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模型——地球儀
1樓:世紀網路
1、地球儀。
地球是乙個巨大的球體,要觀察它的全貌很難,於是,人們根據攜衡地球的形狀,按一定比例將地球縮小,做成了地球模型,就是地球儀。藉助地球儀,我們可以觀察和認識地球。
2、經線緯線。
地球表面並沒有經線和緯線,也沒有地軸,人們為了在地球上確定位置和方向,就在地球儀或地圖上標出經線和緯線。在地球儀上,與地軸垂直的圓圈,是緯線,赤道是最長的緯線,連線南北兩極並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是經線。
3、本初子午線。
在地球儀上,能繪出 無數條 經線,人們為了區別不同的經線,而給經線標定了度數,這就是經度。
英國首都倫敦東南的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有一座子午宮,那裡有一條寬10多釐公尺的銅臘御製子午線地面標誌鑲嵌在大理石地面上,筆直地從宮中伸出,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本初子午線」。國際科學界把它確定為計算地理經度和世界時區的起點。
4、東西半球的劃分。
為了不使同一塊陸地(國家、大辯局做洲)被切割為兩個不同的半球,人們發現20 w和160 e穿過的陸地最少,因此把這個經線圈作為東西半球分界線。
如何製作地球儀模型
2樓:斛鷗
製作地球儀模型的方法如下:
1、首先拿一些泡沫做成乙個桌球,畫上必要的經線和緯線,比如赤道度南北緯,極點、本初子午線和180經線等等。
3、然後把球穿進去調整好支架的外觀,這樣,乙個簡單的地球儀就做好了。
地球儀,即地球的模型。地球儀是為了便於認識地球,人們仿造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培塵旁縮小,製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在地球儀上設有長度、面積和方向、形狀的變形,所以從地球儀上觀察各種景物的相互關係是整體而又近似於正確的。
世界現存最早的地球儀是由德國航海家、地理學家貝海姆於1492年發明製作的,它兄衝現如今儲存在紐倫堡博物館裡。1480年,貝海姆(1459年~1507年)作為佛蘭芒**商人初次訪問葡萄牙時,自稱是紐倫堡天文學家公尺勒的學生,所以成為約翰二世的航海顧問。
當時航海者用星盤來測定日、月、星辰的高度,以推算時間和緯度。用黃銅代替木製星盤,可能是配橡由他創始的。他可能曾與d·考航行到非洲西岸(1485年~1486年)。
1490年回紐倫堡後,在畫家格洛肯東的協助下,開始繪製他設計的地球儀,1492年完成了一架直徑20英吋的地球儀。
地球儀的資料
3樓:網友
地球儀是乙個儀器。
是地球的乙個模型 讓人能直觀的瞭解地球表面的地形結構。
4樓:網友
地球的縮小模型,你想要什麼樣的資料,具體點。
介紹地球儀
5樓:我在高四等人
為了便於認識地球,人們仿造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製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在地球儀上沒有長度、面積和方向、形狀的變形,所以從地球儀上觀察各種景物的相互關係是整體而又近似於正確的。
地球儀簡介。
按用途分類。
按用途分類地球儀有以下幾種型別:(1)經緯網格地球儀,在它的球面上只有經緯網格以及度數的註記,也稱經緯儀。(2)政區地球儀,球面光滑的表示行政區劃分的地球儀。
3)地形地球儀,是表示地形的模型,球面可分為平面和立體隆起兩種。(4)示意性地球儀,球體僅顯示大陸版塊及海洋分佈情況,常見於裝飾性用品。
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觀察下圖,完成小題小題1 關於經緯線的說法,正確的是A全球共有360條經線
鉞安禕 小題1 d 小題2 b 小題3 c 小題4 c 小題5 a 試題分析 小題1 全球共有無數條經線和緯線,南極點的緯度為90 n,所有經線長度均相等,緯線的長度從赤道向兩極遞減 0 緯線既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小題2 東 西半球的劃分 200 w和1600 e經線圈,高中底緯的劃分 300 緯線...
為什麼地球儀是傾斜的,為什麼地球儀要傾斜?
因為地球公轉時,地軸與地球軌道面交角是有傾角的,且這個傾角是保持不變的。地球在其公轉軌道上的每一點都在相同的平面上,這個平面就是地球軌道面。地球軌道面在天球上表現為黃道面,同太陽週年視運動路線所在的平面在同一個平面上。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是同時進行的,在天球上,自轉表現為天軸和天赤道,公轉表現為黃軸和黃...
地球儀為什麼要做成正圓型的呢,地球儀為什麼是正圓的
是撒。因為地球是橢圓的,地球儀又是教學一起,所以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瞭解想象,所以地球儀也製成橢圓的。到底是不是真的橢圓,我也不知道。因為把地球那麼大的橢圓縮小到地球儀那麼大,那橢圓的半徑差就很小了。地球嚴格上來說是非圓形的,是兩極靠裡,呈橢圓形的.而地球儀做成圓形是為了教學或者使用方面,而且在現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