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物質吸收電子的能力是什麼樣的

時間 2025-05-27 15:10:08

1樓:網友

物質吸引電子?是不是要看物質的電負性的強弱/

2樓:張為臻老師

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吸引能力越大則微粒越易得電子反之則易失電子。

得舉茄失電子能力核心方法---兩看原則):

1)先看電子層數(原子核到最外層電子距離):層數越多,距離越大,則吸引力越小,半徑越大,越易失電子(或越難得電子)。例:

氧在第二週期有兩個電子層而硫在第三週期有三個電子層所以所以半徑硫大於氧,越易失電子。

2)再看原子核電荷數(或質子數):層數相同時,再看數兄原子核電荷數,電荷數越多,對最外層電子吸引力越大,半徑越小,越易得電子(或越難失電子)。例:

碳和氧同在第二週期有兩個電子層但氧的原子序數大於碳所以核電荷數多,對最外層電子吸引力越大,半徑越小,越易得電子。

從週期表中看元素得失電子能力(同週期;同主族):

1)同週期:同週期原子由左至右原子半徑幾乎相同所以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吸引能力幾乎不變;核內質子數逐漸增加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吸引增強。由此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吸引增強。

2)正畢察同主族:同主族由上至下原子半徑迅速增大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吸引減弱;核內質子數逐漸增加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吸引增強,因此由上至下失電子能力逐漸增強,得電子能力逐漸減弱。

不同物質對微波的吸收能力如何?

3樓:飛兲

微波加熱是介質材料自身損耗電場能量而發熱。而不同介質材料的介質常數εr和介質損耗角正切值tgδ是不同的,故微波電磁場作用下的熱效應也不一樣。由極性分子所組成的物質,能較好地吸收微波能。

水分子呈極強的極性,是吸收微波的最好介質,所以凡含水分子的物質必定吸收微波。另一類由非極性分子組成,它們基本上不吸收或很少吸收微波,這類物質有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碸等、塑料製品和玻璃、陶瓷等,它們能透過微波,而不吸收微波。這類材料可作為微波加熱用的容器或支承物,或做密封材料。

在微波場電中,介質吸收微波功率的大小p正比於頻率f、電場強度e的平方、介電常數εr 和介質損耗正切值tgδ。

關於摩擦起電,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摩擦起電的原因是不同物質的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束縛本領

4樓:yy骷髏神

a、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子從乙個物體轉移到另乙個物體,束縛電子能力強的物體容易得到電子,束縛電子能力弱物巧的物體容易失去電子,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絲綢摩擦過罩空鍵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是正電荷,故b正確,但不符合題意虧渣;

c、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是負電荷,故c錯誤,但符合題意;

d、如果兩個帶電體互相吸引,那麼它們一定帶異種電荷,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如何判斷物質得失電子的能力?(強弱

5樓:隔壁小鍋

以下是判斷物質得失電子的能力強弱的方法:

一、根據化學方程式判斷:

1)氧化劑(氧化性)+還原劑(還原性)===還原產物+氧化產物 氧化劑---還原產物。

得電子,化合價降低,被還原,發生還原反應 。

還原劑---氧化產物。

失電子,化合價公升高,被氧化,發生氧化反應 。

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

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

2)可根據同乙個反應中的氧化劑,還原劑判斷:

氧化性:氧化劑》還原劑。

還原性:還原劑》氧化劑。

二、根據物質活動性順序比較:

1)對於金屬還原劑來說,金屬單質的氧化性強弱一般與金屬活動性順序相反,即越位於後面的金屬,越不容易得電子,氧化性越強。

2)金屬陽離子氧化性的順序 :k+pt>au

4)非金屬活動性順序(常見元素):

f---cl/o---br---i---s---n---p---c---si---h

原子(或單質)氧化性逐漸減弱,對應陰離子還原性增強。

三、根據反應條件判斷:

當不同氧化劑分別於同一還原劑反應時,如果氧化產物價態相同,可根據反應條件的難易來判斷。反應越容易,該氧化劑氧化性就強。

四、根據氧化產物的價態高低來判斷:

當含有變價元素的還原劑在相似的條件下作用於不同的氧化劑時,可根據氧化產物價態的高低來判斷氧化劑氧化性強弱。

五、根據元素週期表判斷:

1)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非金屬原子(或單質)氧化性逐漸減弱,對應陰離子還原性逐漸增強。金屬原子還原性逐漸增強,對應陽離子氧化性逐漸減弱,同週期主族元素(從左到右),單質還原性逐漸減弱,氧化性逐漸增強,陽離子氧化性逐漸增強,陰離子還原性逐漸減弱。

六、根據元素酸鹼性強弱比較:

根據元素最**氧化物的水化物酸鹼性強弱比較 。

酸性越強,對應元素氧化性越強 。

鹼性越強,對應元素還原性越強。

七、根據原電池的電極反應判斷:

兩種不同的金屬構成的原電池的兩極。負極金屬是電子流出的極,正極金屬是電子流入的極。其還原性:負極金屬》正極金屬。

八、根據物質的濃度大小判斷:

具有氧化性(或還原性)的物質濃度越大,其氧化性(或還原性)越強,反之則越弱。

九、根據元素化合價價態高低判斷:

一般來說,變價元素位於最**態時只有氧化性,處於最低價態時只有還原性,處於中間價態時,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一般處於最**態時,氧化性最強,隨著化合價降低,氧化性減弱還原性增強。

6樓:冷de陌

原子核內質子帶正電,質子越多吸引力越強;和價層結構有關,如果達到穩定狀態了,軌道全滿或半充滿,就很難得失電子,如稀有氣體,過渡金屬。此外,最外層電子越多,就越容易得電子,反之易失去。原子半徑越小,易得電子,反之易失去。

7樓:禾鳥

1、依據金屬性判斷:

失電子能力越強的粒子所屬的元素金屬性就越強;反之越弱,而其非金屬性就越強。金屬性常表示元素的原子失去電子的傾向;元素的非金屬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得電子的能力。

2、依據還原性判斷:

物質含有的粒子失電子能力越強,物質本身的還原性就越強;反之越弱,而其還原性就越弱。

(2014?鐵嶺)如圖在**「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時,同學們使用的器材有:相同規格的電加熱器、玻璃杯、

8樓:手機使用者

a、實驗中,食用油吸熱公升溫較快,說明食用油的比熱容小,吸熱能力較弱,故a錯誤.

b、在本實驗中,物體吸熱多少是由加熱時間決定的,故b錯誤.c、實驗中,加熱相同的時間,說明吸收了相同的熱量,末溫低的物質比熱容大,吸熱能力強,故c正確.

d、由q=cm△t可知,質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由於比熱容不同,並且初溫相等,則當末溫相同時,吸收的熱量不相同,故d錯誤.

故選c.

(2014?長春)在「比較不同物質吸熱能力」的實驗中,將甲、乙兩種不同的液體分別放入兩個相同的燒杯內,

9樓:key君

(1)要研究兩種液體的吸熱本領,應控制兩個燒杯中所裝的甲、乙兩種液體的初溫相同、質量相等;

2)相同加熱器加熱相同時間,加熱器放出的熱量相等,因此甲吸收的熱量等於乙吸收的熱量;

根據圖象可知,當甲加熱到60℃時,甲開始沸騰,並且溫度保持60℃不變,因此甲液體的沸點是60℃;

3)根據圖象可知,甲加熱10min溫度的變化量等於乙加熱20min溫度的變化量,即q甲=1

2q乙,△t甲=△t乙,並且m甲=m乙;

由q=cm△t可,q甲q

乙=c甲×m

甲×△t甲c

乙×m乙×△t乙即1

2=c甲×1×1c乙。

則c乙=2c甲.

故答案為:(1)質量;(2)等於;60;(3)2.

昆布是什麼樣的物質?在哪可以買到

昆布就是海帶,菜市場就能買到,至於價錢看你們那物價了 什麼樣的昆布粉 才是好的 滿足海帶含碘 i 不得少於0.35 昆布含碘 i 不得少於0.20 的即為好的 昆布粉 cafe 又稱為鈣源 calgen 其中含有鈣 鐵 錳 銅 鎂 鉀 矽等對健康都非常重要的礦物質類,可溶解於水,在體內容易被吸收的離...

宇宙在反物質消失時是什麼樣的,宇宙反物質是什麼時候被發現的?

這個問題應該要等更多的天文學家或者科學家來為我們做出一定的解釋,因為這些都是通過他們的一些計算呀或者一些經驗的。宇宙在反物質消失時我認為或許不存在,或者宇宙重新來一次大 重新物質進行重組和佈局。反物質和物質其實是不能消失的,反物質和物質一樣是記過存在的,只是我們的研究起步晚,認識不足,宇宙在反物質消...

問道套裝顏色不同是什麼樣的

必須一整套都是綠色裝備,而且裝備名字後面括號內的相性,必須全部一致你可以看見遊戲裡面有很多人,穿了套裝後 綠色套裝 任務的顏色變了 這個只有裝備顏色是綠的,才可以這樣,而且要全套都是,帽子 衣服 鞋子 只要收集奇一整套綠色裝備,而且是同一中相性的,就可以變色了注意 一整套都是綠色的裝備,也不能保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