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袁崇煥是什麼樣的人?真的是個大英雄嗎

時間 2022-01-13 07:20:05

1樓:馮煙雲煙

從漢朝衛青、班固、霍去病,到宋代岳飛、宗澤、文天祥,從明朝史可法、鄭成功,到清朝鄧世昌、馮子材,再到近現代的孫中山、謝晉元等等,數千年間,華夏民族湧現無數民族英雄。

然而,縱觀這些民族英雄,從來不曾有任何一人如袁崇煥般飽受爭議,譭譽參半,說是「愛者欲其生,恨者欲其死」也不為過。十二年前,一次所謂「民間起義」,草根學者炮轟金庸、閻崇年等權威專家一事,更是將這一爭議推上了頂峰。

當時,先正當時只是作為一個看客。今次舊事重提,是想借此分析一下,我們應該如何理性、客觀地認知與評價歷史人物。

先入為主要不得

先正初識袁崇煥,源於金庸先生武俠**《碧血劍》。眾所周知,《碧血劍》男主人公袁承志,正是袁崇煥之子,這裡就不再贅述。

還有一件事情不得不提。由於當時年少,家庭條件一般,因此囊中羞澀的我買的《碧血劍》,是盜版的。後面合訂了金庸先生的《袁崇煥評傳》及短篇**《越女劍》、《鴛鴦刀》。

讀過《袁崇煥評傳》後,我更加認定了袁崇煥是民族英雄,崇禎之死純屬咎由自取,大快人心。

一是清史專家閻崇年簽名售書時,遭到網名為「大漢之風」的明史愛好者黃海清當眾掌摑;二是網路上發起的所謂「民間起義」,無數草根學者引經據典,反駁金庸、閻崇年等著名學者觀點,打算把袁崇煥拉下神壇。

不懷疑者不讀史

旁觀「挺袁派」與「倒袁派」之爭,先正發現了一件趣事:雙方辯無可辯詞窮之時,就會直接針對對方根本下手,我說你引用的《明史》、《崇禎長編》不可信,因為清人修史為了迎逢上意,會故意抹黑明朝歷代皇帝;你說我援引的《熹宗實錄》更不靠譜,當朝史官得講究避尊者諱,所以肯定會有些春秋筆法。

然而同時我們無可否認的是,這種做法非常有效。史官只是為了混口飯吃,冒著殺頭的危險和大老闆頂著乾的人,千不存一。畢竟太史兄弟五人前仆後繼,哪怕死了三個依舊隻字不改的「崔杼弒其君」之事,同樣千古罕見,否則也不會成為美談了。

楊士奇修《太祖實錄》,不也得給朱棣幾分面子,修改一些建文朝的記載。所謂「鐵齒銅牙」的紀曉嵐主持編纂《四庫全書》,為拍乾隆馬屁,更是將無數先賢著作刪減得面目全非。

具體到袁崇煥其人,在我看來金庸先生和閻崇年通篇只引《明史》為主這種做法,確實是不對的。畢竟《明史·袁崇煥傳》裡面的確存在諸多美化袁崇煥的地方。

這裡舉個例子,按照《明史》所載,袁崇煥死後,「家亦無餘貲,天下冤之」。姑且不說「天下冤之」是在撒謊,單說為了顯示袁崇煥的清廉,家徒四壁這種說法,純屬捏造。

廈門大學善本室裡有份記載,是關於當時查抄袁崇煥家產的。明確寫著袁崇煥的弟弟卷著財物跑了,單是留下的不動產,諸如田塘、房屋等,折算紋銀是五千三百六十一兩。

求同存異,求同辯異

關於共存共贏,有個方針叫做「求同存異」,先正覺得用在歷史研究與辯論上,同樣合適。準確地說,應該更進一步,求同辯異。

要做到理性認識袁崇煥,那麼無論是明清兩代官方的《明實錄》及《明史》,還是王在晉的《三朝遼事實錄》,包括朝鮮友人的《李朝實錄》,都不妨拿來一讀。

比如諸多史書都曾提及袁崇煥確實放過「五年平遼」這樣的衛星,還有袁崇煥的確做下了「皮島斬帥」之事,那麼袁崇煥罪名裡的「託付不效」及「以謀款則斬帥」,就不算冤。當然,斬帥是否因為「謀款」,有待進一步的討論。

再說「縱敵長驅」,這是直接導致袁崇煥下獄及後來被殺的導火索,也是爭議最大之事。因為敵人確實「長驅」了,皇太極一路打到了北京城。但是袁崇煥是否有「縱敵」之舉,值得商榷。

最讓我不解的是,當時明朝士兵野戰能力確實不及後金的軍隊,比如所謂的「寧遠大捷」,也只是堅守不出,憑藉堅城利炮擋住了努爾哈赤的進攻。那麼為何到了北京城下,廣渠門外,袁崇煥的關寧鐵騎居然能與皇太極的後金軍隊正面死磕,而且還是以寡敵眾,莫非是得到了皇城氣運加成?

既然袁崇煥的軍隊不憚於與後金野戰,那麼哪怕皇太極是繞道蒙古,為何之後袁崇煥的三道防線還是失守?

想來只有兩個解釋,一是袁崇煥想學于謙,再來一次北京保衛戰,結果他玩脫了。再者只能解釋為袁崇煥與皇太極達成了某種私下的協議。但是無論如何,「縱敵長驅」這個罪名,袁崇煥是跑不掉的。

臉譜化的歷史人物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道理每個人都懂,但是到了讀史之時,卻偏偏有意無意間地忽略了。但凡正面人物,便容不得別人指其半點瑕疵;凡是昏君佞臣,必然是罪大惡極的。

比如陶淵明、歐陽修,因為文采傳世,別人如果說此二人為官能力不足,那麼其擁躉一定會一擁而上,批得你體無完膚,先正曾深受其害。再如秦檜因為冤殺岳飛之事跪了千年,如果誰敢提及他的狀元之才,以及他開始時是主戰派,那麼起碼一個「漢奸」帽子,是沒跑的。

至於袁崇煥的軍事才能,這裡先正想問一句,「兵法雲有進無退」這句最能體現袁崇煥氣節的話,究竟出自誰家兵法?

寸土必爭堅守寧遠,只是政治正確,有誰從軍事角度分析過其合理性?王在晉真的只是鼠目寸光之輩嗎?高第真的就是一個懦弱膽小之徒?

對於袁崇煥其人,在沒有其他證據的前提下,先正覺得將其徹底否定,冠之以「漢奸」、「誤國」的稱號,固然是不對的,但是此人同樣達不到民族英雄的高度。袁崇煥的本質,正是他的出身,一介書生罷了。

書生意氣,做過不少事情,同樣因為紙上談兵,犯過不少錯誤,僅此而已。

2樓:一隻路過瓜地的蝸牛

歷史上袁崇煥雖然是一名保家衛國的英雄將領,但也不是我們所知道的那樣毫無瑕疵。他曾經想通過賣糧食來拉攏蒙古,但沒想到對方和金國交好,把買來的糧食送給了金國,等於他是間接給了敵國糧食。還有他殺了名將毛文龍,本來有毛文龍在,清軍根本沒那麼越過山海關,但他卻因為私人的矛盾殺了毛文龍,所以他並不是什麼大公無私的人。

說他是英雄也算是英雄,因為他畢竟抗敵有功,但是他是比不上像岳飛那種愛國無私的大英雄。

3樓:衣衣的暖閣

歷史上的袁崇煥是明朝的一代名將,保家衛國,抵禦外族入侵,是連努爾哈赤都忌憚的人,他真的是個大英雄。

4樓:眾鑫新辰美

袁崇煥是一個大英雄,他在滿清攻打明朝的時候把滿清的軍隊擋在了山海關外而沒有投降,可見他的忠義精神。

什麼叫歷史?

5樓:小笑聊情感

歷史有三層含義:

1、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程序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

2.、沿革,來歷。

3、過去的事實。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程序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對映。

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對映,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髮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歷史是延伸的。

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充套件,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6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是很難定義的兩個字,有很多不同分類方法,從相對的層面來講,有學術歷史與通俗歷史,有歷史哲學與歷史考據,有正史和野史。

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

——————《說文解字》

歷史是一種精神的傳承,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更是我們承續祖先遺志的載體。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活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研究和詮釋。馬克思主義提出唯物史觀,其學說認為歷史是客觀存在的,無**學家們如何書寫歷史,歷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變。

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髮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充套件,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野史即所謂的與正史相對的民間編纂的歷史,其大部分是根據傳聞、神話等編寫,有的具有真實性,而有的則有待考察。

7樓:寶依白頓赫

定義歷史:history

historical

廣義歷史:物質變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

狹義歷史: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過程。

歷史學:研究物質變動的學科,簡稱史學。與歷史的概念相對應,歷史學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歷史學:世界上一切科學都可以稱為歷史學。

(「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馬克思、恩格斯)

狹義歷史學:研究人類社會以往運動發展過程的學問。

歷史科學:

通常我們將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學稱之為歷史科學,因為這是在唯物史觀科學理論指導下的歷史學,而以往的史學從根本上來說,很多都沒有超出歷史

唯心論的範疇。

歷史與歷史學的關係:

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真相只有一個。然而記載歷史、研究歷史的學問卻往往隨著人類的主觀意識而變化、發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正因為如此,當年胡適才說:

「歷史就像一個小姑娘,你愛怎麼打扮就怎麼打扮。」這裡的「歷史」一詞,嚴格說來,應該是狹義歷史學的含義。也因此,我國古代優秀的史學家們特別重視「史德」——「善惡必書」、「析理居正」,通俗地說,就是實事求是地記錄、公正客觀地分析論斷。

詞源「史」字在中國古代指史官。篆文中寫為「

」(見圖),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

「歷史」一詞則出現於清末。

歷史這個詞在英語中為history,在法語中為histoire,二者同出於希臘語的histria,其本意為「徵問」、「問而知之」。

[編輯本段]歷史學的功用及方法

歷史學的功用

英國詩人雪萊曾這樣寫道:「歷史,是刻在時間記憶上的一首迴旋詩。」

歷史,它往往會以驚人的相似度再次出現,如何從過往相似的歷史事件中吸取經驗教訓?如何利用古人的智慧應對今天的現實生活?答案是,學習研究歷史。

也因此,歷史學就有了它最重要的功用——經世致用。

何謂經世?致力於國家,致力於社會謂之經世;何謂致用,以我之所學,化我之所用謂之致用。

「以史為鑑」,「讀史明智」……都在強調著歷史學的現實指導作用,對個人、對民族、對人類的啟示和幫助。

當一個民族成為能夠從歷史中不斷汲取力量、不斷思考、不斷創新、不斷反省的民族時,那將是整個地球,乃至宇宙之福。

8樓:續坤亥帥

釋義:(一)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

,也指某種事物的發展過程或個人的經歷。

(二)過去的事實,過時的事物。例:這件事早已成為歷史。

(三)對過去事件的記載,

沿革,來歷;

大事記。

(四)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活動程序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

(五)書名。即《希臘波斯戰爭史》。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著。

全書共九卷,前四卷主要追述埃及、巴比倫、波斯、呂底亞、西徐亞及希臘本土的歷史,後五卷敘述希臘與波斯戰爭的起因和經過,止於公元前479年。書上雜有許多神話傳說,不盡可信。但此書為歐洲第一部重要的歷史著作。

(六)個人的履歷;經歷

(七)對形成未來的程序有影響的事件

歷史上真實的高俅是什麼樣的人,歷史上真實的高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高俅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頑耍,頗能詩書歌賦。若論仁義禮智,信行忠良,卻是不會。高俅 1126年 北宋末年權臣,宋徽宗時期的 汴京人。水滸傳 的主要反派人物。他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有一定的詩詞歌賦功底,會使槍弄棒,有一定的武功基礎。對中國皇帝宋徽宗百般討好,迎合徽宗好名貪功的喜好。高俅管理禁軍,...

歷史上真實的羋月是個什麼樣的人,歷史上真正的羋月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李紅騰說歷史 想必看過歷史大劇 羋月傳 的朋友,肯定對羋月這個角色不會陌生,在劇中講述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 太后 戰國時期秦國女政治家羋月,波瀾起伏的人生故事。可以說該劇情節很精彩,但也不乏加入了一些後天的創作靈感,那真是的羋月就是是什麼樣子呢?我們就來一起 羋姓是周時楚國貴族的祖姓,隨著時間的推移,...

歷史上真實的岳飛是個什麼樣的人

去問問五千萬 岳飛,字鵬舉。出身河北普通的農家。有傳言岳飛在出生時有大鵬鳥在他家屋脊上飛過,因此取名岳飛,這也註定了岳飛不平凡的一生。少年時期的岳飛天資聰慧,喜歡讀 春秋 孫子兵法 春秋讓他明白了忠孝節義,孫子兵法讓他掌握了帶兵打仗之術。23歲應徵入伍。留下了一個經典的故事,岳母刺字,岳母在岳飛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