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建築怎麼演變,近現代建築出現了怎樣的變化?

時間 2021-08-11 17:47:17

1樓:漫閱科技

到了近現代,建築開始出現了革命性的變化,建築已從單一的模式變成了多元的變化,即從膜拜的禮儀轉換成了展示。展示,這個概念,對於現代人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對於現代人來說,神已經離我們遠去,而人們也已經不再信仰宗教。

近現代的建築的模式出現了怎樣的變化?

2樓:漫閱科技

但是到了近現代,建築開始出現了革命性的變化,建築已從單一的模式變成了多元的變化,即從膜拜的禮儀轉換成了展示。展示,這個概念,對於現代人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對於現代人來說,神已經離我們遠去,而人們也已經不再信仰宗教。因此,神殿和寺廟的禮儀作用也已式微。

人類也已經從神、英雄的時代,到了人的時代,從建築的意義上說,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居」時代。「人居」時代,強調和突出的是人的個性、人的千姿百態,於是,建築也就成為了一種展示。現代建築,國際主義風格建築,後現代建築,以及「高科技風格」建築、解構主義建築、新現代主義建築等等層出不窮的建築思潮和流派就是一種展示。

到了近現代,建築開始出現了什麼革命性的變化?

3樓:漫閱科技

但是到了近現代,建築開始出現了革命性的變化,建築已從單一的模式變成了多元的變化,即從膜拜的禮儀轉換成了展示。展示,這個概念,對於現代人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對於現代人來說,神已經離我們遠去,而人們也已經不再信仰宗教。因此,神殿和寺廟的禮儀作用也已式微。

人類也已經從神、英雄的時代,到了人的時代,

中國的「近現代建築」與「現代主義建築」的時間如何劃分?

4樓:帝都小女子

1、中國現代主義建築

2023年前後的中國建築界有兩點史實十分清楚。其一,在上海、天津、南京、武漢、青島,以及在日本人侵佔的大連、瀋陽、長春、哈爾濱等地出現了現代建築式樣,或稱"摩登式"、"現代風格"、"萬國式"、"國際式"、藝術裝飾風格、日本摩登等,其中包含有為數不多但較純粹的現代主義風格的作品。其二,西方現代建築文化及思想通過報刊雜誌、建築師的交流、建築教育等方式在中國廣為傳播。

這說明西方現代建築運動的影響在其肇端初始就已波及到中國,併產生效應,中國近代建築界與世界建築發展保持著某種程度的聯絡。

作為遠東最大的**、金融、工業都市以及對外通商的視窗城市,20年代末的上海是中國的經濟中心,現代風格的建築最早正是在這裡誕生。2023年9月5日,沙遜大廈在上海外灘南京路口落成,由具有雄厚的設計實力,二三十年代稱雄上海的最大設計機構公和洋行(palmer&turner architects and surveyors,即今香港"巴馬丹拿事務所")設計,大廈10(區域性13層),塔頂高77m,平面為a字型。鋼框架結構,頂部設有19m高的金字塔形銅屋頂。

從其形式來說,儘管與我們今天從歷史書上看到的世紀初年的世界最高摩天樓--美國芝加哥蒙特格美力公司大樓(headquarters of montogomery ward,2023年建)形象何其相似,但20年代末在復古主義及折衷主義盛行的上海建成無疑給人們帶來強烈的視覺刺激,它體型輪廓線類似蒙特格美力向上逐漸收縮,腰部及簷口部位仍然有幾何圖案裝飾,整體姿態尚未走出復古式樣,但與周圍沉重的西洋古典建築相比,無論體型、構圖,還是裝飾細部已有大幅度簡化,給人清新挺拔的現代感。沙遜大廈的建成標誌著現代思潮的開端,它拉開近代建築史上具有重要價值的現代建築設計的帷幕。

公和洋行繼沙遜大廈之後,2023年建成河濱公寓,8~10層,平面結合地形成"s"形佈局,立而簡潔,2023年及2023年先後建成漢彌登大廈及都城飯店,兩幢建築佈局、層數、形式幾乎一樣,塔樓17層,外部處理僅在基座的上沿、頂層壓頂和**塔樓等部位設區域性裝飾;2023年建成峻嶺公寓,平面呈條形五折環狀對稱佈局,中部19層,立面以垂直線條處理⑵。這些摩天樓共同的特徵表現為突出建築的體量,只有極少的幾何圖樣裝飾,與沙遜大廈相比,明顯已更具有現代建築風格特徵。作為上海最有影響的設計事務所,公和洋行設計風格的轉變,說明30年代初上海建築界已以現代風格領導設計潮流,公和洋行設計的現代建築的大顯建成,對上海乃至全國建築界具有重要影響。

2、中國近代建築所指的時間範圍是從2023年鴉片戰爭開始,到202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為止。中國在這個時期的建築處於承上啟下、中西交匯、新舊接替的過渡時期,這是中國建築發展史上一個急劇變化的階段。

清王朝的閉關政策阻擋了西方建築的傳入。一直到19世紀中葉,除了北京圓明園西洋樓、廣州「十三夷館」以及個別地方的教堂等少數西式建築外,中國基本上沒有接觸西方近代建築文化。鴉片戰爭後,各種形式的西方建築陸續出現在中國土地上,加速了中國建築的變化。

中國近代建築包含著新舊兩大體系:舊建築體系是原有的傳統建築體系的延續,基本上沿襲著舊有的功能佈局、技術體系和風格面貌,但受新建築體系的影響也出現若干區域性的變化。新建築體系包括從西方引進的和中國自身發展出來的新型建築,具有近代的新功能、新技術和新風格,其中即使是引進的西方建築,也不同程度地滲透著中國特點。

從數量上說,舊建築體系仍然佔據著優勢。廣大的農村、集鎮、中小城市以至大城市的舊城區,仍然以舊體系的建築為主。大量的民居和其他民間建築基本上保持著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傳統品格和鄉土特色,雖然區域性地運用了近代的材料、結構和裝飾。

從建築的發展趨勢來看,中國近代建築的主流則是新建築體系。

5樓:蓮_清風

中國根本就沒有真正的現代主義建築,建築的發展也像一場場的革命,中國根本就沒經歷過現代主義運動,所以在中國分什麼「近現代」「現代」沒多大意義

我覺得老是拿西方的那套理論來分析中國不恰當,目前中國建築領域各方面還很不完善,建築界更是處於一種尷尬的地位,追西方又追不上(首先經濟不行),找中國特色又還沒找到,現在看到的所謂「中國當代建築」無非是模仿別人的,有多少是自己的東西,若非要分的話,差不多是改革開放後中國才大量出現「現代味道的建築」

6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你說的這兩個不是一個概念。

中國的近現代建築應該是以時間節點劃分的,那麼應該就是中國歷史上的近代歷史的開始,應該是鴉片戰爭吧。

而現代主義建築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訴你,是於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西方興起的對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地區建築設計產生重大影響的流派。

中國的近現代建築很多並不是現代主義建築,即使那些在西方現代主義運動之後設計的建築很多也不能稱作現代主義建築。中國的第一個現代主義建築據說是同濟大學的文遠樓。很像同時代西方的包豪斯校舍(現代建築的大本營)

以上觀點純憑個人學生時代的薄弱的歷史知識,已經忘得差不多啦,不見的對哈

7樓:來華奧

近代的指2023年以後到2023年前,現代1949後至今。

8樓:楊濤字改之

中國的現代主義使其來臨了?不要開玩笑了

9樓:大誠整體廚房

差不多是伍拾年代為界吧

10樓:手機使用者

誰之道啊 好像是的

比對中國近現代建築的理解和看法

11樓:阿德

中國近代建築所指的時間範圍是從2023年鴉片戰爭開始,到202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為止。

中國在這個時期的建築處於承上啟下、中西交匯、新舊接替的過渡時期;

這是中國建築發展史上一個急劇變化的階段。

哪些是中國近現代小說,哪些是中國近現代小說

900822逃離 吶喊 魯迅 白鹿原 陳忠實 可多了,去賣書的 看看就好 推薦幾本中國近現代經典長篇 楚澤寒涼 平凡的世界 廢都穆斯林的葬禮 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 狼圖騰天行者 三體乖,摸摸頭望採納 陳影弄 路遙的 平凡的世界 和 人生 霍達 的 穆斯林的葬禮 餘華的 活著 這些可夠經典的哦,也是我...

高中人教版歷史的世界近現代史和中國近現代史怎麼學習

首先對課文要學習,熟悉重要的歷史事件。對歷史章節課題要記牢,熟悉每節課知識,從大到小進行概括。如 中國近代史從鴉片戰爭 1840 1949 到新中國成了。在進行分類分為舊民主革命 1840 1919 和新民主革命 1919 1949 舊民主革命包括侵略與反抗。侵略包括那幾次,說出每次侵略的原因 背景...

跪求廣州近現代發展歷史,中國近現代史上與廣州有關的歷史事件

人文歷史洞悉 回顧中英 史上洪任輝事件,揭祕為何廣州成了中國唯一通商岸 求廣州近代史介紹 廣州有哪些近代史的遺蹟? 黃埔軍校舊址 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 廣州公社舊址 中共廣東區委舊址 越南革命青年同志會舊址以及反映近代廣州歷史文化遺蹟的廣東諮議局舊址 黃埔海關分關舊址,外國人墓地 大坡地炮臺 白鶴崗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