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各國人口和兵力情況,戰國時期各國哪來這麼多兵力

時間 2021-05-07 20:01:19

1樓:阿風哥

周天子(含東西兩週)有護衛之軍萬餘。

(一)秦王國 奮擊之士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秦惠王時期)

(二)楚王國 帶甲之士百萬、車千乘、騎萬匹。(楚威烈王時期,未計算楚國水軍)

(三)齊王國 帶甲百萬,車千乘。(齊宣王時期)

(四)趙王國 帶甲六十萬,車千乘,騎萬匹。(趙惠文王時期)

(五)魏王國 武卒二十萬,蒼頭二十萬,斯徒二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魏襄王時期)

(六)燕王國 帶甲數十萬,車七百乘,騎六千匹。(燕昭王時期)

(七)韓王國 精兵二十萬,廝徒十萬。(韓宣惠王時期)

(八)中山王國 見卒不過十萬。

(九)宋王國  見卒五六萬有餘。

(十)魯公國  見卒五六萬。

(十一)越王國 見卒五六萬。

(十二)蜀王國 有兵萬餘

(十三)巴王國 兵不滿萬

(十四)衛公國 兵不滿萬

(十五)鄒候國 不詳,估計有卒數千

這有大概450w,但是到秦統一的時候,人數多了才能統一,大概能有1000w,。

我很佩服他們人口基數5000w能湊出1000w。中國現在15(最近統計數字)億才230w。要是現在中國按戰國時期徵兵的百分比能有3億。

2樓:英雄鋼筆尖

關於戰國時期各國人口,由於缺乏記載,只能根據當時各國兵力及資料推算。估計總數在2000萬左右

戰國時期各國哪來這麼多兵力

3樓:大劉

你說的趙國版圖是公元前248年以後的,那是趙國剛被秦國攻下了山西境內的37個縣,版圖大縮。

前260年長平之戰的時候趙國的版圖大約是今天河北省中部、南部,幾乎山西的全部,以及河南北部一塊和山東西北部一部分,人口至少有300萬,燕趙兩國民風彪悍,極其尚武,男子皆善戰之士,當然沒有濫竽充數之輩,後世名將也大多處於燕趙境內。當時的秦國領地有今天的陝西,甘肅東部,四川,貴州,湖北西部,河南西部。總人口500多萬。

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時候境內總人口2000萬。前260年時差不多也是這個數字。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瘟疫橫行,生者百餘一。220年曹魏人口大約450萬,221年蜀漢人口90萬,223年東吳人口250萬,總共700萬左右。

到280年晉武帝太康元年,天下統一,在冊總人口1616萬,還沒戰國時候多。

三國時期的四川開發還很不到位,不是很富庶,而且221年劉備攻打東吳從四川帶出的8萬軍隊全軍覆沒,到蜀漢滅亡時,全國人口也才100萬,軍隊10萬,當然無力為劉備復仇。

注:三國演義裡面戰爭所說的官渡之戰袁紹70萬,赤壁曹操83萬,夷陵之戰劉備75萬,諸葛亮出師動不動就30萬,都是胡說八道,不符合真實歷史。

4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徵兵制。凡是16歲以上的清壯男子全部進入軍隊裡。加上長期的訓練,成為精兵。

秦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兵力近百萬,楚國面積達5000裡,將士過百萬。其餘的如六國裡最強的趙國,有六七十萬人,其餘也有數十萬,就連韓國也有10萬到25萬的兵力

5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時期各國人口兵力沒有官方統計,戰國策裡

面的兵力有輕度上浮是有的,但總體感覺還是可信的。戰國時期各國競爭厲害,但總體來說各國國內還是穩定的。戰國各國之間戰爭不斷,但是國與國之間幾年或者幾十年大小一次。

有的時候也是爭奪幾個城市,相對人口損傷小。東漢末年是軍閥混戰,經常打仗,不事生產,人口損傷是非常大的!

6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時期主要實行郡縣徵兵制,即在各國**統一掌管下,以郡縣為單位,徵集農民為兵。各諸侯國隨著**集權的郡、縣、鄉、裡行政系統的建立,普遍實行編戶齊民「博籍」的制 度,幾到應徵年齡的男子必須登記,以備徵調。服役年齡.—般以l 5—55歲為限,也有17歲起役,60歲而止的規定。

每戶應徵人數, 視戰爭需要而定。秦國有一戶3丁抽2的情況,齊國臨淄城內7萬戶,又以每戶3男子全部應徵計算兵力。應徵者自備衣服、用費,服役期滿即退役回家。

戰時擴軍,一般只徵與敵國鄰近郡縣壯丁,大戰則舉國徵兵。城市防禦作戰,老弱、婦女也被徵發。商鞅曾提出將丁男、丁女、老弱分別編組成軍。

《墨於》講守城的動員和部署亦包括丁女和老少,有守城將帥還有將妻妾編入行伍。 隨著戰爭發展對士兵素質要求的提高,從春秋末期開始的選練勇士,到戰國形成為募兵制度。各國從應徵人員中,通過訓練、考核,選拔勇武士卒,組成精銳軍隊,如魏國的「武卒」、齊國的「技擊」、泰國的「銳士」、韓國的「材士」、趙國的『百金之士」等。

這些軍隊,待遇優厚,平時習武,守衛國家,戰時則為擴編的基礎和作戰的主力。

7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是的「萬」只能理解為「軍團」,不是10000.

赤壁之戰:曹操號稱80萬人馬,按照實際來算最多隻有23萬到24萬人馬而劉備孫權只有5萬人馬

長平之戰:一個小峽谷,竟能埋下45萬人,可笑!實際最多隻有12萬人。按照當時趙國國力來算,是沒有45萬人的。

韓國:號稱20萬人,其實最多8萬

秦國:秦孝公時期(秦國號稱百萬人馬,魏國號稱36萬人馬),魏國佔領秦國大片領土,秦國卻不能**這是為什麼呢?

以上都證明戰國時期的兵力都是吹的。

實際兵力=號稱兵力的二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8樓:未明道人

趙國地處中原,農耕業發達,人口稠密,當然能有那麼多人,益州窮山惡水,開發不足,到劉備時也是封閉自守,雖然後來號稱天府之國,那也是唐時的事了,人口當然不能跟中原相比啊。

9樓:匿名使用者

可能這和三國時期連年的戰亂有關,想想看看袁紹士兵食桑葚,袁術士兵食河蚌。易子而食,可見兵力和當時的人口基數有關。

10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時期人口有多少存在爭議,但2000w以上基本是確定的,三國末期有的說只有600w人,估計有漏的,但再漏人口也不會大太多,否則也就沒五胡亂華了。春秋時人口主要集中在北方黃河流域,趙國當時估計有大約350w人。

11樓:匿名使用者

假的,那時就幾千人的小打小鬧而已

12樓:凌空夜望盼藍天

兵力從各地強行抓來的

13樓:

發動全國婦女狂生,生男有獎,生女自己養

中國歷史上十大人口銳減時期

14樓:嘉仁齋主人

1.戰國混戰時期,至戰國末

人口只有2000萬

2.秦末戰爭,人口數不詳

3.西漢末年至東漢初年,漢平帝元始二年時有人口5959萬到東漢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時只有2100萬

4.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漢桓帝永壽二年時人口5647萬,到晉武帝太康元年只有1616萬

5.八王之亂及十六國時期。北方人口在公元370時只有998萬

6.南北朝時期,南方到陳後主禎明三年人口只有200萬

7.隋末唐初。隋煬帝大業五年時有人口4601萬,到中宗神龍元年時(也就是705)只有3714萬

8.安史之亂。唐玄宗天寶十四載有人口5291萬到唐肅宗乾元三年人口1699萬人口銳減20.32%

9.南宋末年時期。南方在南宋嘉定十六年人口達到7681萬,但到南宋理宗景定五年只剩1302萬

10.明末清初。明光宗泰昌元年有人口5165萬,到清順治八年只剩了1063萬

歷代人口的官方統計數

戰國時期各國為什麼要實行變法,戰國時期各國為什麼開展變法運動?有何作用?

小兔子的文集 戰國時期各國實行變法的根本原因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改革的潮流 各國的改革與變法 隨著七國地主階級取得奪權鬥爭的勝利,為了擴大和鞏固自己的利益,都先後在不同程度上開展了社會改革,掀起了變法運動,以鞏固地主階級的統治,其中著名的有 1 魏文候任用法家李悝變法,首先取得成效,使魏國最先富強。...

戰國時期各國的人物,戰國七雄時期的各國人物

專諸殺吳王僚 春秋時期吳國內部發生權力鬥爭。公子光 即後來的吳王闔閭 僱專諸刺殺王位競爭對手吳王僚。話說事發當日,公子光宴請王僚,私下埋伏甲兵於室內。王僚也早有防範,命人沿途佈滿兵卒,門窗臺階左右也都部署上自己的親信,夾道而立的侍衛,皆手持長鈹。酒酣耳熱之時,公子光佯裝有足疾,退入內室。這時專諸閃亮...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錢幣,春秋戰國時期的錢幣有哪些

陶心齋主 您的問題,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錢幣 蟻鼻錢 刀幣 布幣 寰錢 方孔錢,一共有這五種方式的錢幣! 夜狺人文館 戰國七雄秦 楚 齊 燕 趙 魏 韓的錢幣由為布幣 刀幣 環錢和蟻鼻錢 鬼臉錢 四種組成。是戰國時期的四大貨幣體系。布幣,鏟形,由農耕經濟的農具 錢 鎛 演變發展而來,這也是把貨幣稱之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