關理論,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

2、積極實踐,努力尋求提高學生審題能力的有效策略。

具體做法與措施如下:

①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課題研究的實施階段,通過閱讀大量文獻,學習有關課題研究的理論資料,通過學習豐富理論素養,開拓研究視野。

②定期對學生進行綜合檢測反饋學生審題能力培養的成效。

主要通過對學生進行綜合作業檢測來了解反饋學生審題能力培養的效果。

③建立模式,提煉策略。

(三)結題彙報階段(2023年7月——2023年8月)

在這個階段,主要做以下工作:

1、對研究物件進行後測,並前後對比分析。

2、召開課題組成員研討會,對研究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比較、歸類、彙總,分工合作撰寫研究報告作經驗交流,確保順利結題。

五、課題研究的策略

(一)滲透認真審題的觀念,強化審題意識是前提

(二)學會科學審題的方法,培養審題能力是核心

(三)實踐積累、專項反思,強化審題習慣是保證

(四)鞏固運用、高效發展,提升審題成效是歸宿

六、預期效果或成果

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要堅持。課題研究結束但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與習慣是不能中斷的,如何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堅持,這是我們每一位數學教師必須要思考的。

1、課題研究的相關**。

2、課題研究的典型案例。

3、體現學生審題能力成效的測試及其分析。

4、總結研究情況,撰寫研究報告。

2樓:r幽焰

多做一些陷阱題 吃虧多了自然就知道仔細審題

3樓:既然琴瑟起

細心觀察全面審題

重視認知基礎

加大力度進行作業講評  [copy]

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教學策略研究方案

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審題能力

4樓:匿名使用者

我認為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可以採用以下的培養策略。

(一)、閱讀習慣——審題的前提

實踐表明,構成一些學生學習數學感到困難的因素之一是他們的閱讀能力差,在閱讀和理解數學內涵方面特別無能。的確,許多學生讀題時一目十行,在未加充分思考的情況下就盲目的按已知條件去碰數,影響了解題能力的形成。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重視數學閱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讀準。讀題是解題的起步,是培養審題能力的開始。通過讀題,使學生明確題意,為進一步思考做準備。

教學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對讀題的形式和要求應做出明確的規定,如大聲讀、輕聲讀、默讀、讀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弄清題目情節,分離條件與問題,理清題目結構。因為數學題目中多讀一字或少讀一字,意思可能會大相徑庭。如:

本學期我上的示範課「求一個數上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應用題這節課,在講例題時:「華龍商場共有電視機65臺,已賣出25臺,賣出的是總檯數的幾分之幾?」

我出示例題後,我緊接著出示「審題能力」的(1)讀準:(讀題時可以大聲讀、輕聲讀或默讀,讀題時不添字、不漏字、更不能讀錯字,應把句子讀通順)

讓學生根據要求讀題,再指名學生展示讀題,看學生讀的是否規範、標準。讀的好的應給於表揚。

2、標記。為了促使學生在讀的同時加強感知,可指導學生在關鍵的、重要的字詞下面做標記,養成認真讀題的習慣,以便讓他們排除一些無意注意的干擾,在解題時提高自己的注意力。例如有的題目中提到的「多」、「少」、「除」、「除以」等比較容易忽視或容易混淆的字詞可加著重號,可為正確解題打下良好的基礎。

如:進行完讀準後又出示(2)標記:(要求找出題目中的重點字、詞、句子,並做標記)

讓學生找重點字、詞、句子,並做標記。

指名學生彙報。

3、表達。學生「數學語言」的特點及掌握數學術語的水平,是其智力發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標,數學語言發展水平低的學生理解能力差,理解問題常常發生困難和錯誤。因此,在學生讀題後要重視數學的表達,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把題目的情節、問題、條件逐一表述出來,把題目內容轉化為鮮明的表象,通過有聲言語活動,使學生對題目的結構意義達到正確完整的理解。

如:最後出示(3)表達:(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概括題意)

指名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概括題意。概括好的給予肯定和表揚。讓學生表達出:「25臺是65臺的幾分之幾」。

鞏固練習時也按照「審題能力」的三個步驟進行練習。本節課學生學得很好,都能按照此方法來認真審題並能正確解答此類題目。

(二)、分析綜合——審題的核心

綜合是指從條件推出問題,即從因到果;分析是指從問題追溯到條件,即問果索因。隨著學生思維自覺性的增強,在審題時,不僅讀懂題意,而且在頭腦中通過分析綜合建立已知和未知的橋樑,溝通兩者之間的聯絡,這是審題的核心,也是解題思維過程的核心環節。因此,要注重培養學生審題過程中的分析綜合能力。

(三)、圖中會意——審題的突破

應用題呈現的問題情境總是精煉、概括、抽象的數學語言,像工程問題、相遇問題等工農業生產中的一些專用詞語或內容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學生缺乏一定的知識經驗儲備,給題意的理解帶來困難。這就要求依靠再造假象,將題目包含的資訊轉化成一定的直觀形象(如線段圖、**等),依靠對直觀的感知來支援抽象思維,使審題有所突破,起推波助瀾的作用。有了圖這一具體形象的中介力量,能直觀地揭示題目中各種數量關係,有些學困生也能理清其中的關係了,審題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審題能力是一種綜合性的數學能力,抓好審題能力的培養這一環節,學生的分析、判斷和推理能力以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就會從無到有,從低水平向高水平發展,從而提高數學的解題能力。

這也許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同學們堅持不懈的努力,加油!

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5樓:

您好,可以安排國家級「十三五」規劃全國重點課題掛名,另可安排開題報告、結題報告、過程性材料等方面的寫作,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望採納!!!

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審題能力

如何培養小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

一次期中考試後,我沒有象往常一樣進行試卷評講,而是將試卷發下去,讓學生小組討論,進行糾正。課後,我讓學生對照試卷寫 我的失誤在 在我統計學生期中考試的反思後,我發現全班56個學生就有48個學生談到失誤在沒有認真審題而造成的錯誤。這個比例足以說明了培養他們認真審題的習慣的重要性,那麼怎樣才能培養他們養...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如何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爽朗的 第一,堅持每天做口卡計算,培養孩子很強的計算能力。數學這一科,孩子要想考高分 滿分,一定要有很強的計算能力,如果孩子計算能力差,分數不會太高。孩子的計算能力要從小培養,從一年級開始堅持每天做口卡計算,並計時,既要速度快又要準確率高,如果出錯比較多,可以再加做一張口卡計算,鞏固練習,這樣堅持下...

怎樣發展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江蘇知嘛 一 興趣調動法 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濃厚的興趣是思維興奮的最佳催化劑。心理學證明,學生如果對所學材料不感興趣,則思維就會處於抑制狀態 反之,思維就會處於興奮狀態。據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必須首先設法啟用學生的興趣,然後用這個啟用了的興趣去啟動學生的思維。二 情感渲染法 如果說,興趣是學習的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