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底「入」字形海嶺成因

時間 2022-09-18 07:55:09

1樓:瓊

中洋脊又名大洋中脊、中隆或**海嶺。隆起於洋底中部,並貫穿整個世界大洋,為地球上最長、最寬的環球性洋中山系。在太平洋,其位置偏東,稱東太平洋海隆(海嶺)。

大西洋中脊呈「s」形,與兩岸近於平行,向北可延伸至北冰洋。印度洋中脊分3支,呈「入」字形。三大洋的中脊在南半球互相連線,總長達8萬公里,面積約1.

2億公里2,佔世界海洋總面積的1/3。其脊部通常高出兩側洋盆底部1~3公里,脊頂水深多為2~3公里,少數山峰出露於海面形成島嶼,如冰島、亞速爾群島等。洋中脊常被一系列與其正交或斜交的斷裂帶錯開(稱斷錯帶),其中大西洋中脊在赤道附近的羅曼什斷帶(romanche gap),東西錯動距離達1000多公里。

沿斷裂帶有狹長的溝槽、海脊和崖壁。在大西洋和印度海中脊的軸部,一般有深約1~3公里、呈縱向分佈的**斷裂谷地。洋中脊是現代地殼最活動的地帶,經常發生火山活動、岩漿上升和**,水平斷裂**換斷層)廣佈。

根據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學說,洋中脊是洋底擴張的中心和新地殼產生的地帶。熱地幔物質(熔融岩漿)沿脊軸不斷上升,凝固成以超基性和基性巖組成的新洋殼,並不斷向兩側擴張推移。擴張的半速度(即每邊速度)多為1~5釐米/年。

伴有**和火山活動的巨大海底山系。它縱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彼此相連,總長約 8萬公里,為地球上最長最大的山系。在板塊構造模式中,大洋中脊頂部標出了海底擴張軸線,屬分離型板塊邊界。

它既是巨大的海底地形單元,也是最重要的海底構造單元之一。

2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地說就是板塊運動造成的

印度洋的意思是什麼,印度洋為什麼要以印度命名?印度洋和印度有什麼淵源嗎?

植物聖神 名字由來 印度洋在我國古代被稱為 西洋 我們平常所說的明代大航海家鄭和下西洋,就指的是印度洋。在古希臘時期,著名地理學家 歷史學家希羅多德 公元前484 425年 曾稱之為 厄利垂亞海 意為 紅海 初時指的可能就是現在的紅海,以後穿過曼德海峽發現還有更大的海域,遂用這個名稱泛指整個印度洋。...

我國流入印度洋的江是哪條江,我國流入印度洋的江是哪條江

雅魯藏布江 注入孟加拉灣 屬於印度洋 流出中國境外叫 布拉馬特拉河 怒江 注入孟加拉灣 屬於印度洋 流出中國境外叫 薩爾溫江 狂k自己 樓上答的不錯,看來我只能得兩分了 1 雅魯藏布江 2 森格藏布江 獅泉河 3 怒江 3 伊洛瓦底江水系各江河 雅魯藏布江,發源於青藏高原喜瑪拉雅山,流出我國進入印度...

印度洋海嘯帶來的思考,印度洋海嘯是由什麼引起的

1 你認為本案例反映了一個什麼問題?搞清楚災難是誰的過?蘊含著什麼哲理?不蘊含什麼哲理,只是一個事實。原因未明。2 是什麼原因加重海嘯損失?這得進行災難調查,不能一概而論。3.與海嘯之間的聯絡是客觀的,是不意味我們在海嘯面前就無能為力?不是 面對類似自然災害,我們可以在哪些方面有所作為?除了現在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