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的新經濟政策內容是什麼,蘇聯的新經濟政策的意義是什麼?

時間 2021-09-04 05:05:38

1樓:谷運旺堵綢

主要內容:(1)農業方面:推行糧食稅,納稅後剩下的糧食,歸農民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許農民租佃土地和僱用勞工。

(2)工業方面:涉及國家經濟命脈的重要廠礦企業仍歸國有,由國家經營,中小企業和國家暫時無力興辦的企業,允許本國和外國的資本家經營;恢復私人小企業。(3)流通方面:

允許自由**。(4)分配原則:按勞分配。

評價意義:(1)新經濟政策的實施使2023年春天的危機迅速消失,生產逐步恢復,鞏固了工農聯盟,使蘇維埃政權日益鞏固。(2)新經濟政策的實施表明列寧找到了一條小農佔優勢的落後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

實踐表明,新經濟政策可以作為在商品生產和市場經濟不發達,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後的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個相當長的過渡時期內行之有效的經濟發展戰略。這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大發展。

2樓:喬永芬區琬

新經濟政策主要內容為:(一)在農業方面,用固定的糧食稅代替餘糧收集制,納稅後的餘糧歸農屬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許農民租佃土地和僱傭勞工;(二)在工業方面,多種經濟成分群英會存,由全面沒收私人資本轉為實行國家資本主義,採取租讓制和租借制兩種形式,還允許部分地恢復小型私人企業;(三)在流通方面,由最初實行的產品交換轉為允許自由**,實行按勞分配。

蘇聯的新經濟政策的意義是什麼?

3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有俄羅斯學者認為,中國20世紀80年代的改革屬於新版的蘇俄新經濟政策。這一認識的依據是兩者都面臨著處理計劃與市場的關係問題。

4樓:abc高分高能

新經濟政策的意義是什麼

蘇聯的新經濟政策是什麼啊?

蘇聯新經濟政策的意義和內容

5樓:夫子孔丘

主要內容:(1)農業方面:推行糧食稅,納稅後剩下的糧食,歸農民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許農民租佃土地和僱用勞工。

(2)工業方面:涉及國家經濟命脈的重要廠礦企業仍歸國有,由國家經營,中小企業和國家暫時無力興辦的企業,允許本國和外國的資本家經營;恢復私人小企業。(3)流通方面:

允許自由**。(4)分配原則:按勞分配。

評價意義:(1)新經濟政策的實施使2023年春天的危機迅速消失,生產逐步恢復,鞏固了工農聯盟,使蘇維埃政權日益鞏固。(2)新經濟政策的實施表明列寧找到了一條小農佔優勢的落後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

實踐表明,新經濟政策可以作為在商品生產和市場經濟不發達,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後的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個相當長的過渡時期內行之有效的經濟發展戰略。這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大發展。

6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有俄羅斯學者認為,中國20世紀80年代的改革屬於新版的蘇俄新經濟政策。這一認識的依據是兩者都面臨著處理計劃與市場的關係問題。

7樓:狼牙特種兵

新經濟政策,其實和我們的改革開放有很大的相似之處。總體來說,就是國家的發展程度特別是經濟遠遠沒有達到社會主義國家應該達到的標準,但是在已經建立了社會主義政權的情況下,不得不以有條件的部分恢復資本主義生產這一過渡形式去發展經濟,為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打好基礎。

新經濟政策的生產關係是商品與貨幣,實際上是尊重市場原則。

生產資料所有制以公有制為主,多種所有制共存。(比如說經濟命脈由蘇維埃絕對控制,但是其他的一些還有國家暫時無力興辦的,就依靠資本主義生產)

分配原則以按勞分配和平均分配為主,同時還存在按生產資料分配。

至於新經濟政策怎麼推動的,這個我不太瞭解,但是肯定費了很多事情。《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裡面就對此有描寫,當時甚至有人懷疑這個列寧是不是真的。不過列寧把道理跟黨員和工人農民說清楚了,事情辦起來就不難了。

作用和效果:首先就是緩解並最終解決了蘇俄的經濟政治危機,鞏固了蘇維埃政權。然後肯定經濟復甦,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工業生產恢復並發展,同時還和西方關係緩和(相對的)。

簡述蘇俄新經濟政策的背景、內容。(要簡潔)

8樓:阿離

背景:2023年初,國內戰爭結束。蘇俄取得了勝利,然而它面臨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戰爭使工業生產受到嚴重破壞,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實行也壓抑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社會不滿情緒影響了政治穩定。

2023年3月,俄共(布)十大根據列寧的報告,決定以糧食稅取代餘糧收集制,由此開始了從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的轉變。

內容:實行糧食稅,稅後餘糧由農民自行支配;採取租讓制與租賃制等方式,把外國資本與私人資本重新引入國有企業,並鼓勵私人企業的發展恢復商品貨幣關係,允許自由**;廢止平均主義的實物分配製,實行以工人技術熟練程度和生產效率為標準的勞動報酬級差制。

9樓:匿名使用者

背景:蘇維埃社會主義**的國民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日用物品嚴重缺乏,人民生活困苦不堪。2023年2月,波羅的海艦隊的主要基地喀琅斯塔得發生水兵兵變,被迅速平息下去。

可是,蘇維埃政權的處境仍十分危急。列寧說:「我們在2023年春天遭到嚴重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

」再次,2023年3月,俄共(布)「十大」召開,從此,開始了從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的過渡。

內容:第一,農業方面:2023年3月21日頒佈《關於以實物稅代替餘糧收集制》法令,規定農民交納糧食稅後,剩餘的糧食等農產品可以到市場交換物品。

第二,工業方面:在堅持發展社會主義大生產和國家掌握國民經濟命脈的前提下,將部分國有企業以租借制和租讓制的形式轉變為國家資本主義企業。第三,流通方面(商業方面):

廢除國家配給制和國家**壟斷制。在堅持國家計劃領導的前提下,實行自由**制,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

蘇聯的新經濟政策的意義

10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有俄羅斯學者認為,中國20世紀80年代的改革屬於新版的蘇俄新經濟政策。這一認識的依據是兩者都面臨著處理計劃與市場的關係問題。

11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內容:(1)農業方面:推行糧食稅,納稅後剩下的糧食,歸農民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許農民租佃土地和僱用勞工。

(2)工業方面:涉及國家經濟命脈的重要廠礦企業仍歸國有,由國家經營,中小企業和國家暫時無力興辦的企業,允許本國和外國的資本家經營;恢復私人小企業。(3)流通方面:

允許自由**。(4)分配原則:按勞分配。

評價意義:(1)新經濟政策的實施使2023年春天的危機迅速消失,生產逐步恢復,鞏固了工農聯盟,使蘇維埃政權日益鞏固。(2)新經濟政策的實施表明列寧找到了一條小農佔優勢的落後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

實踐表明,新經濟政策可以作為在商品生產和市場經濟不發達,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後的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個相當長的過渡時期內行之有效的經濟發展戰略。這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大發展。

蘇聯的新經濟政策有什麼特點

12樓:珋離

明明是以固定的糧食稅取代餘糧收集制好不好!推薦回答明明是錯的!

13樓:匿名使用者

新經濟政策的總體特點:在充分認識**國情的基礎上,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係來恢復和發展經濟,改善和鞏固工農聯盟,由此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

14樓:匿名使用者

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係來恢復經濟發展,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

15樓:蟻化殷凝琴

蘇聯新經濟政策的總體特點是:立足於**的國情,以市場和商品貨幣的關係來搞活經濟,改善和鞏固工農聯盟,並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具體表現為:

1,消除餘糧的收集政策,實行實物稅制度。

2,結束配給制度,准許民間的商品買賣。

3,減少**限制,鼓勵外企投資,將資金與技術引進**。

4,以租借和租讓的方式代替以沒收的方式對資本主義進行改造,允許個體私營經濟的存在。

16樓:虛彈驚落禽

那是內容,下面的才是特點

17樓:吾為須佐

同樓上,但是是消除餘糧收集制

18樓:匿名使用者

實行餘糧收集制;全面推行工業國有化;取消自由**,實行配給制;實行普遍勞動義務制等

餘糧收集制的弊端和效果:嚴重地損害了農民的利益,但它在短期內取得明顯效果,緩解了城市的饑荒,保證對前線紅軍的糧食**。

新經濟是什麼含義,蘇聯的新經濟政策的意義是什麼?

新融街 新經濟是建立在資訊科技革命和制度創新基礎上的經濟持續增長與低通貨膨脹率 低失業率並存,經濟週期的階段性特徵明顯淡化的一種新的經濟現象。當今世界經濟正以勢不可擋的趨勢朝著全球市場一體化 企業生存數字化 商業競爭國際化的方向發展,以網際網路 知識經濟 高新技術為代表,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核心的新...

根據商德文教授所講,蘇聯的新經濟政策從哪一年開始實施

新經濟政策的主要內容是 廢除餘糧收集政策,實施實物稅 停止配給制度,允許商品買賣 放鬆 限制,鼓勵外資投資 停止以沒收的方式進行資本主義改造,改以租借和租讓的方式。新經濟政策就是在以公有制為基礎的計劃經濟中,引入私營經濟 拋棄了極端的行政強制,引入一定的市場機制。是公有和私有共存 計劃和市場共存的二...

有關列寧的新經濟政策

1.因為共產主義主要以農民和工人組成,所以當時大多數革命者認為共產主義主要以農業以及輕工業為主,但列寧的新經濟政策卻對農民不利,並有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因此大多數外國革命者認為列寧是將把他們再次推回資本主義中去,所以認為這是 痛擊他們的一招 2.羅斯福上任後改變美國國內的主要經濟結構,使美國以農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