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歷史名人,滕州古代歷史名人有哪些

時間 2021-10-20 22:51:21

1樓:阿沾

1、滿德坤(1778~1838) 字載夫,  出生地(山東省滕州市西崗鎮柴裡村),清嘉慶五年(2023年)武科舉人,接連考中進士,殿試中第一甲第二名(榜眼),授予二等侍御職務。曾任直隸提標遊擊署保定營參將、江南漕標中軍副將、湖北鄖陽鎮總兵。道光十八年(2023年)秋病逝。

2、滕文公,是一位戰國中期滕國(今山東滕州市市區西南十二華里古滕國)的國君。實際上,春秋戰國之際有兩位「滕文公」, 他們皆是西周滕國先君錯叔繡之後裔:一是,春秋時代的滕文公,世人多對此不熟悉。

他也是一位德高望重、有惠於民的滕國國君。

二是,戰國時代的滕文公,本諡名為滕元公。因為《孟子》有記載其「從孟子而響應善國之治」,後人多對此熟悉,滕國文化所宣揚道德風範核心,也主要就是他。

3、 孟嘗君(生卒年不詳),戰國時齊國貴族。姓田名文,是齊宗室大臣靖郭君田嬰之子,襲父爵封於薛(今山東滕州市東南),稱薛公,號孟嘗君。「戰國四公子」之一,以輕財下士著稱,門下食客至數千人。

他先任齊相,發展合縱抗秦勢力,後又任魏相,轉而聯趙、燕等國,附秦攻齊,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權變之臣。

4、 王晏(890—966年),徐州滕(今山東滕州人)人。五代時大將。先後事過四朝帝王,官至太子太師,封韓國公。

5、春秋魯國建築工匠。公輸氏,名般。創制攻城雲梯和磨粉之磑等器具。

據傳又發明鋸子等木作工具。 舊時建築工匠尊為祖師。魯班,姓公輸,名般。

又稱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

因是魯國人(今滕州人),「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

2樓:娛樂解說課

1、墨子

墨子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戰國初期偉大的思想家 、政治家,自然科學家。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

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墨子在戰國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

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其**根據墨子生平事蹟的史料,收集其語錄,完成了《墨子》一書傳世。

2、魯班

魯班,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發明了鋸、風箏、曲尺、墨斗、刨子、鑿子等各種木作工具,還發明瞭磨、碾、鎖等。由於成就突出,建築工匠一直把他尊為「祖師爺」。

3、奚仲

奚仲,造車鼻祖,是奚姓、任姓、薛姓的祖先,也是古薛國的祖先。奚仲發明了車,奚仲是古薛國地面上出現最早的,也是最大的發明家、政治家,過世後被百姓奉為車神。

4、毛遂

戰國時薛國人,趙國平原君的門客。身為趙公子平原君趙勝的門客,居平原君處三年未得展露鋒芒。公元前257年,他自薦出使楚國,促成楚、趙合縱,聲威大振,並獲得了「三寸不爛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的美譽。

毛遂後卒於薛,葬於北門外(原滕州官橋火車站處),**初年,修建津浦鐵路(今京滬鐵路)時,遷葬官橋車站西,現遷葬墓址尚存。相關典故:說楚合縱 , 毛遂自薦 ,楚廷約縱 ,真人難識 ,三寸之舌,脫穎而出,因人成事,一言九鼎。

5、滕文公

滕文公,戰國時滕國的賢君,名巨集,滕定公之子,當時世稱元公。滕文公做國君後,根據孟子的意見,在國內推行仁政,實行禮制,興辦學校,改革賦稅制度等。

6、孟嘗君

姓田名文,田嬰之子,戰國時期四君子之一,田文繼位後,他輕財下士,廣招八方志士仁人。不久,門下食客達3000餘人,境內百姓達6萬餘戶。

7、李元嬰

李元嬰,唐太宗李世民之弟,被封為滕王,非滕州人。滕王李元嬰先後任滕州(今山東滕州)、洪州(今江西南昌)、隆州(今四川閬中),並在這三處築有三處滕王閣,貞觀年間,李元嬰曾被封於滕州故為滕王,且於滕州築一閣樓名以「滕王閣」(已被毀),後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因思念故地滕州修築了著名的「滕王閣」,此閣因王勃一首「滕王閣序」為後人熟知,成為永世的經典。據史書記載李元嬰從小就受到了宮廷藝術薰陶,在**、舞蹈、繪畫上有一定的造就,其藝術的修養為日後修建滕王閣打下了基礎。

滕州古代歷史名人有哪些?

3樓:匿名使用者

1、墨子

墨子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戰國初期偉大的思想家 、政治家,自然科學家。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

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墨子在戰國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

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其**根據墨子生平事蹟的史料,收集其語錄,完成了《墨子》一書傳世。

2、魯班

魯班,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發明了鋸、風箏、曲尺、墨斗、刨子、鑿子等各種木作工具,還發明瞭磨、碾、鎖等。由於成就突出,建築工匠一直把他尊為「祖師爺」。

3、奚仲

奚仲,造車鼻祖,是奚姓、任姓、薛姓的祖先,也是古薛國的祖先。奚仲發明了車,奚仲是古薛國地面上出現最早的,也是最大的發明家、政治家,過世後被百姓奉為車神。

4、毛遂

戰國時薛國人,趙國平原君的門客。身為趙公子平原君趙勝的門客,居平原君處三年未得展露鋒芒。公元前257年,他自薦出使楚國,促成楚、趙合縱,聲威大振,並獲得了「三寸不爛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的美譽。

毛遂後卒於薛,葬於北門外(原滕州官橋火車站處),**初年,修建津浦鐵路(今京滬鐵路)時,遷葬官橋車站西,現遷葬墓址尚存。相關典故:說楚合縱 , 毛遂自薦 ,楚廷約縱 ,真人難識 ,三寸之舌,脫穎而出,因人成事,一言九鼎。

5、滕文公

滕文公,戰國時滕國的賢君,名巨集,滕定公之子,當時世稱元公。滕文公做國君後,根據孟子的意見,在國內推行仁政,實行禮制,興辦學校,改革賦稅制度等。

6、孟嘗君

姓田名文,田嬰之子,戰國時期四君子之一,田文繼位後,他輕財下士,廣招八方志士仁人。不久,門下食客達3000餘人,境內百姓達6萬餘戶。

7、李元嬰

李元嬰,唐太宗李世民之弟,被封為滕王,非滕州人。滕王李元嬰先後任滕州(今山東滕州)、洪州(今江西南昌)、隆州(今四川閬中),並在這三處築有三處滕王閣,貞觀年間,李元嬰曾被封於滕州故為滕王,且於滕州築一閣樓名以「滕王閣」(已被毀),後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因思念故地滕州修築了著名的「滕王閣」,此閣因王勃一首「滕王閣序」為後人熟知,成為永世的經典。據史書記載李元嬰從小就受到了宮廷藝術薰陶,在**、舞蹈、繪畫上有一定的造就,其藝術的修養為日後修建滕王閣打下了基礎。

4樓:匿名使用者

滕州素有三國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的讚譽.三國指的是 滕國 薛國和小邾國.這裡是北辛文化的發源地,2023年之前東夷人就在這裡活動.

從古至今湧現出了許多著名人物,下面就一一介紹.

墨子,科聖,墨家文化的創始人,主張"兼愛""非攻".

魯班,木匠、石匠等職業的祖師,發明了筷子,鋸等。

滕文公,滕小國國王,在位期間實行「仁政」,滕小國世稱「善國」。

劉伶:晉朝人,世稱「酒仙」。

孟嘗君:戰國四君子,曾做過齊相和秦相。

毛遂:著名的「毛遂自薦」的主人公。

叔孫通:漢朝帝師。

滕州有什麼名人?

山東省滕州市有哪些名人?

5樓:夢妮

墨子  魯班   奚仲   滕文公   毛遂       孟嘗君     叔孫通   匡衡   賀敬之

墨子名翟,戰國時期魯人。墨子工匠出身,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出生於勞動人民併為勞動人民呼喊奔波的思想家。墨子博學多才,創立了墨家學派。

以「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為宗旨,提出「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命」等主張,其主要思想、業績體現在《墨子》一書。墨子不但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還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他在力學、數學、光學等方面的某些創見與近代科學原理幾乎完全相同,後人尊稱墨子為「科聖」。

魯班魯班,姓公輸,名般。因是魯國人(今滕州人),「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

魯班,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

魯班的發明創造很多。《事物紺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記載,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創造的如曲尺(也叫矩或魯班尺),又如墨斗、刨子、鑽子,以及鑿子、鏟子等工具傳說也都是魯班發明的。這些木工工具的發明使當時工匠們從原始、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勞動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藝出現了嶄新的面貌。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名師巨匠,把他尊為我國土木工匠的始祖。

奚仲任姓,古薛國(今滕州市)人。據傳為黃帝之後,夏禹之臣,因善造車,受封於薛,為異姓諸侯。奚仲生活在夏初,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與薰陶,非常喜愛科學技術,再加上天資聰明、勤奮好學,青年時期就成為遠近聞名的能工巧匠。

滕文公戰國中期滕國(今滕州市)國君,滕定公之子。周顯王四十三年(公元前326年),滕文公以太子身份出使楚國,在途經宋國時,兩次拜見孟子,向他請教治理國家的辦法。文公受到孟子的教誨。

增強了將滕國治理為善國。滕文公做國君後,根據孟子的意見,在國內推行仁政,實行禮制,興辦學校,改革賦稅制度等。不久,滕文公名聲大震,遠近都稱文公為「賢君」,自願來滕定居者絡繹不絕。

數年後,滕國人丁興旺,國富、民強、賢君,善國之名遠揚。

毛遂戰國時薛(今滕州市張汪鎮)人,趙國平原君的門客。三年無所為,不被人所知。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兵圍攻趙國都城邯鄲。

趙孝成王派平原君去楚國求援,臨行前,平原君準備挑選20名門客隨同前往,已選中19人,尚缺1人。這時,毛遂自告奮勇,願與平原君同往。到楚國後,平原君與楚王會談,求其出兵援趙。

半日已過,會談仍不見成效。毛遂手握寶劍登階而上,陳其利害,毛遂一席話語說得楚王連連點頭稱是,遂與平原君歃血為盟,決心楚趙聯合共同抗秦。至趙國後,平原君將毛遂視為上客。

毛遂後卒於薛,葬於薛城北門外(原滕州官橋火車站處),**初年,修建津浦鐵路時,遷葬官橋車站西,現遷葬墓址尚存。相關典故:說楚合縱 , 毛遂自薦 ,楚廷約縱 ,真人難識 ,三寸之舌,脫穎而出,因人成事,一言九鼎

孟嘗君姓田名文,田嬰之子,戰國時期四君子之一。薛國(今滕州市張汪鎮)人。田文繼位後,他輕財下士,廣招八方志士仁人。

不久,門下食客達3000餘人,境內百姓達6萬餘戶。公元前298年,秦昭王聞知孟嘗君賢能,聘為國相,後聽信讒言,將孟嘗君囚禁。孟嘗君靠門客有「狗盜」「雞鳴」之技方才逃出。

後孟嘗君又被齊閔王聘為齊相。在任期間,他主張聯合韓、魏,牽制楚、趙,發展合縱抗秦勢力,使齊國名聲大震。有一年,門客馮諼替孟嘗君到薛地收債,競「竊矯君命,以債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

」並稱「乃臣所以為君市義也」。後因同姓田甲劫閔王,遭人誣告。孟嘗君謝病歸薛時,「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

」孟嘗君卒後,葬於薛城東北隅,現墓址尚存。 相關典故:關馮媛客,高枕無憂,狡兔三窟,合浦還珠,雞鳴狗盜

叔孫通漢初薛國(今滕州)人。秦末,參加了項梁的起義軍。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叔孫通在彭城率領儒生**百餘人歸順劉邦。

叔孫通聰明機警,善於言辯,審時度勢,得到了劉邦的賞識。叔孫通見劉邦為群臣無禮而憂慮,召集儒生,參照周朝和秦朝的禮儀結合漢初的實際情況制定漢代的朝儀。孝文帝時,叔孫通又任奉常,並制定了宗廟儀法。

叔孫通不僅幫助劉邦整頓了朝綱,而且制定了一套適合當時形勢需要的政治禮儀制度,他的一生為漢王朝的建立和鞏固起了重要作用。司馬遷稱叔孫通為「漢家儒宗」。

匡衡字稚圭,西漢著名經學大師,東海郡承縣(今滕州)人,匡衡幼年好學,勤奮努力,據《西京雜記》載:「匡衡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匡衡讀書不但刻苦勤奮,而且說《詩經》見解獨特。

當時流傳著這樣的話:「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

匡衡任少傅數年,多次向皇帝上疏,陳述治國之道,並經常參與研究討論國家大事,按照經典予以答對,言合法義,博得元帝信任。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為丞相,封樂安侯,輔佐皇帝,總理全國政務。在後幾年裡,匡衡與同僚間漸有離隙,被人**,貶為庶民,返回故里,不幾年,病死於家鄉。

賀敬之賀敬之2023年11月5日生於山東嶧縣(今滕州)一個貧農家庭。2023年流亡到湖北、四川。2023年(15歲)開始發表詩歌作品。

2023年到延安,入魯迅藝術文學學院學習、工作。這時期的主要工作收入了後來出版的《並沒有冬天》、《鄉村的夜》等詩集中。2023年後寫了《南泥灣》、《翻身道情》、《七支花》等歌詞和《栽樹》、《周子山》(與人合作)等秧歌歌劇。

2023年與丁毅等集體創作了歌劇《白毛女》。抗日戰爭勝利後,在華北解放區工作。先後出版了《笑》、《朝陽花開》等詩集及秧歌劇《秦洛正》等。

歷史名人有哪些,歷史名人有哪些人

問題太籠統了,你有知道哪方面的歷史名人不說清楚,誰也不了。隨便說幾個把 夏桀,商紂王,周幽王,秦始皇,李斯,李牧,廉頗,藺相如,劉邦,項羽等等多的不得了,還是不問題說清楚點兒把。歷史名人有哪些人 歷史名人有哪些呢?亞歷山大。亞歷山大大帝 alexander the great,公元前356年7月20...

山東近代歷史名人,山東近代歷史名人

楊子榮 偵察英雄,戰鬥模範 楊子榮,原名楊宗貴。多次立功受獎,並被評為 偵察英雄 戰鬥模範 1947年,一舉將 座山雕 及其聯絡部長劉兆成 祕書官李義堂等25個土匪全部活捉,創造了深入匪巢以少勝多的戰鬥範例。在繼續追剿丁煥章 鄭三炮等匪首的戰鬥中英勇犧牲,時年僅31歲。2009年9月10日楊子榮被評...

阜陽的歷史名人有那些,阜陽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牙牙的弟弟 有管仲 鮑叔牙 甘茂 呂蒙 歐陽修等。1 管仲 管仲 約公元前723年 公元前645年 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潁上 今安徽潁上縣 人。中國古代著名的經濟學家 哲學家 政治家 軍事家,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後代。齊僖公三十三年 公元前698年 開始輔佐公子姜糾。齊桓公元年 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