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沒有登陸火上星,那科學家們是怎麼知道火星上的山峰高度的

時間 2021-08-11 16:24:47

1樓:林家1個小桑汭

天體測距有幾個辦法。

第一是三角視差法,就是炮兵用跳眼法估算敵人距離的方法,公元前的人們就會用了。當年月球的距離就是這麼測定的。

太陽系內其他天體的相對距離都可以用牛頓定律計算出來,只要已知了一個絕對距離,就都可以算出來。

不過三角視差法最大的弱點就是太遠的話視差太小,看不出來了,對測量精度有很高的要求。

第二個辦法就是標準燭光法,宇宙中有一類恆星,亮度會週期性變化,而亮度變化的週期又和它的絕對亮度有對應關係。所以我們只要測量了它的週期變化,就知道它的絕對亮度。

然後我們再測量它的視亮度,也就是我們看到的亮度。這兩個亮度的差別,就代表了距離,用一套計算來求得。於是這片區域的星星的距離,就都大差不差也知道了。

第三個就是超新星的測距法,跟第二類似。但第二種的極限就在於變星的亮度,太遠的話看不到了也就沒法測了。但超新星更亮,有一種超新星的絕對亮度也是可以計算出來的,所以可以測量更遠的天體。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辦法。都可以在某些情況下互相印證。另外,說這個星球到那個星球要用光年來計算。

光年是計量天體間時空距離的單位,一般被用於衡量天體間的時空距離,其字面意思是指光在真空中沿直線傳播一年的距離,約為94605億千米,是由時間和光速計算出來的。

“年”是時間單位,但“光年”雖有個“年”字卻不是時間單位,而是天文學上一種計量天體時空距離的單位。宇宙中天體間的距離很遠很遠,如果採用我們日常使用的米、千米(公里)作計量單位,那計量天體距離的數字動輒十幾位、幾十位,很不方便。於是天文學家就創造了一種計量單位——光年,即光在真空中一年內所走過的距離。

距離=速度×時間,光速約為每秒30萬千米(每秒299,792,458米),1光年約為9 460 730 472 580.8千米。

2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我們已經通過拍到了很多有關火星的**,可以考察火星是怎樣的一個圓球,並且也已經知道火星的直徑,進而去測量

3樓:百度

最常見的方式就是雷達和鐳射測高儀,原理也很簡單:電磁波打到物體表面反射回來,時間差即可轉換為距離,大量測量之後就可以跟周邊資料相比得到最終高度。火星也就是這樣的。

4樓:顯顯

確實,沒有海面的星球上,高度零點的定義會有所不同.以火星為例,火星上氣溫為273.16 k時,火星大氣壓為610.5 pa的高度,就被人為定義為火星的“零海拔”。

5樓:請叫我小軒女

這一切是通過衛星和等等探測器觀測到的哦,你意想不到的呢

6樓:邸衣

是通過天體測距的辦法測量和推測出來的。

7樓:小陳

是經過一系列的周密計算來獲得。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

8樓:無為阿晨

標準燭光法,宇宙中有一類恆星,亮度會週期性變化,只要測量了它的週期變化,就知道它的絕對亮度

9樓:丞哥說娛樂

宇宙中有一類恆星,亮度會週期性變化,而亮度變化的週期又和它的絕對亮度有對應關係。所以我們只要測量了它的週期變化,就知道它的絕對亮度。

10樓:happy成樂

是經過一系列的周密計算來獲得

人類登上火星,有哪些困難。

11樓:★天¢下

美國科學家們認為,由於缺乏精確的月球地形圖,因此要想安全地登月還存在著很大困難。據《新科學家》雜誌刊文稱,儘管人類已經數次登上月球表面,但是我們對月球表面的研究甚至還不如對火星表面的研究那麼詳細。

據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稱,人類首次飛向月球是在冷戰條件下進行的,事實上,那時候根本不會有人對登月行動的安全係數做詳細的論證。與此相反,美國宇航局的

火星車“勇氣號”和“機遇號”在登陸火星前各項工作都曾經過了精心的設計和計劃。在這兩輛火星車登陸火星前,科學家們曾藉助以前發射的火星衛星對火星表面的地形地貌進行了很長時間的考察。美科學家們略帶誇張地表示,在發射火星車之前,他們利用“火星全球勘察者號”、“火星快車”以及其它探測器對火星表面的每一條溝壑、甚至直徑只有幾米的每一塊岩石都進行了研究。

與火星相比,他們對月球表面的地形構造則知之甚少,根本不能與他們對火星的瞭解相比擬。

目前,美國科學家們所掌握的大多數月球**都是上世紀

六、七十年代美國和蘇聯發射的衛星所拍攝的,當時發射的那些衛星也根本不具備像今天這樣的高清晰度拍照裝置。後來,美蘇兩國的月球探測計劃也都相繼萎縮,所心科學家們至今也沒有掌握月球表面的詳細情形。

美國宇航局計劃於2023年再次登月,同時中國與馬來西亞也都對外宣稱有此打算,無論這些計劃或打算是否能順利實現,這都需要他們今後對月球表面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值得慶幸的是,歐洲宇航局已於不久前發**“靈敏-1號”月球探測器。(久亮)

人類有可能登陸火星嗎,2023年人類能登陸火星嗎?

建築結構加固補強 人類有望於100年內在火星上種上樹木,從而在未來幾個世紀中將火星改造成一個綠色星球.首先要提高火星溫度 儘管離人類第一次載人登陸火星任務只有10年到15年時間,但讓火星表面溫度變暖的 改造火星 實驗,最早也要到50年後才能開始實施.他們只要向火星大氣中釋放出類似甲烷或一氧化碳的 絕...

為什麼金星不是人類首選登陸的行星

在太陽系已知的行星中,金星和火星是地球的近鄰。尤其是金星,它是與地球平均距離最近的行星。在金星最靠近地球時,兩者的距離約為3800萬公里,而火星與地球的最近距離約為5500萬公里。既然金星更近,為什麼人類不更加關注金星?為什麼人類在未來首選登陸的行星不是金星,而不是火星呢?事實上,在進入太空時代之前...

人類目前熱衷的登陸火星計劃,究竟有什麼意義

妙筆生花洋芋 人類目前熱衷的登陸火星計劃,究竟有什麼意義?火星是距離地球較近適合人類去探索的星球的行星之一,從距離角度來說,火星取勝,火星探索計劃的實施具有可能性。並且科學家們發現火星曾經也存在過河水源和生命的痕跡,在2013年12月9日,美國 好奇 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上面發現了存在古湖泊的證據,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