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什麼是地球,地球是什麼?你瞭解地球嗎?

時間 2022-02-14 05:50:03

1樓:happy夕陽

地球是太陽系從內到外的第三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赤道半徑為6378.2公里,其大小在太陽系的行星中排列第五位。

地球有大氣層和磁場,表面的71%被水覆蓋,其餘部分是陸地,是一個藍色星球。地球是包括人類在內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也是目前人類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地球已有45億歲,有一顆天然衛星月球圍繞著地球以27.

32天的週期旋轉,而地球自西向東旋轉,以近24小時的週期自轉並且以一年的週期繞太陽公轉。

地球是什麼?你瞭解地球嗎?

2樓:中地數媒

關於地球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幾千年來一直是地球上的人類所極力探知的問題,古往今來不乏人們的猜想和推測,也有許多人把對這個問題的解釋作為畢生的努力去**。但在科學技術不發達的時期,人們對地球的認識只能是表面的、膚淺的。中國古代的戰國時期,距今約2023年以前,有一位偉大的人物叫屈原,他是一位愛國者,也是一位詩人。

他在被流放期間寫了一首長達370餘句的長詩,題目叫做《天問》。從題目我們就可以看到,作者是處於一種極度茫然的狀態下,滿腹疑慮無以闡釋而向老天爺請求答案的情形。他一口氣提出了170多個問題,幾乎包括了世間永珍,在他的發問中,其中就有涉及關於地球的問題。

如:圜則九重,孰營度之?

——天穹有九層,是誰設計和度量的?

惟茲何功,孰初作之?

——這巨集偉工程,是誰最早建造,功績屬誰呢?

翰維焉系?天極焉加?

——天體旋轉,斗柄的繩子系在**?天高有頂,天樑的頂端架在**呢?

八柱何當?東南何虧?

——天有八柱,擎天柱的位置在**?地有四極,為什麼東南地勢低陷?

九天之際,安放安屬?

——天有**和八方,如何放置連線?

隅隈多有,誰知甚數?

——地有形狀不同,誰知它們的差異和數量?

洪泉極深,何以寘之?

——地下噴湧的洪水那麼深,怎麼去填呢?

地方九則,何以墳之?

——地勢有九個高低的等級,是如何堆砌的呢?

九州安錯?川穀何洿?

——大地九州是如何設定的呢?山川河谷是怎麼挖掘的呢?

東流不溢,孰知其故?

——百川東流入海,大海從不滿溢,這是什麼原因呢?

東西南北,其修孰多?

——地有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究竟哪個方向的距離最長呢?

屈原提出的問題,在科學發達的現在是不難找到答案的。但在那個年代,人們還不具備科學的基礎,技術的發展也遠沒有今天這樣先進,無奈之餘,只能仰首向天發問了。

其實,地球只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行星(見圖1)。在天文學家看來,銀河系中存在著近2000億顆恆星,現代天文學的發展被科學家認知、在宇宙空間中存在著大約有500億個類似銀河系的星系。而我們生活的地球,不過是已知宇宙中十分渺小的一粒,也可以說它只不過是宇宙中的一粒灰塵。

在自然界裡,我們感覺和認識的現象都是物質運動的形式。恩格斯曾對物質和物質的運動有過十分精闢的論斷,他指出:在物質運動的過程中,「除永恆變化著的,永恆運動著的物質及其運動和變化所依據的規律外,再沒有什麼永久的東西」。

然而,雖然科學在發展,但到目前為止人類對自然界規律的認識還是有限的,對宇宙的瞭解只是處於探索之中,對於地球的認識也同樣如此。但是對於地球是已知宇宙中物質的一種表現形態這種認識應該是肯定的。

地球是什麼形狀的?

3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的形狀是圓的,質量和引力是決定地球形狀的兩個特徵。實際上,這些特徵是相互關聯的。質量吸引其他質量,從而產生我們稱之為引力的力。

較小的物體,如汽車或房屋,具有微小的引力。整個地球的質量是巨大的,而且確實是不斷增加的。

科學家推測在大約46億年前,太陽系是一團塵埃和氣體。當引力將物質拉入其自身時,它開始旋轉且不斷聚集,形成太陽、行星、衛星和其他太空物體。地球第一部分是地球岩石核與密集物質下沉到中間並結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然後較輕的碎片聚集形成地殼。

地球的質量從所有這些物質中加起來且引力增加時,則物質會嘗試採取最有效的形狀:一個球體。如果地球是一個立方體,它的角會比其他點離中心更遠。

因為引力作用於所有物體,所以需要把角拉得更靠近中心。

傍晚時分,凹凸不平的地方會形成這樣一個形狀:表面上的每一點與中心的距離都相同。符合這個定義的唯一形狀是球體。

4樓:秋風

地球形狀,即地球的外形。我們研究地球的形狀主要是指彈性地球外殼的自然形狀,以及陸地和海洋或海底的表面形狀。由於地球自然表面的複雜性,為準確研究它的形狀,就必須把地球表面劃分為若干個區域,在每個區域內仔細研究表面點的座標,最後再把它們綜合起來。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對地球的形狀已經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地球並不是一個正球體,而是一個兩極稍扁、赤␜/p>

5樓:靠名真tm難起

地球大致呈橢球形。地球自轉的效應使得沿貫穿兩極的地軸方向稍扁,赤道附近略有隆起。地球赤道半徑比極半徑大了43千米(27英里)。

因此,地球表面離地球質心最遠之處並非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瑪峰,而是位於赤道上的厄瓜多欽博拉索山的山峰。地球的參考橢球體平均直徑約為12,742千米(7,918英里),約等於(40,000 km)/π,這個整數並非巧合,而是因為長度單位米的最初定義是經過法國巴黎的經線上赤道與北極點距離的一千萬分之一。

由於區域性地勢有所起伏,地球與理想橢球體略有偏離,不過從行星尺度看,這些起伏和地球半徑相比很小,最大偏離也只有0.17%,位於海平面以下10,911米(35,797英尺)的馬裡亞納海溝與海拔8,844米(29,016英尺)的珠穆朗瑪峰只產生0.14%的偏離。

若把地球縮到檯球大小,地球上像大型山脈和海溝那樣的地方摸上去就像微小瑕疵一樣,而其他大部分地區,包括北美大平原和深海平原摸上去則更加光滑。

6樓:匿名使用者

雖然說赤道長度比兩極長度要長一些,而且地表不太規則,就像其他答主所講,北極凸起,南極凹陷,赤道稍微隆起的一個橢圓球體。大家普遍認為地球的形狀是不規則的橢圓形球體。北凸南凹近圓狀的橢球體

7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是一個球體,而且可以說是一個幾乎完美的球體。

雖然地球表面有凸起也有凹陷,甚至在某些**中把地球畫成了一個爛土豆一樣的不規則形狀,如下圖,但這不是真的,是不知道誇張了多少倍的。

地球上的凸凹不平,與地球的半徑相比程度非常小。如地球直徑為1.274萬千米,而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瑪峰高度也只有近8845米,不到地球直徑的千分之七。

如果把地球縮小到直徑為1米的球,那珠穆朗瑪峰只相當於球體表面上不到1毫米的小凸起,不對這個球進行測量都查覺不到。

所以說,地球的形狀就是一個完美的球體。如下圖。

8樓:示奕琛問雀

地球是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橢圓形

但從衛星上看基本是圓的,因為地球體積大而赤道與兩極差距很小

9樓:令狐玉枝府培

地球是橢圓的。

通過實測和分析,終於得到確切的資料: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徑為6738.14千米,極半徑為6356.

76千米,赤道周長和子午線方向的周長分別為40075千米和39941千米。測量還發現,北極地區約高出18.9米,南極地區則低下24~30米。

看起來,地球形狀像一隻梨子:它的赤道部分鼓起,是它的「梨身」;北極有點放尖,像個「梨蒂」;南極有點凹進去,像個「梨臍」,整個地球像個梨形的旋轉體,因此人們稱它為「梨形地球」。確切地說,地球是個三軸橢球體。

10樓:斜陽紫煙

地球顧名思議,應該是球體。實際上是接近正圓的球體。半徑誤差僅為千分之三。

什麼是地球?

11樓:業可欣菅丁

地球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為第三顆。它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

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地球自轉與公轉運動的結合產生了地球上的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地球自轉的速度是不均勻的。

同時,由於日、月、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大氣、海洋和地球內部物質的各種作用,使地球自轉軸在空間和地球本體內的方向都要

產生變化。地球自轉產生的慣性離心力使得球形的地球由兩極向赤道逐漸膨脹,成為目前的略扁的旋轉橢球體,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約短21千米。

阿波羅飛船看到的地球

阿波羅飛船看到的地球

地球升起在月球的地平線上地球可以看作由一系列的同心層組成。地球內部有核、幔、殼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和大氣圈,還有磁層,形成了圍繞固態地球的外套。

地球作為一個行星,遠在46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

地球基本資料

赤道半徑

6378140米

扁率因子

298.257

質量5.976×1027克

平均密度

5.52克/釐米3

表面重力加速度(赤道)

978.0釐米/秒2

表面重力加速度(極地)

983.2釐米/秒2

自轉週期

23時56分4秒(平太陽時)

公轉軌道半長徑

149597870千米

公轉軌道偏心率

0.0167

公轉週期

1恆星年

黃赤交角

23度27分

12樓:易書科技

地球是目前發現第一個具有生命個體的行星。地球總面積約為5.10072億平方公里,其中約29.

2%(1.4894億平方公里)是陸地,其餘70.8%(3.

61132億平方公里)是海洋。陸地主要在北半球,有五塊大陸:歐亞大陸、非洲大陸、美洲大陸、澳洲大陸和南極大陸,還有很多島嶼。

大洋則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個大洋及其附屬海域。海岸線共356,000千米。地球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

地殼中包含大量化石燃料沉積:煤、石油、天然氣、甲烷氣、水包合物。這些沉積物被人類使用來製造能源和作為其他化學物的給料。

在腐蝕和行星築造作用下,含鐵礦石組成了地殼。這些金屬礦石包含了多種金屬質和有用的化學元素。地球生物圈能夠產生大量有用的生物產出,包括(但不限於)食物、木材、藥物、氧氣。

生物圈還能**大量有機垃圾、地面生態系統是依賴於上層土和新鮮水的,而海洋生態系統依賴於陸地上衝刷後溶解的營養物。人類開發地球的自然資源是很普遍的。這些資源中的一些,比如化石燃料,是很難短時間內再重新產生的。

這被稱做非再生資源。人類文明對不可再生資源的掠取已經成為現代環保主義運動的重要論爭之一。

13樓:景亮銀琴

地球是我們的家!是我們的母親!不要去傷害它!因為地球只有1個

14樓:盤笛泉白梅

地球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是我們人類生存的地方。

你對地球有什麼瞭解,你對地球有哪些瞭解

對地球說 唉,都是人類的錯,否則你不會變得傷痕累累,苦不堪言,昔日充滿朝氣的你,神采飛揚,絢麗多姿,蘊含著無法形容的魅力,可是,人類,有著聰敏智慧的人類,卻像著了魔似的,毀壞著你美麗的容顏,剝奪你那五彩斑斕的衣服,如今變得令人心痛!對人類說 你們不要再砍伐樹木了,難道你們不知道要珍惜自己生活的地方嗎...

什麼是地球,地球裡面是什麼

地球是太陽系從內到外的第三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直徑 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住在地球上的人類又常 壯麗唯美的地球景觀稱呼地球為世界。地球是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包括人類。地球是目前人類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地球誕生於45.4億年前,而生命誕生於地球誕生後的10億年內。從那以後,地球的生物圈改...

地球是什麼組成?地球是由什麼組成的

地球組成 三個同心球層 地核 地幔和地殼。地球內部結構是指地球內部的分層結構。根據 波在地下不同深度傳播速度的變化,一般將地球內部分為三個同心球層 地核 地幔和地殼。中心層是地核 中間是地幔 外層是地殼。地殼與地幔之間由莫霍面界開,地幔與地核之間由古登堡面界開。一般發生在地殼之中。地球是太陽系從內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