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還有誰像蘇武一樣的人,誰是中國古代有尊嚴的人

時間 2021-05-07 19:59:11

1樓:

1、文天祥

文天祥(2023年6月6日-2023年1月9日),初名雲孫,字宋瑞,又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

寶祐四年(2023年)進士第一。開慶元年(2023年),補授承事郎、籤書寧海軍節度判官。鹹淳六年(2023年)四月,任軍器監、兼權直學士院,因草擬詔書有諷權相賈似道語,被罷官。

德祐元年(2023年),元軍沿長江東下,文天祥罄家財為軍資,招勤王兵至5萬人,入衛臨安。

旋為浙西、江東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將援常州,因淮將張全見危不救而敗,退守餘杭。旋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奉命赴元軍議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顏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歸。

五月,在福州與張世傑、禮部侍郎陸秀夫、右丞相陳宜中等擁立益王趙昰為帝,建策取海道北復江浙,為陳宜中所阻,遂赴南劍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景炎二年(2023年)五月,再攻江西,終因勢孤力單,敗退廣東。

祥興元年(2023年)十二月,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漢軍都元帥張弘範將其押赴厓山(今新會南),令招降張世傑。文天祥拒之,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

後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勸降,許以中書宰相之職。文天祥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2023年1月9日),於大都就義。

終年47歲。著有《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後錄》、《正氣歌》等。

2、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2023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蘇州吳縣人。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

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大中祥符八年(2023年),范仲淹苦讀及第, 授廣德軍司理參軍,迎母歸養,改回本名。後歷任興化縣令、祕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因秉公直言而屢遭貶斥。

康定元年(2023年),與韓琦共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採取「屯田久守」方針,鞏固西北邊防。慶曆三年(2023年),出任參知政事,發起「慶曆新政」。不久後,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貶出京,歷知邠州、鄧州、杭州、青州。

皇祐四年(2023年),改知潁州,范仲淹扶疾上任,於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贈兵部尚書、楚國公,諡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後世影響深遠。有《范文正公文集》傳世。

3、岳飛

岳飛(2023年3月24日—2023年1月27日),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南宋時期抗金名將、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書法家、詩人,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岳飛從二十歲起,曾先後四次從軍。自建炎二年(2023年)遇宗澤至紹興十一年(2023年)止,先後參與、指揮大小戰鬥數百次。金軍攻打江南時,獨樹一幟,力主抗金,收復建康。

紹興四年(2023年),收復襄陽六郡。

紹興六年(2023年),率師北伐,順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紹興十年(2023年),完顏宗弼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夾擊金軍。岳家軍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

宋高宗趙構和宰相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誣陷入獄。2023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岳雲、部將張憲一同遇害。

宋孝宗時,平反昭雪,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諡武穆,後又追諡忠武,封鄂王。

岳飛是南宋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結了「聯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以收復失地;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金軍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以示對岳家軍的由衷敬佩。

岳飛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代表詞作《滿江紅·寫懷》,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後人輯有文集傳世。

擴充套件資料

早年經歷

蘇武年輕時憑著父親蘇建的庇廕,與兄長蘇嘉、弟弟蘇賢皆官拜郎中,後升任栘中廄監。

出使匈奴

漢武帝時期漢朝不斷討伐匈奴,雙方多次派使節互相偵察。匈奴扣留了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餘批人,漢朝也扣留匈奴使節以相抵。天漢元年(前100年),且鞮侯單于即位,害怕受到漢朝攻擊,於是說:

「漢朝天子是我的長輩。」送還了之前扣押的漢使路充國等。

武帝為了讚許之,於是遣蘇武以中郎將的身份,持節護送扣留在漢的匈奴使者回國,並贈送單于禮物,以答謝單于。蘇武同副中郎將張勝及臨時委派的使臣常惠等,並臨時招募士卒、斥候百餘人一同前往。到了匈奴,贈送財物給單于。

單于越發傲慢,這不是漢所期望的。

單于正派使者護送蘇武等,適逢緱王與虞常等在匈奴謀反,暗中策劃綁架單于的母閼氏投奔漢朝。正好蘇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漢朝的時候,與張勝有舊,私下拜訪張勝,說:

「聽說漢朝皇帝很恨衛律,我能替漢朝用暗箭射殺他。我的母親和弟弟都在漢,希望他們能得到漢朝的賞賜。」張勝答應了他,並送給虞常許多財物。

一個多月後,單于出外打獵,只有閼氏和單于子弟在。虞常等七十餘人起事前,一人趁夜逃跑,揭發了他們的計劃。單于子弟與他們交戰,緱王等戰死;虞常被活捉。

單于派衛律審理此案。張勝聽到訊息,擔心和虞常所說的話被揭發,便把事情告訴了蘇武。

蘇武說:「事情已經發生了,一定會牽連到我。如果我受到了侵害,就更加對不起國家了。

」於是想自殺。張勝、常惠制止了他。虞常果然供出張勝。

單于大怒,召集貴族商議,想殺漢使。左伊秩訾說:「如果有人謀害單于,那要怎麼加刑?

應該全部招降。」單于派衛律召喚蘇武來受審訊。

蘇武對常惠說:「屈節辱命,即使活著,有什麼面目歸漢!」說著拔刀自刺,衛律大驚,抱住蘇武,派人騎快馬找醫生。

醫生在地挖一個坑,在坑中點火,把蘇武放在坑上,敲他的背讓淤血流出。蘇武本已斷氣,過了半天才有氣息。常惠等人哭泣,用車把蘇武載回營帳。

單于欽佩蘇武的節操,早晚派人探望詢問,把張勝監禁起來。

蘇武的傷勢逐漸好轉。單于派使者勸降蘇武,並同時審判虞常,想借此使蘇武投降。衛律親手用劍斬殺虞常後,說:

「漢使張勝**單于親近的大臣,應當是死罪,但是單于招募願意投降的人,赦免其罪。」舉劍要砍張勝,張勝請降。衛律對蘇武說:

「副官有罪,主管也應當連坐。」

蘇武說:「我本來就沒參與計劃,又不是他的親屬,憑什麼連坐?」衛律又舉劍對著蘇武,蘇武不動。

衛律說:「蘇君,我之前背棄漢朝歸順匈奴,有幸受到了單于的恩寵,賜予了爵位和財富,管理數萬民眾,牛馬牲口堆滿山,才有像今天這樣富貴。蘇君今日投降,明日也會跟我一樣。

否則是白白拿身體去做野草的肥料,誰會知道啊!」蘇武毫無反應。衛律說:

「你要是順著我投降了,我就能和你做兄弟。今天不聽吾的我的建議,以後就算想再見我也沒們這麼容易了。」 蘇武罵衛律說:

「你為人臣子,不顧恩義,背叛君主和父母,投降蠻夷去做俘虜,我見你做什麼?

況且單于信任你,讓你決定他人的死生,你公平執法,反而想挑起兩個君主的矛盾,自己坐觀成敗。南越國曾經殺漢朝使者,最後被漢朝消滅南越國也成了漢朝的九個郡;宛王曾經殺漢使者,最後被漢朝消滅,他的人頭也被懸在北門示眾;朝鮮殺漢使者,立即就被滅國了。

只有匈奴還沒遭到這樣的下場罷了。你明知我不降,就是要殺我,令兩國開戰,匈奴的覆滅就從我開始吧。」

衛律知道蘇武不可脅迫,報告了單于。單于越發想使他投降,就囚禁蘇武,置於大地窖內,不給他吃喝。天下雪,蘇武臥著嚼雪,同氈毛一起吞下,幾日不死。

匈奴以為他是神人,就將蘇武遷至北海,讓他放公羊,說等公羊生小羊才可歸漢。同時把他的部下常惠等人安置到別的地方。

2樓:匿名使用者

文天祥 寧死不降元

范仲淹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岳飛 抗金英雄

屈原 憂國憂民

------

他們都是愛國人士

3樓:心碎凌落了一地

文天祥、范仲淹、禰衡、屈原 、王昭君

還要很多。。。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就贊吧

4樓:野伯樂

文天祥~禰衡~岳飛,王昭君

一般愛國的都很多,或者文人堅持氣節的

5樓:有李說史

你指的是生活境遇還是經歷什麼的?

誰是中國古代有尊嚴的人

6樓:匿名使用者

南宋後期傑出的民族英雄軍事家,愛國詩人和政治家。著作有《

文山先生全集》、《文山樂府》,名篇有《正氣歌》、《過零丁洋》等。他晚年的詩詞,風格慷慨激昂,蒼涼悲壯,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反映了他堅貞的民族氣節和頑強的戰鬥精神。2023年1月9日(農曆十二月九日)在北京菜市口慷慨就義,年僅四十七歲。

文天祥在獄中寫作大量詩詞,《過零丁洋》、《正氣歌》等作品已成為千古絕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項羽(前232年-前202年),項氏,一說為羋姓一說為姬姓,名籍,字羽,古代中國著名將領及政治人物,秦下相(今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秦末時被楚懷王羋心(或稱熊心)封為魯公,在前207年的決定性戰役鉅鹿之戰中統率楚軍大破秦軍,秦亡後自封「西楚霸王」,統治黃河及長江下游的樑楚九郡,後在楚漢戰爭中為漢高祖劉邦所敗,在烏江(今安徽和縣)自刎而死。項羽的勇武天下無敵(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他是中國數千年來最為勇猛的將領,「霸王」一詞,專指項羽。

項羽是項燕的孫子,楚國的貴族,有兩說。一說是項羽家族乃楚宗室。項氏**於楚國王室羋姓,後被封於項地,所以以地為氏。

另一說是項羽家族原本乃魯國貴族,世代為楚國將領。項羽的祖父項燕是楚國名將,在秦滅楚的戰爭中陣亡,其祖先項氏多人也是楚國將領。項羽本人據載是重瞳,即雙眼各有兩個相疊瞳孔,是中國傳統上認為的聖人異相,之前重瞳者,有傳說帝王舜與春秋五霸的晉文公。

項羽身長八尺有餘(《漢書》中記載為八尺二寸),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少有大志。1103~1142 南宋名將 ,軍事家。

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少時習武,喜讀兵書、《左傳》。

北宋末年,曾從軍抗遼。靖康元年(1126),復投軍於趙構大元帥府抗金,因作戰勇敢升秉義郎。後隸屬副元帥宗澤,在黃河南北屢敗金軍。

二年,北宋亡,趙構於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南)即帝位。岳飛上書反對宋室南遷,力請高宗趙構北渡親征,恢復中原,被革職。轉投河北招撫使張所,任中軍統領,隨都統制王彥北渡黃河,在太行山一帶抗擊金軍。

建炎三年(1129),隨軍南撤建康(今南京),隸屬江淮宣撫使杜充,任右軍統制。王進喜6歲討飯,10歲給地主放牛,15歲到玉門油礦做苦工,直到玉門油礦解放。2023年春,他成為新中國第一代鑽井工人,先後任司鑽、隊長等職,2023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2023年9月,他帶領鑽井隊創造了當時月鑽井進尺的全國最高紀錄,榮獲「鋼鐵鑽井隊」稱號。2023年9月,王進喜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光榮出席了全國工交群英會。群英會期間,他得知東北發現了大油田,異常興奮,找到當時的石油部領導,積極要求參加石油大會戰。

2023年3月,王進喜率隊從玉門到大慶參加石油大會戰,組織全隊職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運和安裝鑽機,用「盆端桶提」的辦法運水保開鑽,不顧腿傷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壓井噴,被譽為「鐵人」。 同年4月11日、4月29日,會戰指揮部先後兩次號召全體會戰職工向鐵人王進喜學習。王進喜先後任1205鑽井隊隊長、鑽井指揮部裝建大隊、鑽井二大隊大隊長、鑽井指揮部副指揮、大慶革委會副主任、中共大慶核心小組副組長等職務。

2023年12月,出席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2023年11月15日,患胃癌醫治無效逝世,年僅47歲。

楊家將的後人?在我國還有多少,中國古代楊家將的後人都分佈在哪裡

雁門關下,有一個以楊家祠堂而聞名的鹿蹄澗村,村裡1000多口人,其中一多半都是楊家後代。楊家祠堂始建於元代,是國內現存最完整的一座楊家祠宇。因楊業死後被追贈為 太尉 諡號 忠武 他的後代以此題祠名為 楊忠武祠 俗稱 楊家祠堂 祠堂大殿前,有一塊鹿蹄石,形狀奇特,雕刻秀美。傳說是楊業十四世孫楊友,鎮守...

麥子在我國古代是什麼意義,在我國古代「江山社稷」是指國家,那「社稷」一詞在古代有什麼意義?

嚳驢 解釋1,古代帝王 諸侯所祭的土神和穀神。出處 左傳 僖公四年 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漢書 高帝紀下 又加惠於諸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2,舊時亦用為國家的代稱。出處 韓非子 難一 晉陽之事,寡人危,社稷殆矣。史記 呂太后本紀 夫全社稷,定劉氏之後,君亦不如臣。社,古代指土地...

我國古代愛國英雄的故事,要短,一個我國古代愛國英雄的故事,要短

巫囚 林則徐領導了中國歷史上轟轟烈烈的禁菸運動,指揮了抗英鬥爭,維護了國家主權和民族的尊嚴,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愛國者。同時,他編譯 四洲志 等外文書籍 資料,開創了中國近代學習和研究西方的風氣,是中國近代維新思想的先驅。他這樣的人還有很多 明朝的戚繼光,剿滅了危害中國的日本倭寇 明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