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的故事,沈括小時候的故事

時間 2021-10-14 20:37:45

1樓:金果

1、出使遼國

熙寧八年(2023年)三月,宋遼邊界衝突,遼要求以黃嵬山為分界線,宋廷不同意。遼使蕭禧到汴京,指責宋廷談判不誠,拖而不決,留在館舍不肯離去。

沈括就到樞密院查閱以前的檔案檔案,發現宋遼過去商定的協議是以古長城為界,而黃嵬山在古長城以南,相距有三十里之遙,遂上表呈報朝廷。

神宗賞賜沈括白金一千兩,讓他以回謝使的身份出使遼國。四月中旬,沈括從汴京出發時,預先找出相關書信檔案數十件,讓幕僚和吏員背熟。契丹宰相楊益戒每有問題提出。

沈括就讓手下吏員列舉檔案條文作答。談判先後進行六次,楊益戒無言可對,就威脅說,以數裡之地、絕兩國之好,不利於和平。沈括以國之道義、民之根本為理由,申明寸土不讓。

在沈括一行力爭下,遼廷最終有所退讓,緊張的宋遼關係得以暫時緩解。七月,沈括起程回國,據沿途地理形勢、風俗民情畫撰為《使契丹圖抄》,獻給朝廷。

因出使有功,沈括被提拔為淮南、兩浙災傷州軍體量安撫使;十月,權發遣三司使。次年十月,拜為翰林學士、權三司使。

2、夢溪筆談

小時候,沈括有一個愛刨根問底的習慣,喜歡琢磨一些別人想不到的問題。四月的一天,沈括正在自己家的庭院裡背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突然,一陣風吹來,將院中樹上的桃花吹落在地。他想:為什麼山下的桃花四月已經凋謝了,而山上寺廟裡的桃花卻剛剛開放呢?白居易連這點常識都不知道?還號稱大詩人呢?

母親為了讓沈括弄清楚這個問題,特意讓他邀請幾個同伴一起到山上散散心。沈括他們來到山上,果然滿山的桃花正在怒放,這可把小沈括難住了。

同樣是桃花,為什麼這裡的卻開得這麼晚呢?突然,一陣冷風吹來,他頓時恍然大悟,拍著自己的腦門大聲說:“我明白了!原來是山上地勢高,溫度低,所以花開得就晚啦。

這是由氣候條件決定的!”小沈括回到家後,立即把這一重大發現記錄下來。從此,沈括對氣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閱讀有關氣象的書籍,注意氣象的變化,立志要做一名氣象學家。

後來,沈括博覽群書,對天文、地理、文學、歷史無所不通。晚年的時候寫下了《夢溪筆談》這本鉅著。書中記載了當時氣象科技發展的最高成就,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科學遺產。

3、兵敗永樂

元豐五年(2023年)五月,沈括與副使種諤奉詔條陳制夏方略,提出進取橫山以築城、以地理優勢直接威脅西夏的戰略主張,宋廷派給事中徐禧前往鄜延路節制軍事,共同申議。

七月,沈括建議築城石堡、種諤提議銀州、徐禧主張永樂埭,終定為永樂城。八月,神宗降詔徐禧總領築城事宜,命沈括將帥府移到邊界,以接濟軍用物資和救援。

十四日後築成,徐禧令景思誼領四千人鎮守,率餘部返回米脂。九月九日,西夏出兵三十萬攻永樂城,曲珍忙報知徐禧,徐禧統兵兩萬五千往援,令沈括留守米脂。

由於兵力相差懸殊,宋軍失利,夏軍乘勝圍城,截斷水源,永樂城危在旦夕。沈括率兵一萬前去支援,被夏軍阻在永定河岸;又羌兵八萬襲擊綏德,沈括權衡利弊,決定舍永樂而保綏德。

種諤因反對築永樂城遭徐禧排擠,心懷舊恨,遂以守延州為名拒絕出兵解圍。九月二十日,永樂城失陷,徐禧、李稷、高永能、李舜舉等殉國。

折官兩百三十人,損兵一萬兩千有餘(永樂城之戰),謀取橫山的計劃宣告失敗。沈括作為一路帥臣,在明知永樂城“路險而遠、不利協防與救助。

且地理位置險要,敵軍必爭”的情況下,不堅持己見,而選擇迎合徐禧,對永樂城之敗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4、獨具慧眼

沈括在開封相國寺見到高益的一幅壁畫,內容為樂工同奏,很有意境。但人們都詬病彈琵琶的樂工撥錯了弦,管樂吹奏的都是“四”字音,在琵琶的上弦,但畫上撥的卻是下弦。

沈括經過仔細觀察後,認為高益畫的沒錯。他指出,絃樂跟管樂不同,演奏管樂時,手指按在什麼音,就發什麼音,是同時的;琵琶則不同,只有當手指撥絃之後,才會發音。

動作是早於聲音的。正因為這樣,彈琵琶的樂工的手指不在“四”字音的上弦,而在下弦。足見畫家佈置巧妙,匠心獨運。

5、揭發蘇軾

沈括大蘇軾五歲。治平二年(2023年),蘇軾進入史館,與在昭文館的沈括同在崇文院任職。熙寧二年(2023年),沈括支援變法,受到王安石重用。

蘇軾與司馬光等一起,則持反對意見,變法派和保守派形成對立。據南宋王銍《元祐補錄》記載,熙寧六年(2023年),沈括受命巡察兩浙農田水利,時蘇軾任杭州通判。

沈括到了杭州,與蘇軾談論舊情,把其新作抄錄了一份。回到京師後,沈括就用附箋的方式,把認為是誹謗的詩句詳細的“註釋”,交給了皇帝。

揭發蘇軾在詩文中“愚弄朝廷”、“無君臣之義”。元豐二年(2023年),御史何正臣、李定上表**蘇軾,烏臺詩案爆發。次年,蘇軾被貶黃州,牽連親友三十多名,涉及詩詞一百多首。

當然,沈括不是事件的主謀,但據說沈括正是始作俑者。此事李燾亦引入《續資治通鑑長編》,但對其真實性持懷疑態度。

2樓:匿名使用者

發現石油

有一次,沈括在書中讀到“高奴縣有洧水,可燃”這句話,覺得很奇怪,“水”怎麼可能燃燒呢?他決定進行實地考察。考察中,沈括發現了一種褐色液體,當地人叫它“石漆”、“石脂”,用它燒火做飯,點燈和取暖。

沈括弄清楚這種液體的性質和用途,給它取了一個新名字,叫石油。並動員老百姓推廣使用,從而減少砍伐樹木。沈括在其著作《夢溪筆記》中寫道:

“鄜、延境內有石油……頗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煙甚濃,所沾幄幕甚黑……此物後必大行於世,自餘始為之。蓋石油至多,生於地中無窮,不若松木有時而竭。”沈括發現了石油,並且預言“此物後必大行於世”,是非常難得的。

沈括發明的“石油”這個名詞便一直沿用到今天

沈括小時候的故事

3樓:我不會玩魚人

沈括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家、科學家,著有《夢溪筆談》一書。小時候,沈括有一個愛刨根問底的習慣,喜歡琢磨一些別人想不到的問題。

四月的一天,沈括正在自己家的庭院裡背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突然,一陣風吹來,將院中樹上的桃花吹落在地。他想:

為什麼山下的桃花四月已經凋謝了,而山上寺廟裡的桃花卻剛剛開放呢?白居易連這點常識都不知道?還號稱大詩人呢?

母親為了讓沈括弄清楚這個問題,特意讓他邀請幾個同伴一起到山上散散心。沈括他們來到山上,果然滿山的桃花正在怒放,這可把小沈括難住了。

同樣是桃花,為什麼這裡的卻開得這麼晚呢?突然,一陣冷風吹來,他頓時恍然大悟,拍著自己的腦門大聲說:“我明白了!

原來是山上地勢高,溫度低,所以花開得就晚啦,這是由氣候條件決定的!”

小沈括回到家後,立即把這一重大發現記錄下來。從此,沈括對氣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閱讀有關氣象的書籍,注意氣象的變化,立志要做一名氣象學家。

4樓:金果

小時候,沈括

有一個愛刨根問底的習慣,喜歡琢磨一些別人想不到的問題。四月的一天,沈括正在自己家的庭院裡背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突然,一陣風吹來,將院中樹上的桃花吹落在地。

他想:為什麼山下的桃花四月已經凋謝了,而山上寺廟裡的桃花卻剛剛開放呢?白居易連這點常識都不知道?

還號稱大詩人呢?......母親為了讓沈括弄清楚這個問題,特意讓他邀請幾個同伴一起到山上散散心。沈括他們來到山上,果然滿山的桃花正在怒放,這可把小沈括難住了。

同樣是桃花,為什麼這裡的卻開得這麼晚呢?突然,一陣冷風吹來,他頓時恍然大悟,拍著自己的腦門大聲說:“我明白了!

原來是山上地勢高,溫度低,所以花開得就晚啦,這是由氣候條件決定的!”小沈括回到家後,立即把這一重大發現記錄下來。

從此,沈括對氣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閱讀有關氣象的書籍,注意氣象的變化,立志要做一名氣象學家。後來,沈括博覽群書,對天文、地理、文學、歷史無所不通。晚年的時候寫下了《夢溪筆談》這本鉅著。

書中記載了當時氣象科技發展的最高成就,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科學遺產。

擴充套件資料:

沈括多才多藝,是一位博學家。他的《夢溪筆談》一書,內容涉及天文、氣象、曆法、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醫藥、地質、地理、文學、史學、**、藝術等方面的知識。

這廣博的知識,是沈括刻苦學習得來的。沈括為了測定北極星的位置,在3個多月中,每天晚上 起床3次(上半夜、 午夜、 下半夜各一次),**天象,畫上星圖。

3 個多月中,共畫了200多幅圖。那時候沒有鬧鐘,這樣每夜準時起床3次,是何等不容易呀。沒有堅強的毅力,是辦不到的!

沈括被罷官以後,被軟禁在湖北隨州一個又冷又潮溼的廟——法雲禪寺裡,他整整花了3年時間,編繪出了全國地圖。原來,他早就想著手這一工作,平時隨身帶著圖稿,到什麼地方就畫一點。

從著手畫草圖開始,到最後完成,前後共花費了10多年時間!沈括很喜歡親自動手做實驗。比如,為了研究共振現象,他剪了一個小紙人,“騎”在一根琴絃上,再撥動另一根琴絃。

看到那小紙人也振動起來,便斷定這根琴絃在共振。沈括很謙虛,常向各種人請教,“或醫師,或里巷,或小人,以至士大夫之家,山林隱者,無不求訪”。

他到了延安一帶,便去察看石油,並把自己的見聞寫進了《夢溪筆談》。在中國歷史上,“石油”一詞,最早就是見於《夢溪筆談》這本書。

他在杭州看到人們用畢昇創制的膠泥活字排字印刷,就詳細調查了製作過程,還了解了畢昇的生平,寫入《夢溪筆談》。如今,人們只有從這本書中才能瞭解到畢昇的生平。

如果不是沈括把他記來,恐怕後人就不知道畢昇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了。沈括看問題很精細,常有自己獨特和精闢的見解。比如,在開封的相國寺裡有一幅壁畫,畫著一個絃樂隊在演奏。

有人看了以後,說畫家畫錯了:當管樂演奏者在吹“四”字音的時候,那個彈琵琶的居然與大家不合調,手指不是在撥“四”字音所在的上弦,卻是掩著下弦。

沈括看了之後,卻認為畫家很高明,深知**。他說:絃樂跟管樂不同。演奏管樂時,手指頭 掃在什麼音,就發生什麼音,是同時的。演奏琵琶則不同,只有當手指撥絃之後,才會發音。

動作是早於聲音。 正因為這樣, 當管樂的演奏者奏“ 四”字音時, 彈琵琶的人的手指看上去不在彈“四”字音。大家聽了沈括的高見,都異常佩服。

冰心小時候的故事,冰心小時候的故事500個字

我找到幾個1900年10月5日的夜晚,月光如水,萬籟俱寂。子夜時分,福州隆普營謝家宅裡突然傳出嬰兒的呱呱哭聲,那就是冰心來到人世間的第一聲啼哭。冰心自幼聰慧好學,特別喜歡聽故事。聽完故事,水兵們拉著她的手,稱讚她聰明伶俐,並把他們在航行中用來消磨時光的 包了一包,送給冰心作為 講書 的獎品。回到家裡...

高斯小時候的故事英語版,高斯小時候的故事

你可以講一些數學故事,要比較有趣的故事來講一下。高斯小時候的故事 高斯 gauss 1777 1855 生於brunswick,位於現在德國中北部。他的祖父是農民,父親是泥水匠,母親是一個石匠的女兒,有一個很聰明的弟弟,高斯這位舅舅,對小高斯很照顧,偶而會給他一些指導,而父親可以說是一名 大老粗 認...

楊紅櫻小時候的故事

雨露心香 楊紅櫻出生在成都市一個知識分子家庭。18歲從一所中等師範學校畢業後,成了一名小學語文老師。那時的她白色連衣裙,長髮飄飄,像白雪公主。她給孩子們上一週一次的閱讀課,但課外讀物少,那時候鄭淵潔還沒出來。為豐富學生的閱讀素材,楊紅櫻索性自己寫童話。上課時把自己寫的故事夾在書本里面念,看孩子們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