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雙螺旋結構的優點?
1樓:啊從科來
dna規則雙螺旋結殲模構的主要特點如下: (1)dna分子是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長鏈盤旋成的雙螺旋結構。 (2)dna分子中的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線,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鹼基排列在內側。
慎改顫 (3)dna分子兩條鏈上的寬敗鹼基通過氫鍵連線成鹼基對,遵循鹼基互補配對原則。
2樓:勤佑平甫棋
a.兩條反平行的多核苷酸鏈繞同一中心軸相纏繞,形成右手雙股螺旋,一條5』→3』,另一條3』→5』
b.嘌呤與嘧啶鹼位於雙螺旋的內側,磷酸與脫氧核糖在外側。磷酸鋒裂漏與脫氧核糖彼此通過/-磷酸二酯鍵相連線,構成dna分子的骨架。
寬寬大溝。小溝。
深深c.螺旋平均直徑2nm
每圈螺旋含10個核苷酸。
鹼基堆積距離:
螺距:d.兩條核苷酸鏈,依靠彼此鹼基間形成的氫鏈結合在一起。鹼基平面垂直於螺旋軸源返。a=t、g=c
鹼基互補原則銀爛具有極重要的生物學意義,dna的複製、轉錄、反轉錄等的分子基礎都是鹼基互補。
dna雙螺旋結構有什麼基本特點呢
3樓:世紀網路
1、由脫氧核糖和磷酸基通過酯鍵交替連線而成。
主鏈有二條,它們似「麻花狀」繞一共同軸心以右手方向盤旋,相互平行而走向相反形成雙螺旋構型。
主鏈處於螺旋的外則,這正好解釋了由糖和磷酸構成的主鏈的親水性。
2、鹼基位於螺旋的內則,它們以垂直於螺旋軸的取向通過糖苷鍵與主鏈糖基相連。
同一平面的鹼基在二條主鏈間形成鹼基對。
配對鹼基總是a與t和g與c。
鹼基對以氫鍵維繫,a與t間形成兩個氫鍵,g與c間形成三個氫鍵。
dna結構中的鹼基對與chatgaff的發現正好相符。
3、大溝和小溝分別指雙螺旋表面凹下去的較大溝槽和較小溝槽。
小溝位於雙螺旋的互補鏈之間,而大溝位於相毗鄰的雙股之間。
這是由於連線於兩條主鏈糖基上的配對鹼基並非直接相對,從而使得在主鏈間沿螺旋形成空隙不等的大溝和小溝。
在大溝和小溝內的鹼基對中的n和o原子朝向分子表面。
4、結構引數,螺旋直徑2nm;螺旋週期包含10對鹼基;螺距;相鄰鹼基對平面的間距。
dna雙螺旋結構的基礎知識是什麼?
4樓:蓋世鬼雄
1兩條平行的多核苷酸鏈,以相反的方向(即一條由5『—3』,另一條由3『—5』)圍繞同乙個(想像的)中心軸,以右手旋轉方式構成乙個雙螺旋。
2疏水的嘌呤和嘧啶鹼基平面層疊於螺旋的內側,親水的磷酸基和脫氧核糖以磷酸二酯鍵相連形成的骨架位於螺旋的外側。
3內側鹼基成平面狀,鹼基平面與中心軸相垂直,脫氧核糖的平面與鹼基平面幾乎成直角。每個平面上有兩個鹼基(每條鏈各乙個)形成鹼基對。相鄰鹼基平面在螺旋軸之間的距離為,旋轉夾角為36度。
每十對核苷酸繞中心旋轉一圈,故螺旋的螺距為。
4雙螺旋的直徑為2nm.沿螺旋的中心軸形成的大溝和小溝交替出現。dna雙螺旋之間形成的溝為大溝,兩條dna鏈之間的溝為小溝。
5兩條鏈被鹼基對之間形成的氫鍵穩定地維繫在一起。雙螺旋中,鹼基總是腺嘌呤與胸腺嘧啶配對,鳥嘌呤與胞嘧啶配對。
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有什麼意義
dna雙螺旋結構的提出開始,便開啟了分子生物學時代。分子生物學使生物大分子的研究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使遺傳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層次,生命之謎 被開啟,人們清楚地瞭解遺傳資訊的構成和傳遞的途徑。在以後的近50年裡,分子遺傳學,分子免疫學,細胞生物學等新學科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一個又一個生命的奧秘從分子角度得到...
DNA為什麼是雙螺旋結構,DNA為什麼是雙螺旋結構?有什麼意義?
知否 dna是高分子聚合物,dna溶液為高分子溶液,具有很高的粘度,可被甲基綠染成綠色。dna對紫外線 260nm 有吸收作用,利用這一特性,可以對dna進行含量測定。當核酸變性時,吸光度升高,稱為增色效應 當變性核酸重新復性時,吸光度又會恢復到原來的水平。較高溫度 有機溶劑 酸鹼試劑 尿素 醯胺等...
用cad怎麼畫dna反向平行雙螺旋結構
繪螺旋線時,用選扭曲,確定順時針。畫雙頭螺旋線時,第二根螺旋線底圓起點與第一根螺旋線底圓起點,可用角度分隔如180 dna分子雙螺旋結構中的雙鏈是反向平行,怎麼能知道 a dna兩條鏈按反向平行方式盤旋成雙螺旋結構,外側由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線構成基本骨架,a正確 b 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分子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