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十三塞王是什麼人?為何朱棣能夠以此發動靖難奪位?

時間 2025-07-08 08:35:12

1樓:花花的情感日記

明初的十三塞王指的是朱元璋被分封到冊歷邊塞要地上的十三個兒子。而由於朱元璋十分信任鎮守邊關的兒孫,並沒有設定相應的監察機構,對藩王管束相對較松。所以到明朝末期,部分藩王就已經手握軍權並掌握地方權利,對****構成了一定的威脅。

而朱元璋病逝後,地方發放的權利更是越來越大,而朱允炆削藩更是激化了**與地方之間的矛盾,最終朱棣發動「靖難之役」。<

一、建文帝削藩。

由於北元碼襲勢力尚在,邊境不安,所以朱元璋建國後,將自己的兒子封為藩王,他們駐守邊關,些藩王掌握著較大的權力,並且監察相對較弱。所以朱元璋病逝後,繼位的太孫朱允炆深感威脅。所以登基之初便著手削藩。

而他遲姿兄不敢先對兵權較大且立有戰功的藩王下手,於是選擇了力量相對較弱的藩王。這也給燕王朱棣反應的機會,最終發動「靖難之役」。<

二、靖難之役。

朱元璋生前,太子朱標逝世,眾能征善戰的開國將領被牽連,導致建文一朝缺乏能力出眾的武將,但由於**軍隊龐大,所以一時之間也能控制住局面,但後來戰爭久久得不到平息,引起了很大的動盪。****的威信有所下降,對地方的控制也逐漸減弱。而加上了李景隆等人指揮不當,主力被殲滅,軍心動搖,最終讓朱棣佔據上風,攻入南京城,建文帝失蹤,「靖難之役」以朱棣勝利結束。

而繼位之後的朱棣對藩王戒備更重,於是他已恢復藩王王爵為理由,將藩王內遷,並奪走藩王手中兵權,許以榮華富貴。雖然朱棣此舉解決了藩王問題,但這也導致財政開支加大,加重了**的財政的負擔。

2樓:巨集盛巨集盛

明初的十三塞王這是皇帝的親戚,皇帝的兄弟們,這些人組成了塞王。因為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引起更多人的橡型關注,可以發動更大的叛亂,可以受到更多人的幫梁神猜助瞎悔,所以才會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發動奪位之爭。

3樓:創作者

明初十三塞王是朱納爛元璋的13個兒子,這時三個兒子被朱葉章送到了各個要地。因為這13個人手謹茄虧裡都掌握著軍事政權,對朝廷祥神的影響非常的大,所以朱棣才能因此發動靖難奪位。

4樓:超級開心哦是

是朱元璋分配到邊扮瞎塞要地的13個逗缺段兒子,這些人的手中都掌握著一些兵權。因為他的手中掌握著一些兵權,這樣的話會有很多的人聽他的話山譽。

靖難之役朱棣對抗朱允炆時,明朝其他藩王在做什麼?

5樓:小自信

給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他們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命運,他們在不斷的為自己爭取權益。

6樓:愛大樹苗

明朝的藩王一直在自己的封地裡守著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堅守著自己的崗位,雖然有的藩王實力很強但是他們並沒有想幫著朱棣對抗朱允炆。

7樓:小朋說教育

在靖難之役中,明朝的其他藩王只有兩個選擇,要不然被迫加入,比如寧王朱權,要不然坐壁上觀,不參與,大多數藩王都是這樣。

有哪個王爺在明靖難之戰中幫過朱棣

8樓:李家思

「靖難之役」之「寧王朱權」

寧王朱權(1378-1448),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為寧王,封地大寧(現錦州、承德一帶),擁有重兵。 當時朱元璋的兒子中,燕王朱棣以善戰著稱,寧王朱權以善謀著稱。 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起兵發動「靖難之役」,與寧王結為聯盟。

1402年朱棣即位,將朱權移封南昌,其後代世襲寧王。

另外,周王朱橚、齊王朱榑、代王朱桂等,雖然沒參加「靖難之役」但在朱棣即位後復爵。

9樓:陌水瀟湘

沒有,朱棣對兄弟房的很深。

10樓:天波公主

寧王主權,不過他是被朱棣逼迫著去靖難的,最後朱棣對他也不怎麼樣。但是除了他就沒有哪個王爺幫過他了。

11樓:無敵酵母

沒乙個幫的,朱允炆繼位時怕王爺們造反,完後乙個乙個處置,最後處置的是朱棣。完後靖難就開始了,朱棣因打仗需要去了寧王哪,騙走了他手上的軍隊—朵顏三衛。

王林是什麼人?王林的老闆是誰?

給馮小剛治過白癜風,啊,搞了個魔術騙騙別人,只是因為那時候網路啥的還不發達,所以成功騙了好多人。王林,男,所謂的 氣功大師 王林前傳 1987年起是所謂著名特異功能者。王林現傳 2013年7 8月全國各大 主要是各大 新聞欄目熱烈發文討論王林事情,質疑王林。王林,男,儘管王林的香港居民身份證上寫著出...

明十三陵裡埋得都是什麼人,十三陵埋葬的都有誰

花戲舞蝶 明十三陵是中國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的天壽山。這裡自永樂七年 1409 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 七座妃子墓 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 二十三位皇后 二位太子 三十餘名妃嬪 一位太監。明長陵位...

周王的自稱是 什麼?周幽王是周厲王的什麼人

我專門看了歷史書 中國古代史,知道了周王是自稱 餘一人 而不是天子。周幽王是周厲王的什麼人 周厲王與周幽王是祖孫關係。周厲王名姬胡,在位30年,最終被國人驅逐,逃亡到彘並死於此。厲王被推翻後,他的兒子姬靜被臨時執政的召公和周公扶持,當上了君主,即周宣王。宣王死後他的兒子宮涅繼位,即周幽王。而周幽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