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龐令明,三國各國十大武將及謀士

時間 2022-12-31 19:35:04

1樓:匿名使用者

龐統(179-214)字士元,襄陽(今湖北襄樊)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與諸葛亮齊名,號稱「鳳雛」, 於進圍雒縣,統率眾攻城之時,為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

先主痛惜,言則流涕。拜統父議郎,遷諫議大夫,諸葛亮親為之拜。追賜統爵關內侯,諡曰靖侯。

龐統死後,葬於落鳳坡,墓地只有簡單的維護,據說這是劉備為其親選的墓地,可府北看南,是一塊風水寶地,現有墓碑一塊。

2樓:匿名使用者

不怕死,敢跟關公單挑的人可不多啊!如果不是當時關公老了,還有傷在身的話,他肯定被關公當場砍了!但是不得不讚嘆他的膽量!

3樓:匿名使用者

武功和關公差不多。

三國各國十大武將及謀士

三國演義都有哪些著名的典故

4樓:從頭再來好風彩

六出祁山、七擒孟獲、九伐中原、三英戰呂布、煮酒論英雄、刮骨療傷、舌戰群儒、三氣周瑜木牛流馬、吳下阿蒙、大意失荊州、草船借箭、空城計等。

一、六出祁山。

諸葛亮聲東擊西,以奇兵「六出祁山」,平取隴右,是避實就虛,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曹魏赤壁戰敗後,將主力防線佈於長江、秦嶺,尤其劉備佔據荊襄,外接好孫權,故曹操更加緊長江防線。關羽荊州之失,章武三年(223)蜀主伐魏敗,曹魏以為「備已死,數多寂然無聲」,故「略無備豫」。

諸葛亮「六出祁山」,利用隴右諸多有利因素,對儘快形成抗魏統一戰線和抗魏統一戰線和抗魏聯軍有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七擒孟獲。

黃承宗認為,「七擒七縱」的故事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後來的《三國演義》和劇本加以渲染,使情節尤為離奇,怪誕不稽。而實際上諸葛亮的南征,他重用地方勢力,保障他們的利益;一反兩漢以來委官統治,遣兵屯守的政策。他對南中既不用留人,又不留兵,更不用運糧。

既籠絡了地方首領為他效力,又得到了金、銀、丹、漆、耕牛、戰馬。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使他能專事北伐中原,而後方南中境內保持安定。

三、三英戰呂布。

「三英戰呂布」是長篇歷史**《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情節,敘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在虎牢關與猛將呂布大戰的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五回。但不是史實,因為據史書記載,參與討伐董卓的沒有公孫瓚,也沒有「三英」,因此**中「溫酒斬華雄」以及「三英戰呂布」都是杜撰的。

「三英」指劉備(字玄德)、關羽(字雲長)、張飛(字翼德)。

四、煮酒論英雄。

《三國演義》裡有兩個英雄人物,一個長歌當嘯,豪氣沖天,指點群雄;一個寄人籬下,一味謙恭,裝孬不折本,他們就是曹操和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這一篇絕世妙文把他們兩人的心態刻畫得淋漓盡致。其中有一個細節是:

操以手指玄德,然後自指曰:「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玄德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於地下。

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玄德乃從容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於此!

」五、過五關斬六將。

劉備軍被曹操擊敗,劉、關、張失散。其中關羽被曹操軍包圍。曹操希望招降關羽,就當事情這樣順理成章的進行時,突然,關羽得到了劉備的訊息,因此,立即向曹操請辭,但曹操避而不見,最後,關羽只能不辭而別。

由於沒有得到曹操的手諭,因此一路之上遭到了層層攔阻,但關羽憑藉一己之力,過了五個曹操所轄關隘,立斬曹操六員大將。

三國演義目錄

三國時期 哪些人物是真實的 哪些是虛構的

5樓:網友

虛構最有影響力的是貂蟬。其他還有一部分人物。

6樓:網友

三國志裡基本都是真實的。三國志裡的和三國演義裡有的,三國志裡沒有的,但不定不是真實的。

7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演義的人物大多還是真實的,虛構的人物也不是很多,但是虛構的故事卻很多,尤其對劉備軍團的虛構,誇大其詞成分太多了。

8樓:唧筒座

河內名將方悅,黃巾黨中也有很多人是虛構的,像裴元紹等。

9樓:幽州太史

貂蟬是虛構的,三國演義中大部分人物是真實的。歷史上確有其人。

10樓:問一問啦

人物都是真的,只不過他們的能力沒那麼神,比如說諸葛亮,真正的諸葛亮是不會呼風喚雨的。

還有很多人,歷史上有這個人,但他們的能力並不像書上寫的那麼神奇。明白?

三國人名

三國演義簡介

11樓:曲解氾濫的曾經

三國演義動畫版的劇情簡介 ·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紛爭,魏、蜀、吳三國相繼崛起。

12樓:最忙老人家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家羅貫中。

《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鉅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歷史舞臺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裡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13樓:青妍知識屋

1、作品簡介。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家羅貫中,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105年的歷史風雲。

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鬥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鉅變,塑造了一批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2、作品簡析。

《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以描寫戰爭為主,反映了吳。蜀。魏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

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編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裡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三國演義》反映了豐富的歷史內容,人物名稱、地理名稱、主要事件與《三國志》基本相同。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國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礎上,才進行再發揮,進行誇張、美化、醜化等等,這也是歷史演義**的套路。《三國演義》一方面反映了真實的三國曆史,照顧到讀者希望瞭解真實歷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據明朝社會的實際情況對三國人物進行了誇張、美化、醜化等等。

求三國演義中的名篇

14樓:匿名使用者

補充下 還有。

五丈原 三國歸晉 古城聚義。

《三國演義》中含數字的故事(1~10) 30

15樓:匿名使用者

1:三分歸一統 (第一百二十回 薦杜預老將獻新謀 降孫皓三分歸一統)

2:二士爭功 (第一百十八回 哭祖廟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爭功)3、三英戰呂布 (第五回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陶謙三讓徐州(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讓徐州 曹孟德大戰呂布)關公土山約三事 (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救白馬曹操解重圍)劉備三顧茅廬 (第三十七回 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公子劉琦三求計 (第三十九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諸葛亮三氣周瑜 (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銅雀臺 孔明三氣周公瑾)4、5、諸葛亮安居平五路 (第八十五回 劉先主遺詔託孤兒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

6、諸葛亮六出祁山。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單騎 漢壽侯五關斬六將)7、關羽水淹七軍 (第七十四回 龐令明抬櫬決死戰 關雲長放水淹七軍)諸葛亮七擒孟獲 (第九十回 驅巨獸六破蠻兵 燒藤甲七擒孟獲)8、諸葛亮巧布八陣圖 (第八十四回 陸遜營燒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陣圖)9、姜維九伐中原。

10、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第五回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100:甘寧百騎劫營(第六十八回 甘寧百騎劫魏營 左慈擲杯戲曹操)

16樓:竹子i竹子

三顧茅廬。

水淹七軍。過五關斬六將。

單刀赴會。草船借箭(十萬支)

三英戰呂布。

七出岐山。七擒孟獲。

想到的就這些了。

17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三顧茅廬,七擒孟獲,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八卦陣困陸遜,隕落五丈原前。

最後一章三分歸一。

入西川二士爭功。

四大都督望取荊州算不算四?

18樓:急得吃西瓜

除了樓上的,還能加一點。

桃園三結義;

陶謙三讓徐州;

趙雲長坂坡七進七出;

下邳城關公降曹約三事;

關羽千里走單騎;

諸葛亮三氣周瑜;

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

趙雲力斬五將;

諸葛亮智取三城;

只能想到這麼多了,不知道還有沒有。純手打,望採納。。。

19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這裡喝酒猜拳有一種叫法「猜三國」

一計害三賢。

二道宮三氣周瑜落花淡。

汜水關五關斬6將。

六出岐山。七擒孟獲在雲南。

八陣圖陣陸遜。

九發中原。失街亭,揮淚斬馬謖。

三國殺十大敗筆武將是哪些,三國殺十大敗筆武將是哪些?評價怎麼樣?

三國殺十大敗筆武將 袁術 郭嘉 大喬 周瑜 曹仁,黃蓋 魯肅 呂蒙 袁紹 法正。袁術 玩好術爸要控制住自己的出牌只用價值最高的1.2張沒意義的牌不到隨便丟,不要 裝備秀各種。術爸不吃位置,任何身份都十分出色。前期過牌量大容易攻防一體,即使到了後期,摸4棄2的術爸論個人能力也不會輸給任何人。郭嘉 因為...

三國時期十大謀士排名

你知道三國中十大謀士排名嗎。1.賈詡 智謀第一,終老天年,人品一般 2.郭嘉 險招頻出,出招既勝,曹操最信任最懷念的人,可惜死的早 3.荀彧 人品高尚,曹操最重要的謀臣之一 4.周瑜 赤壁之戰足以 5.魯肅 三國演義曲解的太厲害,文武雙全,三分天下最早提出者 6.荀攸 曹操最重要的謀臣之一 7.沮授...

三國中的十大謀臣都有誰,三國時期十大謀士排名?

沮 授 河北才俊,首推沮公,學究天人,氣貫長虹,屢進良謀,惜逢昏庸,不事二主,從容而終。荀 彧 王佐文若,才兼蕭 張,數救危難,助曹以昌,恥見譖越,唯正是匡,犯顏而死,萬古流芳。諸葛亮 逸群之傑,英霸之器,治國管仲,統軍樂毅,事必躬親,以答相知,唯才唯德,感天動地。田 豐 天姿瑰傑,權略多奇,諫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