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最初是如何在心裡產生宇宙這個名稱的

時間 2022-02-10 09:15:05

1樓:匿名使用者

從古至今,人類就—直思考和探索著宇宙的奧祕。中國古代認為宇宙「天圓地方」,後來又產生出蓋天說。在中文裡,宇宙的最初含義可以從戰國時代的著作《屍子》中瞭解到: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也就是說,宇表示空間;宙表示時間。

其後東漢張衡又提出渾天說,肯定了大地是圓形的。

古埃及認為大地漂浮在水上;古希臘認為大地的下面有柱子支撐;古印度認為大地由大象馱在背上。

2世紀,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說;2023年,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又提出日心說;17世紀,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奠定了經典宇宙學的基礎。

20世紀,誕生了現代宇宙學。

2樓:匿名使用者

「宇宙」一詞,最早大概出自我國古代著名哲學家墨子(約公元前468-376)。他用「宇」來指東、西、南、北,四面八方的空間,用「宙」來指古往今來的時間,合在一起便是指天地萬物,不管它是大是小,是遠是近;是過去的,現在的,還是將來的;是認識到的,還是未認識到的……總之是一切的一切。

最早認識到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臘人。公元前6世紀,畢達哥拉斯從美學觀念出發,認為一切立體圖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主張天體和我們所居住的大地都是球形的。這一觀念為後來許多古希臘學者所繼承,但直到1519~2023年,葡萄牙的f.

麥哲倫率領探險隊完成了第一次環球航行後 ,地球是球形的觀念才最終被證實。

公元2世紀,c.托勒密提出了一個完整的地心說。這一學說認為地球在宇宙的**安然不動,月亮、太陽和諸行星以及最外層的恆星天都在以不同速度繞著地球旋轉。

為了說明行星運動的不均勻性,他還認為行星在本輪上繞其中心轉動,而本輪中心則沿均輪繞地球轉動。地心說曾在歐洲流傳了1000多年。2023年,n.

哥白尼提出科學的日心說,認為太陽位於宇宙中心,而地球則是一顆沿圓軌道繞太陽公轉的普通行星。到16世紀哥白尼建立日心說後才普遍認識到:地球是繞太陽公轉的行星之一,而包括地球在內的八大行星則構成了一個圍繞太陽旋轉的行星系── 太陽系的主要成員。

2023年,j.開普勒揭示了地球和諸行星都在橢圓軌道上繞太陽公轉,發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說,同年,伽利略·伽利雷則率先用望遠鏡觀測天空,用大量觀測事實證實了日心說的正確性。2023年,i.

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深刻揭示了行星繞太陽運動的力學原因,使日心說有了牢固的力學基礎。在這以後,人們逐漸建立起了科學的太陽系概念。

在哥白尼的宇宙影象中,恆星只是位於最外層恆星天上的光點。2023年,喬爾丹諾·布魯諾大膽取消了這層恆星天,認為恆星都是遙遠的太陽。18世紀上半葉,由於e.

哈雷對恆星自行的發展和j.布拉得雷對恆星遙遠距離的科學估計,布魯諾的推測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贊同。18世紀中葉,t.

賴特、i.康德和j.h.

朗伯推測說,佈滿全天的恆星和銀河構成了一個巨大的天體系統。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爾首創用取樣統計的方法,用望遠鏡數出了天空中大量選定區域的星數以及亮星與暗星的比例,2023年首先獲得了一幅扁而平、輪廓參差、太陽居中的銀河系結構圖,從而奠定了銀河系概念的基礎。在此後一個半世紀中,h.

沙普利發現了太陽不在銀河系中心、j.h.奧爾特發現了銀河系的自轉和旋臂,以及許多人對銀河系直徑、厚度的測定,科學的銀河系概念才最終確立。

古代人如何測量地球,在古代人們是怎麼測量地球周長的?

早期的地理學家埃拉托色尼 eratosthenes,約公元前 275 前 194 是埃及亞歷山大大圖書館的館長,他繪製了一幅已知世界的地圖,包括從不列顛群島到斯里蘭卡和從裡海到衣索比亞的地域。他利用子午線和平行線發明了一套測繪系統,成了經緯線系統的前身,而經緯線直到一個世紀之後才被真正構想出來。埃拉...

古代人民是如何得到酒麴的。如何製作酒麴

中國最原始的糖化發酵劑可能有幾種形式 即曲,櫱,或麴櫱共存的混合物。在原始社會時,穀物因保藏不當,受潮後會發黴或發芽,發黴或發芽的穀物就可以發酵成酒。因此,這些發黴或發芽的穀物就是最原始的酒麴,也是發酵原料。可能在一段時期內,發黴的穀物和發芽的穀物是不加區別的,但曲和櫱起碼在商代是有嚴格區別的。因為...

在古代,人們是如何防止盜墓的,古人是怎麼防止被盜墓的?

古人認為下葬後會到達另一個世界,因此墓葬中經常有各種寶貴陪葬品,陪同主人長眠地下,在位高權重的名人墓穴中這種情況更是普遍。但是這些財富,往往會引來許多人竭盡全力的發掘。因而為了防範盜墓,人們花盡心思 想盡許多辦法來抵擋這些不速之客,以維護自己長逝之地的安全。最簡略粗獷的一種對策就是經過建立疑冢來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