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唐太宗李世民是什麼樣的人,像歷史上說的一樣嗎

時間 2021-11-04 05:12:29

1樓:中**魂

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去雁門關營救隋煬帝。唐朝建立後,李世民官居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受封為秦國公,後晉封為秦王,先後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年號貞觀。

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以文治天下,並開疆拓土,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並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公元649年7月10日(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葬於昭陵。李世民愛好文學與書法,有墨寶傳世。

2樓:匿名使用者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號貞觀。李世民在位23年,是唐朝傑出的軍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最終統一天下。626年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

李世民為帝后,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以文治天下,並開疆拓土,使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649年逝世,享年52歲,初諡文皇帝,廟號太宗,葬於昭陵。

3樓:繼潤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為人所津律樂道,頌揚備至。學界對他的雄才偉略和他對中國歷史所作出的重大貢獻都給予積極的肯定。李世民是一位有作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反隋建唐的鬥爭中起著領導作用,唐太宗玄武門之變的勝利,在客觀上對唐初社會歷史的發展起著積極作用。

唐太宗不歧視少數民族,除對突厥的侵擾用兵外,主要是採用懷柔的政治手段處理民族問題,方法妥當,政策開明,有利於民族的團結和國家的統一。

4樓:匿名使用者

其它成就:文韜武略,平定亂世,開疆擴土, 貞觀之治,求賢納諫,寬厚愛民

5樓:絕無美

發動玄武門之變是為了權

唐太宗李世民曾經說過一句話,關於鏡子的,是什麼話?

6樓:匿名使用者

夫以銅為鏡,

可以bai正衣冠

;以du古為鏡,可zhi

以知興替;以dao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回

我常保此三鏡,以防答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用銅做鏡子,可以整理好一個人的穿戴;用歷史作為鏡子,可以知道歷史上的興盛衰亡;用別人作自己的鏡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 我常儲存這三面鏡子,用來防備自己的過失。現在魏徵逝世,就失去了一面鏡子了.

7樓:匿名使用者

太宗謂樑公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嘗寶此三鏡,用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唐太宗李世民被當時的人民稱為什麼?

8樓:熊貓小沫

國內 稱為 李家二公子 秦公 秦王 太子 皇上 陛下

突厥 稱為 天可汗

9樓:手機使用者

中原人叫他皇上,突厥人叫他天可汗。

10樓:學習

天可汗 民族共同擁戴的君主

唐太宗的年號是什麼,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年號是什麼

李世民世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第二個兒子,他於626年登上皇位,次年改年號為 貞觀 唐太宗的年號是貞觀。貞觀 627年正月 649年十二月 是唐朝君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共23年。唐太宗勵精圖治開疆拓土,成為中國史上著名的明君。他繼承唐高祖李淵制定的尊祖崇道國策,並進一步將其發揚光大,運用道家思想治國平...

唐太宗李世民究竟最愛的是誰,李世民最愛的人是誰 歷史上李世民最愛誰

李世民最愛的女人就是長孫皇后了。長孫皇后有德,為他處理好六宮之事,解決他的後顧之憂。李世民十五歲的時候,就和長孫氏喜結良緣。此後,李世民和長孫氏相敬如賓,恩愛有加。長孫皇后是位典型的賢內助。長孫皇后將家中瑣事打理的井井有條,為李世民排憂解難。後來,李世民娶了多任侍妾,長孫皇后處處體諒李世民,和侍妾們...

李世民的母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母親是什麼人?

太穆皇后,竇氏,北周上柱國竇毅與襄陽長公主之女 宇文泰外孫女 聰慧剛毅,頗有才華。嫁李淵,生子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一女平陽公主。生平竇氏年幼時被舅舅周武帝宇文邕撫養於宮中,很受寵愛。她曾因勸諫周武帝親近和親的柔然公主而得到周武帝稱讚,認為她小小年紀,見識不凡。有記載稱當時的名將長孫晟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