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愛侶科技
應為「黃袍加身」,後拍旁周時趙匡胤廳手。
發動扮賀嫌陳橋兵變,部下諸將把黃袍披在他身上,擁立他為天子。後比喻發動政變獲得成功。
2樓:電腦頭火機
這個很好理解,簡毀銷單來說就是仔前宋太祖趙匡胤發動兵變,他的手下把龍袍披到他的身上,然後跪下纖戚遊稱呼萬歲,這就是黃袍加身的由來。
3樓:新左右
黃袍加身,意思是五代後周時,趙匡胤發動鄭遊陳橋兵變,部下諸將給他披態叢春上黃袍,擁立為天子。後帆耐比喻發動政變獲得成功。
4樓:雲林天韻
特指皇帝登上皇位,穿上了黃袍,就這個意思。
古代皇帝所穿的龍袍有什麼象徵意義?
5樓:愛情來了擋不住
因為龍在古代是至高無上的,皇帝也預示著是真龍,所以皇上才要穿龍袍,這也是至高無上的地位,也是獨一無二的,皇帝也是九五之尊,龍袍就是皇帝的象徵,這種龍袍也是非常講究的。
6樓:步餘年
其實應該也就代表這些衣服是象徵這些人的身份,也就是說這些衣服並不是其他人可以穿的,只有他們可以穿,比如說像顏色,還有上面的一些固定的圖案,這些都是象徵他們的身份。
7樓:行樂樂樂行
象徵著權利和地位,而且皇帝穿上了龍袍之後,就代表著掌握了國家的兵權和政權,而且也享受了所有的榮華富貴。
8樓:帳號已登出
在古代,只有皇帝才可以穿龍袍,龍袍象徵著至高無上的權利 。
中國歷史上第乙個黃袍加身的皇帝是誰?
9樓:閒來無事看落雪
就是趙匡胤。
宋太祖趙匡胤(927-976),中國北宋王朝的建立者,漢族,涿州(今河北)人。出身軍人家庭,趙弘殷次子。948年,投後漢樞密使郭威幕下,屢立戰功。
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趙匡胤任禁軍軍官,周世宗時官至殿前都點檢。960年,他以「鎮定二州」的名義,謊報契丹聯合北漢大舉南侵,領兵出征,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在位16年。
在位期間,加強**集權,提倡文人政治,開創了中國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傑出人物。
10樓:禹落無痕
第乙個皇帝是秦始皇嬴政,「黃袍加身」的是趙匡胤,北宋第乙個皇帝,
11樓:潮忻慕
「黃袍加身」是有典故的,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成為宋代開國皇帝。但要說第乙個嘛,從典故上找源頭是趙匡胤,如果單純只是說哪個皇帝第乙個以黃色為帝服,那就是李淵。
12樓:迅迅
唐太祖李淵,秦始皇是黑袍,漢武帝是紅袍,
13樓:逝曇
趙匡胤,發動政變的時候。
14樓:龍嶺晴雲
第乙個黃袍加身的是郭威。郭威帶兵入京,覲見李太后(李三娘),讓太后臨朝聽政,並且假意擁立劉氏宗室武寧節度劉贇為帝,隨後突然聞報契丹南下,於是率軍北上抵禦,途徑澶州,士兵兵變黃袍加身,郭威返回汴梁,逼太后任他為「監國」,奪得國政。廣順元年 (951年)正月丁卯日,郭威正式稱帝,國號大周,定都汴京,史稱後周。[13
15樓:哈啊
樓上錯了,第乙個黃袍加身是郭威。
16樓:玄武小銀
呵呵,樓上錯了。是趙匡胤。求採納。
歷史上第乙個皇袍加身的皇帝是誰
17樓:網友
你問的是黃袍?那就是趙匡胤。如果是皇袍,那就是秦始皇,他是我國第一位皇帝,但是他穿的服裝是黑色的,因為秦朝為五德中的水德。
18樓:嘻哈雨朵兒
是宋太祖趙匡胤。
典 故 :宋太祖趙匡胤 在 後周 時期,任殿前都點檢,領宋州歸德軍節度使,掌握兵權。 周世宗柴榮死後,他的七歲的兒子柴宗訓繼位。
這時,趙匡胤看到奪取後周政權的條件已經成熟,於是精心策劃了一場歷史上有名的「陳橋兵變」。 西元960年,由歸德軍掌書記趙普和趙匡義等人指使,鎮、定二州謊報軍情,他們假稱北漢和契丹貴族會師南下,攻打後周。後周宰相範質不辨真偽,急忙指派趙匡胤率軍往北方抵禦。
當趙匡胤把部隊開到開封以北二十里的陳橋驛時,趙匡義、趙普等將領,就把事先已經準備好的黃袍披在趙匡胤身上。黃袍是隻有皇帝才能穿的衣服,諸將領一致向趙匡胤高呼萬歲,擁護他當皇帝。於是,趙匡胤立即率領軍隊開回守衛空虛的京師,不費吹灰之力,便推翻了後周政權,建立大宋王朝。
19樓:漫不型空
秦始皇是第乙個皇帝,他穿的衣服是不是龍袍呢,如果是,他就是第乙個。
20樓:夏玄霜
五代十國後周開國君主郭威,澶州兵變黃袍加身,趙匡胤完全是抄襲他的。
皇帝的龍袍有哪些講究?
21樓:落日山月
龍袍以明黃為主,也有金黃或杏黃等。龍袍的九龍前後各繡三條,兩條在肩上,所以從正面與背面看都是各五條,第九條在衣襟裡,從外面難以看到。
22樓:秋訾兒
所謂「龍袍」,真實的含義是指皇帝本人的朝服,上面大都繡著龍團圖案,這也稱之為龍袞。古代歷朝歷代的龍袍上面都繡著龍圖案,但不同時期這些圖案都會有差異有變化,尤其是靠上部分的龍圖案。皇帝御用的龍袍大部分都有九條龍,前胸和後背上各有一條,左右兩個肩膀上、前後的膝蓋部位以及衣襟中都有。
意思這樣的龍飛上天空了,達到了最高境界。龍袍髒了不能用水洗。
皇帝的龍袍,真的是穿一次就扔掉嗎?
23樓:yl我愛你呀
古代皇帝的衣服眾多,種類各式各樣。例如,朝服、常服、吉服等,都是皇帝必備的衣服。而其中最為珍貴的為龍袍,龍袍代表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利。
皇帝龍袍的製作工藝是非常精湛的,花紋都是金絲繡成,採用特質材質縫製而成。在明清以前,皇帝的龍袍不會進行丟棄,龍袍只有在重要場合才會穿。之後就會收藏起來,一般不會清洗。
在明清時期,國運在一段時期內比較昌盛,龍袍上面的製作更加精美。會新增許多貴重的物件在上面,例如新增很多珊瑚珠和珍珠寶石等。
由於製作過程繁瑣,花費時間長,會消耗大量的物力和財力。據說製作一件龍袍就需要**1000兩,期間還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龍袍被扔掉也不會被人撿走,因為在那個時候私藏龍袍是大罪。
所以龍袍是不可能丟棄的,而且會穿很多次。
龍袍裡面有很多珍貴的材料,金絲銀線,各色珠寶,應有盡有,此外,龍袍的製作過程還繁雜異常,龍袍的樣式也都是經過朝中專人設計,因為材料的珍貴,這些東西都是不能直接洗滌的,所以龍袍也是不能洗的,丟棄就更加不可能了。
龍袍在當時代表著封建統治最高權利的象徵,只有皇帝才可以穿著。所以,龍袍根本不可能只穿一次就丟棄。如果只穿一次就丟棄,這就是對權力和地位的拋棄,對封建統治的蔑視。
24樓:360度有死角
並不是,皇帝的龍袍怎麼可能穿一次就扔掉皇帝的龍袍,龍袍很珍貴的,需要有專門的人來清洗,然後再穿。
25樓:超級愛妮
不是的,是有專門洗龍袍的人來洗的,皇帝並不是每天都穿龍袍,只是在很重要的活動才穿的。
26樓:臺上的淮人
肯定不是呀,皇帝的龍袍製作十分複雜,肯定不會穿一次就扔掉,哪有這麼做的呀。雖然人家不缺錢,但缺時間。
27樓:驚鴻壹面
龍袍只是乙個統稱,有各種場合的龍袍,在清朝以前,龍袍是可以洗的,而且龍袍是不可能丟掉的。
28樓:麻麻丁丁
怎麼可能直接就丟掉!那一輩子不知道要製作多少件龍袍呢,乙個專門的房間放龍袍都放不下呢。
29樓:血雨探花花城
當然不是,宮裡有浣衣局,專門負責洗衣服,皇帝的龍袍也是拿到那裡去洗的,
30樓:浴火方可重生
肯定不是啊,皇帝也不是天天都在讓宮女來做龍袍的,都是穿完一次,洗了之後再穿。
31樓:勤奮的大聖
真的是穿一次就扔掉,因為皇帝是九五之尊,他的東西都要是最好的,而且物資也非常充足。
32樓:嘟嘟
我覺得應該是穿一次就扔掉的。因為皇帝是非常有權利的,金錢方面根本就不缺。幫他做衣服的人也是很多的,根本就不愁穿。
33樓:光之綠巨人
不會吧,應該會有一些宮女負責清洗皇帝的衣服,古代物資匱乏,應該不會穿一次就扔。
古代皇帝為什麼都穿龍袍?
34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一種象徵,龍即神,五爪金龍,唯皇帝可以擁有 ,龍袍就是象徵天子。
35樓:匿名使用者
從古到今,龍一直作為中國形象的乙個代表性標誌而為中外所普遍認同。先民們對原始龍的圖騰崇拜,到今天人們仍然多以帶有「龍」字的成語或典故來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澱。
龍成了中國的象徵、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文化的象徵。對每乙個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聯的情感!為了表示對皇帝珍重,把皇帝比作龍。
中國古代哪些朝代有女兵,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名的女將士
在古代很多朝代,都有女兵的身影。比如在西漢初期,也出現了女兵,在 史記 項羽本紀 中記載 於是漢王夜出女子滎陽城東門,被甲二千人,楚兵四面擊之。後來的農民起義軍的女性領袖呂母和遲昭平在西漢歷史上也留下了名聲 在唐代,還有唐高祖的女兒平陽公主 宋朝的抗金女英雄梁紅玉 明朝的四川忠州女子秦良玉等,都是娘...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官職,中國古代官職大小,相當於今天的什麼官
歐陽超神 丞相 御史大夫 大將軍大司馬 司徒 司空 尚書令侍中 侍郎 散騎常侍 太尉 刺史 中國古代官職大小,相當於今天的什麼官 小螞蟻爬爬賽 尚書令參議大政,綜觀政務,百官之長。相當於總理。刺史相當於省 市 長兼省 市 軍 分 區司令員。京兆尹西漢京畿地方行政長官,京兆尹相當於首都市長。太尉秦至宋...
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美麗的公主是誰,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公主?
根據史料描述,唐李顯的女兒安樂公主是最美麗的公主,但是她也是比較任性的公主,被寵壞的女孩!公主卡扎爾,圓潤的身體 黑而濃的眉毛 還帶有當時波斯美女的標配,鬍子,對那時候的波斯人來說,這簡直太完美了。前燕清河公主 和他弟弟慕容衝 都十分漂亮 這都是書上說的,個人有個人的眼光,只能從書上去想像罷了。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