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轉動45億年的動力源是什麼,地球從46億年前誕生開始,一直在自轉,它的動力來源於哪裡?

時間 2022-03-26 09:30:07

1樓:火星科普

地球大約在45億年前形成,從形成那一天起,地球就開始自轉和公轉。直到現在,地球還在一直轉動。那麼,地球轉動的動力源是什麼呢?地球在未來會停止轉動嗎?地球是不是永動機呢?

要了解地球能夠不斷轉動的原因,需要追溯到地球乃至整個太陽系的起源。最初的太陽系沒有太陽,也沒有各大行星和衛星,只有一團飄蕩在宇宙空間中的塵埃和氣體雲。在太陽星雲附近,有顆大質量恆星發生了超新星爆發,它所釋放出的衝擊波引發星雲中心坍縮成太陽。

在太陽形成過程中,它的引力不斷吸收星雲,導致星雲越轉越快,並且變得越來越扁。最終,絕大部分的星雲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太陽。剩餘的星雲繼續環繞太陽旋轉,形成了原行星盤。

在原行星盤中,塵埃和氣體之間不斷髮生碰撞,形成微行星,而它們又在引力的作用下聚集形成了包括地球在內的各大天體。

根據角動量守恆,原行星盤中的物質形成地球之後,地球會繼承原先的角動量,所以地球會自轉和公轉。除非在形成地球時,物質碰撞剛好完全抵消掉自轉角動量,地球才不會自轉。但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發生,因為只要一些擾動,地球的自轉角動量就不會為0。

正因為如此,宇宙中的天體都會有自轉。至於那些被潮汐鎖定的天體,例如,月球,並不意味著那些天體沒有自轉,只是它們的自轉和公轉達到同步而已。同樣地,地球也會公轉,不然早就掉進太陽中。

太陽系的各大天體形成之後,大部分的原始星雲都已經被消耗殆盡。在空曠的太空中,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運動沒有受到阻力的影響,地球的角動量不會被消耗掉,所以地球可以一直轉動數十億年而不停歇,並且在未來還會繼續轉動下去。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地球是永動機。熱力學第一和第二定律已經表明,永動機無法被製造出來。雖然地球一直在轉動,但地球並沒有對外做功,所以地球不是永動機。

另外,雖然太空中沒有阻力,但月球的潮汐力會讓地球的自轉速度變得越來越慢。目前,地球的自轉週期是45億年前的4倍。再過百億年的時間,地球的自轉週期會增加到目前的47倍。

在那之後,地球被潮汐鎖定,它的自轉速度不再變慢。

只要未來太陽不摧毀地球,地球的轉動就不會停止。但根據廣義相對論,地球與太陽的相互作用會持續輻射出引力波。經過漫長的時間之後,地球的角動量會被逐漸消耗掉,導致地球最終撞上早已成為黑矮星的太陽。

2樓:存止煜

太陽的引力是地球的動力源,他牽引地球不停的自傳和公轉。

3樓:妄作

一是地球自身的元素能量,二是太陽所給予地球的能量以及引力,再者就是宇宙空間中,不同星體間的相互引力作用,互相影響了,還有一些未知的能量也會有作用。

4樓:菠菠菠菠蘿哇

地球自轉這麼久,太陽對他的引力就是他的動力。

5樓:小小喵同學

我覺得是能量吧,因為地球轉動肯定需要不斷的能源或者太陽的照射,也會提供一些相應的能源,所以才可以轉動這麼多年。

6樓:你是大大大燈泡

可能是宇宙中有一種不知名的力量在推動著它們吧,這個具體真不是太清楚

7樓:飛來飛回去

都是胡說八道,角動力過屁,胡思亂想。地球的轉動和形成應該完全取決於太陽,沒有太陽哪有地球。

地球從46億年前誕生開始,一直在自轉,它的動力**於**?

8樓:教育聽我侃

我們知道地球在自轉,但為什麼呢?為什麼會旋轉?為什麼太陽系裡的一切都在旋轉?為什麼它們幾乎都在同一個方向旋轉呢?

這不可能是巧合。從上往下看地球,你會發現它在逆時針方向旋轉。太陽、火星和大多數行星也是如此。

45.4億年前,我們的太陽系形成於由氫氣組成的星雲中,與獵戶座星雲或鷹狀星雲並無不同,它們有著令人敬畏的創造之柱。

然後,整個銀河系受到一些衝擊,那是來自於附近星系超新星的衝擊波,這使得冷氣體的一個區域通過相互引力向內下落。

當它倒塌時,雲開始旋轉。想想氫雲中單個的原子。每個粒子在穿越真空時都有自己的動量。

當這些原子在重力作用下相互吸引時,它們需要平均它們的動量。很有可能平均到0,但這是不可能的,也正是因為每個粒子無法平衡全部動能,所以也就會剩下一些動能。就像一個花樣滑冰運動員抱著胳膊加速旋轉一樣,崩潰的原太陽系及其平均的粒子動量開始旋轉得越來越快。

隨著太陽系旋轉得越來越快,它逐漸變平,變成了一箇中間有凸起的圓盤。

我們在整個宇宙中都能看到同樣的結構:星系的形狀,圍繞著快速旋轉的黑洞,甚至在披薩餐廳也能看到。太陽是由這個圓盤**的凸起形成的,而行星則是在更遠的地方形成的。

他們從太陽系自身的整體運動中繼承了他們的旋轉。

9樓:匿名使用者

角動量守恆。

史前的星雲旋轉碰撞融合形成了地球,由於角動量守恆,星雲旋轉的角動量保留了下來,形成地球自轉。

10樓:帥二啊

他本身就是這樣一個自轉和公轉的東西,就像人天生會跑會跳會動。

11樓:車家二少

好比兩股水流相遇,會在相遇處形成一個或者多個旋渦,對於剛形成的行星,自轉角動量較高,自轉速度很快,在長期和衛星或者其他行星的引力作用中,自轉速度會減慢。

12樓:星辰運氣

地球的自轉和地球的自身磁場和太陽的引力有關,

13樓:

來自了太陽的引力,還有地球的核動力:

14樓:vinsa曾

作為太陽系的一顆行星,地球的公轉和自轉,都和太陽的引力以及地球自身的磁極有關。

15樓:

地球的自轉動力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一個是地球自己,一個是太陽。太陽主要是起引力的作用,使地球圍繞太陽作公轉的運動。在太陽系形成初期,在地球軌道附近有很多其他小天體行星,需要地球靠引力慢慢清除,清除的方式便是讓小天體撞到自己身上,這些碰撞過程中,大多都是非對心碰撞,使地球逐漸積累起了角...

16樓:匿名使用者

永動的,一種慣力讓你他一轉就是幾十億年了。

17樓:

因為地球的自傳和公轉

18樓:來自神農谷富創造力的暖冬

永動的,一種慣力讓你他一轉就是幾十億年了。作為太陽系的一顆行星,地球的公轉和自轉,都和太陽的引力以及地球自身的磁極有關。他本身就是這樣一個自轉和公轉的東西,就像人天生會跑會跳會動。

角動量守恆。史前的星雲旋轉碰撞融合形成了地球,由於角動量守恆,星雲旋轉的角動量保留了下來,形成地球自轉。

地球自轉的動力來自於**?

19樓:

地球自轉的能量,來自於地球形成之初的星雲物質坍縮;經過45億年的演化,地球自轉能量在逐漸減小,自轉速度也在降低。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斷地演化和運動當中,太陽系中的所有行星都存在自轉;甚至連太陽本身也存在自轉,太陽的自轉週期大約是25.4個地球日,方向自東向西。

我們來看太陽系的形成過程,根據恆星形成與演化理論,太陽在誕生前,太陽系還是一片原始星雲,星雲物質是前一代恆星經歷超新星**後的殘骸。

星雲物質停止擴張後,在引力作用下逐漸塌縮,最終在質量集中的地方形成太陽;而周圍的殘餘物質,也坍縮成行星,坍縮過程把物質的引力勢能轉化為動能,這些動能最終會讓行星形成自轉。

好比兩股水流相遇,會在相遇處形成一個或者多個旋渦,對於剛形成的行星,自轉角動量較高,自轉速度很快,在長期和衛星或者其他行星的引力作用中,自轉速度會減慢。

比如地球在5億年前的寒武紀,自轉週期只有21小時;目前地球和月球之間的潮汐作用,會導致地球自轉速度逐漸減慢,大約每世紀週期減慢0.001~0.002秒。

雖然有許多假說理論,但都只回答了地球怎樣維持自轉的原因,而沒有圓滿回答地球自轉的原動力來自**。

雖然以太理論接近此答案,但沒有終極原因。此理論認為,宇宙中存在無限龐大的運動體名叫以太。地球和太陽等天體均處在以太運動體中,且受到來自以太的作用力,便自行運動。

這證明了地球自轉來自於外力的作用力,像陀螺啟動受外力作用一樣。有一定說服力。但以太的形體,屬性仍不可知。

因此此答案不能讓人信服。

常言道,科學的盡頭就是神學。從神學角度思考就不難回答這個棘手的問題。神學認為上帝設計了地球的型體,物質,運動的速度和方向,地軸的偏角,以及地球跟太陽月亮和其它星球的距離。

然後原動力來自他自己,而且一直由他維持。

不難想象地球晝夜不停,四季輪迴交替,週期性自轉精確無誤,是經過智慧的設計創造的。這位全智者除了上帝還有誰呢?

20樓:sz寶典

地球自**地球繞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轉動,從北極點上空看呈逆時針旋轉,從南極點上空看呈順時針旋轉。關於地球自轉的各種理論目前都還是假說。

地球自轉是地球的一種重要運動形式,自轉的平均角速度為 4.167×10^(-3)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轉線速度為465米/秒。地球自轉一週耗時23小時56分,約每隔10年自轉週期會增加或者減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

一般而言,地球的自轉是均勻的。但精密的天文觀測表明,地球自轉存在這3種不同的變化:①長期減慢;②週期性變化;③不規則變化。

21樓:匿名使用者

宇宙大**發生後,冷卻後的宇宙開始形成物種,其以氫最多,宇宙中的氣體雲分子也以氫為主,這些氫本身就具動量。而宇宙間的物質分佈並不是絕對的平衡,這種物質分佈的不平衡造成了引力的不平衡,某個區域引力稍大,可能就大一點點,但就是這麼一點點優勢經過時間的積累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引力大的區域會吸引更多的物質聚集在一起,造成更大的引力,而更大的引力會吸引更多物質,如此迴圈下去結果可想而知,物質越來越多,最終會發生核聚變,恆星就誕生了。

這個過程一直會伴隨著旋轉,因為氫本身具有動量,根據角動量守恆定律,氫在向內距離的過程中動量會越來越大,旋轉也會越來越快,就類似花樣滑冰選手旋轉時向內收臂一樣。

在太陽的影響下,周圍行星也會跟著旋轉,太陽會把自己的角動量分配給周圍行星!再加上地球周圍幾乎是真空,所以依靠旋轉的慣性,地球能夠一直旋轉至今,並且還會旋轉下去。這種慣性是非常大的,同時幾乎沒有任何阻力!

22樓:我太難了呀

地球自轉的原因:

1、太陽系的幾乎所有天體包括小行星都自轉,而且是按照右手定則的規律自轉,所有或者說絕大多數天體的公轉也都是右手定則。太陽系的前身是一團密雲,受某種力量驅使,使它彼此相吸,這個吸積過程,使密度稀的逐漸變大,這就加速了吸積過程。

2、原始太陽星雲中的質點最初處在混飩狀,橫衝直闖,逐漸把無序狀態變成有序狀態,一方面,向心吸積聚變為太陽,另外,就使得這團氣體逐漸向扁平狀發展,發展的過程中,勢能變成動能,最終整個轉起來了。

3、開始轉時,有這麼轉的,有那麼轉的,在某一個方向佔上風之後,都變成了一個方向,這個方向就是現在發現的右手定則,也許有其他太陽系是左手定則,但在我們這個太陽系是右手定則。地球自轉的能量**就是由物質勢能最後變成動能所致,最終是地球一方面公轉,一方面自轉。

50億年後地球是什麼樣了,50億年後地球是什麼樣了

卡機聖人 科學家推測,大約50億年後,太陽會膨脹,變得很大很大,成為紅巨星。紅巨星是恆星燃燒到後期所經歷的一個較短的不穩定階段,根據恆星質量的不同,歷時只有數百萬年不等,這是恆星幾十億年甚至上百億年的穩定期相比是非常短暫的。當太陽成為紅巨星時,他的半徑是現在的地球到太陽的距離,那必定會滅亡,被太陽吞...

50億年以後,地球會是什麼樣子,世界在50年後會是什麼樣子?

常小昕 你這只是一個假想,地球不可能再有50億年的生命,根據現在的趨勢來看地球最多還有1000年左右,如果再不及時的保護,可能連300年都堅持不下去了。 筆有千秋業 1 五十億年後地球會伴隨著太陽的 而煙消雲散。2 具體解釋 太陽至今為止已燃燒了50億年。根據傳統的說法,它的燃料還能支援它燃燒50億...

每隔85年經過地球的彗星是什麼星

周期彗星表 序號 彗星名稱 週期 年 最初出現 最近迴歸 迴歸次數1 恩克彗星 3.30 1786 1984 632 格里格 斯克 傑利厄普 5.10 1902 1982 143 杜 託伊特 5.20 1945 1982 24 坦普爾 5.27 1873 1987 185 本田 馬爾克斯 帕德賈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