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面對遊牧民族的威脅,為何沒有直接控制蒙古草原

時間 2021-07-04 14:46:10

1樓:社會在我心中

由此可知,並不是南方朝廷不想控制蒙古地區,而是實力不允許啊。

2樓:瑄瑄

首先,就農耕民族而言,蒙古高原不適合耕種,雖然面積很大,但並不適應農耕民族居住,由於氣候關係,其不適應中原及南方的農耕作物培育,而適合利用廣闊草原更大面積的牧馬。而就控制蒙古草原而言,歷史上曾有農耕民族的中原王朝嘗試過控制,而最後多以失敗告終,強盛時候,依靠強大的國力和軍隊強行控制,而弱勢時候,遊牧民族便可南下,襲擾中原王朝,甚至取而代之。就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兩個漢民族王朝,漢唐而言,前者因漢這個朝代而給中國的主要民族命名,雖然兩漢時候,強盛時候也有衛青霍去病北逐匈奴封狼居胥的開創或者陳湯的犯我強漢雖遠必誅的豪邁,更有竇憲燕然勒石的之舉,一舉而拿下匈奴,更有《漢書》作者班固作為執筆,為之謳歌,但一旦衰弱,北方的遊牧民族必然南下牧馬。

其次,應該說馬鐙的發明促進了遊牧民族的南下,之前的匈奴並沒有實現入主中原的想法,但之後的鮮卑的北魏和唐後的契丹、金、西夏、元乃至滿清先後成功入主中原,近而統一中國,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南北朝時候馬鐙的發明,解放了騎手的雙手,而就那些馬上民族來說,由於有了馬鐙,徹底使雙手可以握持重**,而不僅限於弓箭,而藉助馬匹的力量,其對步兵的攻擊無疑是相當厲害的。儘管有甲冑的保護,但一般甲冑很難抵擋馬力加人力和長矛的聯合攻擊,抑或是賓士的馬匹上的騎士,用馬刀進行的劈砍,都是中原王朝士兵無法承受的,而此時,農耕民族也只能以數量來換取區域性上優勢。而正因為馬鐙的發明,而出現西晉之後五胡亂華的北方遊牧民族的強勢之舉。

而就秦漢之後的強盛漢族王朝,如隋唐兩朝而言,其也是北魏鮮卑化漢族的延續,某種程度上說,其可以算漢胡雜居後胡化的漢人王朝而已。可以說隋唐是依託北方的鮮卑族而崛起的。

3樓:

因為沒有辦法控制,首先中原是農耕文明,戰鬥力不強,而蒙古草原是遊牧民族,戰鬥力很強大

為什麼中國古代遊牧民族始終無法消滅

中國古代遊牧民族都是從西歐及北歐地區遷移過來的少數民族,我國的山東省一帶至今還有從歐洲遷移過來的混血民族,因為山東人有些就是古代遊牧民族的後代,安徽和蘇北一帶還有西夏國的少數民族存在,以前就是中國古代的遊牧民族,類似的還有很多,我國少數民族裡絕大多數為遊牧民族,現代的漢族實際上分北漢族和南漢族之分,...

中國古代歷史上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的原因及其後果

北方遊牧民族南下有政治原因和氣候原因,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 遊牧民族貴族對中原財富奴隸女人的需求慾望膨脹 2 自然條件惡劣南遷 3 窮兵黷武,生性好鬥 3 生產力落後,搶劫掠奪是他們祖先的生存的主要方式。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的後果 1 他們的南下,對我國中原地區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他們的劫掠...

古代中原王朝為何不去統一北方遊牧民族呢?

因為古代的中原王朝軍隊實力非常有限,並且北方的遊牧民族非常靈活,十分熟悉當時的環境,很難消滅他們,所以統一不了。那是因為北方遊牧民族居住點很分散,而且北方的氣候,根本就不適合南方軍隊到那裡去駐紮,即便是統一了,到後來也很難守住。因為在當時看來,北方草原地區不適合發展農業,畢竟那裡不是中原地區,所以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