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是中國古代對哪一顆行星的稱呼

時間 2021-08-30 10:13:20

1樓:匿名使用者

庚星又叫啟明星,而且很亮。金星在中國古代稱之為「太白金星」。每天傍晚太陽落山,因為它出來的比太陽早、「啟明」,所以又叫啟明星,出現的最早,這就是金星,天快黑的時候。

八大行星之一.金星比太陽落得晚,西南方就會出現一顆很亮的星、「太白」, 所以叫長庚星

日旦出。東漢鄭玄箋雲、長庚,而無實光也,謂明星為啟明;日既入,謂明星為長庚:東有啟明,續也  是金星 傍晚的叫長庚,皆有助日之名.

小雅。西漢毛萇傳雲.大東》曰,西有長庚:

啟明,有捄天畢,載施之行。庚,早晨的叫啟明 是一顆金星,又稱太白、長庚,是每天最早升起、最後落下的星星。

金星由於金星分別在早晨和黃昏出現在天空, 中國古代稱它為太白或太白金星,中國史書上則稱晨星為「啟明」,昏星為「長庚」。 古代的占星家們一直認為存在著兩顆這樣的行星,於是分別將它們稱為「晨星」和「昏星」。英語中,金星——「維納斯」(venus)是古羅馬的愛情與美麗之神。

它一直被捲曲的雲層籠罩在神祕的面紗中。

金星是距太陽的第二顆行星,是天空中最亮的星,亮度最大時為-4.4等,比著名的天狼星還亮14倍。金星是地內星系,故有時為晨星,有時為昏星。

至今尚未發現金星有衛星。由於金星和地球在大小、質量、密度和重量上非常相似,而且金星和地球幾乎都由同一星雲同時形成,占星家們將它們當作姐妹行星。然而不久前科學家們發現,事實上金星與地球非常不同。

金星上沒有海洋,它被厚厚的主要成份為二氧化碳的大氣所包圍,一點水也沒有。它的雲層是由硫酸微滴組成的。在地表,它的大氣壓相當於在地球海平面上的92倍。

由於金星厚厚的二氧化碳大氣層造成的「溫室效應」,金星地表的溫度高達482°c左右。陽光透過大氣將金星表面烤熱。地表的熱量在向外輻射的過程中受到大氣的阻隔,無法散發到外層空間。

這使得金星比水星還要熱。金星上的一天相當於地球上的243天,比它225天的一年還要長。金星是自東向西自轉的,這意味著在金星上,太陽是西升東落的。

金星的表面隨機佈滿了許多小型隕石坑。由於金星的濃厚大氣,直徑小於2公里的隕石坑幾乎無法保留下來。而當大型隕石在小型隕坑形成前撞擊金星表面,其產生的碎片在地表產生了例外的隕石坑群。

火山及火山活動在金星表面為數很多。至少85%的金星表面覆蓋著火山岩。大量的熔岩流經幾百公里,填滿低地,形成了廣闊的平原。

除了幾百個大型火山,100000多座小型火山口點綴在金星表面。從火山中噴出的熔岩流產生了長長的溝渠,範圍大至幾百公里,其中一條的範圍超過7000公里。

2樓:

金星介紹:

金星(venus)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是第二顆。它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有時候會更近)中國古代稱之為長庚、啟明、太白或太白金星。

公轉週期是224.71地球日。

夜空中亮度僅次於月球,排第二,金星要在日出稍前或者日落稍後才能達到亮度最大。它有時清晨出現在東方天空,被稱為「啟明」;傍晚處於天空的西側。

金星是一顆類地行星,因為其質量與地球類似,有時被人們叫做地球的「姐妹星」,也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沒有磁場的行星。在八大行星中金星的軌道最接近圓形,偏心率最小,僅為0.7%。

以地球為三角形的頂點之一,分別連結金星和太陽,就會發現這個角度非常小,這是因為金星的軌道處於地球軌道的內側。因此,當我們看到金星的時候,不是在清晨便是在傍晚,並且分別處於天空的東側和西側。

3樓:守株待虎

金星長庚,太白,啟明 等都是指金星

長庚是中國古代對哪一顆行星的稱呼

4樓:

金星的別名。

中國古代稱之為「太白金星」、「太白」、「啟明」。八大行星之一,它有時是晨星,黎明前出現在東方天空,被稱為「啟明」;有時是昏星,黃昏後出現在西方天空,被稱為「長庚」。

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陽和月亮外最亮的星,猶如一顆耀眼的鑽石,於是古希臘人稱它為阿佛洛狄忒(aphrodite)--愛與美的女神,而羅馬人則稱它為維納斯(venus)--美神。

擴充套件資料

星體觀測:

在太空探測器探測金星以前,有的天文學家認為金星的化學和物理狀況和地球類似,在金星上發現生命的可能性比火星還大。2023年代後期,天文學家用射電望遠鏡第一次觀測了金星的表面。從2023年起,蘇聯和美國向金星發**30多個探測器,從近距離觀測,到著陸探測。

金星的軌道比水星的要大。當進行處於西方(在太陽之右)或東方(在太陽之左)的最大距角時,看起來它距太陽比水星距太陽遠一倍。金星是天空中最亮的天體之一,觀察它的最佳時間可能是當太陽恰好位於地平線以下的時候。

5樓:山內伸吾

這個說的是金星,就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排在第二位的那顆黃顏色的金星。

6樓:湛藍隕石的隕石

長庚星又叫啟明星。每天傍晚太陽落山,天快黑的時候,西南方就會出現一顆很亮的星,出現的最早,而且很亮,現在的稱呼是金星。金星比太陽落得晚, 所以叫長庚星,因為它出來的比太陽早,所以又叫啟明星。

金星在中國古代稱之為「太白金星」、「太白」、「啟明」。八大行星之一,它有時是晨星,黎明前出現在東方天空,被稱為「啟明」;有時是昏星,黃昏後出現在西方天空,被稱為「長庚」。《詩·小雅·大東》:

「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李白的字「太白」即由此而來。

長庚是中國古代對哪一顆行星的稱呼?

7樓:e拍

中國古代稱之為「太白金星」、「太白」、「啟明」,八大行星之一。它有時是晨星,黎明前出現在東方天空,被稱為「啟明」;有時是昏星,黃昏後出現在西方天空,被稱為「長庚」。

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陽和月亮外最亮的星,猶如一顆耀眼的鑽石,於是古希臘人稱它為阿佛洛狄忒——愛與美的女神,而羅馬人則稱它為維納斯——美神。

擴充套件資料

八大行星是太陽系的八個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水星最接近太陽,是太陽系中體積和質量最小的行星。常和太陽同時出沒,中國古代稱它為「辰星」。

(2)地球是距太陽第三顆,也是太陽系第五大行星。地球不需要飛行器即可被觀測,然而直到二十世紀才有了整個行星的地圖。由空間拍到的**應具有合理的重要性,舉例來說,它們大大幫助了氣象預報及暴風雨跟蹤預報。

(3)火星為距太陽第四近,也是太陽系中第七大行星,中國古代稱「熒惑星」,火星在心宿內發生「留」的現象稱為熒惑守心。

火星(希臘語: 阿瑞斯)被稱為戰神,是由於它鮮紅的顏色而得來的;火星有時被稱為「紅色行星」。(趣記:

在羅馬人之前,古希臘人曾把火星作為農耕之神來供奉,而好侵略擴張的羅馬人卻把火星作為戰爭的象徵)而「三月」的名字「march」也是得自於火星。

(4)木星是離太陽第五顆行星,亦為太陽系行星中質量最大的一顆,它的質量是所有其他的7顆行星的總和的2.5倍,是地球的318倍,體積為地球的1316倍,被稱為「行星之王」。

(5)土星是離太陽第六遠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中國古代稱為「鎮星」,是太陽系密度最小的行星,可以浮在水上。

在羅馬神話中,土星(saturn)是農神的名稱。希臘神話中的農神cronus是uranus(天王星)和蓋亞的兒子,也是宙斯(木星)的父親。土星也是英語中「星期六」(saturday)的詞根。

(6)天王星是太陽系中離太陽第七遠行星,從直徑來看,是太陽系中第三大行星。天王星的體積比海王星大,質量卻比其小。

烏拉諾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宇宙之神,是最早的至高無上的神。他是蓋亞的兒子兼配偶,是cronus(農神土星)、獨眼巨人和泰坦(奧林匹斯山神的前輩)的父親。

(7)海王星是環繞太陽執行的第八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第四大天體(直徑上)。海王星在直徑上小於天王星,但質量比它大。

8樓:匿名使用者

是金星 傍晚的叫長庚

早晨的叫啟明 是一顆

長庚是我國古代對哪一顆行星的稱呼

9樓:張慕宸

金星(venus)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是第二顆,距離太陽0.725天文單位。它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有時候會更近)。

古羅馬人稱作維納斯,中國古代稱之為長庚、啟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古希臘神話中稱為阿佛洛狄特。公轉週期是224.71地球日。

長庚是中國古代對哪個行星的稱呼

10樓:匿名使用者

是金星。傍晚的叫長庚 ,早晨的叫啟明。

11樓:匿名使用者

金星。金星(venus)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是第二顆,距離太陽0.725天文單位。

它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有時候會更近)。古羅馬人稱作維納斯,中國古代稱之為長庚、啟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古希臘神話中稱為阿佛洛狄特。公轉週期是224.

71地球日。

夜空中亮度僅次於月球,排第二,金星要在日出稍前或者日落稍後才能達到亮度最大。它清晨出現在東方天空,被稱為「啟明」;傍晚處於天空的西側,被稱為「長庚」。

長庚是中國古代對哪一顆行星的稱呼

e拍 中國古代稱之為 太白金星 太白 啟明 八大行星之一。它有時是晨星,黎明前出現在東方天空,被稱為 啟明 有時是昏星,黃昏後出現在西方天空,被稱為 長庚 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陽和月亮外最亮的星,猶如一顆耀眼的鑽石,於是古希臘人稱它為阿佛洛狄忒 愛與美的女神,而羅馬人則稱它為維納斯 美神。擴充套件資料 ...

被稱為「筆尖下發現」的行星是哪一顆行星

海王星。海王星是人們從 筆尖上發現的行星 自天王星發現之後,人們發現對其他行星都適用的牛頓引力理論對天王星總有不大的一點偏差,觀測與預報的位置總有偏離。多數天文學家認為可能在天王星之外還有一顆未知行星,正是它對天王星的攝動力才造成天王星運動的反常。有人建議,可以從這種偏差去估計攝動的大小,從而推算出...

中國古代火箭是何時出現的,後又被稱什麼

文刀霞子 世界上最早發射火箭的就是中國,火箭在中國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那時候就叫火箭.火箭是由中國人發明的,中國是古代火箭的故鄉.由中國古代科學家最早運用火藥燃氣反作用力原理創制的火箭,在當代科學精英的手中發展成為運載飛船升空的大力神,這是我們每個炎黃子孫都引以為自豪的輝煌成就.火箭 這個詞在公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