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砍頭為何都在秋後?為什麼是午時三刻?

時間 2025-04-27 15:15:02

1樓:雷子說歷史

其實我們通過很多影視劇就能夠發現,古代在給死刑犯處於死刑,砍頭之時都會等到乙個「吉時」,也就是午時三刻。這是因為古代是封建社會,心中是敬畏鬼神,也認為存在鬼神的。在午時三刻太陽最大之時砍頭就不會因為死人了而出現鬼魂,所以都有這個講究。

其實不難發現,在古代不管是做什麼都講究乙個良辰吉日,都要挑選出乙個好的日子,好的時辰。因為古代認為什麼都應該順應天時,所以就有了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天有四時,王有四政,慶為春,賞為夏,罰為秋,刑為冬」。

可見給死刑犯跳出乙個好的時辰也是應該的。<>

並且古代乙個封建社會,認為人死後是有魂魄,是存在陰曹地府的。而在午時三刻就是太陽最大,陽氣最為旺盛的時間了。我們都知道,活著的人身上才具備陽氣,死去的人或者鬼魂身上就具備陰氣。

而在陽氣最為旺盛之時將死囚處死也就能夠避免死死囚產生鬼魂了。

古代將十二時辰中的每乙個時辰都分為了初和正,而午時三刻按照字面好埋哪意思來講的話就是午正三刻。可是真正陽氣最為旺盛之時卻是午初三刻,按照現在的時間來講就是十一點四十五液世分之時。<>

除了陽氣這個原因之外還有一些別的因素,我們都知道,在中午太陽最大之時我們人也是相當疲憊的,精神上的疲憊,總是昏昏欲睡的,古人也不例外。他們認為在這個時候將友碼死囚砍頭能夠減收死囚的痛苦,因為在精神疲憊的時候沒有平時那樣緊張。

這個說法也是在很多正史當中有所記載。可是這在很多人看來完全是搞笑的,要知道在生死關頭那還有什麼打不打瞌睡的。

2樓:不曾明瞭

古時候,由於科學文化的落後,人們不能正確解釋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某些現象,認為在人類和自然界萬事萬物之外存在著乙個能支配萬物的造世主。災害、瘟疫、祥瑞、豐年都是上天賜予的,因而人們的一切行為都必須符合天意。設官、立制不僅要與天意相和諧,刑殺、赦免也不能與天意相違背。

春夏是萬物滋育生長的季節,秋冬是肅殺蟄藏的季節,古人認為,這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則,人間的司法也應當適應天意,順乎四時。

西漢中期儒學春秋公羊派大師董仲舒(前179~104)繼承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創造出一套「天人感應」的迷信學說。他認為,「天有四時,王有四政,慶、賞、罰、刑與春、夏、秋、冬以類相應」。天意是「任德不任刑」,「先德而後刑」的,所以應當春夏行賞,秋冬行刑。

如果違背天意,就會招致災異,受到上天的懲罰。從此,「秋冬行刑」遂被載入律令而制度化。

漢代法津規定,刑殺只能在秋冬進行,立春之後不得刑殺。唐、宋律規定:從立春到秋分,除犯惡逆以上及部曲、奴婢殺主之外,其他罪均不得春決死刑。

清代規定,經朝審應處決的犯人,也需在秋季處決。

古代除閉者了用日晷計時外,還以漏刻計時。這種計時方法分一晝夜為一百刻(一刻相當於今天的分鐘),因而古代語言中就有「刻」的說法。兩個小時為乙個時辰,子時是夜裡十一點到凌晨一點,那麼午時應該在中午的十一點到遊態碼一點之間,午時三刻該在中午十一點44分左右。

這個時間,陽氣最盛,人的影子最短,迷信的說法中,此時可以用旺盛的陽氣來沖淡殺人的陰氣。

然而也許還有另一層意思。在「午時三刻」,人的精力最為蕭索,處於「伏枕」的邊緣,所以此刻處決犯人,犯人也是懵懂欲睡的,腦袋落地的瞬間,也許痛苦會減少很多。這樣看來,選擇這樣的時間來處決犯人,有體諒犯人的考慮。

另外有一說,古代神哪迷信思想比較嚴重。午時三刻,正是陽氣最盛之時,在此時處死的犯人,連鬼都做不了。

古代為什麼斬頭都一定要規定在午時三刻?

3樓:小天學長

在午時三刻鐘時開刀問斬,此時陽氣最盛,陰氣即時消散,此罪大惡極之犯,應該"連鬼都不得做「,以示嚴懲。

陰陽家說的陽氣最盛,與現代天文學的說法不同,並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時三刻。

古代行斬刑是分時辰開斬的,亦即是斬刑有輕重。一般斬刑是正午開刀,讓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惡不赦之犯,必選午時三刻開刀,不讓其做鬼。

古代為什麼秋後問斬?古代為什麼要說「秋後問斬」

因為秋天是比較肅殺的季節,對人們來說更有敬畏的含義,所以古代經常在秋後問斬。古人認為刑殺只能在秋冬季節進行,不能選在春夏時節,不然有違天理。在我國歷史上古人們認為秋季是陽氣最旺盛的而陰氣最弱的時候,所以在這個時候殺人,不至於人死後來找你麻煩 這與古人的自然神權觀念有關。春夏萬物生長,而秋冬樹木凋零,...

為什麼古代都要在秋後處決犯人,古代秋後問斬處決犯人真的都是在 秋後 嗎

處決有兩種,一種是斬立決,第二種就是秋後問斬,因為古代主要是農業為主,秋後都收成完了,進入了農閒,這個時候集中處理可以召集人群 能起到震懾的作用,並且秋冬時節有一種肅殺之氣,再還可能因為這個時候天氣冷,容易處理屍體,不容易引起瘟疫的傳播。 四季之中,春夏是萬物滋育生長的季節 秋冬是肅殺蟄藏的季節,這...

為什麼古代殺人總愛砍頭

砍頭是中國最經典的處決方式,甚至可作為死刑的代名詞。一下砍掉人最重要的器官,可以叫人當場致命,保險,快捷,還可以把頭示眾。正規的叫法是 斬 嚴顏被張飛俘虜後說 剁頭便剁頭。反正也是這意思。上古時代,斬的刑具往往是斧,那是因為青銅畢竟軟些,不夠鋒利,得做成斧,砍下去才有力度。鐵器普及後,刀漸漸在斬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