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的形態有哪些 戰爭形態演變的歷史規律有哪些?

時間 2025-07-17 02:15:19

1樓:網友

軍事和政治,以及經濟上的明爭暗鬥。

2樓:小新科普生活

分為:冷兵器戰爭、熱兵器戰爭、機械化戰爭、資訊化戰爭。

1、冷兵器戰爭:

按用途可分為進攻性兵器和防護裝具,進攻性兵器中又可分為格鬥、遠射和衛體三類;按作戰使用可分為步戰兵器、洞鏈車戰兵器、騎戰兵器、水戰兵器和攻守城器唯鄭械等。按結構形制可分為短兵器、長兵器、拋射兵器、系兵器、護體裝具、器械、兵車、戰船等。

2、熱兵器戰爭:

主要使用以火藥能釋放為機理的槍、炮等火器所進行的戰爭。它標誌著人類戰爭從近戰開始轉入遠戰,實現了以兵力搏殺轉為火力突擊的第一次軍事革命。在人類戰爭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3、機械化戰爭:

機械化戰爭是在內燃機出現以後,科學技術和經濟納山孫迅速發展的基礎上逐漸產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打破敵對雙方在陣地戰中長期相持不下的僵局,英軍自1916年起,先後在索姆河戰役和康佈雷戰役中使用了具有突擊能力的坦克,並取得初步成果。

4、資訊化戰爭:

資訊化戰爭是一種充分利用資訊資源並依賴於資訊的戰爭形態,是指在資訊科技高度發展以及資訊時代核威懾條件下,交戰雙方以資訊化軍隊為主要作戰力量,在陸、海、空、天、電等全維空間的多軍兵種一體化的戰爭。

戰爭形態演變的歷史規律有哪些?

3樓:

摘要。一是硬性戰爭,即以暴力手段進行的直接的武裝衝突,這種形態為世人所熟悉,二是軟性戰爭,即非暴力、非武裝衝突的對抗形式,它是新的歷史條件的產物。戰爭的第一種形態—硬性戰爭的軟跡創析 硬性戰爭時代,戰爭規模是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逐漸演變的,它受到社會政治私渾事科技的雙重製約。

社會政治進化可分為兩種,一是社會政治漸進,它是政治制度在保持原有質的前題之下的變動,是t變;二是社會政治革命,它是社會政治制度突破度的界限而產生的質變。

您好,我這邊正在為您查詢,請稍等片刻,我這邊馬上回復您~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戰爭形態演變悉橋是在一定物質技術基礎上的創造性的軍事實踐活帆並動。資訊化戰爭的演變既是戰爭形態的一種客觀物態陸跡質運動,又是人們按照戰爭發展規律對其所作的一種主觀變革實踐。

一是硬性戰爭,即以暴力手段進行的直接的武裝衝突,這種形態為世人所熟悉,二是軟性戰爭,即非暴力、非武裝衝突的對抗形式,它陸老此是新的歷史條件的產物。戰早迅爭的第一種形態—硬性戰爭的軟跡創析 硬性戰爭時代,戰爭規模是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逐漸演變的,它含慶受到社會政治私渾事科技的雙重製約。社會政治進化可分為兩種,一是社會政治漸進,它是政治制度在保持原有質的前題之下的變動,是t變;二是社會政治革命,它是社會政治制度突破度的界限而產生的質變。

從冷到兵器到火藥到現在的高科技飛彈,逐漸脫離了人和人的接觸。

希望以上對您有所幫助~ 如果您對我的滿意的話,麻煩給個贊哦~

有哪些有名的戰鬥形式?

4樓:夜沉生

現代戰爭形式的變化主要由古代的冷兵器時代,過渡到近代的熱兵器時代,現代戰爭主要打的是經濟戰,資訊戰的高科技戰爭,改變了過去完全靠人多制勝的規則。戰爭是政治集團之間、民族(部落)之間、國家(聯盟)之間的矛盾最高的鬥爭表現形式,是解決糾紛的最暴力的手段,是在自然界解決問題的辦法手段之一,通常被認為是原始社會。

才會使用的方法。

戰爭:

戰爭是一種集體、集團、組織、派別、國家、**互相使用暴力、攻擊、殺戮等行為,是敵對雙方為了達到一定的政治、經濟、領土等目的而進行的武裝戰鬥。由於觸發戰爭的往往是政治家而非軍人,因此戰爭亦被視為政治和外交的極端手段。廣義來說,並非只有人類才有戰爭。

螞蟻和黑猩猩。

等生物也有戰爭行為。

戰爭形態發展的趨勢是怎樣的?

5樓:在臥龍峽寫生的紅太狼

1、冷兵器時代,是遠古時兵器由生產工具分化出來,也就是兵器發明開始,到火藥發明並廣泛使用於戰爭的這段時期。冷兵器出現於人類社會發展的早期,由耕作、狩獵等勞動工具演變而成,隨著戰爭及生產水平的發展,經歷了由低階到高階,由單一到多樣,由龐雜到統一的發展完善過程。

2、熱兵器時代,西元1132年,中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 發明了一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以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到了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壽春府人創造了一種突火槍,該槍用巨竹做槍筒,發射子窠(內裝黑火藥、瓷片、碎鐵、石子等)。

燃放時,膛口噴火焰,子窠飛出散塵橡開殺傷對陣的敵人,這是現代霰彈槍的真正起源。

西元13世紀,中國的火藥和金屬管形火器傳入歐洲,火槍得到了較快的發展。15世紀初,西班牙人研製出了火繩槍。後來,被明王朝仿製,稱之為鳥銃。

直到西元1525年,義大利人芬奇發明了燧發槍,將火繩點火改為燧石點火,才逐漸克服了氣候的影響,且簡化了射擊程式,提高了射擊精度鬧兄手,可隨時發射。

後裝槍的發明是19世紀槍械的一次重大變革,它結束了步槍出世500年都是從膛口用探條把彈丸裝進槍膛內的歷史,被有些史書稱之為「開闢了輕**和步兵戰術的新紀元」。

3、核**時代,核**是指包括氫彈、原子彈、中子彈、三相彈、反物質彈等在內的與核反應有關的巨大殺傷性**。

1945年在日本長崎投下的核**,引起高達18公里的蘑菇雲。標誌著人類**階段進入核**階段。

4、資訊化作戰時代,進入21世紀,高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推動了**裝備的發展和作戰方式的演變,促進了軍事理論的創新和編制體制的變革,由此引發新的軍事革命。

資訊化戰爭最終將取代機械化戰爭,成為未來戰爭的基本形態。資訊化戰爭是指發生在資訊時代液嫌、以資訊為基礎、以資訊化**裝備為戰爭工具的戰爭。

推動戰爭形態轉變的主要動因有多個,而其中最為重要的是什麼

小嫣老師 科學技術。科學技術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性力量,也是推動戰爭發展的原始動力和認識戰爭發展的基本依據。恩格斯曾指出 一旦技術上的進步可以用於軍事目的並且已經用於軍事目的,它們便立刻幾乎強制地,而且往往是違反指揮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戰方式上的改變甚至變革。擴充套件資料 科技革命導致產業革命...

南瓜的形態特徵,觀賞南瓜的形態特徵有哪些?

冼藻 一年生蔓生草本 莖常節部生根,伸長達2 5米,密被白色短剛毛。葉柄粗壯,長8 19釐米,被短剛毛 葉片寬卵形或卵圓形,質稍柔軟,有5角或5淺裂,稀鈍,長12 25釐米,寬20 30釐米,側裂片較小,中間裂片較大,三角形,上面密被黃白色剛毛和茸毛,常有白斑,葉脈隆起,各裂片之中脈常延伸至頂端,成...

桂花的形態習性有哪些,桂花的形態習性是怎樣的?

77年的魚 桂花喜溫暖環境宜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 天天小花農 桂花過冬真的很簡單,瞭解這些知識你也能做到 桂花的形態習性是怎樣的?桂花樹的生活習性 桂花樹是 帶樹種,較耐高溫,而不耐嚴寒。最適宜生長的溫度是15 25 桂花樹是陽性樹種,但有一定的耐陰能力,幼苗期要求有一定蔽陰,成年以後要求有相對充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