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與磁的原理,靜電的原理。 5

時間 2025-06-04 12:20:06

電與磁的原理,靜電的原理。

1樓:匿名使用者

在「電與磁」一章學習中,證實電磁之間的關係的重要實驗是電流的磁效應、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電磁感應。學習的內容比較簡略,但在中考中是經常出現的乙個考點。如2008年佳木斯市一道中考題。

題目:下圖各實驗現象揭示發電機原理的是( )

為了更好地解決相類似的試題,並澄清對電磁關係的演示實驗、原理、應用等的認識,下面就這幾個實驗及應用進行分析。

一、電流的磁效應。

由於電流的磁效應最早是丹麥的物理學家奧斯特發現的,因此這個實驗又叫奧斯特實驗。

2.實驗現象:將平行於小磁針的導線通電後,小磁針會偏轉。當改變電流方向後,小磁針的偏轉方向也會改變。

3.實驗原理:通電導體周圍存在著磁場,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

4.實際應用:在這個實驗中,由電得到了磁,利用這個原理可以製成電磁鐵。電磁鐵在實際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電磁繼電器、揚聲器、電磁起重機等。

二、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

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是法國物理學家安培發現的,受到的力叫做安培力。

2.實驗現象:閉合開關後,在磁場內的導線會運動,改變電流方向或磁場方向,導體的運動方向也會發生改變。

3.實驗原理:通電導線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受力的方向與電流方向和磁場方向有關。

4.實際應用:在這個過程中,電能轉化為機械能,根據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的原理製成了電動機,應用在電扇、起重機等裝置上。

三、電磁感應現象。

電磁感應現象最早是由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的。

2.實驗現象:將導體ab左右運動時,電流表的指標會發生偏轉。

3.實驗原理: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電路中會產生感應電流,這就是電磁感應現象。

4.實際應用:在電磁感應現象中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利用此原理製成了發電機為人們服務。

因而在複習中,要注意其中三個實驗的基本實驗裝置,實驗原理、能量轉化及其應用等幾個內容,掌握其中幾個實驗的區別和聯絡。這樣對出現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所以上述中考題正確選項為d。

靜電的原理是什麼

2樓:小林愛生活

靜電的原理:靜電是通過摩擦引起電荷的重新分佈而形成的,也有由於電荷的相互吸引引起電荷的重新分佈形成。一般情況下原子核的正電荷與電子的負電荷相等,正負平衡,所以不顯電性。

但是如果電子受外力而脫塌雀離軌道,造成不平衡電子分佈,比如實質上摩擦起電就是一種造成團旁早正負電荷不平衡的過程。當兩個不同的物體相互接觸並且相互摩擦時,乙個物體的電子轉移到另乙個物體,就因為缺少電子而帶正電,而另乙個體得到一些剩餘電子的物體而帶負電,物體帶上啟洞了靜電。

靜電現象。靜電現象包括許多大自然例子,像塑膠袋與手之間的吸引、似乎是自發性的穀倉**、在製造過程中電子元件的損毀、影印機的運作原理等等。當乙個物體的表面接觸到其它表面時,電荷集結於這物體表面成為靜電。

雖然電荷交換是因為兩個表面的接觸和分開而產生的,只有當其中乙個表面的電阻很高時,電流變的很小,電荷交換的效應才會被注意到。因為,電荷會被入陷於那表面,在那裡度過很長一段時間,足夠讓這效應被觀察到的一段時間。

磁生電實驗原理,磁生電,電生磁的原理是什麼,詳細點

導體產生電流首先需要兩個條件 1.迴路閉合 2.閉合迴路的磁通 發生變化.廣義上來講磁場產生電流是由於導體迴路中磁通的變化引起的。f qvb只適用於導體切割磁感線這種情況 想想導體在切割磁感線時,與它串聯迴路的磁通是不是要發生變化?它的應用有侷限性,並不適用於迴路不動磁場 磁通 變化這種情況。也就是...

靜電的原理?謝謝了,靜電的原理?

靜電 物體是由分子構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的結構分原子核和電子,由於原子核呈正電荷,電子呈負電荷,所以原子呈電中和,因此原子不帶電。但經過摩擦之後,情況就不同了,束縛力弱的就會因束縛不了電子而讓它給轉移了,這樣就形成了靜電的過程。上面的真多 很簡單就是摩擦讓周圍的分子帶點 同級相斥 亦級...

靜電球的原理

原理 絕緣體與金屬摩擦起電並可載電輸送,馬達帶動皮帶與金屬刷摩擦起電,一方面皮帶載電輸送至上方金屬球殼,也將上方產生的電荷向下輸送,另一方面底座之金屬刷接地,將累積之電量導走。靜電球要插電 電能 220v 110v 手放上去和球內高壓靜電產生感應,在球內低壓氣體中產生放電火花,就形成一條條有顏色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