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望遠鏡拍的,天文望遠鏡能看多遠

時間 2023-05-19 18:27:02

1樓:匿名使用者

相機不要開到40倍變焦,如果是對恆星基本沒必要;

確實是沒合焦,需要調焦距。

我建議在1x(不變焦)下對準天體,對好焦之後再做處置。馬卡鏡沒合焦就是這樣子:中間有暗斑,這是副鏡乾的。做目鏡後攝影需要耐心,慢慢來吧。

2樓:大眾天文

明顯沒有合焦,用卡片機拍拍月亮試試。

3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合焦。建議你先找一個比較亮的目標,比如月亮。然後找張白紙,放在目鏡後面,調整位置直到紙上的像是清晰的。

測下像到目鏡的距離,紙上這點就是像的焦點。你需要讓相機在這個像的焦點上。反覆拍照調整細微的位置變化直到焦點真正準確落入相機。

這個是牧夫論壇上的方法,笨但是實用。

4樓:980我是人

你少按一會兒,這樣光線進的太多,會很模糊。

5樓:

虛焦了!看看你的相機是否有手動對焦功能,拍攝星點的話相機本身的自動對焦會失效的。如果沒有就設定到遠景模式,然後調整望遠鏡的調焦手輪,直到lcd屏上看到的星點最細為止。

天文望遠鏡能看多遠

6樓:火神亮聊

天文望遠鏡能看四五公里的距離。

因為地球是圓的,最遠也就四五公里的距離,再遠就是地平線以下了。所以就算是天文望遠鏡也只能看到這麼遠了。用天文望遠鏡**地面景物沒有什麼意思,效果還不如單筒觀鳥鏡。

一般市面上賣的是天文望遠鏡,100倍左右可以觀察到火星表面、土星、木星、月球和其他星星。

選擇精度高的鏡子:

在精度保證的情況下,鏡子的口徑才能接近理論解析度。所以精度越高的鏡子,**也越高。比如同樣是150口徑的鏡子,一臺球牛的反射鏡**千元左右,而一臺雙曲面的鏡子接近萬元。

這就是精度的差別。至於精度怎麼區分,選知名廠家和愛好者口中口碑好的就行了。

天文望遠鏡能看多遠?

7樓:關注教育的大佐

望遠鏡沒有看多遠一說。根據不同的解析度和口徑,可以說望遠鏡可以看清多遠物體外的細節程度。比如,解析度為0.

1角秒的天文望遠鏡可以分辨月球上180米大小的細節。

普通的天文物鏡又叫普及型天文望遠鏡,**在200-1000遠左右不等,有折射鏡和反射鏡等多種分類,倍率在15—70左右。好的望遠鏡,較專業一點的,由於新增了諸如赤道儀等裝置,鏡片做工精良,故**高出很多,2000到幾萬都有可能,倍率在20—150左右。

望遠鏡能看多遠是錯誤的原因。

我們的肉眼就是一臺光學儀器,肉眼可以看到254萬光年以外的仙女座大星雲,但是看不見距離地球最近的太陽系外恆星比鄰星(光年)。相信大家已經體會到了吧,說一個光學儀器能看多遠是沒有意義的,只能說多遠能看最清,或者最遠能看多清。

不同天文望遠鏡的型別,規格各異,在觀測效能方面也是不一樣的。概括來講,天文望遠鏡的口徑和倍數越大,其觀測能力就越強,就越能觀測到更多細節。

天文望遠鏡能看多遠?

8樓:遊戲人生說遊戲

大型天文望遠鏡,可以看到宇宙邊緣的天體,包括各種星雲和星系、星團等,最遠距離能夠達到150億光年。看多遠與看清多遠,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只要是可見光線進入了你的眼睛,就都可以算作被你看到了,所以他的理論值是無窮遠。

而這些光線被你眼睛接受之後能否呈現清晰的影像,就是由你接受到的量來決定的,面積越大,收集到的光線越多,成像越清晰,人眼瞳孔相當於直徑4毫米的圓面的集光能力。天文望遠鏡的功用就是增加你眼睛的接收面積。所以能看清多遠,主要是由天文望遠鏡的物鏡口徑來決定的。

天文望遠鏡的常識

事實上,「看多遠」完全取決於被觀測目標的亮度,只要目標足夠明亮,不用望遠鏡也能看到無窮遠,譬如我們用肉眼能看到的6000顆左右的恆星,實際上都可認為在無窮遠處。

而「放多大」更是因缺乏天文基本知識才會提出的問題,這是因為我們所見的「天上的星星」以上都是恆星,而恆星離我們如此遙遠,所以即使用地球上最大的望遠鏡來觀測,它們仍然只是一個個幾何亮點(亮點越小,表明望遠鏡的光學成像質量越高。

反之,如果在望遠鏡中看到恆星有了視面甚至有了顏色,則可斷定其光學系統存在嚴重弊病),只有那些太陽系中的天體(如太陽、行星、衛星、彗星等)或太陽系外有視面的天體(如星雲、星系、星團等)才能藉助於望遠鏡放大。

天文望遠鏡能看多遠?

9樓:小楓帶你看生活

大型天文望遠鏡可以看到宇宙邊緣的天體,包括各種星雲和星系、星團等,最遠距離能夠達到150億光年。一般的10釐米級望遠鏡可以輕鬆的看到梅西耶星表中所有的天體。這裡面最遠的天體之一m58,距離地球約6800萬光年。

天文望遠鏡是觀測天體、捕捉天體資訊的主要工具。從2023年伽利略製作第一臺望遠鏡開始,望遠鏡就開始不斷髮展,從光學波段到全波段,從地面到空間,望遠鏡觀測能力越來越強,可捕捉的天體資訊也越來越多。人類在電磁波段、中微子、引力波、宇宙射線等方面均有望遠鏡。

天文望遠鏡的發展:

在近現代和現代,天文望遠鏡已經不侷限於光學波段了。2023年,美國無線電工程師探測到了來自銀河系中心的射電輻射,標誌著射電天文學的誕生。

2023年人造衛星上天以後,空間天文望遠鏡蓬勃發展。新世紀以來,中微子、暗物質、引力波等新型望遠鏡方興未艾。現在,天體發出的許多資訊都已經成為天文學家的眼底之物,人類的視野越來越廣闊了。

天文望遠鏡?

10樓:我們想知道

最早是中國黃土高原人炎黃禹。

於五十萬年前測繪經緯線時。

安裝於「年」上的觀星鏡。

中國黃土高原人。

是地球上最早的古生代人類。

在第一塊大陸板塊翹出水面的陸地上。

誕生了龍以後才有的唯一人類。

黃土高原人在原始社會。

就擁有了天文地理學的覺悟。

當炎帝在「神農嘗百草」中。

發明了農糧醫藥後。

就建立了人類文明的基本生存發展環境。

其後。炎帝與黃帝合作。

研發了父系血緣生殖遺傳體系。

促進了黃土高原人的優生優育。

建立了人類首個科學生態體系。

在此基礎上。

炎黃禹向全球和太陽星系。

了大規模的勘測活動。

其中。在航海測繪經緯線時。

發明了車載測繪工具「年」

而「年」字的左上方那一撇。

就是人類天文學史上的。

第一具天文望遠鏡。

在經緯線測繪完成後。

黃帝編著了人類史上的第一部曆法《黃帝歷》

又稱《黃曆》和《萬年曆》

在《黃帝歷》中。

把測繪工具「年」

應用在了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的時間單位「年」

為此。我們在提到天文望遠鏡時。

一定不要忘記它的**出處哦。

天文望遠鏡,天文望遠鏡介紹

博冠開拓者 70 900基本引數。星特朗 80eq 市面 800元不到,新手觀天練操作的好鏡子,90度的正向鏡也適合地面觀景,個人覺得再多買個80元左右的的pl鏡會用起來更舒服。型號 powerseeker 80eq 光學系統 折射式。口徑 80mm 焦距 900mm 焦比 目鏡1 20mm 放大倍...

天文望遠鏡,天文望遠鏡的選擇

至於什麼是赤道儀,我就不多說了。看看百科裡的資料吧。樓主這樣的望遠鏡看看月亮就是能看到月球表面直徑為10km的環形山。基本上看到的月球就是這樣的 http image.如果是行星的話,大概就是這樣的 至於恆星,永遠是一個小光點 太陽不算 可能在條件比較好的情況下,視場裡會有很多小光點,那就是一顆顆恆...

帶赤道儀的天文望遠鏡能看景物嗎,天文望遠鏡能看多遠

我不知道你怎麼想起這個問題了。帶赤道儀的天文能不能看景物?全面介紹一下情況,你自己來斟酌和選擇吧 1 首先關於天文觀測的實際效果。如果你是新手,那最大的問題恐怕是,你買回來之後,可能會因為與想象的差別太大,而閒置。很多人以為天文的有趣,以為自己喜歡天文,其實是因為看了一些廣告,或者天文的 但實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