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初一至初三數學知識要點和計算方法

時間 2025-07-21 02:45:19

初一到初三數學公式歸納有哪些?

1樓:小陳聊社會民生

初一到初三數學公式:1、平方差公式。

a²-b²=(a+b)(a-b)。

2、完全平方公式。

a²+2ab+b²=(a+b)²。

3、立方和公式:a³+b³=(a+b)(a²-ab+b²)。

4、立方差公式。

頌彎山a³-b³野中=(a-b)(a²+ab+b²)。

5、完全立方和公式。

a³+3a²b+3ab²+b³=(a+b)³。

6、完全立方差公式:a³-3a²b+3ab²-b³=(a-b)³。

7、三項完全平方公式:a²+b²鬧弊+c²+2ab+2bc+2ac=(a+b+c)²。

8、三項立方和公式:a³+b³+c³-3abc=(a+b+c)(a²+b²+c²-ab-bc-ac)。

初一到初三數學知識點和公式

2樓:網友

初一到初三數學知識點和公式介紹如下:

數學知識點。

1、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

2、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餘角相等。

5、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和已知直線垂直。

6、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連線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7、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8、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0、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1、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1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13、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14、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15、定理三角形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初中數學公式。

比例的基本性質:

如果a:b=c:d,那麼ad=bc

如果ad=bc,那麼a:b=c:d

2)合比性質:

如果a/b=c/d,那麼(a±b)/b=(c±d)/d3)等比性質:

如果a/b=c/d=…=m/n(b+d+…+n≠0),《那麼(a+c+…+m)/(b+d+…+n)=a/b梯形中位線定理梯形的中位線平行於兩底,並且等於兩底和的一半l=(a+b)÷2s=l×h

菱形面積=對角線乘積的一半,即s=(a×b)÷2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三條平行線截兩條直線,所得的對應線段成比例。

數學重點知識點總結。

圓是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點的集合。

圓的內部可以看作是圓心的距離小於半徑的點的集合。

圓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圓心的距離大於半徑的點的集合。

同圓或等圓的半徑相等。

到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點的軌跡,是以定點為圓心,定長為半徑的圓。

和察首如已知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敗啟著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到已知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這個角的平分線。

到兩條平行線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和這兩芹指條平行線平行且距離相等的一條直線。

切線的判定定理經過半徑的外端並且垂直於這條半徑的直線是圓的切線。

初三數學知識點,初中數學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1 形如 的式子為 性質 是一個 2 二次 的乘除 3 二次 的加減 二次 加減時,先將二次根式 再將相同的二次根式進行合併。4 海倫 公式 s是三角形的面積,p為 第二章1 等號兩邊都是 且只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最高次是2的方程。2 的解法 將方程的一邊配成 然後兩邊開方 左邊是兩個因式的...

初一至初三的文言文懂的進,初一到初三的古詩和文言文

通假字。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並解釋。昂首官職,項之為強。強 通 僵 意思是 僵硬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 通 悅 意思是 高興 尊君在不?不 通 否 意思是 語末助詞,麼 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烏 通 無 意思是 沒有 子曰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 最後一個 通 智 意思是...

求初中三年的數學重點,初中三年的數學知識哪些最為重點

初中數學裡常用的幾種經典解題方法 1 配方法 所謂配方,就是把一個解析式利用恆等變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項配成一個或幾個多項式正整數次冪的和形式。通過配方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數學中一種重要的恆等變形的方法,它的應用十分非常廣泛,在因式分解 化簡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