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救,小學數學題,求救 一道小學數學題。

時間 2022-05-16 11:00:02

1樓:匿名使用者

如圖,第三人買了剩下的一半加半個,正好賣完,說明剩下的一半也是半個,所以第三人買了1個;

第二人買的是第一人買後剩下的一半加半個,說明第三人買的1個再加上半個雞蛋(黑色線段表示)即為第一人買後剩下的另一半,所以第一人買後剩下的應為:(1+0.5)×2=3(個)

第一人買了全部的一半(紅色線段表示)還添半個,說明第二、三兩人買的再加半個,即為全部雞蛋的另一半,所以全部為:(3+0.5)×2=7(個)

這叫「還原法」,一步步倒過來還原。

2樓:肖瑤如意

第三個人買了1個

第二個人買了2個

第一個人買了4個

原來一共有1+2+4=7個

3樓:月桔子

因為第三個人買了剩下的一半添半個,正好賣完,所以剩下的一半是半個,所以第二個人買完剩下1個雞蛋,第二個人買完剩下的一半也添半個,所以第一個人買完後剩下的雞蛋是(1+0.5)*2=3個,同理,筐裡原來的雞蛋是(3+0.5)*2=7個。

驗算:第一個人買了7/2+0.5=4個,剩下7-4=3個第二個人買了3/2+0.5=2個,剩下3-2=1個第三個人買了1/2+0.5=1個,正好買完。

現在的父母真是痛苦,要幫小孩回答這些問題,呵呵。

4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題目我似乎在哪看過,不是雞蛋是牛。

只要反向思維就可以解

第三個人:一半添半個 解:0.5*2=1

第二個人:一半也添半個 解:(1+0.5)*2=3第一個人:一半還添半個 解:(3+0.5)*2=7其實題目有漏洞,它第一個人多了個還,第三個人什麼也沒加。

應該是:

第三個人:一半還添半個

第二個人:一半也添半個

第一個人:一半添半個

5樓:手高找棋下

學會倒推答題不虧!試試,答案7

答案固然要力求正確,但解題思路的選擇則更重要!大家都很熱心,祝你爺兒倆共同進步!

6樓:匿名使用者

總共7個蛋,

第一個人買了4個,剩3

第二個人買了2個,剩1,

第三個人買了1個

7樓:呵呵愛庚

最後一人買一半,添半個正好沒有,所以,她買的加上半個一定是整數,所以減去那半個點五,第三個人買的時候,筐裡剩的雞蛋是奇數。如果是偶數,一半再加半個就是小數了,不符實際。而如果是3的話,買一半,是1.

5,那麼加上半個是2 ,筐裡有剩餘,所以,第三個人買的時候,筐裡只剩一個雞蛋,這樣,買一半0.5再添半個正好是一,雞蛋賣完。同樣的道理,第一二個人買時也是奇數,當第二個人買時,設筐裡有x個雞蛋,那麼,根據原題,二分之一x加0.

5再加一等於x,解得x=3,再用同樣的方法求第一個人買時雞蛋的個數,得7,用第三個人那種方法推理想一想也可以得出結論,這樣,一共7個,第一個人買一半是3.5,添半個是4,筐裡還有3個,第二個人買一半是1.5,添半個是2,這時還有1個。

第三個人買一半0.5,添半個正好是一,賣完。所以原來有7個,呵呵,我覺得是對的。

對了。順便問一下,這是幾年級的題啊o(∩_∩)o...

8樓:匿名使用者

{[(0+1/2)/(1/2)+(1/2)]/(1/2)+(1/2)}/(1/2)=7(個)

9樓:匿名使用者

總共7個。

第一個人買了:7\2+0.5=4(個)

第二個人買了:7-4=3(個)3\2+0.5=2(個)第三個人買了:2-1=1(個)1\2+0.5=1 (個)

10樓:匿名使用者

這裡要用倒推法解題的,

0+0.5=0.5 0.5/(1-0.5)=1 (1+0.5)/(1-0.5)=3 (3+0.5)/(1-0.5)=7(個)

求救:一道小學數學題。

11樓:匿名使用者

小學沒學比例 只能用 40+40+40-20=100理解如下

第一次相遇,二車共行一個全程,甲車行:40千米第二次相遇,二車共行三個全程,則甲應該行:3*40=120千米實際上甲行一個全程再加上20千米

所以全程距離是:120-20=100千米

12樓:小朱沒尾巴

設甲乙相距x公里

40:(x-40)=(x+20):(2x-20)x=0(捨去)或100

甲乙兩地相距100公里

13樓:花生窩窩頭

這麼多分啊

寫了半天卻沒看清楚是小孩的題目··略了啊···

14樓:宴子之敖者

兩種情況,第二次相遇如果是甲未掉頭而乙追上則為117.44

如果甲已經掉頭,面對面相遇則為100

15樓:

設甲乙兩地相距x,甲的速度為v1,乙的速度為v2,第一次相遇時用時t1,第二次相遇用時t2,v1t1=40, v2t1=x-40,

v1t2=x-40+20, v2t2=40+x-20

上式比下式,t1/t2=40/x-40+20,t1/t2=x-40/40+x-20,兩式相等,得x=100

16樓:冰大

從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兩車的速度比是不變的。

設全程是s,那麼有

40/(s-40)=(s+20)/(2s-20)=>80s-800=s^2-20s-800=>s^2-100s=0

=>s=100公里

一個小學數學題求救!!!!! 20

17樓:清風明月流雲

設個民工每天工作量為x,總任務量為n,增加人數後,可提前y天完工,根據題意,

40x * 14=n

40x * 2 + (40+20)x * (14-y-2)=n兩式相比,有[40x * 2 + (40+20)x * (14-y-2)]/(40x * 14)=1

消去x,並化簡,得4+3(12-y)=28解得y=4

即提前4天。

18樓:匿名使用者

1、總工作量:14x40=560

2、2天后剩餘的工作量;560-(2x40)=4803、加20人後還需幹多少天:480/(40+20)=84、提前多少天:14-2-8=4天

19樓:匿名使用者

計劃總工程量:40*14=560

已完成工程量:40*2=80

剩餘工程量:560-80=480

實際剩餘工程天數:剩餘工程量/實際工作效率:480/(40+20)=8天

因此:計劃天數-(已完工天數+實際剩餘天數)14-(2+8)=4 天

答:可提前4天。

20樓:匿名使用者

解:設每名員工的效率為a,增加20名民工後用了x天;

由於總工作量相同,列出式子

a*40*14=a*40*2+(40+20)*a*x兩邊消掉a

解得x=8天

所以居民可以提前

14-2-8=4天

用上煤氣

21樓:問誰人會解連環

民工工作兩天後的工作需40人工作12天

也就是20人的話需工作24天,

也就是60人的話需要8天,

12-8=4

提前四天

22樓:知音良久

每名民工效率 1÷(40x2x7)=1/560(1-1÷560x40x2)=6/7

1÷560x(40+20)=3/28×÷

6/7 ÷(3/28)=8

14-2-8=4天

23樓:

設增加20人後工作天數為t

則40×14=40×2+60×t

60×t=40×12

t=814-2-8=4

可以提前4天用上煤氣。

小學數學題 求救

24樓:匿名使用者

一、 三雙手套是六隻,但由於有五種顏色,有可能其中五隻摸出五種不同的顏色就不能配對,所以要保證一定配成三雙,就必須在五隻以外再摸出三隻。答案是至少摸出8隻手套才能保證配成3雙。

二、 由於第二次取出餘下的一半少3個,籃裡還剩下20個,這20箇中有3個是另一半少拿走的,所以一半是17個;說明第一次取過後還剩17×2=34(個)。

而第一次取出全部的一半還多1個,這剩下的34個就是一半少1個,所以一半就是35個,原來有35×2=70(個)。

三、 設長方形的長為a,長方形的寬為b,

邊長增加後成了正方形,所以a+2=b+5,

面積增加了60平方米, 這個面積由三部分組成:5*a+2*b+2*5=60

根據上述兩式可解出a=8,b=5,所以原面積為40平方米。

小學數學問題,求救

25樓:enjoy習慣沉默

設流動資產為x

1.67=x÷(x-1290)

1.67(x-1290)=x

0.67x=1.67×1290

x≈3215.37

所以流動資產為3215.37

26樓:匿名使用者

建議你去作業幫查檢視

27樓:溫柔的劉先生

設為x,

x=1.67x-1.67*1290

x=3,215.37

28樓:偉暉校夢山

這個正方形的邊為四又根號二,所以面積為32

一道小學數學題,一道小學數學題

全年共生產12000個 應為全年計劃生產12000個 12000 5 3 12000 5 8 27500個12000 5 3 5 8 27500個 第一種上半年生產12000 5 3 下半年生產12000 5 8 全年生產12000 5 3 12000 5 8 14700 個 第二種12000 5 ...

小學數學題,一道小學小學數學題?

解 設小正方體稜長為a,則大正方體稜長為4a。小正方體表面積 a a 6 6a 大正方體表面積 4a 4a 6 96a 小正方體表面積總和 6a 64 384a 倍數關係 384a 96a 4 願對你有所幫助 這64個小正方體的表面積之和是原來大正方體的表面積的4倍解 設小正方體稜長為x,則大正方體...

求救一道初中數學題

設 5元買x個 1元買y個 0.05元買z個5x y 0.05z 100 1 x y z 100 2 由題意可知 0 x 20,0 y 100,0 z 100 化簡 1 2 消去y得 x 19z 80因為x,z都是整數,所以x只能取0和19,及z取0和80,y相應值為100和1 綜上5元買0個 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