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時期前燕奠基者「慕容前燕武宣帝」簡介

時間 2025-07-15 20:45:13

十六國時期西燕君主「慕容」簡介

1樓:得書文化

太元十一年(386年),西燕威帝慕容衝因喜歡住在長安,而且又畏懼後燕武成帝慕容垂的強盛,不敢東歸,便督促農耕,建築宮室,作長久安居的打算。鮮卑人全都怨恨他。同年二月,左將軍韓延順應眾人心中的不滿,攻打慕容衝,並將慕容衝殺死,擁立段隨為西燕王,改年號為昌平。

段隨不是慕容宗親,威望和勢力都不足以震懾部眾。因此於同年三月,宗親勢力的代表僕射慕容恆和尚書慕容永便發動政變,糾集五萬部眾殺死段隨。並擁立慕容凱為燕王,改年號為建明,率領鮮卑男女四十多萬人離開長安東去。

慕容恆的弟弟護軍將軍慕容韜誘騙慕容凱,在臨晉將他殺死。

資治通鑑·卷一百六》

十六國志 | 前燕篇(一)慕容氏的起源

2樓:星恩文化

鮮卑慕容氏,在兩晉十六國時期雄踞北方。慕容氏多雄傑,慕容皝諸子如慕容儁、慕容恪、慕容垂、慕容德等人皆是叱吒風雲的人物——慕容一族堪稱英傑的家族。

在談慕容家之前,我們先來說說鮮卑這個名族。鮮卑的由來,《晉書》上說其是有熊氏的苗裔,世居北夷,號曰東胡。 其後與匈奴並盛,控弦之士達二十餘萬,其風俗及官號與匈奴略同。

秦漢之際為匈奴所破,部眾分保鮮卑山,因以山為號,稱為「鮮卑」(《晉書·慕容廆載記》)。

關於東胡被匈奴擊破這件事情,我們可以從《後漢書》中找到線索。《後漢書·烏桓傳》記載:「烏桓者,本東胡也。

漢初,匈奴冒頓滅其國,餘數保烏桓山,因以為號焉。」《後漢書·鮮卑傳》記載:「 鮮卑者,亦東胡之支也,別依鮮卑山,故因號焉 ……漢初,亦為冒頓所破,遠竄遼東塞外,與烏桓相接,未常通中國焉。

從中我們可以得知,東胡被匈奴冒頓擊破後,一支保於烏桓山,稱為烏桓;一支保於鮮卑山,稱為鮮卑。

而《魏書·序紀》則有這樣的記載:「昔黃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內列諸華,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國有大鮮卑山,因以為號。」《魏書》的記載雖然不同於前兩者,然鮮卑族以山為名的記錄卻是一致的。

慕容氏即為鮮卑族的部落之一。關於「慕容」這個姓氏的由來,主要有兩種說法,其一稱:當曹魏之際,鮮卑的首領莫護跋率部入居遼西,從司馬懿討伐公孫淵有功,被拜為率義王,建國於棘城之北。

當時燕代之地的**行戴一種名為步搖冠的帽子,莫護跋見了後心生效仿之情,於是也開始戴起步搖冠來。其他部落的人見他整日戴著步搖冠,就乾脆直接稱他為「 步搖 」。

後來,「步搖」這一稱呼的讀音叫著叫著發生了變化,最後被叫成了「慕容」,於是莫護跋這一族就以慕容為姓氏了。

另一種說法是:「慕容」二字取自於「 慕二儀之德,繼三光之容 」(二儀」者,即「天地」也;「三光」者,即「日、月、星」也)。

十六國 分別是哪十六國 六國是哪六個國家?

十六國指前涼 後涼 南涼 西涼 北涼 前趙 後趙 前秦 後秦 西秦 前燕 後燕 南燕 北燕 夏 成漢。六國是哪六個國家?六國是哪六個國家?您好。六國指 楚國 燕國 齊國 趙國 韓國 魏國。六國是哪六個國家?六國是楚國 燕國 齊國 趙國 韓國 魏國。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大...

十六國春秋的簡介,五胡十六國的簡要資料 簡短一點

有本書,叫胡霸天下,講的就是十六國。秦朝到清朝各朝代簡介 秦朝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 始皇帝嬴政都城在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北。西漢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3年 漢高祖劉邦都城在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新朝 公元9 23年 王莽 東漢 公元25年至220年 漢光武帝劉秀都城在洛陽,今河南洛陽東。...

西域三十六國什麼時候消失的

紅黃之力 西域三十六國簡介 一 烏孫 國名讀音 正常讀法 烏孫國 地域分佈 現新疆伊寧市附近及吉爾吉斯斯坦 哈薩克的部分地區。二 龜茲 國名讀音 龜 qi 茲 c 龜茲國 地域分佈 現新疆庫車 拜城一帶。滅亡原因 接受唐朝統治。三 焉耆 國名讀音 焉 y n 耆 q 焉耆國 地域分佈現新疆焉耆回族自...