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月夜漁樵
這個屬於統計問題。
平均數,又叫 平均值。有算術平均核吵值。
算術平均值、幾何平均值。
平方平均值、調和平均值、加權平均值。
其中,常用的是算術平均值、加權平均值2種。
對於飢禪打分,一般要用加權平均值才更準確。加權平均值=(3分×打3分的人數+4分×打4分的人數=5分×打5分的人數)÷所有打分的人數。
比如:為甲打分的有5人,其中打2分的2人,打4分的2人,打5分的1人,則甲的加權平均分=(2×2+4×2+5×1)÷5=17÷5=分;為乙打分的有8人,其中打2分的4人,打3分的3人,打5分的1人,則乙的加權平均分=(2×4+3×3+5×1)÷8=22÷8=分。
另外,因為人打分有人為因素,所以,計算平均分時,一般不僅要用加權平均值,而且在計算分時要去掉1個最高分和1 個最低爛氏塵分,所以,在除以打分人數時,也要減去2。
excel如何計算兩組資料的平均數?
2樓:刀劍上的舞者
材料/工具:excel2007
1、首先我們在d3單元格輸入乙個求和公式:=sumproduct(a2:a14*b2:b14)
2、然後在d4單元格輸入乙個求差公式:=d1-d3。
3、然後,選擇【資料】-【規劃求解】。
4、選擇【目標單元格】為d4,選擇【值】處輸入0。
5、點選選擇按鈕選擇【可變單元格】
6、區域為b2:b14(即a列資料對應b列區域銷滾)。
7、點選【新增】【約束條件】
8、具體按下圖設定。
9、點選【求解】按鈕開始計算求解。
10、運算結束後彈出如下對話方塊,選擇【儲存規劃求解結果】粗拍。
11、這時b列數值為1對應a列資料之和就等虧凳餘於14。
如何求兩組資料平均數的方差?
3樓:林老師的教育日記
如果已知兩組資料的方差,可以使用加權平均數的方法求出它們的總方差。具體步驟如下:
1.計算第一組資料的平均數和方差。
2.計算第二組資料的平均數和方差。
3.計算兩組資料的加權平均數,其中第一組資料的權重為n1,第二組資料的權重為n2,總權重為n1+n2。
4.根據加權平均數和兩組資料的方差,使用以下公式計算總方差:
總方差=(n1*方差1+n2*方差2+n1*n2*(平均數1-平均數2)^2)/(n1+n2)
其中,方差1和方差2分別表示第一組和第二組資料的方差,平均數1和平均數2分別表示第一組和第二組資料的平均數。
擴充套件資料】方差是描述資料分散纖雀程度的一種統計量,它是各個資料與其平均數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數。方差越大,說明資料的分散程度越大,反之亦然。
在實際應用中,方差常常用於評估資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例如,在財務分析中,我們可以計算某個公司過去幾年的收益率的方差,來評估該公司的風險程度。又如,在品質控制中,我們可以計算某種產品的尺寸或重量的方差,來評估該產品的生產質量是否穩定。
需要注意的是,方差有乙個重要的性質,即它受到極端值(outlier)的影響較大。如果資料中毀答早存在一些異常值,那麼它舉賣們的平方差將會被計算在方差中,從而使方差的值變得很大。因此,在實際應用中,我們需要對資料進行清洗和處理,以避免極端值對方差的影響。
兩組個數不同的資料,平均數怎麼進行比較
4樓:第三人稱凱
假設在你知道給你評分的這50個人及20個人每人分別給你多少分的情況下,可用標準差或標準差係數來解決,這是建立在平均數的基礎上才能算的。當然,由於個體數量多,計算過程會相當繁複。
首先,計算出每一組的簡單算術平均數;
然後,每組分別計算出每個數值跟該組平均數的離差,然後把這每乙個離差分別計算它的平方,然後把計算出來的平方(術語叫方差)相加,除以每一組的資料的個數之後,把這個除出來的結果再進行開根號(其實平方的目的就是為了把每個資料跟平均數之間的差距都顯示為正數,因為不是每乙個資料都大於平均數的,用小於平均數的資料來減平均數,得出來的結果肯定是負數,那如果跟後面的正數一相加,就把每個資料跟平均數之間的距離抵消掉了,所以要先開平方把距離變成正數,然後再開根號等於抹除掉開過的平方)。最後,算出來的結果就叫做標準差。
那麼,到了此時此刻,就分為兩種情況了:
第一種,兩組資料的平均數相同,那麼到標準差這一步就可以停止了,標準差的結果越大的,說明離散程度越大,那麼該組資料的平均數就比較沒有代表性,反正,標準差越小的,則那個平均數就更能說明你的水平。
第二種,兩組資料的平均數不同,那麼就要繼續計算標準差係數,也不難,就是用你前面計算出來的,每組的標準差分別除以每組的平均數,得出來的結果換算成百分比,百分比越小的,說明離散程度越小,這組資料的平均數就越能代表你的水平。
以上回答不知題主是否能看懂,我已儘量減少專業術語的使用了,有不懂之處或願意多加**的,可進行回覆,互相幫助,互相進步,謝謝。
5樓:匿名使用者
假設50人每人給我70分(3500)除以。
50還是70(3500/70=50),同理20人每人給你70(1400)除以20還是70(1400/20=70)。50人的總分雖然多,但總分也要被除以50,20人總分雖然少但只要被分成20分,所以公平,設y為50個人的總分x為平均分為y則y=50x,x=y/50,因為y=50x則x=50x/50,化簡得x=x當50變為20(20x/20)x=x所以平均分公平。
兩組不同的平均數,怎麼計算總體的平均值
6樓:網友
解:如果有兩組平均數,必須將這兩組平均數還原成各自的總數和份數,然後將各自的總數和份數分別相加,形成總總數÷總份數,得到總體平均數。例如有6畝地平均畝產1400斤,另有12畝地平均畝產16o0斤,總平均畝產多少斤?
1400x6十1600)÷(6+12)
84o0十19200)÷18
1533斤。
7樓:匿名使用者
總平均數=(平均數a×樣本數a+平均數b×樣本數b)÷(樣本數a+樣本數b)
秒),平均時間秒。
8樓:甫布從向真
做兩個for迴圈,記下兩個陣列的長度,長度乘對應陣列的平均數,求和,再一除總長度,ok了。
知道兩組資料的平均值和標準差,如何判斷兩組資料更好
9樓:網友
1) 先要確定好壞的標準(因行業而異):
學生成績平均值越高越好(成績好)、標準差越小越好(成績穩定);
射擊運動員平均成績越高越好、方差越小越好(心態、技術穩定);
對消費者物價越低越好、方差越小越好,對於商人可能相反;
對儲戶利息越高越好、貸款利率越低越好;對銀行則反之。凡此種種。
2)因此兩組資料好壞的比較最好是在兩組同行業資料之間進行,根據好壞標準。
作出判斷。3)對於兩組非同業資料最好根據變異係數的大小作出判斷。
10樓:
只能說標準差越小的,說明資料越穩定和集中,可能比較可靠。
標準差大的,更離散,能表達的意義也比較模糊。
如何用excel 求滿足條件的資料平均值
如果資料在a列,那麼輸入。subtotal 1,a a 或者 subtotal 101,a a 公式表示 對a列可見單元格求平均值。隱藏的資料不在求值範圍。詳見附圖。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如果資料在a列,那麼輸入 subtotal 1,a a 或者 subtotal 101,a a 公式表示 對a列可見...
excle中如何對兩組資料進行比較顯示向上向下的箭頭
在後面兩列裡輸入相應的if函式 如圖 這個需要各插入一列,用if函式做判斷,返回箭頭,你試試。excel中如何用公式實現資料比較後大的在資料後打向上紅箭頭,小的打向下綠箭頭?選擇baia3單元格,在 條件格式 中,du以公式建立規則zhi,分別輸入 a3 a2 格式dao選擇 字型 專自定義 在通用...
編寫程式,求兩個數的平均值 用C語言
a羅網天下 例子如下 直接編譯,程式輸出結果隨意輸入兩個數,如100 98,程式執行結果如下圖所示 知識擴充套件 算術平均數 arithmetic mean 又稱均值,是統計學中最基本 最常用的一種平均指標,分為簡單算術平均數 加權算術平均數。它主要適用於數值型資料,不適用於品質資料。算術平均數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