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啟聖是誰?有何功勳??

時間 2025-05-12 19:15:38

1樓:匿名使用者

具體看康熙王朝,唯一與史實不相同的是推薦姚啟聖當福建總督的是康熙的堂兄叫傑書的。

2樓:匿名使用者

姚啟聖(1624-1683)是清代康熙年間的傑出政治家,收復臺灣的決定性人物之一,曾擔任福建總督,當政期間以執法嚴明著稱,在收復飢判唯臺灣戰役中功勳卓著。

姚啟聖衝寬還是個詩人,在徐世昌編的《晚晴簃詩匯》及錢仲聯編《清詩紀事》中,都收了姚啟聖的詩。其中有一首《視師》:「提師渡海極滄溟,萬里波濤枕上聽。

此際夢迴銀漢轉,千峰明月一孤舲」,確像爛培乙個將帥寫的詩。

姚啟聖怎麼死的

3樓:風一樣飛過

1683年六月,部屬施琅不聽調派,先行領軍攻臺,佔領臺灣,俱奪戰功。施琅先行點兵出征,顯見康熙有密令授予施琅,並無全信任姚。姚悶悶不樂,至斯年年底故逝。、

因為向康熙皇帝傳臺灣捷報比施琅晚了兩天,故施琅得以加封靖海侯,而姚啟聖卻仍為福建總督,而且施琅是姚啟聖以全家人的性命做擔保,向康熙推薦的,所以康熙皇帝啟用施琅,但是施琅卻恩將仇報對這位恩人卻冷眼以對,處處向康熙皇帝說姚啟聖的不是,導致姚啟聖鬱悶至死。[2]

姚啟聖怎麼死的

4樓:漢匠文化

姚啟聖簡介:

姚啟聖,生於1624年,逝於1683年,字熙止,號憂庵,浙江會稽人。清朝康熙年間政治家、軍事家, *的決定性人物之一。

康熙二年中舉,授廣東香山知縣。不久以「擅開海禁」兄蔽陸被罷官。三藩之亂起,捐資募兵,羨頃投康親王愛新覺羅·傑書麾下,署浙江諸暨知縣,擢浙江溫處道僉事,至康熙十五年耿精忠降,公升福建布政使。

兩年後晉為福建總督,專責平臺事宜。

死亡經過:1683年,大清水師 **後,姚啟聖兵歸福州並缺。而在之後不久,姚啟聖就因背部傷病**,因病救治無效,離開人世,享年正好乙個甲子。

姚啟聖為什麼被罷官?

5樓:解答小達人蔡老師

姚啟聖本身軍事指揮能力了得,康熙也是非常重視他的,可是他有乙個不好的地方,就是性格耿直,經常得罪同事,這些同事一直給他穿小鞋,導致康熙對姚啟聖印象越來越不好。最後姚啟聖在康熙印象就是驕傲自大,因此姚啟聖最後下場是兵部尚書變成了小知縣,姚啟聖想不開就掛了。

01、姚啟聖軍事指揮能力了得,康熙破格提拔

姚啟聖睜禪是妥妥的大將軍,這是誰都沒有話說的,加上他一生為大清王朝立下的汗馬功勞數都數不清。因此康熙對他破格提拔,公升官的速度是槓槓的,很快就官居福建總督,就跟自帶主角光環一樣。

加上他多次打贏臺灣,臺灣對上姚啟聖,就像老鼠遇上貓,根本就無力抵抗。康熙看到這樣大喜,就給姚啟聖又公升官,這次直接是兵部尚書,足以看出來康熙對他的信任,不然不會把兵部尚書這一官位給姚啟聖。

02、姚啟聖性格耿直,不懂變通,得罪同事

姚啟聖隨著官位越來越高,他面對的同事就越來越高階,他這個人對國家忠心耿耿,從來就是有一就說一,有二就說二,說白就是性格耿直。如果是朋友來說姚啟聖是非常合格的,但是在官場來說,他這種性格就非常吃虧,很容易就得罪同事。

加上他的同事都是身居高位,很容易就整死姚啟聖。比如,有一次,姚啟聖看到段姿戰機就沒有知會自己的同事,乙個人帶悉燃塵上軍隊就去打敵軍,但是施琅忍了姚啟聖很久了,就上書給康熙,裡面的話都是告姚啟聖狀的。其他人看到施琅的奏摺,紛紛都附議說姚啟聖太自大了,不把國家大事放在心上,都是亂來的,因此康熙聽多,自然就對姚啟聖越來越有意見,印象分一直在下降。

最後,姚啟聖還作死,對康熙說軍事安排要怎麼樣,不應該按照國家安排這樣來做。本來姚啟聖建議是正確的,可惜是這個時候康熙對他印象就停留在驕傲自大,因此就罷了姚啟聖的官,讓他做乙個小知縣,而姚啟聖一時想不開就掛了。

請問清朝姚啟聖的生平

6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姚啟聖,字熙止,號憂庵,浙江紹興人。是清朝康熙年間政治家和軍事家,收復臺灣的決定性人物之一。姚啟聖列籍漢軍鑲紅旗,1663年,姚啟聖在八旗鄉試中考中第一名,被授予廣東香山知縣。

姚啟聖為政帶兵執法嚴明,曾追隨康親王平定耿精忠叛亂之役中,在戰役中聲名鵲起,其以不凡的勇氣和謀略,協助康親王攻克收復了江浙陷於耿精忠部署的土地,並一路進取福建,徹底平定耿精忠叛亂。康熙十七年即1678年鄭成功部將劉國軒率軍進攻福建沿海,攻陷漳州門戶海澄。姚啟聖上任後迅速進剿鄭軍,很快扭轉敗局,迫使劉國軒收縮兵力在漳州附近,為後續逐步收復臺灣奠定基礎。

姚啟聖收復金廈後,上書懇請諸島終止移民,最大限度恢復因連年征戰以及清廷遷界禁海的政策而遭受嚴重破壞的地方經濟,保護了百姓的利益。一生歷任福建總督、兵部尚書、太子太保等職。1683年病逝於福州。

《康熙王朝》姚啟聖深得聖心,卻為何又功成身退不願為官呢

一看他就是個聰明人,那是因為姚啟聖深知康熙皇帝的秉性,深知 飛鳥盡,良弓藏 的古訓,深知一代名將周培公的下場。因為姚啟聖知道官途不好走,所以功成身退之後就不願為官了,因為當官太辛苦了。姚啟聖雖然深得聖心,但是他明白作為漢人始終無法在滿人當政的清朝一直得志下去,急流勇退,才是最好的選擇!我認為最主要的...

《康熙王朝》中,姚啟聖為什麼敢打康熙的御用太監李德全

因為在 康熙王朝 中李德全太囂張跋扈,鞭打路人,所以姚啟聖在看不慣的情況下教訓了李德全一下,其次姚啟聖是一個剛正不阿的人,天不怕地不怕,所以他敢教訓李德全。李德全只是一個太監而已,有些事情他做的過分了。而姚啟聖怎麼也是一個朝廷官,打他還是可以的。而且他打李德全也是打給康熙看的,打的很有分寸的。因為姚...

收復臺灣中,姚啟聖貢獻不小,為何康熙只嘉獎了施琅

雖然姚啟聖在收復臺灣這件事上作出了貢獻,但是他不太會處理人際關係,並且還有些傲慢。康熙皇帝向來獎罰分明,而對於康熙只獎勵施琅這件事,是因為姚啟聖這個人生性謙虛,多次推辭康熙的獎勵,所以康熙只獎勵施琅。主要是因為姚啟聖不知道言多必失的道理,得罪了人。首先,他得罪了施琅,所以施琅多次上奏康熙詆譭姚啟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