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留守兒童的有效辦法,最好是自己實踐過的

時間 2023-05-13 20:45:02

1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要把留守兒童當成自己的孩子去對待,無論是生活還是感情方面都要加大投資力度,讓孩子親近你,相信你。再談教育孩子就才會有成效。我班有好多留守兒童,我覺得也不是太讓老師和家長費心,當然,你平常不管不問,不關心孩子,不愛孩子,想讓孩子聽你的說教也是不可能的。

多一些愛,多一些耐心,就一定會有回報。

2樓:匿名使用者

教育留守兒童的有效辦法,讓留守兒童享受和非留守兒童一樣的教育模式和待遇!

3樓:網友

教育孩子要多做換位思考、多想想,決不能簡單行事,動不動就一頓暴打、臭罵,不讓孩子論理。這種粗野、蠻橫的方式,讓孩子口服心不服,起不到教育的任何效果,甚至形成逆反心理讓孩子心裡演變為仇恨、冷漠的情緒與你作對。這樣,長此以往,影響了孩子與監護人之間的相互溝通,對孩子的心理造成極大的傷害,甚至導致心理疾病的發生。

再有就是對孩子監護不力,一種監護器式的方式,孩子犯了錯誤,怕傷孩子感情,輕描淡寫說兩句完事,長此以往慫恿孩子的壞毛病,最後無法管教,誤入歧途。

留守兒童教育方法

4樓:娃娃谷

留守兒童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很多父母為了生計,沒有辦法把小孩帶在身邊就會放在家裡給老人幫忙帶。大家都知道隔代的因素,所以在教育上就沒有做到很好的教育。那麼,留守兒童教育方法有哪些呢?

下面我來介紹下。

1、單獨談心。利用課餘時間,推心置腹地與其深談,想辦法誘導、啟發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內心世界,當完全瞭解了他最近的心事後,再對其循循善誘,耐心勸解。

2、定時與父母通**,感受親情,增強自信。留守兒童應該在每年初都與家長聯絡,留下通訊地址和**號碼,當發現某同學有異常時,老師應該主動提醒他給父母打**,訴說自己最近的情況。或與家長約定好,每兩個星期給班主任打一次**,詢問孩子的成長情況。

長期下去,孩子們便會形成這樣的共識:老師和父母都很愛他,都在關注他,自己並不比別人差什麼,於是逐漸的又重拾回自信,努力提高。

3、定時家訪,瞭解留守兒童的心理狀況。深入到學生家中,親眼看看他在家裡的表現,這又是另外一種層次的瞭解。與其監護人溝通,詢問一系列問題,在走訪中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

4、給兒童當家長,晨檢時問寒問暖,隨時檢查學習用具,督促其培養良好生活習慣,簡單的一句問候,對於孩子,都是莫大的安慰。對於留守兒童,這種關愛更有必要。

極其的沒有安全感:由於在小的時候,父母沒有在小孩身旁,因此沒有給孩子營造充足的歸屬感,讓小孩展現一個極其沒有安全感的情況!這類情況會跟伴隨著小孩的一生,可能伴隨著時間的以往,小孩的狀況略微好一點,而直到小孩遇上哪些艱難哪些挫敗的情況下,這類狀況便會暴發,而每一個孩子的狀況不一樣,沒有安全感的表達形式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小孩主要表現出去的是深深地的自卑心理,一些小孩主要表現出去的是極其的判逆,而這種個人行為關鍵的發病原因便是由於缺乏安全感!

成熟:留守孩子還有一個很顯著的特性便是較為成熟,由於長期的和長輩一起生活,因此不可以像在自身爸爸媽媽眼前那般發嗲驕縱,只是會覺得到有芥蒂,並且如今留守孩子的長輩年齡廣泛全是較為大的,她們也是需要照料的,毫無疑問不容易照料小孩照料的體貼入微,也不會關心小孩的心理狀態問題。

如何教育留守兒童

5樓:淺唱幸福

對於留守兒童在教育上應該的關注留守兒童的情況,在學習上應該讓孩子們多多發言,給孩子們創造更多上臺展示的機會,對於成績比較差的一些孩子一定不能放棄,要課下多給孩子做輔導,在生活當中要用實際行動給留守兒童們帶去溫暖,因為留守兒童在生活當中本身就缺少父母的陪伴,所以在教育方面更應該用情感去激發孩子的內心,讓留守孩子兒童的心理變得更加強大,知道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在教育當中也應該開展心理發展方面的內容,留守兒童心理方面更需要老師們的疏導,當然學習方面肯定是主要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夠忽略孩子內心的情況,在農村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在外面打工掙錢,把自己的孩子留給自己的父母,因為爺爺奶奶畢竟年齡大了,沒有辦法更好的引導孩子,所以重擔只能落在學校身上,所以要更好的去疏導孩子的內心,讓孩子知道自己的父母,雖然不在身邊,但是依然愛著他們。

雖然說他們的父母不在孩子的身邊,但是也要告訴孩子們的父母要在空閒時候通過網路來和自己的孩子進行交流,畢竟孩子在自己的心目當中是無人可以替代的,現在的家長可以通過網路手機來把自己的愛意傳達給自己的孩子們,要讓孩子們擁有健全的人格,所以在外地的父母們不應該只顧著打工賺錢,更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培養好,父母來說,也要更多的關心孩子的成長。

對於留守兒童來說,教育方面確實有很多難題,這就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的努力,好在現在網路非常的發達,可以通過網路讓家長和孩子很好的溝通,從而能夠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留守兒童的學習該如何教育?

6樓:匿名使用者

教育留守兒童的學習:

1. 學習指導,督促行為轉變。課堂上,關注留守學生,從學習上多予以指導。

如多讓發言、朗讀,多讓上臺展示;對成績差的留守孩,多開小灶,多輔導。教師要把握住學生的年齡特徵,積極主動地和留守兒童溝通交流,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切實做到用愛溫暖孩子的心,用言語指導孩子的行為,用情感激發孩子的成就甘,培養留守兒童勇於面對生活,對前途和未來充滿信心的樂觀心態。

2. 加強聯絡,溝通感情學科滲透,促進心理發展。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學習是學生的主導活動。要把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作為首要任務,認真挖掘,善於利用各科。

教學中蘊含的心理教育的內容和素材,創設有利於實施心理輔導的情境,達到潛移默化進行心理輔導,改變學生行為的目的。農村雙親在外的打工子女,儘管逢年過節能與父母團聚,但這短暫的相聚是不能滿足其情感需要的。

3 .曉之以理,思想激勵,活動體驗。讀初中的青少年,其思想還處於幼稚階段,雖也朦朧地感覺到父母離鄉背井的艱辛與苦衷,但卻缺乏深層的理解。

有的在心裡埋怨父母,把其轉嫁到學習上,甚至產生了讀書無用論的思想;有的則不珍惜父母的勞動,用起錢來大手大腳,甚至用父母的血汗錢出風頭、要面子、賭博等。組織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主題班會,社會實踐活動等,讓留守兒童認識自己的父母、理解父母打工的辛苦,學會理解父母、愛戴父母,在活動中,感受集體的溫暖,老師的關心,同學的友愛。

4 .以教師關心為突破口,設身處地,動之以情。人是需要感情交流的,物質生活並不是人生的全部。

師生關係是兒童人際關係的一部分,它體現兒童社會交往的能力,社會適應能力,並影響兒童的學業成績和學校行為。父母外出,親情的缺失,使留守兒童在很大程度上會把對父母的情感依賴與需求轉向教師。

5. 提高父母對孩子教育問題的認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對於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

若要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品德和優秀的才幹,父母是要有奉獻精神的。因此,父母在這方面應有開闊的眼界和長遠的打算,在物質條件基本滿足的情況下,應該多為下一代考慮,多關心他們的成長與發展。

7樓:上善若水

制定了幫扶計劃。一對一或一對幾個的進行負責。

1、對留守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行為和家庭情況每天都進行詢問做好記載,並對留守學生根據他們不同的特點進行不同的教育方法。

2、加強落實家訪工作,每月定期向家長通報孩子的學習情況,同時也要求家長經常與老師聯絡,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等情況。這樣雙方進行配合教育孩子,使教育更。

有針對性。3、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和「留守學生」做知心朋友。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對學生坦誠相待,多鼓勵,多賞識。在各種活動中讓他們感覺到成功的成就感,更讓他們體。

會到同學之間的友情,得到班級這個集體裡的溫暖。讓他們向老師袒露自己的思想,說說自己的想法,從而消除學生膽怯、孤僻、抑鬱等不良心理。

4、對「留守學生」要特別的關照,為了讓家長能及時瞭解「留守學生」的情況,可以利用家長回家的時機,召開家長會,讓家長能更好的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等情。

況。這樣也能讓他們更放心的在外打工。

5、在班級裡建立一個「互助小組」,讓小組裡的成員隨時幫助留守學生的學習,同時也隨時注意留守學生在學習上的情況,一旦發現問題,就及時給老師彙報或者做及時。

的解決。總之,應該如何教育好「留守學生」,使他們健康成長,已成為當前教育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全社會都要關心、關愛「留守學生」。關注「留守學生」問題,應該報有。

對後代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態度,解決好「留守學生」的問題,這些「留守學生」,他們是祖國的未來,對他們的健康成長,這是社會,學校,家庭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8樓:大心愛小美

耐心,把他當做自己的朋友!讓他感到溫暖!不要罵他打他!

哪怕是他犯了錯誤!要用時間來證明你是他的親人,青少年時期,孩子容易出現逆反心理!不要強求!

要讓他感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即可!

留守兒童是種怎樣的體驗?留守兒童的現狀

從三個月大開始留守到現在20了。小時候過年爸媽回家,我不知道他們是誰,他們問我爺爺奶奶這是哪來的小孩。再大一點懂事了,夏天晚上跟爺爺奶奶在院子裡乘涼,看見天上有飛機就問爺爺奶奶是不是爸爸媽媽要回來了,得到否定答案之後,就在奶奶懷裡哭不停,然後睡著了。小學三年級,學校裡組織給留守兒童送溫暖,一個人一塊...

如何處理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如何解決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

北大金李 我國的寄宿學校制度很好的培養了孩子的集體主義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而這正是留守兒童所欠缺的。我想,我們是否可以建設一些公益性寄宿制學校,為留守兒童提供第二個家。 我覺得只要條件允許,還是父母帶著孩子在身邊比較好.哪怕苦些累些.孩子的教育不僅是文化知識的教育,心理方面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健全...

如何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安全教育的具體措施

牛牛的天空下 1 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備查制度。學校要對在校留守兒童進行全面登記,瞭解和掌握本校留守兒童基本情況,以利於對留守兒童開展有針對性的管理和教育。2 建立留守兒童監護人聯絡制度。學校 年級 應每季度召開 聯絡 一次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會議,通報留守兒童在校學習 生活 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