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歷史上魏延這個人,歷史上真的有魏延這個人嗎?

時間 2022-02-01 19:26:30

1樓:匿名使用者

陳壽:「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魏延以勇略任,並鹹貴重。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孫權:「楊儀、魏延豎牧小人也,雖嘗有鳴吠之益於時務,然既已任之,勢不得輕。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

楊戲:「文長剛粗,臨難受命,折衝外御,鎮保國境。不協不和,忘節言亂,疾終惜始,實惟厥性。」

歷史上真的有魏延這個人嗎?

2樓:匿名使用者

肯定有的,但是魏延沒有喊三聲誰敢殺我,那是羅貫中編的。歷史上魏延從荊州一直跟隨在劉備身上。魏延曾經被劉備重用過,可惜劉備死了,諸葛亮掌權,諸葛亮一開始不喜歡魏延,就像劉邦不喜歡韓信一樣,魏延的日子肯定不好過,諸葛亮一直說魏延有反骨,曾經向劉備勸告此人不可用,魏延就這樣默默無聞的含冤而死。

真實歷史上的魏延是怎樣的一個人?

3樓:楊子電影

劉備入川時魏延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魏延鎮守漢中近十年,之後又屢次隨諸葛亮北伐,功績顯著。

期間魏延多次請諸葛亮給他統領一萬兵,另走一路攻關中,最後與諸葛亮會師於潼關,如同韓信的例子,但諸葛亮一直不許,因而認為自己無法完全發揮才能,心懷不滿。與長史楊儀不和,諸葛亮死後,兩人矛盾激化,相互爭權,魏延敗逃,為馬岱所追斬,並被夷滅三族。

《三國志》記載:「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元代的郝經認為楊儀「以私忿殺大將,罪浮於延」。

以上為《三國志》作者陳壽本傳的記載,不過據裴注引《魏略》所記,受諸葛亮託付兵權的是魏延,楊儀因怕魏延趁機相害,所以造謠說魏延要北上投敵,併發兵攻之,然而被誣陷的魏延深恐與戰則清白難雪,所以只逃不戰,最後終於被追殺。裴松之認為此說法是在曹魏的傳言,蜀漢陳壽的《三國志》比較可信。

4樓:牽擾龍文

《三國志·魏延傳》:「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魏延以勇略任,並鹹貴重。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 初隨劉備作戰,智勇雙全,勇冠三軍,深得劉備信任,劉備稱王后受封漢中太守,後諸葛亮北伐,任徵西大將軍,曾經向諸葛亮提出著名的奇襲長安「子午谷奇謀」,但未採納。魏延為人孤高,深明大義,多立戰功,在後期尤其為諸葛亮所倚重。但是性格上比較矜高,有些叛逆性,對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時常發牢騷,不懂得處理官場上的人際關係,得罪了很多人,尤其是與楊儀勢同水火。

在諸葛亮死後,因為不甘心就此撤軍以及不能容忍兵權落到死對頭楊儀的手中,而擅自違背諸葛亮撤兵的遺令,率軍燒燬棧道、攻擊楊儀。最後被冤枉成謀反,遭受「夷三族」的悲慘後果。 官至:

徵西大將軍【下二品】 南鄭侯 涼州刺史 漢中太守 前軍師 賜假節

5樓:平安活者

魏延是桐柏縣東鎮人吳城

魏延這個人如何,歷史上是如何評價魏延的?三國演義中魏延把諸葛亮的本命燈踢滅了害死了諸葛亮。。。。

6樓:離忄徵羽

是個猛將,但是最後叛變被馬岱殺死。說踢到本命燈屬於作者對後面魏延被殺埋下伏筆,本命燈用科學來說不會真正續命。(話說不是七星燈嗎?)

7樓:哆啦

有勇有謀,可惜被坑了

請客觀評價一下魏延這個人?是否真是一個叛逆,有些史料替魏延辯解

8樓:匿名使用者

魏延祠距離我家沒多遠(我四川人),小的時候經常去玩,所以對魏延這個人還算略有了解吧。

魏延這人是有能力的,但是人際關係並不好,原因是他不是士族出身。

你知道三國時期是門第社會,你能力再強但出身貧寒(後面沒有家族勢力撐腰)的話照樣不會被重用,而魏延就是最好的例子。更何況魏延是投降到劉備賬下的,他與劉備手下的荊州派不一樣, 荊州派雖然也是投降過來的,但別人都是荊州的士大夫啊,哪一個不是門第顯赫的?而魏延則啥也沒有。

至於反叛這件事,我只能說是三國演義裡藝術加工出來的。因為歷史上劉備對魏延非常器重,在拿下漢中以後排了魏延去守漢中,要知道漢中在當時可是戰略要地,原本以為能夠守漢中的只有張飛----畢竟張飛資歷更老、戰功更多、論忠誠度更是沒的說,但劉備卻力排眾議讓魏延去守漢中,這也說明了劉備對魏延的信任。

不過魏延這人性格不好,很多人與他合不來,劉備和諸葛亮活著的時候魏延還收斂一點,但他們二人一死就沒人管得住魏延了,後來他與楊儀撕逼的時候更是誰都不幫他,而這就是他的死因。

9樓:劉湛

魏延他有才幹那是肯定的,看他的升遷過程,入川后封賞不過是個牙門將軍,而劉備在攻下漢中的時候直接就破格提拔他當漢中太守,簡直就類似於當年劉邦拜韓信為將一樣,而劉備的識人那是鼎鼎有名的,所以說他有本事。而他有本事在諸葛第一次北伐的時候獻出的子午谷奇謀就能體現出來,他作為一個將軍,提出這種冒險的一口鯨吞關中的計謀並沒有錯,成不成功暫且不說,不過諸葛謹慎沒用他的結果第一次北伐失敗他肯定會有怨言。前面說了正因為他有本事,劉備又寵著他,所以才會養成他這種高傲自大目中無人的性格,這種人喜歡嘚瑟,其實只要別人順著他他自然就好說話,但偏偏楊儀也是個倔脾氣,看不起魏延,結果他兩最後就水火不容了。

至於後來諸葛死後魏延燒掉棧道往蜀中跑,感覺不像是叛逆,叛逆怎麼會往蜀漢大本營跑,不符合邏輯,他應該只是想借這個機會提前向朝廷告狀然後殺掉楊儀,本意應該僅僅是這樣,只是被蜀漢朝廷擴大化了。

三國正史,如何評價魏延?

10樓:顫抖巴地球人

說簡單點,魏延主張奇襲魏國都,以取奇效,但諸葛亮主張步步為營,意見不合,後來被殺害了!

11樓:夜至哀傷

反正劉備是誇獎過他的,人還不錯,諸葛要殺他,陳儀這個後勤部長是把刀,都想讓魏延死,有點冤啊

12樓:

文長和公瑾一樣真是冤枉死了。 魏延是很忠誠的人而且是蜀漢後期趙雲死後最強的將軍。只能說孔明死後在與楊儀等人的權利鬥爭中,他沒整明白結果被和諧了。

紅臉人兒太直性,跟二哥比不了啊 人家紅臉是收禮的。你這紅臉不送禮怎麼往上 上啊。

歷史上的魏延是個怎麼樣的人

13樓:匿名使用者

蜀漢名將,字文長。初隨劉備作戰,智勇雙全,勇冠三軍,深得劉備信任,劉備稱王后受封漢中太守,後諸葛亮北伐,任徵西大將軍,曾經向諸葛亮提出著名的奇襲長安「子午谷之計」,但沒被採納。魏延為人孤高,深明大義,多立戰功,在後期尤其為諸葛亮所倚重。

但是性格上比較矜高,有些叛逆性(這個「叛逆」不是古代意義上的謀反,而是現代意義上的,比如我們會說某個小孩子挺叛逆),對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時常發牢騷,不懂得處理官場上的人際關係,得罪了很多人,尤其是與楊儀勢同水火。在諸葛亮死後,因為不甘心就此撤軍以及不能容忍兵權落到死對頭楊儀的手中,而擅自違背諸葛亮撤兵的遺令,率軍燒回棧道、攻擊楊儀。最後被冤枉成謀反,遭受「夷三族」的悲慘後果。

說魏延謀反,則實在是冤枉,實際上魏延只是有爭上位的意思,想成為諸葛亮的繼承者,擔任起諸葛亮死後蜀國的軍事事務(他確實有這個能力)。然而並不能因此就說魏延本人沒有過失。 魏延敗給了楊儀,很大程度上就是楊儀遵奉了諸葛亮的臨終遺令——撤兵,而魏延卻違背了它。

魏延因為私人恩怨就率部攻擊共同仕任於蜀國的楊儀(率先動手打自己人),而且還燒燬重要的棧道、並且還是在諸葛亮剛死不久的敏感時期、又是在大軍撤退重要的時刻違背「斷後」的命令(有被敵人從背後掩殺的風險)

官至: 徵西大將軍 南鄭侯 涼州刺史 漢中太守 前軍師賜予假節

相貌:面如重棗,目若朗星

性格:驕矜高傲、忠誠

子:魏容、魏昌

14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並不是,諸葛亮死後,蔣琬成為了大將軍。魏延和蔣琬有過節,為了自保不得已而叛變,卻被楊儀和姜維用計殺死,這是三國志的記載。

歷史上的魏延是個怎麼樣的人,歷史上的魏延是個什麼樣的人?

不是,那是諸葛亮的偏見。魏延被劉備任命為漢中太守,負責抵禦北方魏軍的攻擊。劉備看人的眼光是很準的,是人都知道,所以魏延應該是個勇猛兼備的將領。腦後有反骨 是容易背叛的人 歷史上的魏延是個什麼樣的人?我也是在網上查詢的資料應該對上文相對應!魏延在羅貫中所著 三國演義 中是一個典型的悲劇人物,空有一身好...

歷史上有李元霸這個人嗎,歷史上有李元霸這個人嗎

歷史上有李元霸這個人,但是沒有 裡面的那麼神勇,強悍的李元霸只能是個虛構出來的英雄。李元霸的原型,一般認為是李淵的第三子李玄霸。李玄霸和李建成 李世民 李元吉 平陽昭公主都是李淵的嫡子女,為太穆皇后竇氏所生,但李玄霸去世的很早,早在614年,16歲的李玄霸就去世了。到清代,為避清康熙帝 玄燁 之諱而...

歷史上是否真有佐羅這個人,歷史上有佐羅這個人嗎?

京曼青 有.不信你就像項少龍一樣回去看看嗎. 忻蕾 幹嗎那麼叫真,應該有的,我相信,你信就有,不信就算了 安琪的鹿兒冰冰 沒有,不過也可能有,也可能是作者以某個人的事蹟誇大改編的。歷史上有佐羅這個人嗎?歷史上是不是真有佐羅這個人 紫金骷髏 佐羅最初出現在一位叫約翰 麥考利的記者筆下的虛構 裡。麥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