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問題,一些高中地理問題

時間 2022-03-22 03:50:04

1樓:

樓上說的太複雜了,我說個簡單的,首先可算出是晝長夜短,一定是夏半季,又杭州比北京要靠東邊,一定會比北京日出早,那就肯定比6點早,好了,符合條件的只有b選項。

2樓:

世界時是指中時區時間,根據杭州日出日落時間差算出晝長為12小時20分,根據計算公式:日出=12-晝長÷2,日落=12+晝長÷2,之所以不能用世界時直接加八小時是因為,同一日雖然同一經度時間相等,但不同緯度晝長不同,只能說明杭州這個緯度上晝長為12小時20分

3樓:匿名使用者

北京的此時的白晝時間是12小時20分,也就是日出比6點早10分鐘,日落比18點晚10分鐘。

4樓:妮妮出氣兔

哇 好懷念啊 可惜我不會.....

一些高中地理問題

5樓:windy漂浮星空

1、哈薩克因深居內陸,降水稀少,氣候乾旱,溫帶大陸性氣候,自然植被以荒回漠草原為主草場資源答豐富,農業地域型別為大牧場放牧業。

2、空氣在運動過程中水平方向受三個力影響: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摩擦力,

水平氣壓梯度力是空氣運動的直接動力,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大小取決於單位距離內水平氣壓梯度差的大小,氣壓梯度力越大,空氣運動速度就越快,風力越大。

3、田納西河流域位於美國密西西比河的東南方向。(見下圖)

4、畜牧業屬於農業型別,既常說的農(種植業)林畜副漁中的一種,而不屬於農業地域型別。乳畜業和大牧場放牧業都是農業地域型別,且都是畜牧業的一種。遊牧業是指靠放牧牲畜為生的一種流動性自給性農業。

三種型別存在一定的聯絡都是與牲畜和牧場有關。

5、我國煤炭資源在地理分佈上的總格局是「西多東少、北富南貧」。

6、中國三大防護林是三北防護林(東北,西北,華北),長江上游防護林以及東南沿海防護林。

7、這句問話不正確。上升流附近的區域漁業資源豐富的原因不是「冷海水泛上來」而是上升流把深水區大量的海水營養鹽(磷酸鹽、硝酸鹽等)帶到表層,提供了豐富的餌料,因此,上升流顯著的海區多是著名的漁場。

高中地理問題難題,進來試試

6樓:藍藍的淺

b 選項:風速的大小主要取決於兩地氣壓梯度的大小,也就是氣壓差的大小;水面擴大主要是影響了摩擦力大小,即水面的摩擦力比較小,但是對風速的大小沒有實質性的影響。

c選項:影響降水量的大小因素有蒸發量、地形、氣溫等等,築壩建庫後,水面擴大水汽蒸發量將會增加,但是同時,植被的覆蓋面積也會減少,蒸發量也就減少了,因此築壩建庫後並不能確定蒸發量是變大還是變小,因此c不對

7樓:譚青樂揚

影響降水量的主要是,暖冷空氣交匯,促使暖溼空氣被冷空氣強迫抬升,或由暖溼空氣沿鋒面斜坡爬升,這個你應該知道,並不是此地地表水多就降雨多。

再者,風是大氣定向運動形成的,風的形成需要大氣的運動,由氣壓差形成,所以,寬廣的水面怎麼可能形成氣壓差?所以,這一項也不對,

8樓:匿名使用者

你自己看abc都說的什麼,是氣候。你學地理應該知道,氣候的改變時非常難的,必修3「流域的綜合治理」有講到,而植被的改變時非常快的,必修3「雨林的開發和保護」有說到,你自己多看書。題目中應該是「最有可能是....

」吧!意思就是說最容易改變的是什麼!!!!

高考高中地理問題

9樓:公考一兵

本題只要是自然地理的綜合考察,請附上圖形,不然的話無法解答!!第三題相對簡單,主要是考察典型地區的洋流和地球上的南北判別,第四題主要是地方時的考察,相對難理解,附上圖形給詳細解答!!

10樓:

你要插入**才行,沒有圖是無法做的,或者你說一下是哪一年那個地區的高考題也可。

高中地理問題 求解答

11樓:匿名使用者

第20題,我也認為選b。

夏季北半球晝長夜短,日出東北,日落西北。陽光能夠從陡崖頂部斜照下來,而且新疆位於北迴歸線以北,正午的陽光不可能在北方,陽光從西北方向而來,說明是傍晚,也不可能是日落。

祝你學習進步!

高中地理的樓距問題

12樓:想的id都被用了

和太陽高度有關。趨勢是隨著緯度的升高,樓間距要適當增大,以便採光充分。

房屋前後間距:兩樓間距不小於前樓高度的1.2倍計算。

按照國家規定(設計規範)以冬至日照時間不低於1小時(房子最底層窗戶)為標準。間距是用建築物室外坪至房屋簷口的高度/tan(a)【a為各地在冬至日正午時的太陽高度角】。

北緯21.5°,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角約為45°,即a=45.樓間距為30m,則北方向上半部30m在冬至日(即一年中太陽處於最南時)是可以得到光照的。

下半部分21m(即一至七層)是接受不到光照的。

本題答案:八層及以上在冬至日正午能接收到光照。

要想北方向樓全年均能全部接受到光照,樓間距應大於51m。

房屋左右間距:多層(4-6層及以下)與多層建築間距為6米,多層與高層(12層及以上)為9米,高層與高層之間為13米。

附:關於樓間距及採光的國家規定:

在2023年1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章民事權利第一節財產所有權和與財產所有權有關的財產權中,第八十三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係,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障礙,賠償損失。」這條規定給採光權受到侵犯的業主獲得賠償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據。

但是,是否真的侵犯採光權,還要結合具體的實際情況來分析。

另外,我國《民用建築設計通則》jgj37-87(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標準,2023年10月1日起試行)第三章第3.1.2條規定:

「建築佈局和間距應綜合考慮防火、日照、防噪、衛生等要求,」「建築佈局應有利於在夏季獲得良好的自然通風」。第3.1.

3條規定日照標準:「住宅每戶至少有一個居室、宿舍應每層至少有半數以上的居室能獲得冬至日滿窗日照不少於1小時」。

此外,國家強制性標準國標gb50180-93《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2023年2月1日起施行)1.0.5條規定了居住區的規劃設計的基本原則,其中1.

0.5.4條規定:

「適應居民的活動規律,綜合考慮日照、採光、通風、防災、配建設施及管理要求,創造方便、舒適、安全、優美的居住生活環境」。第5.0.

2條規定「住宅間距,應以滿足日照要求為基礎,綜合考慮採光、通風、消防、防震、管線埋設、避免視線干擾等要求確定。」

13樓:沢崎朝美

北方的太陽高度角比南方小 陽光斜射比南方厲害 這樣到了冬季建築的影子會很長 前面樓的影子會擋到後面的樓 影響採光

沒有陽光氣溫很低

14樓:匿名使用者

答案是8層以上,請看圖。三角知識。

冬至日最大角度為21.5+23.5(23.26')=45度

也就是答案是8層以上。

高中地理答題思路及技巧?

高中地理大題回答技巧

15樓:匿名使用者

一、前提——熟悉區域地理

,掌握雙基和主幹知識

進行地理主觀性試題答題能力提升專題講練的前提是在對地理學科的區域地理,雙基和主幹知識學習已經完備後。功夫在平時,能力的提升在三年功課的積累,也是高考備考的最後衝刺。

二、基礎——明確高考22類地理常見簡答題標準答題思路

三年功課的積累已經見了無數的主觀性試題。厚積薄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早有能者將高考22類地理常見簡答題標準答題思路歸納成輯,供參考。

當作我們提高解答主觀題性試答題能力的起點。所以我們第一步便是熟讀該資料,掌握常規解題方法。

三、關鍵——熟悉近幾年地理考題常見的答題模式

有了以上的準備,便進行歸納概括,以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我們的第二步便是總結考題常見答案的組織模式和常見的地理特徵描述答案組織模式。

近幾年地理考題常見答案的組織模式之歸納:

1) 原因(自然、人為)

2) 條件(有利、不利)

3) 影響(正面、負面)

4) 區位(自然、社會、經濟)

5) 效益(經濟、社會、環境)

6) 措施(生物、工程、技術)

7) 重大工程意義(兩端、中間)或(政治、經濟、民族、國防)

8) 要素(總量、結構)

9) 評價( 積極、消積)

10)降水量多少成因(大氣環流、地形(迎、背風坡)、洋流、距海陸遠近、下墊面)

11)氣溫高低成因(緯度位置、冷氣流影響、洋流、地形-海拔高低與陽坡陰坡、下墊面)

12)大漁場成因(有無較寬闊大陸架,是否為實寒暖流交匯處或上升流,是否是大江大河的入海口)

近幾年考題常見的地理特徵描述答案組織模式之歸納:

1) 自然地理特徵(地形、氣候、土壤、水源、生物、礦產或其它資源)

2) 位置特徵(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半球位置、相鄰位置)

3) 水系特徵(支流、流程、流域、流向)

4) 水文特徵(流量、水位變化、流速、含沙量、結冰期)

5) 降水特徵(降水總量、雨季長短、季節變化)

6) 氣候特徵(氣溫、降水、季節組合)

7) 地形特徵(地形型別、地勢起伏、主要地形區、海拔狀況)

8) 農業生產特徵(主要從農業地域型別、農作物種類、種植歷史經驗和單位面積產量、農業各部門結構(所佔比重)、農業機械化水平、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和專門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9) 工業生產特徵(主要從工業的發達程度、工業部門結構、工業技術水平、工業產品的銷售和工業原料能源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等方面概括)

10)地理事物的分佈特徵和分佈規律(主要從空間分佈(是否均勻、空間變化規律)和時間分配(季節和年際變化的大小)兩方面概括)

◇分佈規律問題:

從總體上看是把握"點""線""面"是哪種分佈趨勢

1) "點"狀分佈一般有"沿某個方向區域較稀或較密";或該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佈方位。

2) "線"狀分佈應說明其沿哪個方向的走勢及其稀密特點。

3) "面"狀分佈應說明該地理事物的分佈範圍,即東南西北的界限;或該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佈方位及大致的面積。

4) "點、線、面"綜合考慮解答。

四、提升——明確常見行為之答題要領

地理考題常見的答題模式,指明瞭答題方向。為了提高答案的質量,我們還要研究提問中的謂語動詞。

新課標的可操作性很強的主要原因在於其指令性的明確,用語文的話說就是"謂語明確"。在我們教學生審題時候要特別注意的也是這個"謂語"部分,明確答題之要領。

簡述--簡單扼要敘述,須把握要點;

簡析--簡單分析,提出論點即可;

描述--對事物的外部特徵予以描述;

綜述--對事物的總體特徵予以概括敘述;

說明--對原理、成因、規律進行說明;

寫出--對影象或事實的主要內容予以呈現;

分析--對地理事物或現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區域性事物在全域性中的地位或作用,如分析區域發展的優勢與不足,分析事物間的聯絡等;

對比(比較)--列表比較相同、相異、相反、相似的地理事物,可先後對比或並列對比;分析相同事物間的差別、不同事物間的聯絡;

評價--對地理環境、措施、對策、佈局進行實施可行性評價或優勢與不足評價,這需要平時樹立科學的觀點,具備正確的地理思想;

概括--對文字材料或影象內容予以概括要點等。

地理高考試題中經常考查的行為動詞有描述、說明、分析、對比、評價等

五、實踐——主觀性試題答案之要求

「簡明扼要、條理分明、切中要點」是文綜規範答題的宗旨。

1.注意從圖中和材料中提取全面、準確、有效的資訊,並能夠適當地遷移知識

2.規範用語,迴歸教材;

3.有多少問,分多少(段)答題,分段分點答題,每個要點儘量序號化。有條理,分點答題,形成「知識鏈」,做問答題首先要了解答題的步驟,問什麼就回答什麼,問幾個問題就分幾節寫。可根學題目的給分來組織答案,一般一個要點是2分或3分.這樣如果是8分的題至少就得答出四個要點。

4.要點不自相矛盾、不重複; 『

5.書寫整潔,不留空缺,字跡工整,反映思維的邏輯性,卷面整潔,從形式上達到卷面的完美,因為清晰的卷面能贏得閱卷者好感,也許會給你帶來意外的收穫。

關於高中地理的問題,高中地理問題?

第一題 上海是屬於 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你這裡不理解的原因是此時陸地為亞洲低壓,海洋上形成副高,但上海靠近海洋,30 n左右的副高會延伸到大陸的邊沿,即在長江中下游附近的地區都會受副高控制,形成伏旱天氣,但 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是指整個夏季,還包括5,6月份,9月份,總體來說降水集中在夏季,...

請教高中地理問題,請教一個高中地理問題

16.答案選c 首先,通過目測只能估測相對高度,而無法估測絕對高度 因為無法看到海平面 因此,a d是錯誤的。其次,地一側的山坡在坡度上的特點是 上緩下陡,站在山腳下無法看到山頂 光是直線傳播的 因此無法估測相對高度。因此,b是錯誤的。而 地一側的山谷在坡度上的特點是 上陡下緩,可以看到谷底 同樣因...

高中地理問題

形成青藏高寒區自然環境特徵的根本原因是海拔高。海拔高所以氣溫低,因此高和寒是青藏高原最典型的氣候特徵。也因為高,所以成,為大江大河的源頭 也正因為高,海拔水汽難以到達,大部分地區降水少,氣候乾旱 東南向西北降水減少 高寒條件不適合人類居住,因此人口稀少,密度低,人口多分佈在海拔相對較低的河谷地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