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化學題目,一道化學題目

時間 2023-03-06 07:00:05

1樓:同鑲巧

既然不是a,那我來猜一個答案你看合理不 選c

ph實際上指溶液中 h+的濃度。

80攝氏度這個時候水的離子積就變化了! nacl原來h+濃度是10-7mol/l現在是。

有這麼一點微弱的變化 也就是說,溶液中的h+濃度上升了一點。。。

所以不是a,再分析b和c

naoh 原來的 oh濃度是 10-1mol/l h+濃度是 10-13mol

到了80度 oh還可以看成10-1 那麼h+就是 也不對。

h2so4 原來 h+濃度是 80度還可以看成。

所以 ph沒變 c是對的。

看d d還要考慮水解~肯定不對。

所以選c 如果還不是這個答案。。。那題有問題。

2樓:匿名使用者

選a a項ph不受溫度影響。

3樓:匿名使用者

anacl的ph始終為7

不受溫度變化,就算溫度升高電離傳送變化,但ph任然為7

4樓:匿名使用者

c對c(h+)=01mol/l是定值。

a .kw隨溫度升高而增大,ph 與poh均減小。

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但c(oh-)=所以c(h+)增大ph減小。

d.升高溫度促進水解c(h+)增大ph減小。

5樓:棠唐

選b首先你要明白ph的定義,它是根據水中h+的含量來定義的,常溫下水的ph是7,也就是說h+離子的濃度是10的負7次方。這個你可以理解吧?但是80度的水溫中h+的濃度是大於10的負7次方的,也就是說80度的水的ph小於7,但依舊是中性的。

明白嗎?答案a是中性的,但ph會變化,溫度升高,ph變小。硫酸在高溫下會分解,氯化銨也是。

還不明白的話我也沒法解釋的更清楚了,但你要明白ph=6溶液也不一定是酸性的。我們是用ph來衡量酸鹼度的,用poh也一樣。

6樓:張繫系

是nacl 其他三中物質受溫變化影響 在水溶液中的電離程度都會發生變化 我建議你把課本好好看一邊就明白拉。

7樓:典秀芳鄭倩

求的是cl離子的濃度吧?利用溶液中的電荷平衡,即。

3[fe3+]+2[fe2+]+na+]=2[so42-]+cl-],答案就出來了。

8樓:汗榮花錢培

先算各離子的物質的量。

n(fe3+)=n(fe

moln(na

mol根據電荷守恆得。

n(cl-)=

你說的求物質的量濃度是什麼意思。

求物質?..很抱歉若是說物質的話可能性太多氯化鈉或者硫酸鈉。

氯化鐵或者硫酸鐵。

氯化亞鐵或者硫酸亞鐵。

光他們搭配就是一堆。。

我只能幫你到求出氯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了。

為。

9樓:匿名使用者

(1)設:孔雀石成分為xcuco3*ycu(oh)2,石青的化學式為mcuco3*ncu(oh)2

又xcuco3*ycu(oh)2+2(x+y)hcl==(x+y)cucl2+xco2+(x+2y)h2o

所以孔雀石中2(x+y):x=4:1 得x:y=1:1;

化學組成可表示為cuco3*cu(oh)2

同理石青中2(x+y):x=3:1 得x:y=2:1;

化學組成可表示成2cuco3*cu(oh)2

(2)設孔雀石與石青的物質的量分別為a,b,由上面的方程式有(a+2b)*44=

又由xcuco3*ycu(oh)2===加熱)(x+y)cuo+co2(氣體)+h2o(氣體)

得 (2a+3b)*80=20

解得a=;b=

所以孔雀石與石青的物質的量之比為a:b=1:1

注意:氫氧化銅是可以與鹽酸發生反應的,只是第二問中並不需要涉及到生成水的物質的量,因而題目中沒有給出而已。

10樓:蔡老師說理科

第一題給你得了,第二題你自己看著辦吧 這公式編的我頭暈……

一道化學題目 10

11樓:奕蕾

答案:1、c18h32o2 2、水解反應,硬脂酸 3、b

(1)b : c18h32o2

(2)水解反應(由一種物質變多種物質),a經反應①得到酸和甘油,所以d是甘油c3h8o3,又因為每mol油脂水解消耗3mol水,由此可知c分子中各原子數目為:a中原子數+3mol水的原子數-b中原子數-甘油中原子數,所以c分子中碳原子(57-18-3)/2=18個,氫原子(106+6-32-8)/2=36個,氧原子(6+3-2-3)/2=2,由此可知c的分子式為c17h36o2,俗稱硬脂酸。

(3)b 因為氫化反應是加成反應,不產生其他副產品。

12樓:匿名使用者

選d、a>b

naoh+hcl=nacl+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106 73

把第一個方程式乘以2,得到。

2naoh+2hcl=2nacl+2h2o80 73

可以看出,消耗等量的hcl,na2co3用的更多,所以等質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固體na2co3消耗的少,naoh消耗的多。

13樓:朝華問邇

答案是:d

解:氫氧化鈉的摩爾質量為40g\mol,碳酸鈉摩爾質量為108g\mol,先假設有40x108g質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固體,則有naoh 108 mol 需要hcl,a= 108mol;

na2co3 40 mol---需要hcl b= 80mol;. a=a b=

可知 a>b。

14樓:匿名使用者

取等質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固體,分別加入同一溶質質量分數的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後溶質均為nacl。若與氫氧化鈉反應用去鹽酸ag,與碳酸鈉反應用去鹽酸bg,則a與b之間的關係正確的是(d)a、a=b b、a≤b c、ab

15樓:匿名使用者

你能把這麼長的題目和過程都打出來,說明你很用功啊是題目出錯了,你同學一改就正確了,cuo+h2==cu+h20

x y解得:x=8 y=

所以純度80%

16樓:匿名使用者

你錯了!不能像你那麼做!雜質的質量不能設x.題目還是有問題。氫氣改為並徹底反應。

17樓:網友

「參加反應的氫氣是,則被還原的cuo的質量就是80g了,遠超過了題目的10g,所以說題目出錯了。

是人都會出錯的。

18樓:史函玉

a錯誤,浸洗後,粗鹽中的氯化鎂溶到飽和食鹽水中了 ,氯化鎂的質量當然變了,要不浸洗也沒用了啊。

b錯誤,浸洗後,粗鹽中的氯化鎂溶到飽和食鹽水中了。

觀點:同意,「再用飽和食鹽水浸洗」,飽和食鹽水就不能再溶解食鹽了,但是可以溶解氯化鎂,所以粗鹽中氯化鈉不變,但氯化鎂一定減少了。

c錯誤,浸洗一定次數後,食鹽水中的氯化鎂也會飽和。

觀點:同意,食鹽水中的氯化鎂溶解的越來越多,當氯化鎂也達到飽和時,就失去「洗鹽」的作用了,所以是不可能無限次的使用下去的。

d正確,在飽和食鹽水中,氯化鈉是不可繼續溶解的,也就是說,對氯化鎂的溶解僅限於顆粒表層,顆粒越小,接觸的氯化鎂越多,溶解的就越多,顆粒越大,晶體裡面剩餘的氯化鎂就越多。

所以選d

19樓:匿名使用者

選d用飽和食鹽水浸洗,可以除去氯化鎂雜質,(氯化鎂雜質會溶進飽和食鹽水)而不會再溶解nacl,顆粒越小,除雜越充分!

20樓:_minstrel丶

用飽和食鹽水浸泡,由於溶液裡nacl已經飽和,因此不再溶解粗鹽中的nacl,但可以溶解其中的mgcl等雜質。

a,由於雜質的溶解,浸泡後nacl變純,質量分數增大。

b,因為mgcl在飽和食鹽水中溶液度一定,不可能永遠溶解進去,因此不能無限制的使用。

c,原因同a,浸洗後,mgcl含量變少。

d,粗鹽中如果顆粒過大,則會把mgcl等雜質包裹在裡面,使它無法溶解除去。因此顆粒大小直接影響其含量。

一道化學題目求助,求助一道化學題目 急

從以上各物質的化學式可知各物質的c h原子個數比均為1 2,氧的質量分數為a,則碳和氫的質量分數為1 a nch2 nc 2nh14n 12n 2n1 a y x14n 1 a 12n y y 1 a x6 714n 1 a 2n x x 1 a 7 堅持幻覺 乙烯c2h4 甲醛ch2o 乙酸ch3...

一道化學題目求助,一道化學題目求幫忙

酚酞是一種弱有機酸,在ph 8.2的溶液裡為無色的內酯式結構,當8.2 酚酞的醌式或醌式酸鹽,在鹼性介質中很不穩定,它會慢慢地轉化成無色羧酸鹽式 遇到較濃的鹼液,會立即轉變成無色的羧酸鹽式。所以,酚酞試劑滴入濃鹼液時,酚酞開始變紅,很快紅色退去變成無色。石蕊是藍紫色粉末。是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藍色色素...

一道化學題目

c 鈍化後生成了緻密的氧化鋁,而氧化鋁能與稀硝酸,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不能與硝酸銅反應.金屬或合金受一些因素影響,化學穩定性明顯增強的現象,稱為鈍化。由某些鈍化劑 化學藥品 所引起的金屬鈍化現象,稱為化學鈍化。如濃hno3 濃h2so4 hclo3 k2cr2o7 kmno4等氧化劑都可使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