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嫡長子為什麼是合法繼承人卻要謀反?

時間 2025-07-08 17:30:06

1樓:bat誰主沉浮

李世民嫡長子之所以要造反是因為當時的李世民已經對他不滿,而且大有廢掉他的想法。因此他要動手。

2樓:蘇大強愛吃瓜

因為李承乾當時做了很多錯事,李世民想要廢除他,他很慌張,於是就謀反了。

3樓:網友

首先李承乾做太子鍵陸承受很大的壓力。慎衝其次李承乾由乙個老好人變成了壞人寬亮殲,後來李承乾就為非作歹,還喜歡男人。最後害怕李世民廢了他的太子之位,就起兵謀反了。

李世民下一位繼承人是誰?

4樓:社會暖暖風

李世民下一位繼承人是李治

李治出生於貞觀二年(西元628年),是李世民的第九子,卻是他的嫡親的第三子。李治小時候就表現出了非常聰明的頭腦,背記古書典籍非常快。除此之外,他的性格溫潤,舉止優雅,能夠親近身邊的人,和睦自己的兄弟。

李治比較孝順,而這也極為契合唐朝提倡的「孝文化」。因此,李治可以說是以身作則,彰顯著唐朝的「孝道」。再加上太宗李世民晚年經常帶李治上朝聽政議政,李治的治國才能也得以漸漸培養出來。

李世民選擇李治成為繼承人的原因

李世民,一生中,只有3個兒子,長子李承乾、四子李泰和九子李治。依照封建宗法制的精神,皇位的繼承權通常會落到嫡長子頭上。李世民為防止兒子們將來窩裡鬥,立僅八歲的李承乾為太子。

李承乾為人張狂,性格桀驁不馴,做起事來肆意妄為,這讓李世民十分的頭疼,煞費苦心地想要將他引回正道,但是,讓李世民無法接受的是,李承乾居然試圖謀反敗落,最終廢為庶人,流放黔州。

其次四子李泰,李世民對李泰百般寵愛,經常帶著他四處遊幸,太子被廢后,選李泰為太子應該是不二任選。正因為這樣無盡的溺愛讓李泰產生了一種錯覺,以為只要把親哥哥拉下了馬自己就能登上儲君之位了。所以李泰最終還是選擇踏上了一條註定無法回頭的路。

太子被廢后,李泰天天拜見李世民,藉機向自己的父親撒嬌,聲稱自己當上皇帝死後,會殺了自己的兒子把皇位傳給弟弟李治。李世民立馬心就軟了,當即便許諾要立他為太子。

不過這樣的謊言卻被褚遂良毫不留情地揭穿了,唐太宗冷靜下來也明白殺子傳弟的事根本不可能發生,於是為了保證自己的這三個愛子能夠同時活下來,果斷地立了李治為太子。

李世民在發動謀反得到皇位後,為什麼還要殺了他的父親?

5樓:好姑娘不善良

李世民沒有殺他父親啊,只是在玄武門之變後逼迫李淵退位,後來李淵也還是太上皇,只是手裡沒有權利而已。當然了,李世民對他父親也確實不太好,可能是之前對李淵頗有怨言吧,畢竟如果他沒有發動玄武門事變的吧,可能死的就會是自己。

6樓:繁新人

李世民沒有殺了他父親,請你認真看一下歷史行不,不要亂帶節奏。

7樓:江郎吾夫

你這個完全搞錯了,玄武門之變後,李淵退位稱太上皇,禪位於兒子李世民,李淵最後是病死的,並不是李世民殺死的。

是誰繼承了李世民的皇位?

8樓:你好嘛

唐高宗李治繼承了李世民的皇位。唐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爭奪帝位,結果都被廢掉,立第九子晉王李治為太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高宗李治即位,即位之初,他繼續執行唐太宗制訂的各項政治經濟制度,與長孫無忌、褚遂良等共同輔政。

貞觀二年(628年)六月,李治出生於東宮麗正殿。貞觀五年(631年)被封為晉王,後因唐太宗的嫡長子太子李承乾與四子魏王李泰相繼被廢,他才於貞觀十七年(643年)被冊立為皇太子。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去世,享年五十五歲,葬於乾陵,廟號高宗,諡號天皇大帝。天寶八年(749年)增諡為天皇大聖皇帝,天寶十三年(754年),再增諡為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

太子李承乾為什麼沒繼承李世民的皇位

篡位謀反被貶為庶人。李承乾為什麼沒有繼承皇位?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長子,也是他最為寵愛的女人長孫皇后的兒子,而且古代有立長的傳統,李承乾坐上皇位只是時間的問題。李承乾八歲便被立為太子,如果後面不出現什麼意外的話,那麼李世民的下一任皇帝就是李承乾,可是這一切都沒有發生。李承乾沒有當上皇帝是因為他謀 反失...

為什麼繼承權是財產權,但是接受繼承 放棄繼承是身份行為

所謂繼承遺產的放棄,是指繼承人不接受被繼承人遺產的意思表示。由於放棄繼承是繼承人對自己民事實體權利的一種處分行為,會引起相應的法律後果,因此,繼承法 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對此作出特別規定 一 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時間,應當在繼承開始後至遺產分割前。我國 繼承法 第二十五條規定 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

身上區域性長子子,且很癢,是為什麼

身上發癢,說明身體內 風 重了,凨是會運勤的,所以區域性癢癢會輕移。身上區域性起了小紅點,直徑不超過兩毫米,且不高於表面 很癢 看著像是痱子,建議在家起痱子的地方就別穿衣服了,通風透氣,別接觸過敏原,每天衝個溫水澡,水溫別太燙別太涼。擦點痱子粉看看效果。祝樓主大人吉祥如意,心想事成,千萬別忘了賞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