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言文,求名,有一篇文言文,求名

時間 2022-02-12 08:40:05

1樓:匿名使用者

典故:阿豺折箭

《魏書·吐谷渾傳》 :阿豺有子二十人,及老,臨終謂子曰:「汝等各奉吾一隻箭,折之地下。

」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汝取一隻箭折之。」慕利延折之。

又曰:「汝取十九隻箭折之。」延不能折。

阿豺曰:「汝曹知否?單者易折,眾則難摧。

戮力一心,然後社稷可固。」言終而死[1]。

譯文:吐谷渾的首領阿豺有二十個兒子。年老了,臨終前阿豺對他們說:

「你們每人拿我的一支箭來,把箭放在地上。」過了一會兒,阿豺對他的同母弟弟慕利延說:「你拿一支箭折斷它。

」慕利延折斷了。阿豺又說:「你再拿十九支箭把它們一起折斷。

」慕利延折不斷。 阿豺說:「你們知道其中的道理嗎?

一支箭容易折斷,很多箭就難以摧毀了。你們同心協力,這樣以後國家就可以鞏固。」說完阿豺就死了。

註釋:(1)選自《魏書·吐谷渾傳》。作者魏收(公元506-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

北齊時下曲陽(今河北晉縣西)人。在北魏和北齊都擔任過重要官職。撰寫的《魏書》共一百三十卷,但到宋代已散失不全。

今天看到的是由劉恕、範祖禹據《北史》補成的。

(2)阿豺:吐谷渾的國王。吐谷渾,歷史上少數民族國名,在今青海及四川的松潘一帶。

(3)謂曰:對……說

(4)奉:拿

(5)俄而:不久,一會兒

(6)母弟:同母的弟弟

(7)汝曹:你們。曹,輩

(8)摧:折,毀滅、崩壞

(9)戮力:合力,協力

(10)社稷:古代帝王和諸候所祭的土神社和穀神稷,後來代指國家

(11)只:現代漢語作「枝」

寓意:後人用「阿豺折箭」的這個典故告訴人們,團結就是力量。又叫一箭易折,十箭難斷。

阿豺可汗以智慧著稱,這位有著極強的尋根意識的可汗站在白雪皚皚的西傾山上,望著白龍江滔滔東流,發出了「水尚知歸,吾雖塞表小國,而獨無所歸乎」的感嘆。他認為南朝劉宋政權是華夏正統,因此主動向遠在千里之外的劉宋政權遣使上表,進獻土特產。這僅僅是個開端,此後,歷代吐谷渾王頻頻地向中原王朝遣使進貢,到唐代時,吐谷渾王國成為中原王朝名副其實的藩國。

在阿豺生命垂危之際,所做的,也就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阿豺折箭遺訓的故事。

很多學者認為,互助土族中的神箭崇拜與阿豺折箭遺訓有關,他們認為這一古老習俗是吐谷渾後裔對阿豺折箭遺訓事件和他倡導的「戮力一心」精神的紀念和傳承。

2樓:匿名使用者

一根筷子易折斷,十根筷子折不斷。指的是團結力量大。

江革傳,文言文,江革傳,一篇文言文

簫灑舞劍 江革傳 原文 革 幼而聰敏,早有才思,六歲便解屬文 柔之 深加賞器,曰 此兒必興吾門。九歲父艱 與弟觀 同生,少孤貧,傍無師友 兄弟自相訓勖 讀書精力不倦。十六喪母,以孝聞。服闋 與觀俱 詣太學,補國子生 舉高第。齊 中書郎王融 吏部謝朓雅相欽重 朓嘗宿衛 還過 江革,時大雪,見革敝絮單席...

怎樣用文言文一篇自傳,用文言文寫自傳

用文言文寫自傳 摘要。吾者。姓。名。字。吾生。公元。家有一父一母,下有小弟。吾者 學生也 平日無獨特之表現 雖為外向 也亦有活潑 不愛與不熟者講話 熟者另當別論 動雖好學 但非喜歡讀書。何去何從?誰人自知。知人易 自知難 天生我才必有用 何處用之 偶有知者 亦難脫世之紛擾 念倦世俗 唯有一所需 一所...

求兩篇文言文遊記,求一篇自己寫的文言文200字的遊記謝謝

神無之月 歐陽修 醉翁亭記 范仲淹 岳陽樓記 陶淵明 桃花源記 初中很重要的蘇軾 赤壁賦 後赤壁賦 高中的 小狸貓仔仔 柳宗元的 小石潭記 求一篇自己寫的文言文200字的遊記謝謝 廿三日,炎暑未卻。然吾與二三友人驅車登山,峰頭風颯,竟覺微冷。塵沙揚,不掩芳草茵。山石嶙峋,俱呼嘯後撤。間或路經某隅,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