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長胖加
呵呵,你的提問無法用高中的知識完美地解釋。下面我就用大學無機化學的知識幫你解釋吧,你要耐心地看啊:
先闡述蒸汽壓的概念:在一定溫度下,由於分子的熱運動,液麵上一部分動能較高的溶劑分子將自液麵逸出,擴散到液麵上部的空間,形成氣相的溶劑分子,這一過程叫做蒸發。同時,氣相的溶劑分子也會接觸到液麵而被吸引到液相中,這一過程叫做凝聚。
一定溫度下,一定溫度下,溶劑的蒸發速率是恆定的。開始階段,蒸發過程佔優勢,但隨著氣相整齊密度的增加,凝聚的速度增大,最後蒸發速率等於凝聚速率,氣相和液相達到平衡,此時氣相蒸汽的密度不再改變,它具有的壓力也不再改變,此時蒸汽所具有的壓力稱為該溫度下該溶劑的蒸汽壓。 在溶液中,溶劑的部分表面被溶質分子(離子)佔據,而溶質是難揮發的,這樣,使得單位時間內逸出液麵的溶劑分子數相應地要比純溶劑少。
達到平衡後,溶液的蒸汽壓必然低於春溶劑的蒸汽壓,使得溶液的蒸汽壓下降。溶液中難揮發性溶質濃度越大,佔據溶液表面的溶質質點數越多,蒸汽壓下降越多。(耐心啊,先跟你打好基礎!
進入正題:凝固點就是物質的故態與它的液態平衡共存時的溫度,純溶劑的凝固點為tf0,在此溫度,純溶劑液態蒸汽壓與其固態蒸汽壓相等。但在tf0,溶液的蒸汽壓低於春溶劑的蒸汽壓,所以溶液在tf0時不凝固,若溫度繼續下降,因固態溶劑的蒸汽壓下降速率比溶液大,當降到tf時溶劑和溶液的蒸汽壓相等,這個平衡溫度是溶液的凝固點。
所以鹽分高就冰點低。
2樓:匿名使用者
錯!應該是:「蒸汽失熱後生成凝結水。」 蒸汽失熱後由氣相轉為液相,溫度不變。
鹽水蒸發屬於什麼變化
3樓:黑科技
問題一:鹽水蒸發變成鹽和水是分解反應嗎 不是。鹽水蒸發變成鹽和水是物理變化,而分解反應屬於化學變化。
問題二:加熱鹽水使水蒸發,留下了鹽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1. 如果是沸水加熱液態水變成水蒸氣,蒸汽溫度100度,等於原來水的溫度。
2. 如果是普通水蒸發變成氣態水,水蒸氣蒸發吸熱,如果沒有外界熱源的話,水蒸氣溫度小肢灶基於原來液態水的溫度。
3. 要明確一點,氣態水的溫度不一定大於100攝氏度,而可以說是從絕對0度(-273攝氏度)到1000度以上都存在的,所以液態水變成氣態水,要看它的過辯租程。因為它首先是吸熱的,如果有熱歷謹源提供,則溫度其實可能不變;如果沒有熱源提供能量,則溫度必然下降!
問題三:在鹽水中加鹽,()不變,蒸發鹽水中的水,()不變 水的質量不變。
鹽的質量不變。
液體蒸發時,其蒸汽溫度與其液體溫度相等嗎?
4樓:行荃鐵芮
不同。水蒸氣的溫度要高於剩餘液態水的溫度。
可以從兩方面理解:
1、巨集觀現象中,液態水要變成氣態水必須要吸熱;且氣態水的熱容小於液態水的熱容,吸熱後氣態水溫度比剩餘的液態水高。
2、微觀來理解:同種物質的溫度與分子(熱學概念的分子)的平均動能成正比。氣態水分子平均動能足夠大,以至於能擺脫分子間的作用力,所以分子間的平均距離在分子直徑的10以上(巨集觀上表現為氣態,相同摩爾數所佔的空間很大);而液態水在相同壓強下,分子的平均動能比較小,所以還沒有足夠的動能脫離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分子間距離也較小。
如果直接蒸乾某些鹽的溶液,則無法得到相應的鹽晶體,在空氣中直接蒸發下列鹽的溶液時:①al 2 (so 4 )
5樓:搞笑鬥初寵
bcucl2
可水解為源旁cu(oh)2
和hcl;在亂塌蒸乾時nahco3
會分解雹陪橡。
氣相與液相色譜區別,氣相色譜與液相色譜的異同點?
氣相與液相色譜的區別 定義差異 氣相色譜儀,是指用氣體作為流動相的色譜分析儀器 液相色譜儀是指利用混合物在液 固或不互溶的兩種液體之間分配比的差異,對混合物進行先分離,而後分析鑑定的儀器。分離原理差異 氣相色譜儀是一種物理的分離方法,利用被測試的物質各組分在不同兩相間分配係數的微小差異 高效液相色譜...
內標法和外標法的區別,高效液相內標法與外標法有什麼區別
葛木小舍先生 內標法主要優點是簡單,快速。缺點是沒有標準曲線法 外標法的一種 定量精確。內標法 是一種間接或相對的校準方法。在分析測定樣品中某組分含量時,加入一種內標物質以校誰和消除出於操作條件的波動而對分析結果產生的影響,以提高分析結果的準確度。外標法 用待測組分的純品作對照物質,以對照物質和樣品...
在液相色譜中,提高柱效的途徑有哪些?其中最有效的途徑是什么
1 降低移動相的流速,但會使分析時間延長。2 減少固定相的量,但色譜柱中樣品的負載量也隨之減小。3 減小固定相的顆粒度,但不能過分,過分後色譜柱的滲透率也會減小。4 選用低粘度的移動相,以利於快速傳質,但卻不利於多組份分析。5 適當提高柱溫,可降低移動相的粘度,但柱效和分離度也隨之降低。6 儘量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