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唐朝,宗漢,明代,限制相權的措施各是什麼?

時間 2025-04-23 08:11:25

1樓:匿名使用者

西漢:內外朝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明代:廢丞並碰相,設槐橋內閣宗漢???貌鉛蔽猛似無此朝代,朋友,你是否是打錯了字?

根據材料一,唐代的丞相制度與漢朝相比有什麼變化

2樓:網友

第一,人數不同。漢朝的丞相起初只有一人,如蕭何為丞相,後設定左右丞相,其中右高於左,如周勃為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而唐朝,丞相人數多,三省(即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的長官都是丞相,還有尚書左右僕射,也是丞相之職。

第二,職權不同,這個當然不需多說了,唐朝人多了嗎,所以每個人管的事也就少了。

第三,丞相之間的關係不同。漢朝時,兩人間基本無職權重疊,各行其是,而唐朝時,各個丞相之間需配合,否則無法完成事情。而尚書左右僕射並無實權。

第四,名稱不同,上面已經說過,漢朝稱為丞相,或左右丞相,而唐朝則稱為宰相。

第五,權力大小不同。漢朝時,丞相對於皇帝作用很大,皇帝十分忌憚,而到唐朝時,皇帝的權力不斷增大,而丞相的權力不斷減小。

3樓:毗沙王

唐代丞相權力由漢代的一人權力分為三人權力:草擬政令(中書省)、審議批駁(門下省)、執行(尚書省)。

有人認為,與漢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為解決皇權和相權的矛盾提供了一種較為科學的

4樓:仉恨桃

a試題分析:隋唐時期實行的三省六部制是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創造,其職權和執行機制是:中書省掌決策,草擬頒發詔令;門下省掌審議,可以駁回中書省的詔令,如審議通過再交給尚書省執行。

三省長官都是宰相,互相牽制,削弱了相權,保證了君權的獨尊。故選a。

西周秦漢西漢元朝明朝加強對地方管轄的主要措施服政治制度

5樓:永遠的周鋒

西周通過分封制分封的諸侯管理地方,秦用郡縣制,漢初分封與郡縣相結合,後版來漢武帝推行推恩令,權使得封國越分越小,進而以郡縣制為主體,以後歷代都是以郡縣制為主體統治地方。到了明初,實行的也是分封與郡縣結合,靖難之後封國已經只剩下名譽。

南唐建立者 李昪 是唐朝宗室後裔麼

不是 南唐皇帝本來姓吳,後來改姓李。唐末天下大亂,藩鎮割據。其中,楊吳 南吳 是江南較有實力的藩鎮之一。吳國在楊隆演嗣位後,政治混亂,人心不穩。大將徐溫通過權力鬥爭逐漸獨掌吳國大權。海州人徐知誥,少孤流落,後來被徐溫收為養子,並且藉助徐溫的勢力掌握了吳國的政柄。徐知誥一方面對楊氏舊臣竭力懷柔,高位重...

夏,商,周,秦,西漢,唐,宋,元,明,清的建立者是誰

夏 大禹的兒子,夏啟 商 商湯 周 姬發 秦 嬴政 西漢 劉邦 新 王莽 東漢 劉秀 唐 李淵 宋 趙匡胤 元 忽必烈 明 朱元璋 清 愛新覺羅 福臨 夏 約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夏朝,1600年為殷商覆滅 商 約公元前1600前建立,商湯滅夏,商朝建立,1046年被周滅 周 約公元前1046年,...

唐朝(公元618 907)和西漢(公元前206 公元25年)分別存在了幾年請教我們的方法

唐朝存在290年。因為建立和滅亡的時期都在公元元年之後,就直接拿907年減去618年,再加上1年,因為618年唐朝已經建立了 得出來的是290年。西漢公元前206年初步建立,公元前202年正式建立,公元8年正式到了公元8年就滅亡。不過王莽時期也算作西漢。這樣的話,是206 25 231年。因為跨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