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錢湖曾經出項過哪些歷史名人?請詳細介紹

時間 2021-09-05 08:07:22

1樓:紳士披掛館

史浩(1106~1194) 南宋政治家、詞人。字直翁。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人。

南宋紹興十五年(1145)進士,由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於朝廷,紹興三十二年孝宗即位,史浩任參知政事,推薦樞密院編修官陸游。隆興元年(1163),拜尚書右僕射。

傳說南宋宰相史浩世居東錢湖之畔,為人至孝。他的母親葉氏篤信佛教,久有去南海普陀山朝山進香的願望,因年老又失明且要跨洋過海十分不便。史浩便召集地方上名匠在此鑿洞,建立觀音道場。

洞成,迎其母親下船。在東錢湖中漂泊,謊稱在東海航行。三日後登霞嶼,又謊報到了普陀,了卻了老母親一大心願。

王安石,北宋宰相,是我國歷史上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學家。慶曆七年(公元2023年),他27歲,即任鄞縣縣令。慶曆八年整治東錢湖,使333平方公里農田受益。

他滿懷濟民之志,抱負雄才大略,上任伊始,即深入全縣作實地調查考察。是年十一月,風塵僕僕,冒風寒、履冰霜,從縣城出發,至萬靈鄉之左界(今邱隘鎮)「升雞山」(今五鄉鎮)觀砌工鑿石,「入育王山」,「下靈巖」,「浮石湫」(今北侖大矸鎮)之壑以望海,而謀作斗門於海濱,至蘆江(今柴橋鎮),臨決渠之口,令劈山開河,並築20里長塘,「遊天童山,宿景德寺(今天童寺)」,「遂行至東吳,泊舟堰下(今東錢湖鎮),過五峰(今橫溪鎮),至小溪(今鄞江鎮)以夜中,觀新渠及洪水灣,日下昃如林村(今橫街鎮),質明,戒桃源、清道二鄉(今高橋鎮)之民以其事,凡東西十有四鄉。」並寫下了名著《鄞縣經遊記》。

隨即上書兩浙轉運使,陳述水利之要,制訂治水規劃。首先整修東錢湖,組織和率領十餘萬民工,清除葑草,立湖界,起堤堰,決陂塘,整修七堰九塘,限湖水之出,捍海潮之入(時小浹江之潮水直至鄞東五鄉鎮),解除了湖區周圍及鄞縣鎮海七鄉農民的水旱之苦。自此,「天變不足畏」,「七鄉三邑(鄞、鎮、奉)受沾濡」,「大暑甚旱,而卒不知有凶年之憂」。

東鄉之田遂連年獲得豐收,民間口碑載道。正如清道光年間詩人陳勱在《讀王荊公<鄞縣經遊記>有感》一詩中所表達的:

荊公事吾鄞,學校振士風。

石臺足師表,樓王皆儒宗。

留心及水利,經遊詳記中。

旱澇切民瘼,往返勞行蹤。

當時青苗法,實惠遍村農。

王安石在鄞縣任知縣三年,不僅興修水利,還以低息貸谷於民,組建聯保,平抑物價,建立縣學,為以後在全國實行變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王詩善文,好交文士墨客,故在縣衙後園建一「西亭」,為會文之所。他在離鄞時,寫下《登越州城樓》一詩,表達了對鄞縣的依戀之情:

越山長青水長白,越人長家山水國。

可憐客子無定宅,一夢三年今復北。

可是,直到晚年,他還是不能實現「早晚重來此地遊」的宿願,但始終耿耿於懷,眷戀情深。他在《憶鄞》詩中又寫道:

明州城廓畫圖傳,尚憶西亭一艤船。

投老光陰非復苦,當時風月故依然。

沙孟海(1900-2023年)書法篆刻家。原名文若,號沙邨、石荒、蘭沙。浙江鄞縣沙村人。

早年從馮君木學古典文學,從吳昌碩學書法篆刻。歷任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省博物館名譽館長,浙江美術學院終身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名譽理事、顧問,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名譽主席,西泠印社社長,西泠書畫院院長等職,被尊為書壇泰斗。書法由篆隸入手,下逮漢魏碑版,恣意摹習,領略其體勢。

中年以後多作真行草書,探綜眾長,融會貫通,行以己意,故能沉雄茂密,變化多姿,氣勢磅礴,自成風格。篆刻不多作,主張樸拙一路,不專師一家。著有《沙孟海論書叢稿》、《蘭沙館印式》、《沙孟海寫書譜》、《印學史》、《沙孟海書法集》、《沙孟海真行草書集》、《中國書法史圖錄》等。

2樓:匿名使用者

東錢湖是湖泊,能夠出歷史名人嗎

寧波有什麼別名?這些別名有什麼歷史淵源?寧波曾經出過哪些名人?並較詳細的介紹一位。描寫寧波的詩詞文

歷史名人有哪些,歷史名人有哪些人

問題太籠統了,你有知道哪方面的歷史名人不說清楚,誰也不了。隨便說幾個把 夏桀,商紂王,周幽王,秦始皇,李斯,李牧,廉頗,藺相如,劉邦,項羽等等多的不得了,還是不問題說清楚點兒把。歷史名人有哪些人 歷史名人有哪些呢?亞歷山大。亞歷山大大帝 alexander the great,公元前356年7月20...

滕州歷史名人,滕州古代歷史名人有哪些

阿沾 1 滿德坤 1778 1838 字載夫,出生地 山東省滕州市西崗鎮柴裡村 清嘉慶五年 1800年 武科舉人,接連考中進士,殿試中第一甲第二名 榜眼 授予二等侍御職務。曾任直隸提標遊擊署保定營參將 江南漕標中軍副將 湖北鄖陽鎮總兵。道光十八年 1838年 秋病逝。2 滕文公,是一位戰國中期滕國 ...

姓氏「葛」有何由來,出現過哪些歷史名人

文學嘗試 葛洪丹陽句容人,葛玄曾孫,東晉道教理論家 醫學家 煉丹術家。自號抱朴子,好神仙導養之法,後卒於羅浮山。其對化學 醫學的發展有一定貢獻,著有 抱朴子 等傳世。葛榮 528年 北魏末河北農民起義首領,孝昌二年 526年 九月,於博野白牛邏 今河北蠡縣 一戰,斬殺魏章武王元融,自稱天子,國號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