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勸學》中的一詞多義

時間 2021-08-30 09:58:45

1樓:匿名使用者

一、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

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

「士別三日,即當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二、譯文版本一:

起初,吳王孫權對大將呂蒙說道:「你現在當權掌事,不可以不學習啊!」呂蒙用軍營中事務繁多為理由加以推託。

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成為精通儒家書籍、傳授經學的學官嗎?你應當粗略地閱讀,瞭解歷史罷了。

你說你軍務繁忙,能比的上我嗎?我常常讀書,並感到自己獲得了很大的收益。」於是呂蒙開始學習。

等到魯肅來到尋陽的時候,與呂蒙討論事情,魯肅聽到呂蒙的見解後非常驚奇地說:「你如今的才幹謀略,已不再是過去吳州的阿蒙了!」呂蒙說:

「對於有抱負的人,分別了數日後,就應當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為什麼看到事物的變化這麼晚呢!」於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好友,然後告別而去。 版本二: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掌管國家大事,不能不學習!」呂蒙以軍中事多推辭。

孫權說:」我**要你攻讀經書成為學官呢!只不過應當粗略地閱讀,瞭解歷史罷了。

你說軍務繁忙,誰比得上我呢?我經常讀書,感到自己獲得了很大的收益。」呂蒙於是開始讀書。

等到適逢魯肅到尋陽時,跟呂蒙討論商議事情,大吃一驚說:「你現在的才略,不是過去的吳縣的阿蒙啊!」呂蒙說:

「有抱負的人離別數日後,就應當去掉老眼光來看待,長兄怎麼認清情況事情這麼晚呢?」魯肅於是拜見了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成朋友才告別。 版本三: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管事了,不可不學習!」呂蒙以軍中事務多來推辭。

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鑽研經書當博士嗎!只應當粗略地閱讀,瞭解以往的事情罷了。

你說事務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經常讀書,自以為大有益處。」呂蒙於是開始學習。

到了魯肅來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論議,十分驚奇地說:「以你現在的才幹、謀略來看,你不再是原來那個吳下阿蒙了!」呂蒙說:

「士別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長兄知道這件事太晚了啊!」魯肅於是叩拜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就分別了。版本四:

起初,吳王孫權對大將呂蒙說道:「你現在身當要職掌握重權,不可以不去學習呀!」呂蒙以軍營中事務繁多為理由加以推託。

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成為精通儒家書籍、傳授經學的學官嗎?你只應當粗略地閱讀,瞭解瞭解歷史。

你說你軍務繁忙,哪能比得上我繁多的事務呢?但我常常讀書,並自己感到獲得了很大的收益。」呂蒙於是開始學習。

等到東吳軍師魯肅路過尋陽的時候,與呂蒙討論事情,魯肅聽到呂蒙的見解後非常驚奇地說:「你如今的才幹謀略,已不再是過去的呂蒙了!」呂蒙說:

「對於有志氣的人,分別了數日後,就應當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為什麼看到事物的變化這麼晚呢!」魯肅於是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好友,然後告別而去。 詞語解釋:

1,選自《資治通鑑》卷六十六;《資治通鑑》是司馬光主持編寫的一部編年通體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2023年間的史事。2,卿:古代君對臣或朋友之間的愛稱3,當塗:

當道,當權4,辭:推託5,務:事務6,孤:

古時王侯的自稱7,治經:研究儒家經典。經:

指《易》《書》《春秋》《禮》等書。8,博士: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

9,邪(yé):通「耶」,語氣詞10,涉獵:粗略的閱讀11,見往事:

瞭解歷史。見,瞭解。往事,指歷史。

12,乃:於是,就。13,及:

到了…的時候14,過:到15,尋陽:縣名16,才略:

才學和謀略17,非復:不再是18,更:重新19,刮目相待:

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20,大兄:

長兄,這裡是對同輩年長者的尊稱21,見事:認請事物。

2樓:匿名使用者

作品譯文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管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多來推託。

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當博士嗎?你只應當粗略地閱讀,瞭解歷史罷了。

你說事務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經常讀書,自己認為很有好處」。呂蒙於是開始學習。

到了魯肅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議論。十分驚奇地說:「以你現在的才幹和謀略來看,你不再是學識淺薄的人了!

」呂蒙說:「一段時間不見,再見時就要重新看待了,長兄認清事物為什麼這麼晚啊!」魯肅於是叩拜呂蒙的母親,和呂蒙結為朋友然後分別了。

朗讀節奏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

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通假字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邪:通「耶」,語氣詞。

一詞多義

以:蒙辭以軍中多務。(介詞,用)

自以為大有所益。(認為)

當:但當涉獵。(應當)

當塗掌事。(當權,當道)

見:見往事耳。(瞭解)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認清)

古今異義

(蒙辭以軍中多務)辭:

古義:推辭。

今義:告別,不接受,解僱。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治:

古義:研究。

今義:治理。

(及魯肅過尋陽)及:

古義:到了······的時候

今義:以及。

(及魯肅過尋陽)過:

古義:到。

今義:經過。

(即更刮目相待)更:

古義:重新。

今義:更加。

(但當涉獵)但:

古義:只。

今義:轉折連線詞,但是。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博士:

古義: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

今義:學士名稱。

(見往事耳)往事:

古義:歷史。

今義:過去的事。

(自以為大有所益)大:

古義:很。

今義: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物件。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孤:

古義:古時候王侯的自稱,我。

今義:獨自,孤獨。

(蒙乃始就學)就:

古義:從事。

今義:就。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見:

古義:認清。

今義:看見。

特殊句式

倒裝句:

蒙辭以軍中多務。

即:蒙以軍中多務辭。(介詞結構後置)

反問句: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卿言多務,孰若孤?

省略句:

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即肅遂拜蒙母,(與蒙)結友而別。

所出成語

吳下阿蒙

詞目 吳下阿蒙

發音 wú xià ā méng

釋義 吳下:現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出處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

示例 馬灣有鬣,德小是崇,先生天遊,而人曰佳墉。嗟乎!非吳下阿蒙。(明·徐巨集祖《徐霞客遊記·續篇》)

刮目相待

詞目 刮目相待

發音 guā mù xiāng dài

釋義 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舊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人或事物。

出處 《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文章道理

(1)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後大有成效。

(2)我們不要以一成不變的態度看待他人,要以開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為事情繁忙就放棄學習,堅持讀書是有益的。

(4)要善於聽取他人好的建議或意見並去做。

(5)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廣泛涉獵就會學有所成。

(6)不但自己要學好,還要催動附近的人也要學習,讓社會也一起進步。

(7)勸人要講究策略。

(8)不能找藉口輕言放棄。

(9)只要發奮學習,就能積學修業,學有所成。

(11)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幹。

(12)一個人即使基礎差,但只要端正態度,刻苦努力,就能學到知識,並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和辦事能力。

(13)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願意,你就會成活併成長。

3樓:愛你的微笑

通假字邪(yé)通「耶」,語氣詞,表反問;「塗」同「途」

一詞多義

當:但當涉獵(助動詞,應當)

當塗掌事(動詞:正)

見:見往事耳(瞭解)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認清)

古今異義詞

博士:古,當時古代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今,一種學位。

往事:古:指歷史。今:過去的事。

以:用古今異義字

更 古:重新。今:更加,越發。

及 等到......時候。

大 很,非常。

豈 難道。

就 本意靠進,此為去做。

士 人物的通稱。

過 到,經過。

但 【但當涉獵】 古:只。 今:錶轉折關係的連詞耳 古:語氣詞,譯為「罷了」。 今:耳朵

治 古:研究。 今:治理

博士 古:當時專管傳授經學的學官。 今:求學的高學位。

見 古:知道。 今:看見

【見往事耳】:瞭解。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認清事物。

希望採納!

原文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

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yé)!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解釋起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管事了,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辭。

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專管經學傳授的學官嗎? 只是要粗略地閱讀,瞭解歷史罷了。

你說你事務繁忙,怎能比得上我呢?我經常讀書,我認為讀書非常有益。」於是呂蒙便開始學習。

到了魯肅來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論議,魯肅非常驚奇地說:「你現在的才幹和謀略,已不再是當年那個呂蒙了!」呂蒙說:

「分別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眼光來看待,兄長怎麼了解事物這麼晚呢!」於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後就告別了。

荀子《勸學》裡的一詞多義有哪些啊

1 絕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 停止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桃花源記 隔絕 以為妙絕 極點 佛印絕類彌勒 核舟記 非常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勸學 橫渡 楚誠能絕齊,秦願獻商於之地六百里 屈原列傳 斷絕 2 強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杜甫 前出塞 有力的弓 蚓無爪牙之利,筋...

清的一詞多義,「清」一詞多義

基本解釋 水或其他液體 氣體純淨透明,沒有混雜的東西,與 濁 相對 水。泉。流 a 澄澈的水流,如 一股 b 舊時指負有名望,不肯與權貴同流合汙的士大夫 澈。碧。朗。新。醇。月白風 安靜,不煩 冷 悽 閒。靜。淡。幽。謐 寧靜 單純不雜 唱。茶。明白,明晰 楚。晰。醒。通 文章層次清楚 亮。一點不留...

曹劌論戰的一詞多義,曹劌論戰的一詞多義 10個

浦旻騫 一詞多義 1 伐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 砍伐 小石潭記 齊師伐我2 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 地位低下 出師表 肉食者鄙3 獄 獄訟止息 犯罪 龔遂治渤海郡 小大之獄4 安 安牧養焉 安撫 龔遂治渤海郡 又安敢毒焉 怎麼 捕蛇者說 陛下去欲安之?陳叔寶亡國 衣食所安5 從 從民欲也 依從 陳涉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