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為什麼要對孩子實行欺騙式教育?

時間 2022-12-21 02:40:03

1樓:韓老師的英語小課堂

1.讓孩子服從自己。

大多數孩子到了三歲以後就有了自己獨立的想法,這時候孩子的自我觀會比較重,他們渴望擁有自我,在面對家長的安排時孩子會顯得比較不服氣,不願意屈服於家長的安排,更不服從家長的管教。

家長們為了讓孩子服從自己,才會用欺騙孩子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希望孩子能夠乖乖的服從自己。

2.讓孩子擁有上進的動力。

學習的過程是比較枯燥乏味的,對孩子來說學習也是很辛苦的,孩子年齡還小,大多都很貪玩,面對玩耍與學習之間,大多數孩子都會選擇玩耍。

家長們為了讓孩子擁有上進的動力,擁有上進心,讓孩子能夠認真努力的學習,才會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欺騙孩子。

3.為了給孩子立規矩。

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很多家長都知道要給孩子立規矩,但大多數家長都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都會顯得比較難,孩子並不會遵循這些規矩,很多家長為了給孩子制定好規矩,讓孩子遵循自己制定的規矩,會出現欺騙孩子的行為。

目的是為了讓孩子乖乖地遵循這些規矩,服從這些規矩,讓孩子擁有規矩束縛,用欺騙孩子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孩子,這樣的教育方式是沒有溫度的,我們要給予孩子有溫度的教育,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2樓:軟綿艾

很多人可能覺得作業是首要問題,需要首先解決,而撒謊這個問題可以慢慢地教。但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這兩個問題中最重要的是撒謊問題。孩子對老師撒謊,但是家長是通過老師知道的,說明孩子其實也是對父母撒謊了,隱瞞了真實情況。

可能平常沒有做作業,跟父母說做了,所以父母不知道。直到老師檢查出來通知父母,父母才知道孩子欺騙了自己,作業沒寫。撒謊的本質是不信任,而一旦父母與孩子之間失去了信任,那麼教育成本將直線上升。

首先,孩子不信任父母孩子的真實情況會向父母隱瞞,而父母也不瞭解孩子的真實情況。當父母不瞭解孩子的真實情況時,父母如何做到針對性的教育呢?父母以為的問題,也許根本不是問題,而父母沒有發現的被撒謊欺騙了的問題可能是真正的問題。

在不信任的關係之下,父母無法針對性地解決孩子問題,因此可能表面很忙碌,但是卻一點也沒有用到正確位置。其次,父母不信任孩子父母一旦不信任孩子,那問題就多了。其實我們現在大多數父母都是不信任孩子的,正是建立在「不信任」的基礎上,父母才會監督孩子、督促孩子、逼迫孩子。

試想,如果父母相信孩子,父母還用緊盯著孩子不放,逼著孩子去改嗎?正是因為不信任,所以父母教育孩子才會這麼累。假如父母相信孩子,相信孩子承諾了的就可以做到,那麼父母逼迫、緊盯、嘮叨等等各種費勁的教育方式就不會存在,因為根本用不著父母使用這些方法,孩子就會去兌現自己的諾言。

這也是我一直推廣的「肯定式教養」,感興趣的可以去進我主頁專欄**。在孩子看來,說真話得不到父母的認可,只能獲得批評訓斥,那麼孩子為了獲得父母的信任,就只能迎合父母的意願開始撒謊了。所以,在孩子作業撒謊問題上,父母最需要做的是跟孩子重建相互之間的信任。

只有在雙方彼此信任的基礎上,父母在幫助孩子解決作業問題才能事半功倍。否則,即使父母盯著孩子短時間解決了作業問題,但是建立在「不信任」的基礎上,長久來說作業問題將仍然存在,父母一不注意,孩子就會撒謊不做作業。

怎樣對孩子實行鼓勵式教育,什麼是鼓勵式教育

1 比以前有進步,說 沒有可表揚的 父母,可能是出自與自己所期待的標準相比較的結果吧。或者是出自把自己的孩子與孩子的朋友或親戚的孩子等相比較而認為 沒有可表揚的 吧。希望能與自己孩子的昨天 一週以前 一個半月以前 甚至半年 一年以前的情況相比較而加以表揚。可以用 你在小的時候,就象這樣連吃飯也要媽媽...

為什麼要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呢,孩子為什麼要進行早期教育

文可渡 孩子在2 6歲是大腦發育關鍵時期,是形 格習慣的重要階段,進行早期教育有利於開發少兒智力, 苗紅妹 早教,越早越好,0 6歲的效果最好,也就是從懷孕開始。寶寶的成長是從零開始的,自從他有了生命就開始接受周圍環境傳遞給他的資訊,每種資訊的第一次傳遞都會在寶寶的頭腦中產生不可磨滅的印象,就像我們...

行業監管對保險業影響,為什麼要對保險業實行監管

啞戲買張動車票 1 中國保險保費收入增速下降 2018年我國保險業總體經營的各項指標相對去年均有增加,但其增速明顯放緩。特別是人身險的保費收入,其增速由2017年的20 下降到2018年的0.85 行業拐點開始隱現。近十年來,中國保險業的保費年均增長率超過10 截至2018年底,我國年保費收入總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