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餅的歷史地位,翼城石子餅民俗作文

時間 2022-12-06 10:45:02

1樓:可

石子餅的歷史地位:被譽為「遠古華夏第一餅」。是一種山西古老的風味小吃,因傳承遠古烹飪技術,被專家稱為「活化石」,是一種深厚悠久的民俗傳統。

祝學習進步,望!

翼城石子餅民俗作文

山西石子餅的家常做法大全怎麼做好

2樓:心跳如傅歌

1.麵粉加入發酵粉,和成略硬的麵糰,放置溫暖的地方放置2倍大小2.分割成40克左右的劑子。

3.小茴香、八角、花椒放入鍋中小火幹炒至散發出香味4.用擀麵杖擀成細粉。

5.加入鹽,澆上燒熱的花生油,拌勻。

6.麵糰擀成長條,抹上油鹽香料,捲成小卷,二次醒發7.捏緊面卷兩頭,折在一起,揉成圓形。

8.華夫餅模具洗淨,燒乾,塗上少許黃油保養9.放入麵糰,壓緊,一面烤1-2分鐘,基本不冒熱氣開啟看看顏色,再選擇性加熱幾十秒。

10.用筷子夾出即可。

3樓:拒絕灌水和廣告

石頭餅是流行於山西,陝西地區的一種漢族傳統名點,中國傳統的烙制食品。石頭餅又稱石予饃,唐朝時稱石鏊餅,明清朝稱天然餅。有明顯的古代石烹遺風。

黃河人類用火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石烹法的出現,應該說與人類谷、麥等粒食食物的食用有一定的關係。該烹調方法主要利用石塊傳、散熱慢。

西安有什麼特產?

4樓:匿名使用者

西安有賈三灌湯包子,西安涼皮,石子餅,臨潼火晶柿子,仿秦兵馬俑等特產。

1.賈三灌湯包子。

賈三是西安城的名人。來到西安,你是無論如何該去拜望賈三先生的,該去品味賈三先生透徹人心的清真和美倫美煥的技藝。找到賈三,你就算是找到了真正的小吃。

西安的小吃多,「賈三灌湯包子」是名頭最大、字號最為響亮的西安小吃之一。 賈三是回民,西安的回民差不多都是經商理財、運營資本的天才;同時,西安的回民有著悠久的吃苦敬業、愛國愛教的傳統。賈三依靠著優秀的民族傳統和祖祖輩輩傳下的敬業精神,歷經三年初創,五年立基,十年的潛心發現,二十年的不斷出新,創制出了「灌湯」形式的、以「賈三」冠名的系列美食。

2.西安涼皮。

特點:味酸、辣、爽口、涼香,皮子具筋軟的特點,宜於夏天吃用。 製作方法:

擀麵皮、蒸麵皮。 主要原料:麵粉、調料、菜籽油、辣子。

涼皮又稱「釀皮子」,從唐代冷淘面演變而來。其麵皮選料精良,工藝嚴謹,調味講究,以「白、薄、光、軟、筋、香」而聞名,涼爽可口,宜於夏天食用。如今是關中西府的重要名吃。

3.石子餅。

製作方式古老,經久耐貯,攜帶方便。食用時油酥鹹香,營養豐富。主要原料:

精麵粉。石子餅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又稱幹饃或砂子饃,唐代稱「石傲餅」其特點是:經久耐貯、攜帶方便。

食用時油酥鹹香、營養豐富。如今,石子餅已進入西安高階飯店,成為食用及饋贈佳品。

4.臨潼火晶柿子。

臨潼火晶柿子因果實色紅如火,果面光澤是水晶而得名。又因熟後質軟,外皮火紅,深秋成熟時掛滿枝頭,如火焰般豔麗,所以又叫「火晶」。它的特點是:

個小色紅,晶瑩光亮,皮薄無核,果肉密甜、火晶柿子果實扁圓、吃起來涼甜爽口,甜而不膩,味道極佳,且果皮極易剝離。

5.仿秦兵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吸引了數千萬中外遊人前往觀賞,秦兵馬俑復仿製品也來越成為遊人渴望得到的紀念品,同時日漸成為一些涉外企業和高雅華貴的公共場所提高聲譽的一種裝飾品。為了滿足中外人士的需求,文物和工藝美術部門通力協作,集中優秀工藝大師,設計和復仿製出了各種造型和規格不同的陶兵俑和馬俑。

山西翼城石頭餅的做法

5樓:翰林學庫

石頭餅又叫圪烙桃,是山西別具風味食品之一。由於是把餅胚放在燒熱了的石子上面格制的,由此得名。它不僅具有油酥鹹香、營養豐富、易於消化、耐貯等特點,而且由於其製作手法的獨特而深受人們喜愛。

餅心分甜鹹兩種,和月餅一樣是中秋節期間的食品。八月十五前後,黃昏時,月光下,村村街巷裡都能聽到翻動石子的嘩嘩聲,那是在做圪烙拓。石子多年使用,油光光的,一般一個村才一兩副,要輪著一家一家用。

據傳,一家有二十多年的油石子,到六十年代,遭災,無面作餅,無油炒菜,每次熬蘿蔔,將石子先煮水中便有油花,以此煮過兩年。

製作方法:1、麵粉加入適量清水,加入精鹽(或糖)、食用鹼、食用油和成麵糰,反覆揉勻揉透,摘成小劑,用擀麵杖擀成銅錢厚薄的圓形餅坯。

2、將洗淨的石子放入鍋內用小鏟不停地翻動加熱,使其均勻受熱後,再將一部分燒熱的石子取出。

3、將餅坯置於鍋內燒熱的石子上,再把取出的石子蓋在上面,上焙下烙數分鐘至餅色金黃即熟。熟後小心揀出上面的石子,以免破損石子餅,切記底火不宜太旺。

產品特點:色澤金黃,表面凸凹不平,別具一格,鹹口味的油酥鹹香,脆利爽口。 甜口味的甜而不膩,味道醇厚。

6樓:精彩百曉生

一般石子餅:

在製作的前一天就先調好酵母。

潑油鹼:將麻油倒入瓷盆內,按比例(公斤麻油、加入兩酒盅鹼汁)將鹼汁加入其中,攪拌勻,隨即倒入開水,再攪拌。

將油鹼水晾冷後才可倒入麵粉(倘油鹼水不夠使用,可用涼開水代之)。用手攪勻呈棉絮狀時,把面和好,軟硬程度類似於幹餅。面和好後,放的十分鐘,再製作。

製作前,先將石子淘洗乾淨,倒入砂鏊,擦點油,(以防石子粘在麵餅上)然後反覆攪拌,使石子升溫均勻。製作時,先揪一塊麵團,反覆揉之,使之看似光滑即可。然後,把揉好的麵糰檊成圓狀薄餅。

將烘熱的石子向鏊子的四周攤開,**留下薄薄的一層,將圓狀餅胚置於其上,再將四周的石子覆蓋於上。一般每公斤面可製作15個左右。

包餡石子餅:

事先將紅糖餡拌好,內放點芝麻,與炒熟的白麵和熟麻油拌均勻。

製作與包月餅法雷同,但餡僅是月餅餡的一半,其餘與前一種製法相同,但需防流出糖汁。

和糖石子餅:

和麵前將白糖用開水溶化;

油鹼水應酌情減少;

和麵時要先用油鹼水,再加白糖溶汁;

其它製作與前同。

豆麵石子餅:

事前將麻子炒黃,要注意防止炒焦;

將食鹽用開水溶為液體,再注入花椒水;

和麵時,先注入油鹼水,再加鹽汁水,拌勻後,反覆揉搓;

製作與燒烤法同前。

7樓:蒲公英花開丶

材料麵粉600克,食鹽,蔥,火腿丁,植物油做法1.首先是用煮沸的開水燙麵(我用了大約600克麵粉,還加了適量食鹽),面基本都是燙熟了,把燙麵揉成麵糰待用。

2.其次是準備若干蔥花,我還加了一些火腿丁,大約一碗待用。

3.然後是把麵糰揉好分三塊面劑,面劑擀成薄薄的面片,表面加少許植物油,抹勻,再撒上蔥花、火腿丁,攤勻,從一邊起開始卷面片,捲成長卷後旋轉成多層面再壓平,繼續擀成面片,大約與盤子大即可。

4.最後是用平底鍋刷一層植物油開始酪餅,必須是小火,這樣不容易酪糊,面的兩面要不時翻酪,適當還要做掂勺姿勢,大約6分鐘就熟透,裝盤即可食用了。

8樓:看看就長知識

加入奶油和酵母粉,靜置一斷時間以後再做,記住不要用擀麵杖,要用手按壓成型。

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地位

第一,社會主義公有制已成為我國的經濟基礎.三大改造的勝利完成,使我國的所有制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到1956年,在國民經濟中,國營經濟佔32.2 合作社經濟佔54.4 公私合營經濟佔7.3 資本主義經濟下降到0.1 個體經濟則下降到7.1 總之,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公有制 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 經濟佔...

如何看待清朝的歷史地位,對清朝的歷史評價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統治長達200多年。談中國歷史,清朝是不可能被避免的話題。對清朝的歷史評價 你是怎麼看待清朝的?對於中國的歷史是好還是壞?清朝還是比較差勁兒的,因為清朝過後,好像我們就已經要走向滅亡了,最後我們中國的歷史來說,應該是一件好事,因為正是清朝走向了滅亡,才成立了我們中華人民共...

戊戌變法的背景 經過及影響 歷史地位

戊戌變法是十九世紀後期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特別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激化的產物。其產生的歷史背景,大致可以歸納為三點 第一 時代背景。1895年中日 馬關條約 簽訂後,中國不僅是帝國主義傾銷商品的市場而且也成了它們的投資場所。各帝國主義國家爭先恐後地在中日辦工廠,築鐵路,開礦山,設銀行,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