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量子通訊衛星要以墨子的名字命名

時間 2022-05-11 17:10:02

1樓:教育細細說

墨子最早提出光線沿直線傳播,設計了小孔成像實驗,奠定了光通訊、量子通訊的基礎。以中國古代偉大科學家的名字命名量子衛星,將提升文化自信。

「墨子號」量子衛星於2023年8月16日發射升空,是由我國自主研製的世界上首顆空間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也是中科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首批科學實驗衛星之一。

「墨子號」的作用

「墨子號」作為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其作用在於探索量子通訊衛星的可行性。量子通訊技術旨在利用量子態實現資訊的編碼、傳輸、處理和解碼,特別是利用量子態(單光子態和糾纏態)實現量子金鑰的分配。

在眾多通訊的方式中,量子通訊技術被稱為「史上最難破譯」加密技術。量子通訊最大的優越性就在於保密,只要有消費者認為自己的資訊值得高度保密,量子通訊就不乏潛在的使用者。目前,已經有**和金融單位在試用量子通訊產品。

量子通訊的安全性基於量子物理的基本原理。作為光的最小粒子,每個光量子在傳輸資訊的時候具有不可分割和不可被精確複製兩大特性,如果存在竊聽,就一定會被資訊傳送者察覺並規避,所以量子通訊保證了資訊的安全。

以上內容參考 人民網——「墨子號」量子衛星:讓量子通訊不再遙遠

2樓:小魚遊呀遊呀

因為墨子對於這方面的貢獻還是很大的

3樓:雲梔雨下

因為墨子最早做關於這方面的實驗

4樓:匿名使用者

墨子在他的著作《墨經》「光學八條」中對這一現象作出了科學的解釋,他說道:光就像箭一樣沿著直線行進

5樓:cheese草莓

可能對墨子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6樓:

人體的下部擋住了直射過來的光,通過小孔成像在上邊

7樓:

世界第一顆量子衛星為什麼叫「墨子號」?

8樓:油潑面不要蔥

因為墨子在這方面的成就很大

9樓:嘰嘰咕顧

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吧。

量子通訊衛星為什麼命名為墨子號

10樓:魚與雨遇

《墨經》裡記copy載了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像」實驗,該實驗解釋了小孔成倒像的原因,而這正是現代照相技術原理的起源。

介紹: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是世界上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即將擇機發射。目前,這顆衛星發射前的準備工作已基本完成。

根據潘建偉的說法,量子通訊是目前人類唯一已知的無條件安全的通訊方式,根據量子理論能解決通訊安全的問題。我國發射全球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意味著將在世界上率先實踐量子通訊。

參考資料

11樓:匿名使用者

墨子第一次用科學方法證明光治直線傳播,啟發了量子通訊,為了紀念他,中國第一個量子衛星就以「墨子」命名。

量子通訊衛星為什麼命名為「墨子號」?

12樓:

《墨經》裡記載了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像」實驗,該實驗解釋了小孔成倒像的原因,而這正是現代照相技術原理的起源。

介紹: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是世界上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即將擇機發射。目前,這顆衛星發射前的準備工作已基本完成。

根據潘建偉的說法,量子通訊是目前人類唯一已知的無條件安全的通訊方式,根據量子理論能解決通訊安全的問題。我國發射全球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意味著將在世界上率先實踐量子通訊。

參考資料

13樓:

世界第一顆量子衛星為什麼叫「墨子號」?

量子衛星僅僅是個噱頭呢還是**?

14樓:金湖三河兄弟

誰瞭解中國量子通訊的實情?有誰是內行?在光電微粒子上所做的資訊防盜保密也可說是量子保密,小題大做卻沒離題,何況潘建偉人家還獲得過世界量子通訊獎,他的研究成果是有人合作的,是經同行同一部門認可的,不要以為此科研成果不在歐美而在中國似覺反常就去懷疑,甚止用外行的腦筋去想當然說是非。

15樓:匿名使用者

量子**,他們都比愛因斯坦聰明,並且相信大家都是傻子

16樓:屏翳的忍耐

量子通訊理論上是可以實現的。畢竟現在咱中國已經完成了世界領先的千米級量子通訊。如果能克服發展路上的一些困難,就能完全實現,並且應用。

就看經典計算機的發展,從圖靈機(或者從馮諾依曼機開始)到現代超大規模積體電路的計算機,也是先理論上可行,再逐步實現的,最開始的馮諾依曼機算的還不如人快呢,而且沒執行多長時間,就自燃了(記得是電子管燒了的緣故)。

17樓:地方少師

我覺得墨子號只是實驗性的,拿來做通訊應用應該不行,既然只是實驗性的,就不要寄予厚望拿來應用

18樓:冰原地瓜

不一定是**,但肯定是噱頭

19樓:大三角河系

既不是噱頭也不是**,只有無腦噴才這樣認為

2023年我我國成功發**世界上第一顆量子通訊衛星叫什麼名字

20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8月,中國科學家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這有朝一日或許有助於建立一個極其安全的全球通訊網路。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被正式命名為「墨子號」。即「墨子號」量子衛星。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有哪些先進之處?

21樓:萬能小知道

對於量子通訊,現在所有技術都有一個基本的限制,即由於量子的非克隆定理,攜帶量子資訊的光子不能像經典通訊中的中繼放大那樣放大訊號。在這種情況下,光子在光纖中的傳播是有損的,目前的技術只能實現 100 公里的傳播。現在也有關於量子中繼器的研究,例如郭光燦教師實驗室進行的固態量子儲存研究,其最終目標是成功開發量子中繼器。

然而,量子中繼器和量子計算機的研究難度基本相同,因此可能需要很長的研究時間才能實現。

基礎量子理論非常成熟,這是我們大學三年級學習量子力學時我們的老師特別強調的。量子力學不可理解的事情不是他的模糊理論或錯誤或遺漏,而是對一些基本公理的解釋。例如,觀察問題確實有一些難以理解的東西,這很難理解,一加一等於二,但這並不影響我們用它來推出一加二等於三,或者自然數是亞伯群,但是量子理論真正難以理解的是上個世紀初,因為它顛覆了當時的概念。

然而,在上個世紀初有太多的思想被顛覆,包括量子理論的非區域性化和時間與空間的關係。包括貝爾不等式,這完美地解釋了epr悖論,即量子力學不存在經典物理學的區域性,量子力學的幽靈般的超距離效應確實存在,這是真的·隨機的,但它不能傳輸經典資訊,到處都有粒子加速器碰撞,因為電子衍射這只是量子力學初期的一個思考實驗,即使經過一系列的實驗,例如巨集觀粒子的衍射,量子力學的影象在所有人類觀察方法下都相當清晰和準確。

關於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有哪些先進的地方呢的問題,今天就解釋到這裡。

22樓:魚要糧

1、世界上第一顆空間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墨子號」是由我國完全自主研製的世界上第一顆空間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於2023年8月16日發射升空。該衛星從科學概念的提出到關鍵技術突破,從有效載荷研製到科學成果的產出,由中國科學院量子資訊與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創新中心主導完成。

1、星地量子保密通訊,千公里級量子糾纏分發

「墨子號」可以在千公里外的外太空以10kbps的速率給地面站分發量子金鑰,比地面同距離光纖量子通訊水平提高了15個數量級以上。

該項技術突破不僅使得我國具備了對光纖無法覆蓋的地區——如我國的南海諸島、駐外使領館、遠洋艦艇等——直接提供高安全等級量子通訊保障的能力,併為我國未來構建覆蓋全球的天地一體化量子保密通訊網路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撐。

3、測試階段效能卓越,超過系統指標要求

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軌測試階段全面完成了衛星平臺測試、有效載荷自測試和天地一體化鏈路測試,衛星平臺和有效載荷工作一切正常,成功構建了星地單向、星地雙向、地星單向量子通道,系統通道效率、時間同步精度、跟蹤瞄準精度均超過系統指標要求,可以滿足空間量子科學實驗的要求。

23樓:雲霧之上

「墨子號」是量子通訊領域的中國最強音,其順利升空,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量子通訊的國家,我國也將實現「天地一體化」量子通訊網路的初步構建,作為迄今為止唯一被嚴格證明是無條件安全的通訊方式,量子通訊技術在金融、軍事和政務等領域的應用前景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美國、日本等國也啟動了相關的研究計劃。

此次「墨子號」的成功發射,更鞏固了我國在量子通訊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而且伴隨著地面光纖量子通訊網路「京滬幹線」的建設完成,我國將初步建立起世界上首個廣域量子通訊體系,人類正在步入量子資訊的嶄新時代,「絕對安全」的資訊傳遞將為社會進步注入新的發展能量。

24樓:牛牛牛牛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是中科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首批4顆科學衛星之一,是繼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微重力返回式科學實驗衛星「實踐十號」之後的第三顆科學實驗衛星,其主要任務是開展基於衛星平臺的廣域量子通訊和量子力學基礎原理檢驗。

潘建偉表示,此次「墨子號」量子實驗衛星的主要科研任務有三個:

首先,通過量子衛星實現衛星和地面的量子金鑰分發,從而實現廣域的量子保密通訊。

之所以需要通過發射衛星來建立天地之間的量子通訊網路,是由於地面訊號的傳輸主要以光纖為媒介,而光纖傳輸的過程中訊號損失相當嚴重,實驗表明光纖傳輸的量子通訊訊號在兩百公里以後就幾乎被吸收殆盡,如果人類想實現遠距離的量子通訊傳輸就必須建立多個安全可信的訊號中繼站,這無疑大大增加了資訊洩露的機率。科學家們經過研究發現,特定波段的光在穿透大氣層的過程中能量損失僅為百分之二十,也就是說天地之間數千公里甚至上萬公里的距離,光在其間傳輸的損耗要遠遠低於在地面光纖網路中傳輸的損耗。利用這一原理,人類利用空間中的量子衛星作為地面網路的中轉站,可以將地面多個城市中建立起的城際量子通訊網路連線起來,從而極大地提高量子通訊的效率。

其次,「墨子號」還承擔著對量子力學本身的基本原理進行檢驗的實驗任務。

量子糾纏態是量子力學中的一個經典現象,即在多粒子量子系統中,一對具有量子糾纏態的粒子,即使相隔極遠,當其中一個狀態改變時,另一個狀態也會即刻發生相應改變。這種現象稱為「量子非定域性」,曾經被愛因斯坦等用來質疑量子力學理論的完備性,並引發了長期的爭論和持續至今的各種檢驗。科學家們在地面上已在相距100公里的距離成功地驗證了量子非定域性,但尚未做到嚴格無漏洞的終極檢驗。

而量子衛星將把這個實驗帶到外層空間,將在國際上首次得以實現千公里量級的量子非定域性實驗檢驗,對於人類加深對量子力學基礎理論的認識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三,「墨子號」將連線中國和奧地利之間的量子通訊網,以證明全球規模的量子通訊網路設想是可行的。

這也是我國在量子通訊領域開展的第一個大型國際合作,潘建偉也表示,未來我國將與更多國家開展合作,共同推動量子通訊領域的進步與發展。

潘建偉還介紹道,作為建設「天地一體化」通訊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墨子號」量子衛星與普通衛星相比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發射升空的量子衛星以及建設在地面的多個地面觀測站,共同組成了前所未有的覆蓋地面和空間的巨大實驗網路。

通訊衛星有幾種,什麼作用,通訊衛星的用途

手機使用者 衛星並不都是同步的。人造衛星並不都是在 緯線 平面上的。也有經線平面上的。按執行軌道區分為低軌道衛星 中高軌道衛星 地球同步衛星 地球靜止衛星 太陽同步衛星 大橢圓軌道衛星和極軌道衛星。其中的極軌道衛星就是經線平面上的。人們更多的是按用途把人造衛星分類 軍事衛星 軍事用途 地球資源衛星 ...

中國實現量子衛星通訊有什麼優勢,量子通訊衛星的原理是什麼

柚子起駕了 通訊系統更安全,不容易洩露資訊,國防安全有,益 中國是第一個有量子通訊衛星的國家,中國在量子力學方面的地位如何? 回鍋肉炒雞蛋 中國的墨子號並不是量子通訊衛星,嚴格上說是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它是實驗性質的。據說當時只安排了一個實驗任務,後來可能覺得太浪費了,又安排了第二項實驗任務,後來又覺...

oneweb通訊衛星與銥星計劃有什麼區別

oneweb計劃。衛星數量 648顆小衛星到1200公里的低軌道。軌道高度 750英里 約1207公里 衛星重量 重約285磅 每顆。造價 350000美元 每顆。初步估計需要15 20億美元,預計2019年投入使用。oneweb擁有多個特定無線電頻譜的使用權利,主要在ku波段。資料太少了,一點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