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的一詞多義,「清」一詞多義

時間 2021-10-14 23:00:08

1樓:匿名使用者

基本解釋

水或其他液體、氣體純淨透明,沒有混雜的東西,與「濁」相對 :~水。~泉。

~流(a.澄澈的水流,如「一股~~」;b.舊時指負有名望,不肯與權貴同流合汙的士大夫)。~澈。~碧。

~朗。~新。~醇。

月白風~。

安靜,不煩 :冷~。悽~。~閒。~靜。~淡。~幽。~謐(寧靜)。

單純不雜 :~唱。~茶。

明白,明晰 :~楚。~晰。~醒。~通(文章層次清楚)。~亮。

一點不留,淨盡 :~除。肅~。~剿。~洗。~君側(清除國君身邊的親信)。

整理,查驗 :~理。~查。~點。~倉。

詳細登記 :~冊。~單。

公正,廉潔 :~廉。~正。~官。~績。

潔淨,純潔 :~潔。~爽。冰~玉潔。

高潔,高尚的,高明的 :~高。~綺。~雅。~操。~介(清高耿直)。~望(清白高尚的聲望)。~識(高明的見識)。

太平,不亂 :~平。~泰。~和。

中國朝代名 :~代。~宮祕史。姓。

2樓:書中某頁

清,形聲字。戰國文字、篆文之字形從水、青聲。從水,表示與水相關;青聲,表示音讀。

隸變作,楷定作清。在六書中屬於形聲。金文、戰國文字或於青聲之下增益口形,與字義無涉,乃古文字之通例。

本義為水清澈貌,與「濁」相對;引申為高潔、清靜、清楚、廉潔等義;又用為動詞,如清除、使清醒等;又用為古地名、水名、朝代名等。

《說文》:「清,朖(朗)也,澄水之皃。」段玉裁注:

「朖者,明也。澄而後明,故云澄水之皃。」《詩·魏風·伐檀》:

「河水清且漣猗。」如高潔、清靜、清楚、廉潔等義,皆其引申。又用為動詞,如清除、使清醒等。

又用為古地名、水名、朝代名等。

3樓:匿名使用者

清拼 音

qīng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1.潔淨;清澄。與「濁」相對:~波。

2.清楚;明白:分~敵我。說~道理。

3.查點:~倉。

4.寂靜:~幽。

5.盡;完;一點不留:~除。

6.不**:~廉。

7.朝代名(1644—1911)。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2023年(明萬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後金政權。2023年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2023年明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

2023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年來的君主制度。

相關組詞

清弓 清炒 清肝 清田 潔清 清允 清玄 清粉 清白 清早 清水

4樓:冷俊譽

一、基本字義:

1、水或其他液體、氣體純淨透明,沒有混雜的東西,與「濁」相對:清水。清泉。

清流(a.澄澈的水流,如「一股清清」;b.舊時指負有名望,不肯與權貴同流合汙的士大夫)。清澈。清碧。

清朗。清新。清醇。

月白風清。

2、安靜,不煩:冷清。悽清。清閒。清靜。清淡。清幽。清謐(寧靜)。

3、單純不雜:清唱。清茶。

4、明白,明晰:清楚。清晰。清醒。清通(文章層次清楚)。清亮。

5、一點不留,淨盡。

6、整理,查驗:清理。清查。清點。清倉。

7、詳細登記:清冊。清單。

8、公正。

9、潔淨,純潔:清潔。清爽。冰清玉潔。

10、高潔,高尚的,高明的。

11、太平,不亂:清平。清泰。清和。

12、中國朝代名:清代。清宮祕史。

13、姓。

二、讀音: qīng

三、組詞:清晨、清新、清水、清洗、冷清、清早、清潔、清貧、清晰、清輝擴充套件資料

一、筆畫順序:點、點、提、橫、橫、豎、橫、豎、橫折鉤、橫、橫二、詞語解釋:

1、清晨 [ qīng chén ]

意思:時間詞。日出前後的一段時間。

2、清水 [ qīng shuǐ ]

意思:清澈的涼水。

3、冷清 [ lěng qing ]

意思:冷靜而淒涼:冷冷清清。~的深夜。後山遊人少,顯得很~。

4、清潔 [ qīng jié ]

意思:沒有塵土、油垢等:~劑。屋子裡很~。注意~衛生。

5、清晰 [ qīng xī ]

意思:清楚:發音~。~可辨。

「清」一詞多義

5樓:龍之騰必潛乃翔

1.水或其他液體、氣抄

體純淨透明,沒有混雜的bai東西,與「濁」相對:~du水。~泉zhi。

~流(a.澄澈的水流dao,如「一股~~」;b.舊時指負有名望,不肯與權貴同流合汙的士大夫)。~澈。~碧。

~朗。~新。~醇。

月白風~。

2.安靜,不煩:冷~。悽~。~閒。~靜。~淡。~幽。~謐(寧靜)。

3.單純不雜:~唱。~茶。

4.明白,明晰:~楚。~晰。~醒。~通(文章層次清楚)。~亮。

5.一點不留,淨盡:~除。肅~。~剿。~洗。~君側(清除國君身邊的親信)。

6.整理,查驗:~理。~查。~點。~倉。

7.詳細登記:~冊。~單。

8.公正,廉潔:~廉。~正。~官。~績。

9.潔淨,純潔:~潔。~爽。冰~玉潔。

10.高潔,高尚的,高明的:~高。~綺。~雅。~操。~介(清高耿直)。~望(清白高尚的聲望)。~識(高明的見識)。

11.太平,不亂:~平。~泰。~和。

12.中國朝代名:~代。~宮祕史。

13.姓。

''於"一詞多義

6樓:曉龍修理

於字有10種解釋,具體如下:

1.介詞,在,如「

生於北京」。

2.到,如「榮譽歸於老師」。

3.對,如「勤於學習」。

4.向,如「出於自願」。

5.給,如「問道於盲」、

6.自,從,如「取之於民」。

7.表比較,如「重於泰山」。

8.表被動,如「限於水平」。

9.字尾,在形容詞後,如「疏於防範」,在動詞後,如「屬於未來。

10.姓。

於拼音:yú,注音:ㄩˊ,部首:二部,部外筆畫:1畫,總筆畫:3畫,五筆:gfk

倉頡:md,鄭碼:advv,四角:10400,結構:單一,電碼:0060,區位:5158

統一碼:4e8e,筆順:

一、一、丨

漢字演變:

相關組詞:

1.對於[duì yú]

引進物件或事物的關係者:~公共財產,無論大小,我們都應該愛惜。大家~這個問題的意見是一致的。

2.由於[yóu yú]

表示原因或理由:~老師傅的耐心教導,他很快就掌握了這門技術。

3.於是[yú shì]

連詞。表示後一事接著前一事,有時表示因果關係:經過學習,大家懂得了搞好綠化工作的重要性,~掀起了植樹造林新高潮。

4.等於[děng yú]

某數量跟另一數量相等:三加二~五。

5.屬於[shǔ yú]

歸某一方面或為某方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人民。

6.終於[zhōng yú]

表示經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之後出現的情況:試驗~成功了。身體~強壯起來。她多次想說,但~沒說出口。

7樓:匿名使用者

〈動〉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氣出受阻而仍越過。本義:超過)

2. 往;去 [go]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詩·周南·桃夭》。毛傳:「於,往也。」

予惟以爾庶邦於伐殷,逋播臣。——《書·大誥》

3. 取 [take]

晝爾於茅,宵爾索陶。——《詩·豳風·七月》

4. 如;好像 [look]

《易》曰:「介於石,不終日,貞吉。」介如石焉,寧用終日,斷可識矣。——《易·繫辭下》

5. 又如:於何(如何)

〈介〉1. 引進動作、行為的時間、處所,意義相當於「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in, at, etc.]

捐金於野。——《後漢書·列女傳》

2. 又

成於機杼。

射於家圃。——宋· 歐陽修《歸田錄》

3. 又

葫蘆置於地。

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宋·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於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 袁巨集道《滿井遊記》

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於:介詞,到。)—— 清· 姚鼐《登泰山記》

4. 又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於2023年;於以(在何處);於茲(在此);於時(在此)

5. 引進動作、行為的物件,相當於「向」、「對」、「對於」 [for, etc.]

告之於帝。——《列子·湯問》

何有於我。——《論語》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唐· 韓愈《師說》

言於李愬。——《資治通鑑·唐紀》

語於富者。——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6. 又如:他做的事於人民有益

7. 表示動作、行為的所從,意義相當於「從」或「自」、「由」 [from]。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8. 在被動句中,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相當於「被」 [by]

不拘於時。——唐· 韓愈《師說》

苦於多疾。——宋· 蘇軾《教戰守》

傷於縛者。——清· 方苞《獄中雜記》

擇於自然。——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9. 又如:我限於水平,未能對這篇文章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

10. 引進比較物件,意思相當於「比」 [than]

甚於婦人。——《戰國策·趙策》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同於真。——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11. 又

同於幻。

近於自然。——蔡元培《圖畫》

12. 又如: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

13. 表示把動作、行為加給對方,相當於「給」 [to, etc.]。如:榮譽歸於教練

14. 表示相對的位置 [in]。如:垂直於肋板的脊柱

15. 姓

1. 詞綴。嵌在動詞或形容詞後面,不必譯出

以至於寸。——《後漢書·列女傳》

越於諸侯。——《國語·晉語》

2. 又

以免於難。

可以免於難。

3. 「於」

8樓:匿名使用者

1 從: 青出於藍

2 比: 青於藍

3 對於: 萬鍾於我何加焉

4 在: 生於憂患

9樓:匿名使用者

1從 2 比 3 對於 4 在

一詞多義的詞語有哪些?

10樓:聲色影視世界

一詞多義的詞語有:包袱、燈紅酒綠、墨水、呼風喚雨和算賬。

1、包袱:

意思之一:用布包起來的衣物包裹。

意思之二:精神上的負擔。

意思之三:相聲的術語,包袱由相聲演員經過思考之後,運用到相聲表演之中。包袱是逗笑觀眾的主要部分。

2、燈紅酒綠:

意思之一:形容都市或娛樂場所夜晚的繁華熱鬧的景象。出自:老舍《鼓書藝人》十九:少數人過著燈紅酒綠,醉生夢死的生活,人民不滿。

意思之二:形容尋歡作樂的腐化生活(用此意時為貶義詞)。出自: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三回:(玉生)側著頭想了一會,道:「燈紅酒綠好嗎?

釋義:玉生偏著頭想了一下,說:尋歡作樂好嗎?

3、墨水:

意思之一:一種含有色素或染料的液體,墨水被用於書寫或繪畫。

意思之二:人的文化、知識。

4、呼風喚雨:

意思之一:比喻人具有支配自然的偉大力量。出自:郭小川《春暖花開》:「春暖花開,正是英雄用武之時,大好河山,正是呼風喚雨之地。」

意思之二:為了達到個人目的而有意興風作浪。出自: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第三回:「兄弟,你真是瑪志尼一流人物,天生成呼風喚雨,攪得一國的原動力的了。

5、算賬:

意思之一:在記賬的基礎上計算反映企業的經營活動和成果或行政事業單位預算資金的收支或結餘。

意思之二:吃虧或失敗後和人爭執較量﹐有報復的意思。

鴻門宴一詞多義,鴻門宴中一詞多義請

客何為 者 w i,做,幹,動詞 鴻門宴 竊為 大王不取也 w i,認為,動詞 鴻門宴 我為 魚肉 w i,是,動詞 鴻門宴 為 擊破沛公車 w i,替 給,介詞 鴻門宴 吾屬今為 之虜矣 w i,相當於 被 介詞 鴻門宴 何辭為 w i,句末語氣詞,表反問,可譯為 呢 鴻門宴 沛公奉卮酒為 壽,約...

曹劌論戰的一詞多義,曹劌論戰的一詞多義 10個

浦旻騫 一詞多義 1 伐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 砍伐 小石潭記 齊師伐我2 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 地位低下 出師表 肉食者鄙3 獄 獄訟止息 犯罪 龔遂治渤海郡 小大之獄4 安 安牧養焉 安撫 龔遂治渤海郡 又安敢毒焉 怎麼 捕蛇者說 陛下去欲安之?陳叔寶亡國 衣食所安5 從 從民欲也 依從 陳涉世家 ...

一詞多義除,一詞多義,其,故,以,去,則的意思意思

1 除,音餘,或音舒。2 改變,變換 歲 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 夕。3 不計算在內 非。外。4 算術中用一個數去分另一個數,是 乘 的反運算 法。5 臺階 階 庭 6 任命官職 拜 授官 授。書 授官的詔令 7 去掉 害。名。根。鏟 廢 排 暴安良。 1 除,音餘,或音舒。一詞多義,其,故,以,去,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