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帝國在歐洲文明的發展史中到底起到了什麼作用

時間 2021-05-07 19:58:52

1樓:夢之tsubasa翼

繼承了古典時代的文化藝術,是中世紀歐洲文明的一盞明燈。它存在的年代成為歐洲的東南屏障,阻止了阿拉伯人的向西攻勢。

拜占庭帝國在傳承古希臘羅馬文化方面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2樓:匿名使用者

拜占庭帝國融合羅馬帝國的政治傳統、希臘文化和東正教,創造了具有獨特風格的拜占庭文化。建築藝術方面,如聖索菲亞大教堂,尤以雄偉莊嚴著稱;還有皇帝聖宮和競馬場馳名於當時。拜占庭帝國將文字和東正教傳給斯拉夫人。

它所儲存的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對義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起了一定的作用。

3樓:雷光丸

拜占庭文化是歐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類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西方文化發展史上起了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作用。

拜占庭文化在世界範圍內遊牧民族普遍衝擊農耕民族的時代,保護古典希臘羅馬文化遺產免遭滅亡,使古典文化能夠傳於後世。同時,拜占庭人使古典文化適合於中古社會生活,形成了古典文化的特殊形式。

拜占庭文化內容豐富,體系完備,發展水平較高,因此在文化發展緩慢的中古歐洲發揮了積極作用,直接促進了斯拉夫世界的文明化,加速了斯拉夫各民族國家的發展,並且形成了以東正教為核心的東歐世界。

拜占庭文化還對周圍其他民族文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推動了中古時期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拜占庭文化為中古晚期的西歐提供了有利於未來發展的進步因素,在學術和藝術領域留下的寶貴遺產通過各種渠道傳遍世界。

4樓:匿名使用者

有啥作用?就和西晉東晉,北宋南宋一樣的道理撒……其實拜占庭帝國就是羅馬帝國。他們的國民從來沒有叫自己拜占庭人,只稱呼自己是羅馬人,拜占庭那是人家給他們取的……這就好比,漢人不可能因為丟了東京汴梁就不叫漢人了,改叫金國人給他們起的名字南人……這不是自己侮辱自己嗎……

為什麼拜占庭帝國能夠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橋樑作用

5樓:曉楷說

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地理位置,拜占庭帝國繼承了羅馬帝國疆域的東半部分,位置恰好處於亞歐大陸陸上東西向,海上南北向的交通要道上,自然充當了東西方文化的橋樑,其後的奧斯曼土耳其也差不多充當了同樣的角色。

2、歷史原因。羅馬帝國**後,西羅馬帝國不久就在南下的日耳曼人的侵襲下滅亡了,之後雖然出現了短暫一統的法蘭克王國,但是之後直至文藝復興時期,西歐長期處於中世紀的黑暗時期。古羅馬。

希臘時期的文化基本上被湮滅了。而政權相對穩定的拜占庭帝國則很好滴保留了羅馬的文化、藝術。為後來的文藝復興保留了火種。

同時也長期處於和阿拉伯帝國等伊斯蘭政權對抗的前沿,客觀上存在與東方文化直接接觸的便利。

今天的君士坦丁堡,恰好就是拜占庭帝國昔日作為東西文化交流橋樑的極好見證。

如何評價拜占庭與歐洲文明的關係? 5

6樓:吳勝旗

拜占庭實際上就是東羅馬,公元395年東西羅馬**後,東羅馬的首都就定在了君士坦丁堡,因為君士坦丁堡在希臘化時期曾經被稱為拜占庭,所以東羅馬又被稱為拜占庭帝國,拜占庭帝國先後存在了一千多年,一直到公元2023年被奧斯曼帝國所取代。

拜占庭文化實際上就是東西方文化結合的精華,拜占庭文化源於古代的希臘羅馬文化,這一點符合歷史事實也是合乎邏輯的,因為拜占庭帝國本身就是羅馬人建立。**教對於拜占庭文化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因為在羅馬帝國時期,**教經過長期的博弈就已經成為國教,因此,東羅馬建立後,**教與東方的猶太教以及古典希臘哲學相結合,就形成了燦爛的拜占庭文化,其中比較傑出的代表性產物包括索菲亞大教堂等等。拜占庭教堂裡面的繪畫術也是非常先進的。

而拜占庭文化對於古希臘文化的繼承也是非常明顯的。比如拜占庭文化繼承了古希臘重視科學、哲學的傳統。拜占庭人有他們所沿襲的「四藝」,其中包括算術、幾何、**以及天文,特別是天文,拜占庭人普遍對於占星術和星象比較痴迷。

7樓:匿名使用者

繼承了古典時代的文化藝術,是中世紀歐洲文明的一盞明燈。它存在的年代成為歐洲的東南屏障,阻止了阿拉伯人的向西攻勢。

8樓:風行天下之夜

拜占庭本來就是歐洲文明的一部分啊,東羅馬帝國難道還是亞洲文明

9樓:撞最不能事

第35回 白玉釧親嘗蓮葉羹 **鶯巧結梅花絡 第36回 繡鴛鴦夢兆絳雲軒 識分定情悟梨香院

10樓:匿名使用者

拜占庭是歐洲中世紀文明成都度最高的。繼承了古典時代的文化藝術,是中世紀歐洲文明的一盞明燈。它存在的年代成為歐洲的東南屏障,阻止了阿拉伯人的向西攻勢。

拜占庭帝國在歷史上有什麼作用?

11樓:匿名使用者

拜占庭帝國在將經典知識傳遞給伊斯蘭世界的過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最重要的

印象卻是他的教會。早期拜占庭的傳教士將東正教傳給了許多斯拉夫人。到今天為止,大多數斯拉夫人以及希臘人信奉東正教。

東羅馬帝國的建立年代和滅亡年代,395年和2023年,被定義為中世紀的開始和結束。

12樓:匿名使用者

1)儲存了希臘,羅馬,**教的文明

2)做了伊斯蘭和波斯的靶子,間接保護了西歐

3)滅亡幾百年後東正教影響的地區冒出了俄羅斯這個還算爭氣的後代

拜占庭文明的歷史影響?

13樓:中國的海明威

拜占庭帝國早期亦稱東羅馬帝國,其後極盛時發展成為一個橫跨亞非歐三洲之大帝國。版圖之內,民族眾多,造就了拜占庭文化的多樣性。欲闡明拜占庭文化的歷史地位,必先系統歸納拜占庭文化的大致發展過程,以期從中獲得其文化的特點。

4、5世紀,拜占庭帝國在原東羅馬帝國的基礎上繼續發展,經濟穩定,**教始終在王權控制之下,這一切都為拜占庭帝國由希臘—羅馬古典文明向具有其特點的拜占庭文明的過渡奠定了基礎。這是一個多種文化衝突和融合的過程。在狄奧多西二世以後,拉丁文地位不斷下降,逐步被希臘文取代。

希臘古典文化,**教文化和東方異教文化,逐漸融合成獨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6世紀的優士丁尼時代是拜占庭文化發展的第一個**期。由於優士丁尼進行了一系列的經濟改革措施,為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優良的環境。此時歷史、地理、建築藝術、法律諸多方面有驕人的成就。

歷史學家普羅科匹厄斯繼前人之成就,尤其是修昔底德和波里比阿的垂訓史觀,寫出了《戰爭》、《祕史》、《建築》三本史書,為後人瞭解優士丁尼時代社會和宮廷諸多方面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地理學家科斯馬斯著《**世界地誌》,記述了**教世界的地理。建築藝術方面最為人稱道的乃是聖索菲亞大教堂。

其建築之華麗巨集偉固然體現出當時建築水平之高超。由聖索菲亞衍生出的諸多神話故事傳入了俄羅斯及其他斯拉夫人的文學之中,也傳入了阿拉伯文學之中,成為國際文化交流的內容之一,其建築風格對歐洲和西亞有重要影響。另外,此時最突出的文化成就當屬《優士丁尼法典》。

法典編纂者審定了自哈德良皇帝以來400多年羅馬歷代皇帝和元老院決議,以及歷代法學家解釋法律的**彙總,編纂成歐洲歷史上第一步系統完備的法律文獻,對後世立法影響深遠。

及至7世紀至9世紀中期,隨著社會動盪和聖像破壞運動的興起,藝術文化成就相對較少,故有人稱之為「黑暗時代」。然而此時的歷史學、教育的發展仍然不容小覷,與聖像破壞運動對應的有關聖像崇拜的文獻、作品也有所保留,為馬其頓王朝的第二個文化**期的產生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歐洲文明的發展脈絡?

14樓:各種怪

1、歐洲最早的人類居住遺蹟可以回溯到公元前32023年的歐洲舊石器時代。定居點、農耕技術和馴養家畜出現於前2023年的歐洲新石器時代早期。從最早的有文字記載的文明到前2023年文明暫時倒退消失,銅是製作工具和**的主要金屬材料,歷史學家把該時期命名為青銅時代。

2、歐洲古典時期從前700年古希臘文字再次出現開始。羅馬共和國於前509年建立。羅馬帝國的領土約於公元150年到達最大。

395年,羅馬帝國一分為二。476年,最後一個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被廢黜,歐洲進入中世紀時期。

3、中世紀一般從5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開始算起,到2023年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被穆斯林鄂圖曼土耳其攻陷為止。有些學者認為應該更早或者更晚。

4、15世紀末以來,以地理大發現、宗教改革、民族國家的崛起為標誌,歐洲進入近代時期。 近代包括從中世紀到工業革命為止的三個世紀,大約從1500至2023年,或者從2023年發現新世界到2023年法國大革命為止。

5、從2023年到2023年,歷經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包括了納粹德國和蘇聯的崛起和衰落。這些災難性的事件宣示了歐洲殖民帝國的終結,並吹響了廣泛的非殖民化的號角。2023年至2023年蘇聯的解體使美國成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引發了鐵幕的崩潰、德國統一和現仍進行中的歐洲一體化程序的加快。

6、當代歐洲2023年,歐盟成員國簽署了歐盟條約。2023年11月1日,《馬斯特裡赫特條約》生效,歐洲聯盟正式成立。

15樓:匿名使用者

我會按照時代前後粗略的介紹歐洲的幾個文明,具體狀況需要樓主自己去學習瞭解,莫做伸手黨。

1,目前發現來看,歐洲文明的起源是愛琴海地區,也是人類文明最重要較早源頭之一。歐洲地區最早稱得上是「文明」的古代遺蹟是「克里特文明」,因為發現與希臘克里特島而得名。克里特文明分為「早期邁諾安」(early minoan,公元前2023年至公元前2023年)、「中期邁諾安」(middle minoan,公元前2023年至公元前2023年)、「晚期邁諾安」(late minoan,公元前2023年至公元前2023年)(後期的黑暗時代人們才以邁諾安文明稱之)。

稱其是文明是因為,城池、青銅器、公元前2023年出現奴隸制,出現並經歷了三個文字時代,分別是一種象形文字和兩種線形文字,是個偉大的文明。它引導了整個愛琴海文明。

2,然後是稍晚但大致同時期的邁錫尼文明,因發現於伯羅奔尼撒半島的邁錫尼城得名。約公元前2023年左右,希臘人開始在巴爾幹半島南端定居。從公元前16世紀上半葉起逐漸形成一些奴隸佔有制國家,出現了邁錫尼文明,邁錫尼文明的建造者是阿喀亞人。

同克里特文明一樣都有著鮮明的希臘或者叫愛琴海本土特色,其很大程度上受克里特文明影響尤其是壁畫。我們歷史教材裡就有著名的「邁錫尼獅子門」,邁錫尼的建築深遠的影響了希臘、羅馬等文明的建築風格。邁錫尼分佈在巴爾幹半島也就是現在的希臘南端,並擴張到了土耳其,《荷馬史詩》講到的特洛伊就是屬於晚期邁錫尼文明體系的一個強大城邦,它被攻破也就是意味著邁錫尼文明被以雅典為首的古希臘文明滅亡,並取代。

注: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都有著中東文明的影響烙印,出土過很多中東亞洲風格的陶器、石器等。而其神話包括之後尤其發展而來的古希臘神話與兩河流域和美索不達米亞的神話都有明顯的相似性,而且有古埃及神話的特徵,這些充分表明,愛琴海文明是很大程度上受中東文明影響,也受古埃及影響。

3,古希臘文明,這個非常著名,不做說明。

4,迦太基文明,迦太基、腓尼基有很多名字,很難弄清楚他們從哪來,最早立足於北非,傳說,一位公主帶著隨從漂洋過海來到古埃及的領土,他們請求擁有一張牛皮能圍住的土地安身,埃及人同意了,但是他們將牛皮割成細繩子圍住了一片很大的土地,埃及人傻眼但是信守了承諾,日後這片土地上就崛起了迦太基城,就像祖先一樣他們在海上謀生,是出色的商人也是海盜,是一個海上文明,並不斷的將自己的文明帶到其他地方,並進行傳播和擴張,最後建立起一個稱霸整個地中海及地中海沿岸的迦太基帝國,在古希臘文明的後期、古羅馬的前期,迦太基在地中海有絕對的霸權,最後在與古羅馬的較量中被羅馬擊敗,標誌就是著名的戰術之父漢尼拔的慘敗。

這個文明最大的貢獻在於文字,他們改進或者創制的字母,是目前歐洲幾乎所有語言的基礎。

5,古羅馬文明,也不做說明。(這裡值得注意的東羅馬帝國也就是拜占庭這個橫跨歐亞的文明)

6,日耳曼諸族文明,在古羅馬的前中期,歐洲北方高盧等日耳曼民族都處於未開化的野蠻狀態,古羅馬在當時對他們來說是敵人但也是文明的代名詞,所以雖然他們擊敗了羅馬,但是他們對於羅馬念念不忘無法割捨比如德意志的「神聖羅馬帝國」、俄羅斯的「第三羅馬」,直到近現代也是如此。他們繼承了羅馬的很多東西,包括宗教、文字語言(拉丁語族包括歐洲大陸大部分語言,而羅馬人的拉丁語到近代一直是通用語)、政治制度等。查理曼大帝的日耳曼帝國的**,形成了日後法國、義大利、德國的雛形,而日耳曼諸族的遷徙擴張也造就了其各個分支文明,比如英國

盎格魯薩克遜、歌特、法蘭克等等等。

7,外來者、流浪漢——從中東來的猶太人、從印度來的吉普賽人。

拜占庭帝國會下雪嗎,拜占庭帝國經歷了哪些王朝

拜佔廷帝國 英語 byzantine empire 395 1453年 又譯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q其管轄範圍主要是地中海沿岸。以地中海地區為例,南岸基本是全年無雪 除了阿特拉斯山脈和部分高地 北岸基本是年年下雪 冬季相對溼潤,且受阿爾卑斯山脈影響 以色列作為地中海南北沿岸的接合點,因為乾燥很少...

東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有什麼區別

沒有區別,東羅馬帝國就是拜占庭帝國。拜占庭帝國 395年 1453年 即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又稱新羅馬,帝國核心位於君士坦丁堡和歐洲東南部的巴爾幹半島,領土也曾包括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極盛時領土還包括義大利 敘利亞 巴勒斯坦 埃及 高加索 西班牙南部沿海和北非的地中海沿岸。是歐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國家。3...

結合材料分析羅馬帝國滅亡後,拜占庭帝國為什麼能夠「以西方古典文明的儲存姿態」

胸聲 1 拜占庭帝國很少受到外族侵擾,比西羅馬帝國要幸運得多。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知道在我國漢朝時期擊敗了匈奴,後來導致了亞歐兩個大陸的民族的流動。當時的日耳曼人等在多瑙河西岸,沒有對東羅馬帝國的首府君士坦丁堡造成影響。2 拜占庭帝國底子好。這個底子是從君士坦丁一世就打下來的。拜占庭帝國治理得相對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