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姓是什麼,中國最古老的姓氏是什麼?

時間 2021-08-30 10:52:44

1樓:瘋飆單車

中國最早的「姓」,確切年代其實已無法考證,現在流行的各種說法都是根據古代文獻、傳說和現代學者對當時社會生活發展情況推測的,偽說謬誤極多,目前學界普遍認可且有考古學例證的是「姬」、「姜」等。當然,這已經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不排除母系社會之初人們以「石、林、水、火、風」等自然物為姓的可能。「姓所以別婚姻,氏所以別貴賤」。

根據文獻傳說,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國就已經形成姓氏,並逐漸發展擴大,世世代代延續。

「姓氏」在現代漢語中雖是一個詞,但在秦漢以前,姓和氏有明顯的區別。姓源於母系社會,同一個姓表示同一個母系的血緣關係。中國最早的姓,大都從 「女」旁,如:

姜,姚,姒,媯,嬴等,表示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傳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產生則在姓之後,是按父系來標示血緣關係的結果,這只能在父權家長制確立時才有可能。因此,當我們讀到「黃帝軒轅氏,姬姓」以及「炎帝列山氏,姜姓」時(不過炎黃本就是傳說中的人物,現代已成為中國人的文化符號了,真的要考證的話就不必當真了),可以明白,中華民族共同始祖炎黃二帝原分屬兩個按母系血緣關係組織起來的部落或部落聯盟,一姓姜,一姓姬,而他們又分別擁有表示自己父權家長制首領的氏稱:

列山,軒轅。姓和氏有嚴格區別又同時使用的的局面表明,母權制已讓位於父權制,但母系社會的影響還存在,這種影響一直到春秋戰國以後才逐漸消亡。

在中華姓氏文化中,《百家姓》是我國流行最長,流傳最廣的一種蒙學教材。它的成書和普及要早於《三字經》。《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錢塘(杭州)的一個 書生所編撰的蒙學讀物,將常見的姓氏編成四字一句的韻文,很像一首四言詩,雖然它的內容沒有文理,但讀來順口,易學好記。

據南宋學者王明清考證,《百家姓》前幾個姓氏的排列是有講究的,如趙是指趙宋,既然是國君的姓,理應為首;其次是錢姓,錢是五代十國中吳越國王的姓氏;孫為當時國王錢俶的正妃之姓;李為南唐國王李氏等等。與《三字經》、《千字文》相配合,成為我國古代蒙學中的固定教材,因此流傳至今,影響極深。

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並且在不斷髮展,同姓異源,或異姓同源等情況十分複雜。從古今文獻上能夠收集到包括生僻姓氏在內的數千個姓氏。隨著歲月的流逝,不斷出現新的姓氏。

如為孩子取名時,取男女雙方兩個單音姓合成 複姓,又為姓氏「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員。

參考資料

2樓:

1、李姓 李姓是中國第一大姓,分佈很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94%。就地區而言,李姓在北方諸省中所佔比例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諸省中所佔比例一般不足8%,尤其在東南沿海諸省中,比例僅在4%左右。

2、王姓 王姓是中國第二大姓,分佈全國各地,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65%,尤以山西、河北、河南最多! 3、張姓 張姓是我國分佈很廣、人口眾多的姓氏之一,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7.

07%,中國人口第三大姓。尤以山東、河南、河北、四川四省為最多。 4、劉姓 劉姓分佈極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5.

38%,為中國人口第四大姓。北方地區的河北、內蒙古、遼寧、京津地區中劉姓比率較高,約佔該地區漢族人口的8%以上。 5、陳姓 陳姓是人口列全國第五位的大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4.

53%,南方地區多陳姓。在臺灣、廣東二省,陳姓約佔本省人口10%以上,為省內第一大姓。 6、楊姓 楊姓為中國第六大姓氏,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3.

08%,在全國分佈極廣,尤以長江流域的省份多楊姓。 7、趙姓 趙姓是分佈很廣、較為常見的姓氏之一,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2.29%,為當今中國人口最多的第七大姓。

8、黃姓 黃姓分佈極為廣泛,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的2.23%,在中國最多的十個姓中排第八位。黃姓在要集中於工江以南地區,廣東省的黃姓人口最多,約佔全國漢族黃姓人口的19%。

四川、湖南、廣西、江西等省黃姓人口也比較多,以上五省的黃姓人口約佔全國漢族黃姓人口的56%。 9、周姓 周姓是當今常見姓氏之一,分佈極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2.12%,在中國姓氏人口中佔第九位。

在長江流域的省、市中,周姓所佔比例相對其他地區要高。 10、吳姓 吳姓是當今較常見姓氏,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2.05%,位居當今中國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第十位。

江南各省吳姓均佔省人口總數的2%以上,尤以福建為高,約佔該省人口5%,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江南大姓。

中國最古老的姓氏是什麼?

3樓:棲邯

如果依據司馬遷《史記》中的記載,「姜」是史料記載中中華名族最古老的姓。

原因:由《史記-帝王世紀》記載,上古世系表如下:

而最早有記載姓名的三皇五帝中,炎帝神農氏輩分最大,《說文》曰:「神農居姜水,因以為氏。」,意思為因炎帝生於姜水(今陝西岐山縣),故以姜為氏。因此姜姓為我國最古老的姓氏。

擴充套件資料

1、姜姓與呂姓

姜姓自古多為皇族大家,不論是在封神榜中慘遭挖去雙眼的姜皇后,還是同樣在封神榜中大出風采的姜太公姜尚都是神農氏的嫡系傳人。

姜尚因輔佐周王朝得天下而被封於呂,所以才從封地為姓,成為呂尚。

戰國時期,姜姓齊國被田和所滅,呂尚的後代分散到各地,有姓呂姓者,也有姓姜姓者,所以呂姓和姜姓也多為同宗同源,是神農氏老祖炎帝的後代。

2、上古八大姓

姜、姬、媯、姒、贏、姞、姚、妘(另一說法:姬、姜、姚、嬴、姒、妘、媯、妊)

3、八大姓其餘姓氏起源

(1)姬姓起源:黃帝軒轅氏

(2)媯姓起源:舜帝

(3)姒姓起源:夏禹之母吞薏苡而生禹,因姓姒氏。

(4)贏姓起源:黃帝后代大費輔助夏禹治理水土。治水成功後,舜帝賜他姓嬴。

(5)姞姓起源:黃帝二十五個孩子中的一個。

(6)姚姓起源:出自五帝之一舜的後裔,出自媯姓。

(7)妘姓起源:為帝嚳時的火官祝融之後。

4樓:仰望星宸

姜、姬、媯、姒、贏、姞、姚、妘(另一說法:姬、姜、姚、嬴、姒、妘、媯、妊)

當今社會,姓是很多的,很多的姓也都是從上古八大姓而來,還有的姓由於記載的不確定性無法尋找其起源。有的姓並不只有一個起源,在漫長的歷史中,有很多人都改變了自己的姓,也有的人自己創造了不同的姓。

拓展資料

羊舌姓羊舌姓在百家姓中未排進前一百名,是人數較少、極為罕見的一箇中國姓氏之一。春秋時期晉獻公把羊舍(今山西境內)一帶的封地賜給晉靖侯的曾孫,從此後羊舍就成了晉靖侯後代的姓氏。

第五姓第五姓算得上是我國一個比較古老的複姓了,距今大約有2000多年的歷史。第五姓源於媯姓、在很長時期內,第五姓都是貴族姓,現在的第五姓基本演變成第姓或者五姓。

東門姓東門姓的歷史也比較久遠,東門姓的人都是魯國大夫公子遂的後代,春秋時期、魯莊公有個兒子叫公子遂、字襄仲,官居魯國大夫,因為他住在曲阜城的東門邊,所以人們稱他為「東門襄仲」,因為他幫助魯宣公繼位遭到了眾多大家族的反對,所以在他和魯宣公死後、承襲他官位的兒子公孫歸父立馬遭到了其他家族的驅逐,被驅逐出魯國的公孫歸父逃到了齊國,自此以後,他的子孫後代便以東門為自己的姓氏。

巫馬姓巫馬在春秋時期是一種官職,這種官職承擔的主要責任就是照顧、**國家的馬匹。後人為了紀念自己的祖先,便以其祖先從事的官職為自己的姓氏。在後來的演變過程中,巫馬姓漸漸變成了巫姓。

宰父姓宰父姓和巫馬姓一樣,都是按照官職來命姓的,但是宰父的官職遠高於巫馬之職。宰父源於周代,宰父在周代是一個很高的官職,既要負責掌管國家的法令,又要負責文武百官的升降和年終考核,是一個掌握實權、重權的官職,從事此官職的後人便以此官職來作為自己的姓氏。

5樓:匿名使用者

最早的姓氏應該是伏羲(風)最古老的有姬、姜、贏、姒、妊、妘、娮、姚 在華人的數以千計的姓氏當中,最古老的是「姬」姓。姬姓的族人 可以說是黃帝的嫡系後裔,這個姓氏具有將近2023年的悠久歷史。 可是,全世界的華人都自稱是「黃帝的子孫」或「炎黃(炎帝與黃 帝)子孫」,他們和姓姬的族人有什麼分別呢!

「真相」是這樣的,在 中華民族繁衍與發展的過程中,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但是黃帝 的子孫很多,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裡,他們分封在各地,多數以地名為姓 氏。 在中國的宗法制度下很注重長子嫡孫,也就是嫡系子孫,黃帝的嫡 系後裔長期以來保持著「姬」姓,其他的非嫡系子孫就不姓「姬」了。

根據《說文》的記載,起初黃帝居住在姬水,因而姓「姬」。 在遠古時代,黃帝是軒轅氏部落的首領,他與炎帝都出自少典氏,這兩 個部落經過一場阪泉之戰(阪泉在今河北涿鹿東南,因此,又稱涿鹿之 戰),炎帝被打敗,合併為炎黃部落。於是中華民族自稱「炎黃子孫」。

接著,黃帝領導的炎黃部落又打敗了九黎族的首領蚩尤,黃帝率領 的炎黃部落都姓姬,他們是今天的炎黃子孫的遠祖,也是姬氏族人的遠 祖。 後來,黃帝的家族越來越大了,他的後裔陸續分封在各地,成為其 它的姓氏,構成中華民族的主流。然而黃帝嫡系子孫(長子、長孫……) 世世代代仍舊以姬姓相沿襲,直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父子,仍然繼承 著祖傳的姬姓,建立了中國最長的王朝,奠定了家庭及宗族之間倫常關 系以及封建制度。

中華 民族姓氏的變動,以先秦時期較多,到了漢代各個姓氏已漸趨 固定。不過,根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的記載,在唐朝開元年間,有 一位世代居住在長安,官至水部郎中的姬居遜,由於避諱唐明皇的名字, 而改姓周(唐明皇即唐玄宗,姓李,名隆基。「姬」與「基」同音)。

這一來,分散了姬氏家族的力量。 不過,在較早的南北朝時期,本來以周為姓的人,也有改姓姬的, 根據《姓氏考略》記載:「樑(樑朝)周弘正,諂事王 偉,避侯景諱改 姓姬氏,周石珍亦改姓姬氏。

」 和許多著名的姓氏一樣,姬氏家族也很可能有其它民族的血統加入。 南北朝時,在北魏為桓、穆二帝效勞,征伐有功,官至信義將軍,封為 樓頓侯,後來歸順晉朝的姬澹,據說便是當時的鮮卑人。 作為黃帝嫡系子孫的姬氏族人,在中華民族的發展過程中,以及創 造文明的事業上貢獻很大。

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周公姬旦以及召 公姬■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周公姬旦制定《周禮》,對締造中 華文明,保持中華民族的素質方面的貢獻很大。 如果把改姓周以後的周氏族人包括在內,姬氏族人的傑出人物就數 也數不清了。

人類最早生活在母系社會裡,中國人的姓氏追根溯源,也都與母系社會有關,與女媧有關。姓是一個會意字,左邊一個女,後邊一個生,合在一起意味著姓最初是女性的專利,所以中華姓氏中 一批最古老的姓氏都是有女字旁。比如:

姬、姜、贏、姒、妊、妘、娮、姚。 說到姚姓,不能不說古代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舜是有虞氏部落的首領,所以人稱虞帝。古人 往往根據出生地或居住地用做自己的姓氏,舜帝因生在姚墟(山東荷澤縣)而得姚姓,於是姓姚名重華。

姚姓的始祖是舜帝,舜帝后裔除去姓姚,還派生出其他的姓,頭一個姓媯。媯是堯帝賜給舜的,所以舜的後裔先都以媯為姓。舜帝死後,大禹接位,大禹把舜帝的兒子商均派往虞國(河南省虞城縣一帶),商均的子孫就把國名虞當作姓氏了。

以媯為姓的舜帝子孫代代繁衍,過了一千年,出了一個媯滿。周武王大封諸侯,把媯滿封到宛丘,即今河南淮陽附近,媯滿在這裡建立陳國,因為他長壽,所以死後諡號為胡公,媯滿也就被後人稱為陳胡公滿。媯滿又往下十一傳,傳到公子陳完,因為陳國內亂,陳完逃到齊國,並改姓為田,人稱田完。

姚姓經過歷史演變變成媯訥五姓,分別是陳、胡、姚、虞、田。在香港、和東南亞華人等集居地,常常可以見到這幾個姓聯宗的祠堂.

中國最早的人類是什麼,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人類是什麼人?

關於人類最早的起源地,學術界一直充滿爭議。一個比較流行的觀點是,所有現代人的祖先都是來自東非的,他們在大約10萬年前離開了故鄉,衝出了非洲,走向了世界。從那時起,他們開始取代當地的原始人,佔領全世界。這一理論的最有力證據,就是非洲人相對其他大陸上的人類在基因上極為多樣化,這就意味著他們具有更久遠的歷...

中國史上最早出現的猿人是什麼人,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人類是什麼人?

元謀人,但是是距今270萬年前。是目前發現中國境內最早的人類。 元謀人,因為元謀人出現在距今180萬年前 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人類是什麼人? 手機使用者 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雲南的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1965年,在雲南元謀縣發掘出兩顆牙齒化石 一些粗糙的石器,還有用火的灰燼,經科學測定是...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旅遊家是誰,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法律是

據中外學者考證,周穆王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旅行家。左傳 昭公十二年 寫道 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將皆必有車轍馬跡焉。竹書紀年 雲 穆王東征天下二億二千五百里,西征億有九萬里,南征億有七百三裡,北征二億七裡。史記 趙世家 雲 繆王 即穆王 使造父御,西巡狩,見西王母,樂而忘返。周穆王是西周的第五位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