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戰,是關於誰的故事?背水一戰是誰的故事

時間 2022-12-10 03:40:03

1樓:匿名使用者

韓信。還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拔旗易幟,推陳出新,多多益善等。

背水一戰是誰的故事

2樓:d**id媽媽寶貝

韓信背水一戰 ,又稱井陘之戰,發生於漢高祖三年(前204年),漢軍和趙軍在井陘交戰,漢軍大將韓信利用趙軍主帥陳餘輕敵之心,擺下兵家大忌的背水陣,鼓吹本軍將士奮勇作戰以求死裡逃生,並另調兩千輕騎趁隙奪取趙軍軍營並在軍營內插滿漢旗。趙軍想回營稍作歇息之餘驚見本營插滿漢軍旗幟,以為漢軍已經全部俘獲趙國的國王和將領們,大勢已去,於是軍隊大亂,紛紛落荒潛逃一鬨而散。

3樓:匿名使用者

破釜沉舟。

《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公元前209年,我國歷史上爆發了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犧牲後,劉邦和項羽率領的兩支軍隊逐漸壯大起來。公元前207年,項羽的起義軍與秦將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部隊在鉅鹿(今河北邢臺地區)大戰;項羽不畏強敵,引兵渡漳水(由鉅鹿東北流向東南的一條河)。

渡河後,項羽命令全軍:「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鉅鹿一戰,大破秦軍,項兵威震諸侯。

背水一戰講的是誰的故事?

4樓:網友

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漢將軍韓信率軍攻趙,穿出井陘口,命令將士背靠大河擺開陣勢,與敵人交戰。韓信以前臨大敵,後無退路的處境來堅定將士拼死求勝的決心,結果大破趙軍。 「背水一戰」比喻處於絕境之中,為求生路而決一死戰。

5樓:頑童

「背水一戰」比喻處於絕境之中,為求生路而決一死戰。

6樓:匿名使用者

韓信吧 也可鞥是項羽 貌似這兩位都玩過這一手。

背水一戰講的是誰的故事

背水一戰故事的歷史人物主人公是誰

7樓:宛若新生久違

孺子可教成語故事中的主要人物:韓信。

背水一戰的故事,意思,主人公是誰

背水一戰的主角是誰,背水一戰的主人公是誰

諸葛驍瑜 韓信楚漢相爭的時候,劉邦命手下大將韓信領兵攻打趙國。趙王帶了二十萬大軍在太行山的井陘關迎擊。當時,韓信只帶了一萬二千人馬。為了打敗趙軍,他將一萬人駐紮在河邊列了一個背水陣。另外派兩千輕騎潛伏在趙軍軍營周圍 交戰後,趙營二十萬大軍向河邊的一萬漢軍殺來。漢軍面臨大敵,後無退路,只能拼死奮戰。這...

現在背水一戰用來形容什麼,背水一戰是什麼意思

成語 背水一戰 拼音 b i shu y zh n 解釋 背水 背向水,表示沒有退路。比喻與敵人決一死戰。出處 史記 淮陰侯列傳 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趙軍望見而大笑。示例 挫折也有兩重性。它可以把人置於死地,也可能使人置於死地而後生。他只有 了。理由 高山與平原 近義詞 破釜沉舟 背城借 一...

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拼不拼,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戰有什麼區別

y神級第六人 破釜沉舟 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幹到底。拼音 p f ch n zh u 出處 明 陳孝逸 與羅杓庵書 秋間姑且破釜沉舟 持三日糧 為射賊擒王計 必不敗 而後杜門卻軌。例句 破釜沉舟同時也毛骨悚然。近義 決一死戰 踏破紅塵 孤注一擲 沉舟破釜 反義 猶豫不決 瞻前顧後 優柔寡斷 知難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