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儒家董仲舒的歷史地位是什麼,漢代儒家董仲舒的歷史地位是什麼

時間 2021-09-14 13:57:53

1樓:sunny小翊

【董仲舒】是西漢一位與時俱進的思想家,儒學家,西漢時期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和今文經學大師。漢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他把儒家的倫理思想概括為「三綱五常」,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從此儒學開始成為官方哲學,並延續至今。

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統」、「天人感應」理論,為後世封建統治者提供了統治的理論基礎。時至今日,仍有學者在研究他的思想體系及故里等方面的文化,他的著作彙集於《春秋繁露》一書。

2樓:三生幸為愛歸

董仲舒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復興了被扼殺達百餘年之久的儒家文化,而且一個新的歷史時期融會貫通了中國古典文化中各家各派的思想,把它們整合為一個嶄新的思想體系。他的著作後來大都彙集在《春秋繁露》一書中。

他向漢武帝推薦儒家思想,其本人也是儒家學派的代表與繼承者,漢武帝採用他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孔子的思想在一千年後得到君主的應用,才有了後來的盛世。但同樣也是很多學派滅亡。

董仲舒的哲學基礎是「天人感應」學說。他認為天是至高無上的人格神,不僅創造了萬物,也創造了人。因此,他認為天是有意志的,和人一樣「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人與天

是相合的。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繼承了思孟學派和陰陽家鄒衍的學說,而且將它發展得十分精緻。

董仲舒認為,天生萬物是有目的的。天意要大一統的,漢皇朝的皇帝是受命於天來進行統治的。各封國的王侯又受命於皇帝,大臣受命於國君。

家庭關係上,兒子受命於父親,妻子受命於丈夫,這一層層的統治關係,都是按照天的意志辦的,董仲舒精心構築的「天人感應」的神學目的論,正是把一切都秩序化、合理化,正是為漢皇朝統治者鞏固其**集權**制度服務的。

董仲舒利的陰陽五行學說,用陰陽的流轉,與四時相配合,推論出東南西北中的方位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的關係。而且突出土居**,為五行之主的地位,認為五行是天道的表現,並進而把這種陽尊陰卑的理論用於社會,從此而推論出「三綱五常」。這裡所說的三綱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他認為「道」是源出於天的,「天不變,道亦不變」。即是說「三綱五常」、「大一統」等維護統治秩序的「道」是永遠不變的。那麼,如何解釋皇位的更換和改朝換代呢?

為此,他提出了「譴告」與「改制」之說。他認為統治者為政有過失,天就出現災害,以表示譴責與警告。如果還不知悔改,就出現怪異來驚駭。

若是還不知畏懼,於是大禍就臨頭了。

他認為人的認識活動受命於天,而認識的目的是瞭解天意。通過內省的途徑就能判斷是非,達到「知天」的目的。另外還必須通過對陰陽五行的觀察,才能達到對天意、天道的瞭解。

正是按照「盡心」、「知性」、「知天」的模式,達到「天人合一」。他還認為通過祭祀能與神相溝通,使之能看見一般人所看不見的東西,這樣就能知道天命鬼神了。這種認識論達到了神祕的程度。

在人性論上,董仲舒異於孟子的性善論,也不同於荀子的性惡論,而是主張性三品說。他認為性是由天決定的,性是天生的質樸,雖可以為善,但並非就是善,只有「待外教然後能善」,即人性善是通過教育的結果。君王要順天之意來完成對人民的教化。

他著重教化,並提出「防欲。

董仲舒的思想,是西漢皇朝總結歷史經驗,經歷了幾十年的選擇而定下來的官方哲學,對鞏固其統治秩序與維護大一統的局面起了積極的作用。董仲舒不僅是正宗神學的奠基者,又是著名的經學家。

史籍記載

董仲舒喜歡談論神祕莫測之事,善為災異之說。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遼東高廟和長陵高園殿發生火災,董仲舒推說其意,寫成《災異之記》草稿,尚未上書皇帝。主父偃私見其稿,因為嫉妒董仲舒,所以將《災異之記》草稿偷竊出來上奏朝廷。

漢武帝將它交與朝中諸儒審閱。因其中有諷刺時政的文字,漢武帝一怒之下,把董仲舒打下了大獄,雖然後來漢武帝看重他是著名的經學大師,又下詔赦免其罪,復為中大夫,讓吾丘壽王向他學習《春秋》公羊學,但是董仲舒再也不敢談論災異。

3樓:yx冬日

他把儒家的倫理思想概括為「三綱五常」,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從此儒學開始成為官方哲學,並延續至今。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統」、「天人感應」理論,為後世封建統治者提供了統治的理論基礎。時至今日,仍有學者在研究他的思想體系及故里等方面的文化,他的著作彙集於《春秋繁露》一書。

4樓:匿名使用者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確立了儒家學術在中國文化中的統治地位

5樓:瀚海西風萬里沙

儒家地位挺高,但當時的政治地位不高,漢武帝聽取了他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實際上仍然用法家思想治國,不過披上儒家外衣,為自己的統治找一個更合法的理由

6樓:

漢代儒學興起的大功臣

7樓:國風之漫

他是司馬遷的老師,也是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倡導者,但是雖然漢武帝採納了他的建議,但並沒有因此而重用他。

8樓:夏侯北靖

程朱一類人,儒家思想中偏重一方,

9樓:小捌

當時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學術界他是至高無上的

10樓:奇駿

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倡導者

儒家思想取得正統地位的原因是什麼

11樓:一指流砂的風華

1、源源不斷的傳承

2、他的一些思想與封建統治,即皇帝的符合,所以收到皇家的推崇3、他的孝、廉等思想,正好與當時人們追求的道德觀相同4、不斷的人才和**的傳教

【ps】其實最主要的應該是,他的部分思想與封建統治者所希望的相符,封建統治者需要一種思想來讓人們更加服從他

12樓:笑面西毒小歐陽

諸子百家只有儒墨道法四家有政治主張,墨家主張皇帝選舉產生,這個直接被否定了。秦用法家思想二世而亡,漢初用道家無為而治,被匈奴各種欺負,所以就該試試儒家了,試了試,不錯,就用下去了,一用就是兩千年。

漢代經學與董仲舒儒學之間是什麼關係

13樓:這些年招方

代經學分為西漢今文學,東漢古文學

古文經學注重研究古人的微言大義,今文經學注重闡釋今人的理解。

董仲舒吸納了經學理論成果,以陰陽五行為其理論體系的框架,將儒家傳統的政治倫理主張填充其中,如以陰陽比況三綱,以五行比況五常,完成了漢代經學的理論奠基和改造。

在儒家的發展歷程中西漢董仲舒起了什麼重要作用

14樓:飄雪人間江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bai一統」和「罷黜百

du家,zhi

獨尊儒術」,強調dao以儒家思想為國家的回哲學根本,杜絕答其他思想體系。漢武帝採納了他的主張。從此儒學成為正統思想,研究四書五經的經學也成為了顯學。

此時,孔子(551 bc – 479 bc) 已死百餘年。董仲舒在具體的政策上將道家,陰陽家和儒家中有利於封建帝王統治的部分加以發展,行成了新儒家思想。

15樓:牛牛的天空下

在漢武帝採抄納了董仲舒思想要襲大一統的建議之後,施行了"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政策,將儒學作為正統思想,從此漢代思想界樹起了儒學的權威,產生了中國特有的經學以及經學傳統。漢代立五經博士,明經取士,形成經學思潮,董仲舒被視為"儒者宗"。

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地位

第一,社會主義公有制已成為我國的經濟基礎.三大改造的勝利完成,使我國的所有制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到1956年,在國民經濟中,國營經濟佔32.2 合作社經濟佔54.4 公私合營經濟佔7.3 資本主義經濟下降到0.1 個體經濟則下降到7.1 總之,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公有制 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 經濟佔...

為什麼漢宣帝的歷史地位不如漢武帝

漢武帝是西漢發展的高潮期。而且漢武帝統治時間又長。這個期間,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同時,漢武帝時期開疆拓土,擊潰匈奴 東並朝鮮 南誅百越 西愈蔥嶺,征服大宛,奠定了中華疆域版圖,首開絲綢之路 首創年號,興太學。漢宣帝知名度就小多了,宣帝在位期間,全國政治清明 社會和諧 經濟繁榮 吏稱其職,民安其業 史...

如何看待清朝的歷史地位,對清朝的歷史評價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統治長達200多年。談中國歷史,清朝是不可能被避免的話題。對清朝的歷史評價 你是怎麼看待清朝的?對於中國的歷史是好還是壞?清朝還是比較差勁兒的,因為清朝過後,好像我們就已經要走向滅亡了,最後我們中國的歷史來說,應該是一件好事,因為正是清朝走向了滅亡,才成立了我們中華人民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