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項羽確實是一員猛將,在戰場上也展示了他過人的才華,破釜沉舟也表現了他的無畏的勇氣。
2樓:匿名使用者
項羽是中國第一猛將。五胡十六國的冉閔僅次於他。
項羽手下的謀士
3樓:匿名使用者
范增(西元前277一前204)秦末著名政治家。居巢(今安徽巢湖市居巢區亞父鄉)人。《史記·項羽本紀》載:
居巢人范增,年七十,索居家,好奇計。"曾勸項梁立楚王族後裔為楚懷王。西元前207年,秦軍圍鉅鹿(今河北平鄉西南),楚懷王命宋義、項羽救趙,他為末將。
後歸項羽,為其主要謀士,被尊為"亞父"。曾屢勸項羽殺劉邦;羽不聽,反中劉邦反間汁;削其權力,憤而離去,病死於途中。劉邦嘗言:
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4樓:網友
范增,號稱項羽帳下第一謀士,在很多緊要關頭,如項羽聽范增的話,還不至於敗得那麼慘。難怪劉邦會說,項羽連最後乙個能用的范增都沒用,不敗才怪。
為何在龍且戰敗後,項羽便開始畏懼漢軍了?
5樓:功夫拉麵哥
不是漢軍實力強,是韓信實力強,韓信給項羽打仗,劉邦必死,韓信給劉邦打仗,項羽必敗。軍事奇才就是如此!就像乙個好廚師,給那個老闆炒菜,那個老闆生意好。
6樓:網友
龍且身死,導致項羽最終處於腹背受敵的困境,這讓項羽如何能不畏懼,龍且身死導致了項羽慢慢處於下風,最終逐漸走向了滅亡。
7樓:活在瓜裡的籽
因為當時龍且在項羽手下算是厲害的一名將領了,他都死了,那項羽肯定就慌了。
8樓:丸子閒談文化
那是因為當時龍且是項羽手下一名非常厲害的大將,這個人都戰敗了,自然害怕了。
9樓:網友
韓信計策看似不復雜,有人認為有漏洞,實際韓信計策都是深入瞭解對手才制定計劃,。萬一失敗,肯定有後備手段。
10樓:網友
項羽雄才,只可惜當時太年輕,缺乏"不要臉"的性情磨礪。沒有合適的年齡閱歷,一致頻繁犯不成熟的錯誤,終成霸王,未能建立偉業。
項羽最後那一刻也許嘆息:范增啊,范增,羽兒錯怪亞父了!
11樓:紅紅的小馬
他終於清楚知道,鴻門宴不殺劉邦,天下就註定是劉邦的,不管他如何做?不管他多麼強大,都註定自己是個小丑,蹦不起來了。面對歸心劉邦的舊秦軍,項羽就算有韓信張良范增,甚至就算再給一百個戰神,也沒任何機會打敗劉邦。
絕對的實力面前,項羽知道自己就是個傻子了。
12樓:燕趙村夫
龍且和項羽作戰的能力近似,都是勇戰派。龍且會敗給韓信,那項羽想到自己可能也會是類似的結局,可能比龍且強點,不會死但一樣會失敗。
13樓:網友
龍且當然重要了,因為他是項羽最為信任的一名驍將。龍且一死,項羽就知道自己距離滅亡不遠了。
14樓:豬油炒菜真香
龍且的戰敗讓項羽覺得自己已經沒有了希望,因為龍且是他的軍隊裡面最厲害的人物,也是他非常信任的屬下。
15樓:the海盜船長
廢話,項羽三分之二的兵馬都給他的,這一敗,項羽大勢已去。
16樓:觀風看世界
龍且是項羽手下的能力最強的武將,項羽對他寄於厚望,不惜讓其掌握部分兵權,龍且的戰敗徹底打擊了項羽心理防線,讓項羽「聞漢軍心戚也」。
17樓:美個形
20萬幾乎全軍覆沒 20萬啊不是個小數目啊 項羽當然害怕了 龍且是項羽手下一等一的猛將 可惜太傲慢了。
18樓:木目守
項羽很信任龍且這個屬下,龍且都戰敗了,項羽就覺得自己肯定沒有希望了。
19樓:堅持到底
楚軍大部分兵力都讓龍且打沒了,項羽當然感覺自己快失敗了。
20樓:噴死對手
損失兵力20萬啊,又不是隻死龍且乙個。
21樓:鍍金鑲鑽
古代的將帥大部分都喜歡輕敵!
呂布驍勇善戰,為何各路諸侯卻不接納他呢?
瞭解三國曆史的讀者,對三國歷史時期的武將或許印象深刻,比如關羽 張飛 馬超或是曹爽等人,然而論其武將排名第一的,毫無疑問,當屬呂布。在看過 三國演義 之後,對呂布手持方天畫戟 胯騎赤兔馬的驍勇形象過目不忘。在眾位武將中,有人誇讚他驍勇,亦有人鄙視他不過是一介匹夫,更有甚者評論其不過是多情少年罷了!然...
曾經驍勇善戰的契丹人都去哪了
我國北方的草原部落可以說始終伴隨著中原文明在不斷髮展變化,中原王朝不斷改朝換代,草原部落亦是如此,可以說匈奴人和鮮卑族慢慢退出歷史舞臺之後,契丹族逐漸登上歷史舞臺。縱觀北宋的歷史,都和契丹人的遼國剪不斷理還亂,盛極一時。後來大家也都瞭解,遼國的一個小部落女真族由於不堪忍受契丹人的壓迫與剝削,在完顏阿...
八旗子弟原本驍勇善戰,是因為經歷了什麼才變得好吃懶做?
因為清朝打敗明朝之後。對八旗子弟封藩王,並且還採用世襲制,八旗子弟,衣食無憂。為何曾經驍勇善戰的八旗子弟,最後只會吃喝玩樂?對於中國最後的乙個封建王朝清朝,大家可能都是記憶猶新的。對於清朝,曾經也是依靠著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才能問鼎天下的。而這支力量,就是八旗。可在最後清末時期,曾經勇猛的八旗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